37Mn高压气瓶泄漏原因分析

来源 :钢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查明37Mn高压气瓶的泄漏原因,分析泄漏点断口的形貌以及瓶体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分析发现,37Mn高压气瓶底部内表面有较多腐蚀凹坑;钢瓶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无明显脱碳;裂纹萌生于腐蚀凹坑,呈穿晶解理形貌,具有应力腐蚀开裂特征;能谱分析腐蚀点有Fe、C、O元素。钢瓶中混入了水分,水与充装的CO2气体反应生成腐蚀性液体,从而腐蚀钢瓶表面并使之产生腐蚀凹坑,凹坑在应力和腐蚀环境中不断扩展加深,剩余有效承载壁厚不足以承受内压时,气瓶发生泄漏。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焊材匹配对X80管线钢管焊缝低温(-45℃)冲击韧性的影响,优选出适用于低温直缝埋弧焊管焊接的焊材匹配方案;采用同种焊接工艺对两种不同合金体系的X80钢级管线钢管
介绍了斜轧扩径机组的轧制原理与短流程斜轧扩径机组的技术要求,以及短流程斜轧扩径机组工艺设备。分析认为:优化斜轧扩径机顶头参数,可以明显改善斜轧扩径机生产出的钢管的内表面质量,降低内螺纹深度;在斜轧扩径机和均整机之间增加感应式再加热炉可以明显改善由于温度过低造成的轧卡;短流程斜轧扩径机组生产的钢管质量可满足使用要求,成本低,工艺可行。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生产套管变形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层管柱设计方案。研究发现双层管柱可采用两次下入、分次固井实现;内层管柱采用悬挂方式挂于造斜点附近,两层套管间的间隙满足固井需要。内层套管的居中度显著影响双层套管抗挤毁强度,固井质量显著影响双层管柱抗挤毁强度。特别指出,在均载且固井质量好的条件下,双层管柱可承受的抗挤毁强度远大于内外层套管抗挤毁强度之和;可采用理论公式近似计算双层管柱的抗挤毁强度。该研究成果可为井深结构设计及双层管柱抗挤毁强度值计算提供参考。
研制了X70钢级Ф559 mm×31.8 mm海洋用高应变直缝埋弧焊管。采用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高应变能力的钢板,结合预弯成型、扩径模具及工艺优化,并结合焊材匹配试验研究,单炉试制生产的X70钢级Ф559 mm×31.8 mm海洋用高应变直缝埋弧焊管均匀延伸率合格率偏低,应变硬化指数均未达到预期,需进一步分析均匀延伸率、应变硬化指数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钢板成分、组织及性能。此外,壁厚中心熔合线冲击功、外焊缝冲击功偏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焊接材料及工艺。
分析了车桥用20Mn2连铸圆坯在穿孔时出现外折缺陷的原因。通过观察外折缺陷的形貌,认为外折缺陷来源于坯料表面及皮下裂纹。检测了钢管夹杂物、连铸坯化学成分、钢中Als和[N]含量及连铸中间包内的钢液温度,观察了连铸坯裂纹的金相形貌,分析了皮下裂纹试样裂纹断口上的颗粒状夹杂物。检测显示:钢中的Als∧0.025%,[N]≥0.0075%,连铸钢液过热度∧33℃,Als、[N]与连铸钢液的过热度均过高,这是引起钢坯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裂纹缺陷处主要夹杂物是MnS+TiN+BN+AlN。当Als和N的含量高及连铸
通过分析瓦卢瑞克和泰纳瑞斯集团服务型制造案例,总结其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价值最大化、服务型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等方面的特点,建议学习国际先进钢管企业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做法,注重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实施钢管行业服务型制造来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
将铜基复合纳米减摩涂料AFRICO-ZG涂敷在J55钢级油管的高温磷化接箍上,分别进行了20次以上的上卸扣试验、静水压试验和拉伸至失效的实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次的上卸扣扭矩以及J值均在正常范围,螺纹并未出现黏结现象;螺纹接头的抗泄漏性能和整体拉伸强度均超过相关标准要求。AFRICO-ZG涂料可提高螺纹接头的抗黏结性能,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
普通张弦桁架结构由于其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施工便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该结构体系自重较轻,在强风地区遭受风揭破坏的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5G的不断发展,海量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人工智能技术利用GPU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深度学习网络对高维数据和非线性模型的拟合能力,迎来了飞跃式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研究旨在探寻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的动力源泉。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和演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入手,分析军民协同动力机制的生成机理,论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的理论根源,推断得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生成具有“两条路径、三个层次、五种力量”的一般规律,认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系统由形势环境、战略决策、技术、资源和政策五种力量构成,五种力量共同作用,综合影响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的产生。深入研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理论,有助于为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