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满满,亦有硬伤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30604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歌剧是一门集合音乐、文学、美术、建筑等不同形式的综合艺术。但由于剧院上演“全舞台版”歌剧的制作周期长,花费成本又极高,而所谓的“音乐会版”歌剧又限于仅仅注重演唱与音乐,并不能很好地展现歌剧作为综合艺术的完整面貌,因此,去掉庞大复杂的幕布、装置以及环境背景,保留必要的“服化道”和舞台调度,在普通音乐厅也能上演的“半舞台版”歌剧时下颇为流行,这种折中的做法对于国内普及和推广歌剧艺术来说是有极大便利和益处的。
  2017年5月19日晚,一个新的“半舞台版”歌剧《唐璜》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隆重上演。莫扎特与其黄金搭档——脚本作家达·彭特联手打造的不朽名作,由每年担任上海巴洛克音乐节艺术顾问和首席指挥的大卫·斯特恩执棒,包含黄英、沈洋等中外优秀歌唱家的国际演员阵容,再加上歌剧导演李卫的倾情执导,演出消息一出,便引起音乐界和歌剧迷们的极大关注,门票早在几个月前便告售罄。



  考虑到时长等因素,此次《唐璜》的音乐和唱段做了一定幅度的删减,如删除了第一幕第十四场奥塔维奥的咏叹调《我的平安依赖于她的平安》,第二幕第十场整个泽莉娜与莱波雷洛的对手戏,以及第二幕终场六重唱的三分之二。尽管如此,整部戏演下来仍然将近三小时。
  “馄饨皮”的主厅舞台,乐队在正中间形成一个椭圆,围绕乐队的外围圆环及后方的弧形高台一同构成戏剧表演的空间。虽然场地和布景上可供导演发挥的余地并不是太大,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其在编排上的巧思与匠心。演出开始后,舞台上方的投影区域出现一张顺序排列的英文字母表,但观众会发现其中缺了一些字母。再往字母表下方一看,原来缺失的那些字母正好在这里组成了歌剧的名称“Don Giovanni”。
  五分钟的歌剧序曲时间导演并没有“浪费”,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场极具梦幻色彩的默剧表演:身着时装的主要演员依次登场,在戏剧冲突尖锐的音乐中展示了剧中主要人物间的爱恨纠葛以及此版中导演对部分人物关系的调整。其主题一言以蔽之,即:女人爱唐璜,男人恨唐璜。
  第一幕第五场,莱波雷洛为了向埃尔薇拉证明她深爱的唐璜有多花心时而拿出的那本著名的“风流名册”时,载体不再是传统的纸质书册,而与时俱进地变成了iPad。接着舞台上走出了一排漂亮姑娘,每人手举一块大牌子,上面分别写着“意大利640”“德国231”“法国100”“土耳其91”“西班牙1003”等,这些正是对应着莱波雷洛正在唱的这首著名男低音咏叹调里提到的唐璜在各国征服的女性数量。第九场,唐璜勾引已有婚约的村妇泽莉娜时的著名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舞台上则出现了许多奢侈品品牌如LV、Gucci等商标,后者最终心甘情愿地委身于唐璜,这明显是嘲讽了拜金主义的恋爱观。第二幕第十五场,即唐璜被拉入地狱的这场戏中,三名长号手在乐队区域之外穿着黑色斗篷进行演奏,无疑是象征“地狱的号角”。
  最有意思的是第一幕第十六场,泽莉娜唱咏叹调《打我吧,马塞托》来讨好自己愣头愣脑的未婚夫时,一边为他穿好衣服,一边给他戴上一顶绿色的帽子,我认为这是体现李卫导演一贯追求“本土化、接地气”艺术宗旨的绝佳例子。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绿帽子”有着深层含义,于是观众会心一笑,明白了泽莉娜内心其实已经“出轨”,喜剧效果得以凸显。另外,当剧中几次出现找人情节时,演员会走进观众席中,让人感到十分亲近;莱波雷洛为了躲避众人搜捕,直接混进正在演奏的乐队中冒充小提琴手的设计趣味盎然;变成石像来找唐璜复仇的骑士长的威严男低音突然从观众后方传来,接着再缓缓穿过观众席走上舞台,又让观众感到无比震撼。以上这些编排都可以看出一名优秀导演积极实践的虚幻与现实融合、演员与观众融合的“打破第四堵墙”之舞台理念。
  当然,金无足赤,这个制作的缺点也是有的。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导演有些地方的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剧本及音乐本身。比如第二幕第四场唐璜用花言巧语支开众农夫后攻击落单的马塞托,此版改成了唐璜花钱买通众人倒戈来围殴马塞托。或许导演的目的是想针砭“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丑恶人性,但在剧本和音乐没有修改的情况下,这么做就直接导致了戏剧动作与原作唱词的矛盾与背离。
  另外还有个比较大的“硬伤”,就是歌剧剧情里,唐璜闯入安娜闺房图谋不轨,安娜誓死不从并大声呼救,身为骑士长的父亲及时赶到并为保护女儿与唐璜决斗而死,之后安娜不仅要求未婚夫奥塔维奥助她一同报杀父之仇,且在唐璜死后表示还要“披麻戴孝”一年才肯与奥塔维奥完婚。无论是达·蓬特的唱词描述,还是莫扎特的音乐刻画,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安娜是个刚烈、坚贞、正义的贵族女性,事实上莫扎特为这个角色所写的音乐也是全剧中最柔美、最高洁的。然而,在李卫导演的这个制作中,却总让人感觉安娜透露出了点“风尘味儿”。前文提到歌剧序曲时交代人物关系及展现主题为“男人恨唐璜,女人爱唐璜”的默剧表演,在这个段落中,马塞托和奥塔维奥分别向唐璜捅刀子,而埃尔薇拉、泽莉娜还有安娜则分别向唐璜献吻示爱,并且在序曲的尾声处,安娜还表情暧昧地拉着唐璜一起进入了一个小房间,房门外挂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不禁让熟悉这部歌剧的人大跌眼镜。
  正戏开场后,更让人匪夷所思的设计来了。在骑士长与唐璜激烈决斗时,安娜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非礼她的唐璜,而不是营救自己的父亲!唐璜也因此占上风而获胜。看到这里,熟悉这戏的观众恐怕和我一样感到瞠目结舌了。虽然这可能是与序幕中安娜与唐璜已经有染的交代有所呼应,但是这么做,就导致了安娜后来发誓报仇、守孝等所有戏剧行为都变得让人无法理解。如此前后矛盾的言行举止,试问这位安娜到底是“心机婊”还是人格分裂?应该说,安娜原是歌剧中唯一对唐璜没有爱意只有恨意的女性角色,现在却被改造为与其他女性一样被唐璜所“征服”。对这个人物的颠覆性塑造是否合适、合理?又是否必要?我认为这很值得商榷。我们都说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既能恰当地反映一个时代,又能远远地超越一个时代,进而引发任何时期任何背景的人类的普遍共鸣。如何在忠实地体现好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进行锐意创新,对于执导经典名著的导演来说永远是个难题和挑战。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唐璜的扮演者施罗特

  再來说说演员。埃尔温·施罗特(Erwin Schrott)外形英俊帅气,音色醇润丰美,唱演俱佳极富魅力,是一位几近完美的“唐璜”。低男中音沈洋的声音也是无可挑剔的,只是其外在形象和表演风格都比较“正”,饰演莱波雷洛这样的纯喜剧性角色稍显憨厚有余,幽默不足。马丁-扬·奈霍夫(Martin-Jan Nijhof)饰演的配角马塞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其表演功力十分了得,相当自然流畅,可爱又土气的农夫形象活灵活现。我个人感觉,如果他与沈洋的角色互换,可能效果会更好。奥塔维奥的饰演者阿尔塔瓦兹德·萨尔格相(Artavazd Sargsyan)的演技相对于其他演员稍显生硬,且作为一名典型的法式抒情男高音,虽然他音色漂亮,但音量较小,加上剧中原本两段的男高音咏叹调还被删除了一段,因此总感觉当晚的这个角色欣赏起来不够过瘾。
  女性演员这块,黄英饰的安娜、雷娜·齐格勒(Sylvia Rena Ziegler)演的泽莉娜、埃莉塞·卡吕瓦尔茨唱的埃尔薇拉这几个角色的表现平均而稳定,唱功和演技都让人较为放心和信服。由指挥家大卫·斯特恩亲自挑选并指导的“上海巴洛克音乐节独唱团”的青年歌手们虽然戏份不多,但是表现不俗,作为合唱演员,他们不光会唱,难得的是还都很会“演戏”,加上导演精心的启发调教及走位安排,几个群众场面完全不显得机械化、程式化,而是十分生动细腻,让人赏心悦目。
  瑕不掩瑜,总体来说,李卫的这版《唐璜》在制作上还是很用心、很有创意的,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其他文献
音乐不是用来说的,可“说音乐”却是爱乐人乐此不疲的享受。这些年来,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乐聊,来自以《孩子王》《棋王》《树王》著称文坛的阿城老师。作为酷爱古典音乐的“发烧作家”,阿城在其工作室打造了一间专业级别的影音视听室。他经常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用一句“音乐是种生活方式”定位,将音乐欣赏讨论导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生生让我这个自认为对西方古典音乐略晓一二的爱乐人醍醐灌顶。  西方的室内乐就是中国的“堂会
期刊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会在起跑线上赢得更多关注。但是,要想在赛道上拼搏到最后,依靠的还是实力。 1987年出生的瑞士钢琴家路易·史威兹格贝尔有着如同时尚杂志封面模特般的俊朗外表与气质,在他2016年初的首次中国内地独奏巡演前,“高颜值”几乎是各媒体提及度最高的词。但在巡演之后,人们记住的则是路易如诗般优雅的演释、纯净通透的音色与恬淡不浮躁的气质。他不仅是偶像派,也是毋庸置疑的实力派
期刊
2016年伊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亚洲巡演到了上海和北京,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北京国家大剧院各举办了两场音乐会。芝加哥交响乐团向来以其气势直冲云霄的铜管声部傲视群雄,令人印象深刻。在国内听众一饱耳福的同时,不妨让我们来了解一位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铜管声部息息相关的人物——阿诺德·雅各布斯(Arnold Jacobs)。  作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大号首席,从1944年至1988年,雅各布斯在乐团度过了四十四
期刊
2015年深秋,《水墨江山》系列专辑之肆——《天净沙》的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宁波四明山山泽居举行。在风景秀丽的自然山水映衬之下,中国当代音乐家陈则钊用吉他深情演奏了这张专辑中的主打曲目《天净沙·秋思》。层峦葱郁,遮掩在云雾之中,松风鸟语,和鸣着吉他的乐音,那如梦如幻的琴声引领着听者进入了一个水墨画卷般的世界,在山水一线间,仿佛天、人合一……  吉他与古琴是“一家人”  “水墨江山”是由北京天合天仁文化
期刊
虽说《北川兰辉》富有时代主旋律意义,展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完全贴合居其宏提出的“当为歌剧观众写戏,创造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的思想。主创人员不是为自己写戏,不是为赚钱写戏,不是为评奖写戏,而是为歌剧观众写戏,充分考虑到剧目观众的欣赏习惯与接受能力。因此《北川兰辉》在2015年5月22、23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后,又继续修整打磨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巡演,获得阵阵好评。  题材紧扣时代脉搏  《
期刊
从纽约开车一路往西北,走走停停七十五英里,到达宾州东斯特劳斯堡的那个早晨我真的有点困,所以并没有奢望遇到什么惊喜。当我走进东斯特劳斯堡大学一间并不起眼的教室,听到来自新成立的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NYO-China)的四名双簧管演奏者在进行声部排练时,惊喜发生了。  在纽约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王亮的指导下,其中三名乐手正在排练卡内基演出的曲目——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第一乐章。组成
期刊
刘大冬,中国指挥艺术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一位德艺双馨的指挥界老前辈。  作为指挥家,他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接受外国专家培训的元老,也是最早在中国交响乐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指挥家之一。他一生为指挥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旁人无法比拟的贡献。  作为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数十年来在交响乐队训练课上培养了各声部共六百多位演奏家,以及一批日后成才的指挥家,如阎惠昌、侯颉、魏征、万建国等。他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早期创建者之
期刊
7月21日晚,在马林·阿尔索普(Marin Alsop)的指挥下,美国国家青少年交响乐团(NYOUSA)——一个由卡内基音乐厅于2013年启动的音乐教育项目的产物,上演了他们一年一度的音乐会。一百一十五名十六到十九岁的孩子们在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高强度训练后,在卡内基音乐厅交出了一份理想的答卷,并将开始拉美巡演。  第二天周六晚上,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NYO-China)——一个由美国国家青少年交
期刊
我的父亲是德国哈雷(Halle)地区闻名遐迩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在勃兰登堡选帝侯府上任职。1685年2月23日,年过六旬的爸爸亲手迎接了我的降生。在我之前,爸爸与前妻的五个孩子以及与妈妈的第一个孩子都夭折了。爸爸对我爱不释手,经常带我和他一起出入朝廷、宫殿。在家里,我最喜欢摆弄乐器,但爸爸很不喜欢音乐,更鄙视以奏乐为生的音乐家,所以他严格禁止我接触音乐,府上所有的乐器都被移出家门。但宠爱我的妈妈在
期刊
现代音乐给人的感觉一向是曲高和寡,现代音乐的演出更是门可罗雀,和大众音乐生活相关甚少。但是在广西南宁,有一个现代音乐节,把阳春白雪的现代音乐变得像番茄炒蛋那样老少咸宜。川流不息的人群、摩肩接踵的观众席、门庭若市的大堂,都让人想起王府井大街的商场,而不是现代音乐论坛。  这个音乐节的背后,是一位六十开外的作曲教授,名叫钟峻程。2012年,他发起了首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经过短短六年的发展,音乐周被业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