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种农家自制自用的土茶,又粗又黑的,还有一股子柴火味,却能让无数红尘游子,放弃众多的世界名茶,跋涉万水千山,也要一尝曾经留在记忆中的那股烟熏火燎的茶滋味。烟熏茶真的有这样的魔力可以胜过一切名茶的滋味?
我对烟熏茶的关注,缘起于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
前些时候在长沙的同学聚会上,老同学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听说你爱茶懂茶,那你可以帮我买点茶吗?我要送给一个同乡老前辈。”“当然可以呀!不管是铁观音还是武夷岩茶或者台湾乌龙茶、云南普洱茶,我都可以帮你找到正宗实价的好茶。”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夸下海口。
老同学摇摇头,认真地说: “那些茶在北京有的是,多花点钱就能买到,我要的是在那里花钱也买不到的茶——地地道道的湖南烟熏茶。”
“烟熏茶?就是那种农家自制自用的土茶吗?又粗又黑的,一股子柴火味,怎么可以拿来送北京的领导呢?”
看着我惊愕的表情,老同学笑了:“这个烟熏的手工茶,是我这位老前辈的至爱,可是他老家没啥亲戚了,以前会给他寄家乡茶的乡邻也不在了,已经好多年没有喝过家乡的烟熏茶。不止一次听老人家念叨过,喝遍全国各地的名茶,最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滋味。所以这次回湖南,我希望可以找到烟熏茶送给他,那一定是最令他开心的礼物。”
烟熏茶真的有这样的魔力,胜过一切名茶?我既好奇又感动,同时也觉得惭愧,平时与朋友品茶聚会,更多关注的是龙井、碧螺春之类众人推崇的名绿茶,号称爱茶之人,却连身边的家乡茶都不甚了解,很是汗颜。为了帮助老同学达成心愿,我发动所有老家在乡下的茶友,开始了寻找烟熏茶的行动……
这一找不要紧,居然发现在湖南大多数地市的农村,都有饮用烟熏茶的民俗。益阳,岳阳,湘潭,长沙的长、望、浏、宁四县农村,大多数人家都会在房前屋后或者田间地头种上几棵茶树,每年春天自采自制几斤茶叶,拣出老片散叶碎茶末,作为日常的粗茶。那些条索完整细紧的则以各种方法密封隔潮保存好,以备一年之需。农家保存茶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人家用牛皮纸包好,再用塑料袋密封,放在竹篮里高高挂在房梁下,防虫防鼠防小孩子乱拿;有些人家则是用马口铁饼干桶装着,看那方方的铁皮桶身上的锈迹,就知道年代已经不浅;有更讲究的人家,会备有好几个瓷的陶的石灰坛子,是保存茶叶最好的容器。这些茶叶虽然是自家做的,可是保管得如此慎重,看来家家都很珍视,因为每家的茶树越来越少,每年可以做出的量很有限,要满足自家需要都不容易,有多的也送给了亲友,很少有人拿出来卖了。而那些专业的茶厂。因为烟熏茶的工艺比普通绿茶复杂得多,而消费人群又太分散,所以也没厂家愿意做。难怪北京的那位前辈好些年喝不到烟熏茶了。
帮忙找茶的朋友从湘潭的湘乡带回了当地的烟熏茶,还没来得及品。一位偶尔来家的朋友闻到烟熏茶的烟味,谢绝我的西湖龙井,要求给他泡一杯刚刚从乡下带来的土茶。他一边小口品茶,一边注视着杯中慢慢舒展的茶叶,低声说道:“没错,是我家乡的味道!这么细嫩,应该是明前的茶啊!”说来也巧,原来他就是湘潭人。现为大公司老总的他,上大学前在乡下曾经亲自帮母亲做过烟熏茶。茶叶从采下来到喝到口里,要经过锅炒杀青、揉捻、烘焙、复揉、熏烟、烘干等几个小时近十道工序,其中的辛苦他最清楚。事业成功后,除了待客用买的茶叶,自己喝茶只喜欢喝老家每年带来的家制茶,觉得亲切,喝得放心,可以感受到家乡草木的芬芳气息。可是现在已经有几年没有喝到家乡的味道了,因为母亲年纪大了,他不忍心让老人家辛苦操劳,只好谎称条件好了有好茶喝,不需要家里做的土茶了。只有这样母亲才不会为了要给心爱的儿子做家乡茶而顶着烈日采茶,淌着汗水炒茶,披着月光通宵守着焙笼熬红了一双眼睛……可是他心里还是对家乡的烟熏茶念念不忘。今天喝到了家乡茶,他觉得特别的高兴。看到高大魁梧的男子汉,在家乡茶面前变得柔情似水,我又一次被烟熏茶的魔力所打动,忍不住也泡上一杯陪他一起喝。第一次认真地品一杯烟熏茶,原来他故乡的滋味是这么甘甜,怎能不叫人迷恋?
没有喝惯烟熏茶的人多半不会喜欢那股烟熏味,我也曾经因为不习惯这股“腊肉”味而一再错过了体验了解烟熏茶的机会。这次因为好奇它的乡情魔力,才开始真正关注起烟熏茶来。按照专业茶类划分标准,烟熏茶因为有这道熏烟工艺,有轻微发酵,应该划分到黄茶类,但是因没有黄茶要求的焐堆过程,也不能算完全的黄茶。根据熏烟程度的不同,轻的偏向绿茶口感,重的偏向黄茶口感。这种特有的熏烟工艺到底有什么来历,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为了消除茶的寒性,有人说是为了可以长期保存,也有人说就是为了烟熏的香气。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已经无从考证,不过仔细琢磨好象都有道理,总之应该是当地人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体现,具有的功效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才会被当地人代代相传地把烟熏茶工艺保存下来。
第二天宁乡的朋友也带来了她家乡的烟熏茶。
早就听说宁乡烟熏茶是湖南烟熏茶的典型代表。《中国名茶志》有这样的记载:宁乡烟熏茶产于沩山乡,历史悠久。以沩山毛尖为优,外形色泽黄亮光润,银毫显露,内质汤色橙黄鲜亮,松烟香浓厚,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亮嫩匀,完整呈朵,由于原料鲜嫩,制作方法特殊,冲泡后的叶底也特别柔软嫩脆,当地人一般饮茶后,连茶底都要嚼食吞咽,是典型的“吃茶”。
据说刘少奇就是湖南宁乡人,他老人家就有着特别深的烟熏茶情结。战争年代,为革命东奔西忙,许多年没喝到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亲人为他捎去一包烟熏茶,他如获至宝,高兴万分地说: “喝了家乡茶,忘不了家乡人。”每当起草文件或作长篇讲话,都要泡杯烟熏茶在手,疲倦了喝上一口,提神解乏。他每次喝烟熏茶最后都要按家乡的习惯,连茶叶都吃掉。一代伟人尚且如此钟爱烟熏茶,可见烟熏茶对于喝着它长大的人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得到的这个宁乡烟熏茶并非精细的沩山毛尖。也只是普通农家自制的谷雨茶,烟熏味特别浓郁粗犷,色泽深褐有毫光,条形也相对粗壮紧实,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哪家能干又爱精致的主妇之手。
一旦关心烟熏茶,好像就变得特别与之有缘。上礼拜天去平江乡下,歇脚的农家拿出来待客的也是自家制的烟熏茶,用当地的山泉水冲泡,喝起来特别甜润适口。听到我赞他的茶好,主人老爷爷赶紧进里屋装了一塑料袋,一定让我带回去喝。晚上住在腾云山顶的寺庙里,喝的也是守庙人自制的烟熏茶,那干茶很碎很散了,色泽乌黑带油光,看起来像红茶,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红亮厚重,口感却找得到普洱熟茶的感觉。我想这一定是有些年份的陈年烟熏茶,烟熏味已经退散得差不多了,那若有若无的香气,像红茶又像普洱的口感,伴着隔壁抑扬婉转的唱经声,好像真的可以喝出禅意来……
喝过这么多的烟熏茶,我已经不再忌讳烟熏味,竟然也能说出些道道来了。
湘乡的那个烟熏茶用料精细,银毫显露,色泽鲜明挂绿,熏烟较轻,烟香甜淡,汤色清绿,滋味比较像绿茶的口感,只是多了熏烟香。这茶应该是用明前茶做的,熏烟的原料可能是以谷糠为主,茶主人送给了许多朋友尝新,所以也可能是为了让一般人都接受而特制的“礼品茶”。
宁乡的这款茶则是给地道的烟熏茶迷做的,所有做法都非常传统到位。我特意向送茶人请教了工艺流程。宁乡农家制作烟熏茶,一般在清明后一个星期采摘,选料为一芽两叶。因为是自己喝的,尽管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爱干净的人家还是要用清水洗掉灰尘,摊晾一段时间,沥干水滴后下锅翻炒杀青,锅温很高,茶叶丢进去要叭叭作响,用特定的手法翻炒,茶叶变软出锅,摊晾降温,然后开始手工揉捻,直到揉出茶汁,抖散开来茶已条索成形。趁着太阳光晒到八成千,再上烘笼用松柴木炭覆盖谷糠锯末,不能见明火。一边烘干一边熏烟,期间要定时翻动,使受热受烟均匀。最后烘到完全干燥。讲究传统风味的,在柴炭中加入黄藤枫球,使烟熏茶具有特别的香气。我喝的这宁乡茶,熏烟香很浓郁霸道,远远就可以闻到,汤色金黄透红,有玛瑙般厚重的质感,口感有种类似槟榔的味道,特别甘爽,回甘生津,想来就是黄藤和枫球的功劳。
平江的这款茶则从外形到滋味都感觉到一种率性随意,不是特意为任何人制作,农家人随手采摘,按习惯做,按习惯喝,熏烟的原料应该也就是谷糠和房前屋后的落叶枯枝,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是最近特别关注烟熏茶,一定也会像其它每个人一样,喝过了,解渴了,起身后也就忘记了……虽然也是甘甜爽口,可是人们也会认为就该这样,不会想起要赞美一声。不过,也就是这份淡定平常,一旦被我关注到了,也就使我为之感动!
每个地方的烟熏茶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就像做它喝它而成长着的人们。茶里融入了当地人的民风民俗,融入了一方山水的精神灵气,融入了亲情和乡恋,融入了故乡的滋味……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身份变了、地位变了,骨子里的那份烟熏茶情结,却永远变不了!
我对烟熏茶的关注,缘起于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
前些时候在长沙的同学聚会上,老同学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听说你爱茶懂茶,那你可以帮我买点茶吗?我要送给一个同乡老前辈。”“当然可以呀!不管是铁观音还是武夷岩茶或者台湾乌龙茶、云南普洱茶,我都可以帮你找到正宗实价的好茶。”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夸下海口。
老同学摇摇头,认真地说: “那些茶在北京有的是,多花点钱就能买到,我要的是在那里花钱也买不到的茶——地地道道的湖南烟熏茶。”
“烟熏茶?就是那种农家自制自用的土茶吗?又粗又黑的,一股子柴火味,怎么可以拿来送北京的领导呢?”
看着我惊愕的表情,老同学笑了:“这个烟熏的手工茶,是我这位老前辈的至爱,可是他老家没啥亲戚了,以前会给他寄家乡茶的乡邻也不在了,已经好多年没有喝过家乡的烟熏茶。不止一次听老人家念叨过,喝遍全国各地的名茶,最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滋味。所以这次回湖南,我希望可以找到烟熏茶送给他,那一定是最令他开心的礼物。”
烟熏茶真的有这样的魔力,胜过一切名茶?我既好奇又感动,同时也觉得惭愧,平时与朋友品茶聚会,更多关注的是龙井、碧螺春之类众人推崇的名绿茶,号称爱茶之人,却连身边的家乡茶都不甚了解,很是汗颜。为了帮助老同学达成心愿,我发动所有老家在乡下的茶友,开始了寻找烟熏茶的行动……
这一找不要紧,居然发现在湖南大多数地市的农村,都有饮用烟熏茶的民俗。益阳,岳阳,湘潭,长沙的长、望、浏、宁四县农村,大多数人家都会在房前屋后或者田间地头种上几棵茶树,每年春天自采自制几斤茶叶,拣出老片散叶碎茶末,作为日常的粗茶。那些条索完整细紧的则以各种方法密封隔潮保存好,以备一年之需。农家保存茶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人家用牛皮纸包好,再用塑料袋密封,放在竹篮里高高挂在房梁下,防虫防鼠防小孩子乱拿;有些人家则是用马口铁饼干桶装着,看那方方的铁皮桶身上的锈迹,就知道年代已经不浅;有更讲究的人家,会备有好几个瓷的陶的石灰坛子,是保存茶叶最好的容器。这些茶叶虽然是自家做的,可是保管得如此慎重,看来家家都很珍视,因为每家的茶树越来越少,每年可以做出的量很有限,要满足自家需要都不容易,有多的也送给了亲友,很少有人拿出来卖了。而那些专业的茶厂。因为烟熏茶的工艺比普通绿茶复杂得多,而消费人群又太分散,所以也没厂家愿意做。难怪北京的那位前辈好些年喝不到烟熏茶了。
帮忙找茶的朋友从湘潭的湘乡带回了当地的烟熏茶,还没来得及品。一位偶尔来家的朋友闻到烟熏茶的烟味,谢绝我的西湖龙井,要求给他泡一杯刚刚从乡下带来的土茶。他一边小口品茶,一边注视着杯中慢慢舒展的茶叶,低声说道:“没错,是我家乡的味道!这么细嫩,应该是明前的茶啊!”说来也巧,原来他就是湘潭人。现为大公司老总的他,上大学前在乡下曾经亲自帮母亲做过烟熏茶。茶叶从采下来到喝到口里,要经过锅炒杀青、揉捻、烘焙、复揉、熏烟、烘干等几个小时近十道工序,其中的辛苦他最清楚。事业成功后,除了待客用买的茶叶,自己喝茶只喜欢喝老家每年带来的家制茶,觉得亲切,喝得放心,可以感受到家乡草木的芬芳气息。可是现在已经有几年没有喝到家乡的味道了,因为母亲年纪大了,他不忍心让老人家辛苦操劳,只好谎称条件好了有好茶喝,不需要家里做的土茶了。只有这样母亲才不会为了要给心爱的儿子做家乡茶而顶着烈日采茶,淌着汗水炒茶,披着月光通宵守着焙笼熬红了一双眼睛……可是他心里还是对家乡的烟熏茶念念不忘。今天喝到了家乡茶,他觉得特别的高兴。看到高大魁梧的男子汉,在家乡茶面前变得柔情似水,我又一次被烟熏茶的魔力所打动,忍不住也泡上一杯陪他一起喝。第一次认真地品一杯烟熏茶,原来他故乡的滋味是这么甘甜,怎能不叫人迷恋?
没有喝惯烟熏茶的人多半不会喜欢那股烟熏味,我也曾经因为不习惯这股“腊肉”味而一再错过了体验了解烟熏茶的机会。这次因为好奇它的乡情魔力,才开始真正关注起烟熏茶来。按照专业茶类划分标准,烟熏茶因为有这道熏烟工艺,有轻微发酵,应该划分到黄茶类,但是因没有黄茶要求的焐堆过程,也不能算完全的黄茶。根据熏烟程度的不同,轻的偏向绿茶口感,重的偏向黄茶口感。这种特有的熏烟工艺到底有什么来历,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为了消除茶的寒性,有人说是为了可以长期保存,也有人说就是为了烟熏的香气。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已经无从考证,不过仔细琢磨好象都有道理,总之应该是当地人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体现,具有的功效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才会被当地人代代相传地把烟熏茶工艺保存下来。
第二天宁乡的朋友也带来了她家乡的烟熏茶。
早就听说宁乡烟熏茶是湖南烟熏茶的典型代表。《中国名茶志》有这样的记载:宁乡烟熏茶产于沩山乡,历史悠久。以沩山毛尖为优,外形色泽黄亮光润,银毫显露,内质汤色橙黄鲜亮,松烟香浓厚,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亮嫩匀,完整呈朵,由于原料鲜嫩,制作方法特殊,冲泡后的叶底也特别柔软嫩脆,当地人一般饮茶后,连茶底都要嚼食吞咽,是典型的“吃茶”。
据说刘少奇就是湖南宁乡人,他老人家就有着特别深的烟熏茶情结。战争年代,为革命东奔西忙,许多年没喝到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亲人为他捎去一包烟熏茶,他如获至宝,高兴万分地说: “喝了家乡茶,忘不了家乡人。”每当起草文件或作长篇讲话,都要泡杯烟熏茶在手,疲倦了喝上一口,提神解乏。他每次喝烟熏茶最后都要按家乡的习惯,连茶叶都吃掉。一代伟人尚且如此钟爱烟熏茶,可见烟熏茶对于喝着它长大的人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得到的这个宁乡烟熏茶并非精细的沩山毛尖。也只是普通农家自制的谷雨茶,烟熏味特别浓郁粗犷,色泽深褐有毫光,条形也相对粗壮紧实,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哪家能干又爱精致的主妇之手。
一旦关心烟熏茶,好像就变得特别与之有缘。上礼拜天去平江乡下,歇脚的农家拿出来待客的也是自家制的烟熏茶,用当地的山泉水冲泡,喝起来特别甜润适口。听到我赞他的茶好,主人老爷爷赶紧进里屋装了一塑料袋,一定让我带回去喝。晚上住在腾云山顶的寺庙里,喝的也是守庙人自制的烟熏茶,那干茶很碎很散了,色泽乌黑带油光,看起来像红茶,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红亮厚重,口感却找得到普洱熟茶的感觉。我想这一定是有些年份的陈年烟熏茶,烟熏味已经退散得差不多了,那若有若无的香气,像红茶又像普洱的口感,伴着隔壁抑扬婉转的唱经声,好像真的可以喝出禅意来……
喝过这么多的烟熏茶,我已经不再忌讳烟熏味,竟然也能说出些道道来了。
湘乡的那个烟熏茶用料精细,银毫显露,色泽鲜明挂绿,熏烟较轻,烟香甜淡,汤色清绿,滋味比较像绿茶的口感,只是多了熏烟香。这茶应该是用明前茶做的,熏烟的原料可能是以谷糠为主,茶主人送给了许多朋友尝新,所以也可能是为了让一般人都接受而特制的“礼品茶”。
宁乡的这款茶则是给地道的烟熏茶迷做的,所有做法都非常传统到位。我特意向送茶人请教了工艺流程。宁乡农家制作烟熏茶,一般在清明后一个星期采摘,选料为一芽两叶。因为是自己喝的,尽管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爱干净的人家还是要用清水洗掉灰尘,摊晾一段时间,沥干水滴后下锅翻炒杀青,锅温很高,茶叶丢进去要叭叭作响,用特定的手法翻炒,茶叶变软出锅,摊晾降温,然后开始手工揉捻,直到揉出茶汁,抖散开来茶已条索成形。趁着太阳光晒到八成千,再上烘笼用松柴木炭覆盖谷糠锯末,不能见明火。一边烘干一边熏烟,期间要定时翻动,使受热受烟均匀。最后烘到完全干燥。讲究传统风味的,在柴炭中加入黄藤枫球,使烟熏茶具有特别的香气。我喝的这宁乡茶,熏烟香很浓郁霸道,远远就可以闻到,汤色金黄透红,有玛瑙般厚重的质感,口感有种类似槟榔的味道,特别甘爽,回甘生津,想来就是黄藤和枫球的功劳。
平江的这款茶则从外形到滋味都感觉到一种率性随意,不是特意为任何人制作,农家人随手采摘,按习惯做,按习惯喝,熏烟的原料应该也就是谷糠和房前屋后的落叶枯枝,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是最近特别关注烟熏茶,一定也会像其它每个人一样,喝过了,解渴了,起身后也就忘记了……虽然也是甘甜爽口,可是人们也会认为就该这样,不会想起要赞美一声。不过,也就是这份淡定平常,一旦被我关注到了,也就使我为之感动!
每个地方的烟熏茶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就像做它喝它而成长着的人们。茶里融入了当地人的民风民俗,融入了一方山水的精神灵气,融入了亲情和乡恋,融入了故乡的滋味……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身份变了、地位变了,骨子里的那份烟熏茶情结,却永远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