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进行大班教学的国情,对大班教学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本文通过古人对教学的一些好的见解,从而提出了对启发式教学的探讨以及应用。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 启发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现在由于我国经济条件、人口数目、文化水平等多种情况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进行大班教学的国情,对大班教学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正是我们教师积极探讨的一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如何进行教学,古人曾提出一些很好的见解,通过对这些见解的理解,我们开始对启发式教学的探究。以下就是我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点看法。
1 古人对教学的见解
(1)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懂得多,弟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懂得多,老师与弟子的位置是相对的,能不能做老师,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闻道,有没有知识。因此,教师的本质就是有知识,尊重教师的本质就是尊重知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柳宗元又在此基础上提出 “交以为师、以师为友”的理论,即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括学术讨论上的平等和民主。当然这种理论不大适合一般的少年儿童,但对于笔者所处的卫校却是适用的。这些中专院校里的学生大多都已成年,并已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或者可以说是有一定学识的成人。
柳宗元追求的境界是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那么,既免掉了世俗的麻烦,彼此又可得到教益。这样的境界是笔者望尘莫及的,但笔者还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放下老师的架子,避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情况,而是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堂上形成你问我答,你说我说的热烈讨论场面;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授知识,而是让其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多和学生真诚交流、实施诱导探究启发式教学。
(2)《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在教学当中也是非常适用的,但应该说是知己知彼,百教不厌,百学不殆。要做到一名成功教师,其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很好地了解学生,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了解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倾向,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达到乐学境界[2]。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力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需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也就是说愉快地学习。因此,分析学生,熟悉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楚这种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理解新的知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障碍,以便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肯定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鼓励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我的超越。
2 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知己知彼,百教不厌,百学不殆就是说,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知其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如何做到启发式教学,经我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担任不同层次的班主任(普通专科班主任、成人大专班班主任、普通中专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之前提到的师生交流,为的是通过师生及时沟通,即使不能完全打破师生界限,也能营造出一种师生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同学们能在一个相对融洽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高潮,从而使教与学相互推进。
(2)笔者之前也提到了学生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教学能否取得成效最主要的就是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几许。对于教师来讲,其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应该是启发——引导而非强迫学生投入学习,点拨学习门径而不代求通达,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心情愉悦,进而使其开动脑筋,积极独立思考。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发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及时表扬那些提出创新问题的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还能培养出学生们潜在的能力。
教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因素、情意因素转化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首先是要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基本认识。层次的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采用自评和考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中去,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升降,进行合理的调整。
(3) 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好教学启发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必须彻底改变教书匠的角色,努力向学者型教师方向迈进,以自己的大量实践去摸索规律,从理论上去研究教学。需要鼓励创新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有此必要,不能只将教学方法停留在模仿、照搬上,缺少创新。建立起一种普遍适用、固定不变的教法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科学的。教师应根据复杂不同的教育环境,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使教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学法。
(4)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将目标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可以达到的“中等教学层次”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教学层次”。也就是说,对学习稍微吃力的学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对中等教学层次的学生要注意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较高教学层次则要求其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激励而不压抑,点拨学生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使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认识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都具有目标意识,也使学生马上步入临床医生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不同层次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平台。
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说,整体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的高素质还相差很远,对骨干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因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具备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具有的超前意识,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培训规划和较完整的进行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唐安国,唐玉光.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0-51.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347-365.
【关键词】教学 启发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现在由于我国经济条件、人口数目、文化水平等多种情况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进行大班教学的国情,对大班教学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正是我们教师积极探讨的一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如何进行教学,古人曾提出一些很好的见解,通过对这些见解的理解,我们开始对启发式教学的探究。以下就是我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点看法。
1 古人对教学的见解
(1)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懂得多,弟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懂得多,老师与弟子的位置是相对的,能不能做老师,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闻道,有没有知识。因此,教师的本质就是有知识,尊重教师的本质就是尊重知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柳宗元又在此基础上提出 “交以为师、以师为友”的理论,即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括学术讨论上的平等和民主。当然这种理论不大适合一般的少年儿童,但对于笔者所处的卫校却是适用的。这些中专院校里的学生大多都已成年,并已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或者可以说是有一定学识的成人。
柳宗元追求的境界是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那么,既免掉了世俗的麻烦,彼此又可得到教益。这样的境界是笔者望尘莫及的,但笔者还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放下老师的架子,避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情况,而是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堂上形成你问我答,你说我说的热烈讨论场面;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授知识,而是让其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多和学生真诚交流、实施诱导探究启发式教学。
(2)《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在教学当中也是非常适用的,但应该说是知己知彼,百教不厌,百学不殆。要做到一名成功教师,其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很好地了解学生,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了解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倾向,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达到乐学境界[2]。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力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需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也就是说愉快地学习。因此,分析学生,熟悉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楚这种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理解新的知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障碍,以便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肯定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鼓励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我的超越。
2 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知己知彼,百教不厌,百学不殆就是说,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知其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如何做到启发式教学,经我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担任不同层次的班主任(普通专科班主任、成人大专班班主任、普通中专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之前提到的师生交流,为的是通过师生及时沟通,即使不能完全打破师生界限,也能营造出一种师生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同学们能在一个相对融洽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高潮,从而使教与学相互推进。
(2)笔者之前也提到了学生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教学能否取得成效最主要的就是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几许。对于教师来讲,其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应该是启发——引导而非强迫学生投入学习,点拨学习门径而不代求通达,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心情愉悦,进而使其开动脑筋,积极独立思考。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发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及时表扬那些提出创新问题的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还能培养出学生们潜在的能力。
教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因素、情意因素转化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首先是要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基本认识。层次的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采用自评和考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中去,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升降,进行合理的调整。
(3) 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好教学启发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必须彻底改变教书匠的角色,努力向学者型教师方向迈进,以自己的大量实践去摸索规律,从理论上去研究教学。需要鼓励创新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有此必要,不能只将教学方法停留在模仿、照搬上,缺少创新。建立起一种普遍适用、固定不变的教法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科学的。教师应根据复杂不同的教育环境,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使教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学法。
(4)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将目标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可以达到的“中等教学层次”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教学层次”。也就是说,对学习稍微吃力的学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对中等教学层次的学生要注意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较高教学层次则要求其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激励而不压抑,点拨学生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使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认识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都具有目标意识,也使学生马上步入临床医生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不同层次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平台。
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说,整体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的高素质还相差很远,对骨干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因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具备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具有的超前意识,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培训规划和较完整的进行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唐安国,唐玉光.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0-51.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34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