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会阅读是小学时代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所看到的文字的重要基础,教会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不同的文字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情感融入能力,是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主要目标,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从当今阅读现状、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方式来阐述如何帮助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知识,拓宽小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一千个学生便有一千种读法,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上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地阅读,把个性化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创造力去保护,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艺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挖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天赋。
一、当下我国的儿童阅读环境
首先,随着文字传播媒体的增加,人们的阅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浏览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为主的浅阅读是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优势在于对阅读对象的快速了解,比较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劣势在于浅阅读无法让人们对阅读对象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思考。小学时代是人一生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间段,在这个时候应该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后有感悟。其次,当下中国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各种图书相互掺杂,给人们在辨别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小学生的阅读除了课内阅读外,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以兴趣为导向,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但小学生因为辨别能力和思想的不成熟,很难选择有用的图书来阅读。比如言情、玄幻、穿越、武侠类体裁的小说,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往往这些小说又极具诱惑力,小学生接触之后很容易深陷其中。许多观点都认为现在的小学生缺少阅读,实际上现在小学生缺少的是“有主题的阅读”,这就是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小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阅读,对所有教育者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探索
1.给小学生创造深度阅读的环境
尽管当今文字的传播媒体越来越多,纸质媒体逐渐没落,但事实证明,纸质媒体阅读却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小学生阅读根据时间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代入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和文章环境相同的虚拟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增加文字的现实感,缩短学生和文字的时空距离。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個过程中让学生和文章主人公进行感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气息。在课外阅读方面,父母应该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个“亲子共读”的阅读氛围。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接受到的除了文字,还有父母的声音、表情、动作等,相对于简单枯燥的文字,这些生动的内容很容易转化为文字信息,被孩子所接受并且深深记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的信息加工水平。亲子共读因为环境轻松,所以阅读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提问式阅读,父母在开始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在阅读时的思考能力。再比如想象式阅读,父母可以让孩子先读一半文章,接下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重复阅读法,重复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熟知书中的内容,然后父母可以找出一张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线索背诵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不但背诵到了知识,而且给孩子一种自我实现感。
2.确定阅读的主题
对于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辨别好阅读内容,确定好阅读的主题,明确好阅读方向是首要任务。阅读的主题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书籍反映的主题,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团结、勤劳、自信、热爱生命,或者用一个蕴含哲理的故事启发学生去思考,增加学生的阅读乐趣;另一个是以“真”为第一要义。真者美也,真的文章书籍一定能从某一方面拨动儿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儿童情感、心灵对接,那种从内心里释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摇旗呐喊、声嘶力竭能相比的。在主题阅读中,一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通向人文思想的窗口,一个开拓学生精神视野的机会。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每一个都要赋予明确的人文内涵,并注意让“主题阅读”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各个“主题”应该形成人文思想序列。
通过上述方式,其目的一方面在于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深度阅读环境,另一方面在于给小学生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让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5(16).
[2]周玉梅.指导得“法” 阅读有“度”: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思考[J].快乐阅读,2013(10).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一千个学生便有一千种读法,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上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地阅读,把个性化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创造力去保护,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艺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挖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天赋。
一、当下我国的儿童阅读环境
首先,随着文字传播媒体的增加,人们的阅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浏览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为主的浅阅读是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优势在于对阅读对象的快速了解,比较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劣势在于浅阅读无法让人们对阅读对象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思考。小学时代是人一生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间段,在这个时候应该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后有感悟。其次,当下中国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各种图书相互掺杂,给人们在辨别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小学生的阅读除了课内阅读外,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以兴趣为导向,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但小学生因为辨别能力和思想的不成熟,很难选择有用的图书来阅读。比如言情、玄幻、穿越、武侠类体裁的小说,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往往这些小说又极具诱惑力,小学生接触之后很容易深陷其中。许多观点都认为现在的小学生缺少阅读,实际上现在小学生缺少的是“有主题的阅读”,这就是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小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阅读,对所有教育者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探索
1.给小学生创造深度阅读的环境
尽管当今文字的传播媒体越来越多,纸质媒体逐渐没落,但事实证明,纸质媒体阅读却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小学生阅读根据时间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代入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和文章环境相同的虚拟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增加文字的现实感,缩短学生和文字的时空距离。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個过程中让学生和文章主人公进行感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气息。在课外阅读方面,父母应该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个“亲子共读”的阅读氛围。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接受到的除了文字,还有父母的声音、表情、动作等,相对于简单枯燥的文字,这些生动的内容很容易转化为文字信息,被孩子所接受并且深深记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的信息加工水平。亲子共读因为环境轻松,所以阅读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提问式阅读,父母在开始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在阅读时的思考能力。再比如想象式阅读,父母可以让孩子先读一半文章,接下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重复阅读法,重复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熟知书中的内容,然后父母可以找出一张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线索背诵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不但背诵到了知识,而且给孩子一种自我实现感。
2.确定阅读的主题
对于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辨别好阅读内容,确定好阅读的主题,明确好阅读方向是首要任务。阅读的主题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书籍反映的主题,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团结、勤劳、自信、热爱生命,或者用一个蕴含哲理的故事启发学生去思考,增加学生的阅读乐趣;另一个是以“真”为第一要义。真者美也,真的文章书籍一定能从某一方面拨动儿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儿童情感、心灵对接,那种从内心里释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摇旗呐喊、声嘶力竭能相比的。在主题阅读中,一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通向人文思想的窗口,一个开拓学生精神视野的机会。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每一个都要赋予明确的人文内涵,并注意让“主题阅读”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各个“主题”应该形成人文思想序列。
通过上述方式,其目的一方面在于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深度阅读环境,另一方面在于给小学生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让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5(16).
[2]周玉梅.指导得“法” 阅读有“度”: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思考[J].快乐阅读,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