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给我国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使命就是努力解决信息问题。各级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开放性的眼光与气魄,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创新制度和解决方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差距特征、人文背景,不断创新,确立市场化导向、企业化机制和参与式决策等新的管理理念,建立确保知识交流、信息提供和信息双向流动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我们知道,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学习、吸收和创造知识,提供和获取信息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物质资源和实物资本上,而且还在于人们获得的知识和可接触的信息的多少上,即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方面上。这也同样对应地体现在我国东、中、西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间。更为重要的差别是,发达地区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而落后地区则似乎没有可靠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服务市场,如验证商品和服务质量、制定规则、标准及强制执行等,这在我国落后地区尤为明显。同时,知识不可及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管理失灵及其严重后果更多地为落后地区和民众所面对,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我们从信息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技术知识和知识差距。一般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技术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少,与此对应,民众拥有的技术也比沿海地区的人少。我国地区间和人际间的这种技术知识的不平等分布,称之为知识差距。
属性知识和信息问题。诸如产品质量如何、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员工的能力与勤奋程度怎样、银行的信用等级高低、企业的资信状况好坏等有关对目标对象确认方面的知识属于属性知识。属性知识对社会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一个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进行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使用公共支出,产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制度安排。同时,政府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以达到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正正义、充满活力,保证社会经济有效运转为主要目标,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除了国防和政府本身是纯公共产品外,教育、科研、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和邮电、公园、高速公路等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没有信息化市场不可能正常运转
比知识差距更严重的是信息问题。因为即便知识差距通过学习、吸收、交流能够大致弥合,信息问题仍然会困扰社会和市场。没有关于属性的知识,没有信息的公开与顺利流动,市场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而且必须通过适当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体内容,包括采取一系列制度创新解决信息问题。广义的制度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私人组织、法律规章和社会准则等。制度有利于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更多样化的、更为有效的解决信息问题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在落后地区,往往办事难、效率低,特别是办理如购买房屋、银行贷款、企业注册等大宗事项非常难,归根到底是缺乏解决信息问题的有效机构和制度。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时尤其应注意这些创新制度的组织和安排。同样,我们也应当看到,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会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疆域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不断膨胀,人际之间的知识差距和信息不对称也日益严重,个人所面对的是不断扩大的未知领域,个人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在专业领域之外基本上是外行甚至是“文盲”,这加剧了知识与信息的不均等、不对称。而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如果不同时解决信息问题,缩小知识差距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信息问题存在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许多办法和制度安排来改善信息问题。在一些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有一系列体制安排和制度创新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问题。
信息犹如和谐社会的血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意解决信息问题,可以把信息比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血液。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流动和处理。
——政府必须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文发展等基本信息。政府要采用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使和谐社会的任何一位主体和客体要素,都能充分享有这些基本信息,达到公平主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内核。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在专业和专门领域以及地区间尤其严重。对一件特定商品,生产商总是比经销商知道更多的信息,卖家总比买家更了解商品。在一些更需要专门技术和专业经验的领域,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市场以及企业经营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政府可通过制定统一、严格、强制的质量技术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确保有关方面提供、披露有关技术标准、质量内涵和服务承诺的信息。
政府还应该推动非政府机构、企业和私人组织建立专业化的质量技术体系。如在国际上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ISO9000、ISO9001、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就是非政府性的行业私立标准。这说明,政府直接进行公共投资和公共行动来制定标准并不总是必要的。政府要以创造一个鼓励建立行业、私立标准的制度性、法律性环境,推动非政府机构来制定标准和揭示信息,并进而形成一种信息自我披露机制,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信息问题。
——建立规范、
严格的资质认证和资质要求制度,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素质要求和必需的队伍保证。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商品生产和社会服务大多需要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有些还需要很高深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位证书、各种专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能够帮助市场了解持证人的教育、技术、技能等有关信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知识、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不可或缺,学位证书、专业证明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政府和社会在大力普及和深化知识教育和技术培养时,还应该建立明确、严格、规范的证书发放和认证制度,实现个人身份和各种学历、证书信息的网络化、公开化,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文凭、证书及考试作假、舞弊行为;制定明确、严格、规范的职业资质要求标准,实行持证上岗,保证职业专业化。政府还可推动社会机构和专业组织从事非赢利性的证书、资质认证服务,不但可以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认证成本,减少政府管理开支。因此,和谐社会主义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长远要求。
——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是体现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的法律支持。商标是普遍采用、非常重要的信息披露和质量信用标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信息问题解决方式,同时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从信息问题的角度看就是保护信息的准确提供,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障社会正常秩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假冒伪劣商品、证书猖獗,正牌名优商品和人才就会遭受损害,市场经济就难以健康运行,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反常现象。
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我们知道,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学习、吸收和创造知识,提供和获取信息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物质资源和实物资本上,而且还在于人们获得的知识和可接触的信息的多少上,即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方面上。这也同样对应地体现在我国东、中、西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间。更为重要的差别是,发达地区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而落后地区则似乎没有可靠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服务市场,如验证商品和服务质量、制定规则、标准及强制执行等,这在我国落后地区尤为明显。同时,知识不可及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管理失灵及其严重后果更多地为落后地区和民众所面对,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我们从信息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技术知识和知识差距。一般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技术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少,与此对应,民众拥有的技术也比沿海地区的人少。我国地区间和人际间的这种技术知识的不平等分布,称之为知识差距。
属性知识和信息问题。诸如产品质量如何、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员工的能力与勤奋程度怎样、银行的信用等级高低、企业的资信状况好坏等有关对目标对象确认方面的知识属于属性知识。属性知识对社会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一个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进行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使用公共支出,产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制度安排。同时,政府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以达到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正正义、充满活力,保证社会经济有效运转为主要目标,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除了国防和政府本身是纯公共产品外,教育、科研、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和邮电、公园、高速公路等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没有信息化市场不可能正常运转
比知识差距更严重的是信息问题。因为即便知识差距通过学习、吸收、交流能够大致弥合,信息问题仍然会困扰社会和市场。没有关于属性的知识,没有信息的公开与顺利流动,市场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而且必须通过适当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体内容,包括采取一系列制度创新解决信息问题。广义的制度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私人组织、法律规章和社会准则等。制度有利于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更多样化的、更为有效的解决信息问题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在落后地区,往往办事难、效率低,特别是办理如购买房屋、银行贷款、企业注册等大宗事项非常难,归根到底是缺乏解决信息问题的有效机构和制度。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时尤其应注意这些创新制度的组织和安排。同样,我们也应当看到,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会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疆域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不断膨胀,人际之间的知识差距和信息不对称也日益严重,个人所面对的是不断扩大的未知领域,个人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在专业领域之外基本上是外行甚至是“文盲”,这加剧了知识与信息的不均等、不对称。而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如果不同时解决信息问题,缩小知识差距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信息问题存在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许多办法和制度安排来改善信息问题。在一些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有一系列体制安排和制度创新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问题。
信息犹如和谐社会的血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意解决信息问题,可以把信息比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血液。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流动和处理。
——政府必须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文发展等基本信息。政府要采用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使和谐社会的任何一位主体和客体要素,都能充分享有这些基本信息,达到公平主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内核。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在专业和专门领域以及地区间尤其严重。对一件特定商品,生产商总是比经销商知道更多的信息,卖家总比买家更了解商品。在一些更需要专门技术和专业经验的领域,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市场以及企业经营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政府可通过制定统一、严格、强制的质量技术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确保有关方面提供、披露有关技术标准、质量内涵和服务承诺的信息。
政府还应该推动非政府机构、企业和私人组织建立专业化的质量技术体系。如在国际上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ISO9000、ISO9001、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就是非政府性的行业私立标准。这说明,政府直接进行公共投资和公共行动来制定标准并不总是必要的。政府要以创造一个鼓励建立行业、私立标准的制度性、法律性环境,推动非政府机构来制定标准和揭示信息,并进而形成一种信息自我披露机制,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信息问题。
——建立规范、
严格的资质认证和资质要求制度,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素质要求和必需的队伍保证。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商品生产和社会服务大多需要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有些还需要很高深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位证书、各种专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能够帮助市场了解持证人的教育、技术、技能等有关信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知识、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不可或缺,学位证书、专业证明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政府和社会在大力普及和深化知识教育和技术培养时,还应该建立明确、严格、规范的证书发放和认证制度,实现个人身份和各种学历、证书信息的网络化、公开化,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文凭、证书及考试作假、舞弊行为;制定明确、严格、规范的职业资质要求标准,实行持证上岗,保证职业专业化。政府还可推动社会机构和专业组织从事非赢利性的证书、资质认证服务,不但可以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认证成本,减少政府管理开支。因此,和谐社会主义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长远要求。
——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是体现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的法律支持。商标是普遍采用、非常重要的信息披露和质量信用标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信息问题解决方式,同时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从信息问题的角度看就是保护信息的准确提供,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障社会正常秩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假冒伪劣商品、证书猖獗,正牌名优商品和人才就会遭受损害,市场经济就难以健康运行,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反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