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哭夫、崩城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唐代以来,孟姜女传说更趋于完整,人物形象更鲜明动人,情节更加丰富,突出了暴政造成的社会悲剧。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传递着百姓朴实、善良的生命意识,表达了广大人民向往和平、憧憬幸福的美好信念。
关键词:孟姜女 杞梁 哭夫 崩城 秦始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而且它的呈现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的;至西汉刘向《列女传》时,有关于孟姜女的记载基本已是史料与传闻参半;而到了唐代,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孟姜女的传说在不知不觉中已超越和偏离了故事的原型,演绎为虚幻神异的故事;唐代以后,孟姜女故事出现在包括变文、话本、戏曲、民歌、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等几乎所有的通俗文学艺术形式中。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加工,使孟姜女的传说更加复杂呈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蕴。在2000年流传和演绎的过程中, 孟姜女故事在积淀中生长,在变化中升华。
一 人物的演变:从“杞梁妻”到“孟姜女”
孟姜女原型最早见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叙述简洁,即齐庄公伐吕,大将杞梁战死,杞梁妻拒不郊吊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里根本找寻不到孟姜女的名字,而是以杞梁妻这位将军夫人的身份亮相。齐国将领杞梁战死后,齐侯归来时路遇其妻而吊,杞梁妻因野外凭吊不合礼法而表示不满。显然《左传》中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
用“孟姜女”称呼杞梁妻首见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一首短歌:“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从而结束了女主人公名字不确定的历史。其实“孟姜”的名字在杞梁妻以前就有,是当时一个女子的姓名,后来成为美女的代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孟姜”一般是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有人认为,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唐玄宗时所出《玉集》引录《同贤集》,记述杞梁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时逃入孟家后园,见到孟女仲姿沐浴。由于孟仲姿美而贤之故,也被称为“孟姜”。
这样,本是一位恪守礼法的偶像,逐渐演变为敢爱敢恨的普通民妇。男主人公杞梁因为南北流传和谐音的关系,先后也出现了希良、喜良、范喜良等不同名称;而女主人公由无姓无名的杞梁妻改为姓孟名姜女(初名仲姿),孟姜女的形象越发真实丰满、光彩照人,在流传过程中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关于孟姜女的出生和结局也充溢着神话思维的奇妙,如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或瓜)所生: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而流传于我国江苏地区的传说则讲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她容貌俊美,想娶她为妃,她装作答允,却愤然投水。秦始皇命官兵用铁丝做网,捞起姜女的尸体,绞烂她的皮肉,并抛进湖中,谁知那些绞烂的肉丝丝却变成了一条条洁白的银鱼。美女化鱼是中国文学变形化生手法的运用,也是百姓心中孟姜女的浪漫归宿。
二 情节的剧变:从“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一直动人心魄、感人至深。从拒不郊吊到哭倒秦长城,孟姜女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且是一波三折。
1 从“不受郊吊”到“悲歌哀哭”。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将杞梁在莒国战死;齐侯回来,在郊中遇见杞梁之妻,使吊之。她以为郊中不是吊丧的地方,因此齐侯到她的家里吊祭。可见,杞梁妻的确知礼守礼。两百多年以后的战国时代,一些典籍再记其事时,就更细致具体了,《礼记·檀弓下》云:
哀公使人吊篑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篑尚不如杞梁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蔽庐在。君无所辱命。”
在此,“哭之哀”三个字无疑被涂上了感情色彩,后来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哭之哀”这三个字上演绎出来的。最初的“哭”本来是属于礼法的哭,但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风俗。《孟子》有云:“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可见齐国哭调的风气很盛行。孟姜女的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的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哭调更是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2 由“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西汉后期,孟姜女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开始出现“哭夫崩城”、“殉夫死节”的情节,这与汉代注重天人感应的风气有关。西汉刘向在《说苑》及《烈女传》中都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烈女传》中记载:杞梁妻“哭夫尸于城下,城崩,自赴淄水死。”增加了城崩和跳水的情节。三国时孟姜女的故事还出现了另一个说法。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哭妻梁,山为之崩”,又于《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可见那时有哭崩梁山之说。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使得这个传说故事更悲壮动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基本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唐末诗僧贯休写了一首《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唐代天宝年间《玉集》中说,燕人杞良避始皇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后园;孟超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之,请为其妻。……夫妻礼毕,良回作所,主典怒其逃走,打杀之,筑城内,仲姿既知,往向城哭。死人白骨交横,不能辨别,乃刺指血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沥至良骸,血迳流入,便收归葬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民间传统表达的是百姓对生命的热爱和维护,叶落归根是中国人最朴实最圆满的生命归宿。
三 主题的嬗变:从爱情绝唱到反抗暴政
唐代是孟姜女故事基本定型、更富传奇色彩的时代。传说不仅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和细节,加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故事正式与秦始皇修筑长城联系在一起,主题上也从一首爱情绝唱演变为一曲反抗暴政的颂歌。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无所依靠的年轻女子只身外出寻夫,这已足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壮举。而孟姜女千里送单衣则是一个痴情女子真爱无疆的演绎。没有终点的寻觅必然是一番艰辛与磨难,但对丈夫热烈的情爱和强烈的期盼,足以支撑起她疲惫和瘦弱的身躯。流传于江苏一带的《十二月调》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冬日来临,寒风阵阵,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团圆,孟姜女丈夫造长城……六月里来热难挡,蚊子飞来叮胸膛,宁可吃我千口血,不可叮我亲夫郎。……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
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十二月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表达征夫离妇之怨是诗词歌赋的传统主题。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修长城的故事进入许多文人笔下,为这一题材的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六朝大兴筑边,一方面促成了故事主题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让人想起了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暴君秦始皇。而孟姜女故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流传至今:江宁县许员外晚年得一女,随娘姓孟,因干娘姓姜,故称孟姜,16岁时嫁给同城的范希郎,过门方一月,范被点修城,孟姜女梦见丈夫,恐其受寒,遂亲自行程万里赴边送衣,却闻丈夫不能受苦被处死,筑于城下,遂对墙哭七天七夜,感动玉皇,城墙倒塌。滴血认骨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迎入宫,孟姜女提出三个条件:文武百官披麻戴孝,秦始皇随后打哀杖,葬夫东海边。始皇照办后,孟姜女投东海而死。
至此,孟姜女传说较以前的故事原型已发生质的飞跃:主题摆脱了庸俗的封建纲常,触角伸向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内容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人民性,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经历的专制王朝征民夫、服劳役的痛苦,并集中表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被逼得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通过孟姜女这一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刚烈女子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连年战乱、繁重徭赋的不满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痛斥,而秦始皇也作为历代暴君的代表受到世人的咒骂。
四 结语
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传承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故事流传过程来看,情节日趋复杂曲折,主人公形象日趋丰满,特别是后来出现的“送寒衣”、“哭长城”、“投海而死”等情节,突出了孟姜女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主人公也从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发展成为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千百年来,追求自由、向往和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期盼。孟姜女传说所传递的不畏强权、对爱情忠贞的精神,寄托了百姓善良、淳朴的愿望,也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勇敢追求幸福、憧憬未来。
注:本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神话传说与秦皇岛旅游形象设计”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01A294。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海关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高思嘉:《孟姜女故事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 曹连观:《伦理学视界中的孟姜女故事》,《文教资料》,2001年第6期。
[6] 黄秉泽:《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7] 刘高远:《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时代文学》,2007年第5期。
[8] 钱爽:《浅谈孟姜女传说在山海关地区的流传》,《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9] 陶思炎:《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孙颖,女,1973—,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苏君礼,男,1961—,河北秦皇岛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长城文化,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石建炜,女,1968—,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关键词:孟姜女 杞梁 哭夫 崩城 秦始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而且它的呈现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的;至西汉刘向《列女传》时,有关于孟姜女的记载基本已是史料与传闻参半;而到了唐代,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孟姜女的传说在不知不觉中已超越和偏离了故事的原型,演绎为虚幻神异的故事;唐代以后,孟姜女故事出现在包括变文、话本、戏曲、民歌、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等几乎所有的通俗文学艺术形式中。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加工,使孟姜女的传说更加复杂呈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蕴。在2000年流传和演绎的过程中, 孟姜女故事在积淀中生长,在变化中升华。
一 人物的演变:从“杞梁妻”到“孟姜女”
孟姜女原型最早见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叙述简洁,即齐庄公伐吕,大将杞梁战死,杞梁妻拒不郊吊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里根本找寻不到孟姜女的名字,而是以杞梁妻这位将军夫人的身份亮相。齐国将领杞梁战死后,齐侯归来时路遇其妻而吊,杞梁妻因野外凭吊不合礼法而表示不满。显然《左传》中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
用“孟姜女”称呼杞梁妻首见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一首短歌:“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从而结束了女主人公名字不确定的历史。其实“孟姜”的名字在杞梁妻以前就有,是当时一个女子的姓名,后来成为美女的代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孟姜”一般是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有人认为,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唐玄宗时所出《玉集》引录《同贤集》,记述杞梁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时逃入孟家后园,见到孟女仲姿沐浴。由于孟仲姿美而贤之故,也被称为“孟姜”。
这样,本是一位恪守礼法的偶像,逐渐演变为敢爱敢恨的普通民妇。男主人公杞梁因为南北流传和谐音的关系,先后也出现了希良、喜良、范喜良等不同名称;而女主人公由无姓无名的杞梁妻改为姓孟名姜女(初名仲姿),孟姜女的形象越发真实丰满、光彩照人,在流传过程中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关于孟姜女的出生和结局也充溢着神话思维的奇妙,如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或瓜)所生: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而流传于我国江苏地区的传说则讲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她容貌俊美,想娶她为妃,她装作答允,却愤然投水。秦始皇命官兵用铁丝做网,捞起姜女的尸体,绞烂她的皮肉,并抛进湖中,谁知那些绞烂的肉丝丝却变成了一条条洁白的银鱼。美女化鱼是中国文学变形化生手法的运用,也是百姓心中孟姜女的浪漫归宿。
二 情节的剧变:从“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一直动人心魄、感人至深。从拒不郊吊到哭倒秦长城,孟姜女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且是一波三折。
1 从“不受郊吊”到“悲歌哀哭”。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将杞梁在莒国战死;齐侯回来,在郊中遇见杞梁之妻,使吊之。她以为郊中不是吊丧的地方,因此齐侯到她的家里吊祭。可见,杞梁妻的确知礼守礼。两百多年以后的战国时代,一些典籍再记其事时,就更细致具体了,《礼记·檀弓下》云:
哀公使人吊篑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篑尚不如杞梁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蔽庐在。君无所辱命。”
在此,“哭之哀”三个字无疑被涂上了感情色彩,后来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哭之哀”这三个字上演绎出来的。最初的“哭”本来是属于礼法的哭,但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风俗。《孟子》有云:“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可见齐国哭调的风气很盛行。孟姜女的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的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哭调更是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2 由“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西汉后期,孟姜女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开始出现“哭夫崩城”、“殉夫死节”的情节,这与汉代注重天人感应的风气有关。西汉刘向在《说苑》及《烈女传》中都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烈女传》中记载:杞梁妻“哭夫尸于城下,城崩,自赴淄水死。”增加了城崩和跳水的情节。三国时孟姜女的故事还出现了另一个说法。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哭妻梁,山为之崩”,又于《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可见那时有哭崩梁山之说。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使得这个传说故事更悲壮动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基本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唐末诗僧贯休写了一首《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唐代天宝年间《玉集》中说,燕人杞良避始皇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后园;孟超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之,请为其妻。……夫妻礼毕,良回作所,主典怒其逃走,打杀之,筑城内,仲姿既知,往向城哭。死人白骨交横,不能辨别,乃刺指血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沥至良骸,血迳流入,便收归葬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民间传统表达的是百姓对生命的热爱和维护,叶落归根是中国人最朴实最圆满的生命归宿。
三 主题的嬗变:从爱情绝唱到反抗暴政
唐代是孟姜女故事基本定型、更富传奇色彩的时代。传说不仅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和细节,加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故事正式与秦始皇修筑长城联系在一起,主题上也从一首爱情绝唱演变为一曲反抗暴政的颂歌。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无所依靠的年轻女子只身外出寻夫,这已足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壮举。而孟姜女千里送单衣则是一个痴情女子真爱无疆的演绎。没有终点的寻觅必然是一番艰辛与磨难,但对丈夫热烈的情爱和强烈的期盼,足以支撑起她疲惫和瘦弱的身躯。流传于江苏一带的《十二月调》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冬日来临,寒风阵阵,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团圆,孟姜女丈夫造长城……六月里来热难挡,蚊子飞来叮胸膛,宁可吃我千口血,不可叮我亲夫郎。……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
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十二月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表达征夫离妇之怨是诗词歌赋的传统主题。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修长城的故事进入许多文人笔下,为这一题材的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六朝大兴筑边,一方面促成了故事主题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让人想起了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暴君秦始皇。而孟姜女故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流传至今:江宁县许员外晚年得一女,随娘姓孟,因干娘姓姜,故称孟姜,16岁时嫁给同城的范希郎,过门方一月,范被点修城,孟姜女梦见丈夫,恐其受寒,遂亲自行程万里赴边送衣,却闻丈夫不能受苦被处死,筑于城下,遂对墙哭七天七夜,感动玉皇,城墙倒塌。滴血认骨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迎入宫,孟姜女提出三个条件:文武百官披麻戴孝,秦始皇随后打哀杖,葬夫东海边。始皇照办后,孟姜女投东海而死。
至此,孟姜女传说较以前的故事原型已发生质的飞跃:主题摆脱了庸俗的封建纲常,触角伸向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内容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人民性,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经历的专制王朝征民夫、服劳役的痛苦,并集中表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被逼得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通过孟姜女这一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刚烈女子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连年战乱、繁重徭赋的不满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痛斥,而秦始皇也作为历代暴君的代表受到世人的咒骂。
四 结语
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传承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故事流传过程来看,情节日趋复杂曲折,主人公形象日趋丰满,特别是后来出现的“送寒衣”、“哭长城”、“投海而死”等情节,突出了孟姜女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主人公也从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发展成为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千百年来,追求自由、向往和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期盼。孟姜女传说所传递的不畏强权、对爱情忠贞的精神,寄托了百姓善良、淳朴的愿望,也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勇敢追求幸福、憧憬未来。
注:本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神话传说与秦皇岛旅游形象设计”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01A294。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海关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高思嘉:《孟姜女故事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 曹连观:《伦理学视界中的孟姜女故事》,《文教资料》,2001年第6期。
[6] 黄秉泽:《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7] 刘高远:《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时代文学》,2007年第5期。
[8] 钱爽:《浅谈孟姜女传说在山海关地区的流传》,《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9] 陶思炎:《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孙颖,女,1973—,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苏君礼,男,1961—,河北秦皇岛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长城文化,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石建炜,女,1968—,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