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讲﹁乐合同﹂,一个学校的校歌具有彰显精神气质,
体现历史文化,凝聚校友认同之功能。清华最早的校歌是英文的,由一位美籍女士所作,
这与其最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西式氛围不无关系。
(一)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两。
广播令闻树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二)
各种比赛到处竞争,在我权操必胜。
夺得锦标赢得英名,济济师师称盛。
劳燕西东他日相逢,班荆共话离衷。
母校勿替校誉克继,且继今而长隆。
长隆长隆且继今而长隆。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校歌作为学校意蒂牢结(ideology)之象征,其选择可谓一校之“宪法”问题。清华乃由美国退回超收的庚子赔款所设立,位处圆明园畔,其渊源和选址,皆与国耻密切相关,早期培养的学生,则以留美为目标,因此其承载的民族感与西方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纠结。校歌相关问题讨论的背后,正是此种情绪之反映。
1923年,清华征求校歌,经在京名流几经审定,汪鸾翔(字公岩)先生精心撰写的歌词最终入选,随后,延请张丽真女士谱曲,这就是沿用至今的校歌之由来。汪先生是清华学校高等科国文教员,张丽真女士是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当时《清华周刊》(总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刊登的校歌写的赫然是“何林一夫人作曲”,不了解彼时书写习惯者往往容易误会“何林一”是位女士,将其张冠李戴为作曲者。
管中窥豹,可见即便“五四”运动之后,虽在高知阶层之间,妇女仍不免作为男性的附庸存在,张女士险些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好在时过境迁,今天清华的校歌上已经郑重写上张丽真女士之大名,还其著作权和历史应有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学家赵元任曾为该校歌编了四部合唱。(注:出自《赵元任全集》第1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2页,标明时间是1930年,另据《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则标明为1927年)
中文校歌新鲜出炉,颇受好评。《清华周刊》(总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专门推出《新校歌之教训》的社论,开篇伊始即曰:“‘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新歌攸扬,吾闻之而志舒,吾闻之而心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之余,亦对此前的缺憾加以强烈批判,“若近十年而无中文校歌,事之尤乖谬者,吾闻之而心痛,而心悲,而心耻,耻中国学校而无中文校歌也,耻清华之善忘其国华,而必服膺他人之糟粕也,耻当局学生见义而不能勇为也。”该文作者署名“果”,应即李惟果,其1927年清华毕业,赴美学习西洋史、国际公法,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后活跃于政坛。
贺麟先生认为新校歌“实儒家学说之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的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其还提到中文校歌为同学们所欣赏,在全校大会中演唱,已经取代了英文校歌之地位云云。
对于新校歌的意涵,汪鸾翔先生特别撰文《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进行解析,贺麟先生《“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书后》亦有补充引申。受两文之支援意识,笔者总结出新校歌的三点特质:格局宏大,眼光独到。新校歌以学术救国为清华己任,并结合清华特点与世界潮流,提出“融合东西文化”的目标定位,对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持一种兼容并蓄、平等视之的立场。
用典雅致,寄望殷殷。“大同”出自《礼记》,寄寓极乐世界理想;“自强”“行健”出自《周易》,契合校训;“春风化雨”出自《孟子》,以孔孟教学期许师生之间情感融洽。
理念先进,意义隽永。以“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揽括科学、文学和哲学各类学科,寓意并行不悖,任人选择,体现自由教育之风;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教诲学生注重内在德性修养,切勿只恃外在技艺和小聪明,造成本末倒置。
凡上种种理念,对于今天努力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政者,苦恼于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教育者,或许不无启发意义。
罗氏校歌难觅
1928年9月18日,31岁的罗家伦挟北伐之威莅临清华园,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这位当年“五四”运动的北大健将雄心勃勃,试图对清华做出全面彻底的改革。罗氏有大将之才,锐意进取,无论是学校管理上的改隶教育部,废除清华董事会,师资建设上的延聘名家,提高薪酬,清退冗员,还是学生培养上男女平等招收女生,不拘一格录取钱钟书,皆是可圈可点之举。但其年轻气盛,也不免干涉过多,试图另起清华校歌炉灶即是一例。
其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五日(星期日)的日记中写道:
“一早即为清华拟校歌,原有校歌太不成,(一)无理想;(二)且无意义;(三)即文字亦多不通。另拟校歌一事,蓄意已久,酝酿胸中,至今方下笔。分两段,上段重学,下段重行。学的方面,注重造成敦朴实在之学风,并冀培养出精深学术的研究;行的方面,在祛偏狭、苟安、自利之浇风,而以为而不有、成而不享为最高原则。词句几经斟酌,并示金甫。”(罗久芳、罗久蓉编辑校注:《罗家伦先生文存补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12月,第432页)
所言“金甫”,也即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杨振声。罗氏空降清华,带来三人,除其秘书,另外两位是冯友兰先生与杨先生,校歌一事,亦可证罗、杨二人关系密切。 此外,吴宓先生在民国十九年一月六日(星期一)的日记中也有一条记载:
晨十时,罗校长招宓至办公室,以所作《校歌》相示。(《吴宓日记》第五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可见罗氏校歌还曾请吴宓过目,但从吴先生日记中看不到其臧否评价。平允而论,罗家伦才华横溢,可是其对清华校歌之评价,即便花入各人眼,此种“太不成”“无理想”“无意义”“多不通”的“两无两不”之贬损也不免言过其实,过于意气。以校长身份换校歌之举,不免有滥用权力之嫌,亦容易激发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弹,甚或教授的微词。政治学系教授浦薛凤的回忆录记载道:
“其(指罗家伦)对清华大学之有成绩与贡献,自不待言。惟如自写一首诗词,意欲代替原有之清华校歌等项,不无炫耀才华,过露锋芒之处,此可于当时学生所办清华周刊几篇讥讽报导中见之。风潮既起,罗氏住入城内某巷旅社,曾嘱其亲信,邀予前往一谈。伊谓事出无端,甚不合理,盼教授方面主持公道,有所表示。予只能以容加考虑相答。思维再四,实属无从置喙,盖清华一般教授只知授课研究,其他不闻不问,根本末由商量,更谈不到表示。一九三0年五月二十三日罗校长向教育部辞职,迟至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七日行政院始决定准辞……”(《万里江山一梦中》,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54页)
历史系教授蒋廷黻也认为:“他(指罗家伦)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喜欢展露才华的人,此种个性使他得罪了很多教授。所以当反罗运动一开始,多数教授都袖手旁观,不支持他。1930年的清华学运,使罗校长离开清华。”(《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1页)
罗家伦主政清华不到两年,即挂冠而去,其间因果,政治压力有之,与学生关系交恶有之,教授们态度消极有之,后两者推究起来,事关“宪法”的校歌问题很可能是导火索之一。罗氏一去,人走茶凉,其撰写的校歌也无人再提。
晚年时罗家伦曾总结作词经验:“因为我曾经作过若干歌词,流传颇广,所以青年们常问到我歌词写法的问题。这话却把我难倒了,我决不敢说我的歌词可作典型,我只是知道一点作歌词的甘苦。有些朋友要我为了他们的学校或团体作歌,以为我一挥即就,老天爷!哪有这回事!作诗歌不是像榨油一般可以榨出来的,必须要靠兴到神来。但是兴到神来还是最后一着,以前还有两步。第一,要对你所歌詠的对象,有深切的感受和体会;第二,要把你自己的感情放射进去,诗歌才有生命。最后,才等待兴到神来。中国小说书上常用两句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作诗歌的人,要写成一首好的诗歌,常常尝到此中的酸甜苦辣。”(《诗歌和乐谱》,《自由青年》第17卷第6期,1957年3月12日出版)
今日查索《罗家伦先生文存》十二册和其附编、补编和补遗三册,惜未能一睹罗氏清华校歌芳容。后来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撰写中大校歌,或许可以弥补他当年的清华之憾。
体现历史文化,凝聚校友认同之功能。清华最早的校歌是英文的,由一位美籍女士所作,
这与其最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西式氛围不无关系。
(一)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两。
广播令闻树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二)
各种比赛到处竞争,在我权操必胜。
夺得锦标赢得英名,济济师师称盛。
劳燕西东他日相逢,班荆共话离衷。
母校勿替校誉克继,且继今而长隆。
长隆长隆且继今而长隆。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校歌作为学校意蒂牢结(ideology)之象征,其选择可谓一校之“宪法”问题。清华乃由美国退回超收的庚子赔款所设立,位处圆明园畔,其渊源和选址,皆与国耻密切相关,早期培养的学生,则以留美为目标,因此其承载的民族感与西方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纠结。校歌相关问题讨论的背后,正是此种情绪之反映。
1923年,清华征求校歌,经在京名流几经审定,汪鸾翔(字公岩)先生精心撰写的歌词最终入选,随后,延请张丽真女士谱曲,这就是沿用至今的校歌之由来。汪先生是清华学校高等科国文教员,张丽真女士是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当时《清华周刊》(总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刊登的校歌写的赫然是“何林一夫人作曲”,不了解彼时书写习惯者往往容易误会“何林一”是位女士,将其张冠李戴为作曲者。
管中窥豹,可见即便“五四”运动之后,虽在高知阶层之间,妇女仍不免作为男性的附庸存在,张女士险些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好在时过境迁,今天清华的校歌上已经郑重写上张丽真女士之大名,还其著作权和历史应有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学家赵元任曾为该校歌编了四部合唱。(注:出自《赵元任全集》第1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2页,标明时间是1930年,另据《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则标明为1927年)
中文校歌新鲜出炉,颇受好评。《清华周刊》(总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专门推出《新校歌之教训》的社论,开篇伊始即曰:“‘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新歌攸扬,吾闻之而志舒,吾闻之而心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之余,亦对此前的缺憾加以强烈批判,“若近十年而无中文校歌,事之尤乖谬者,吾闻之而心痛,而心悲,而心耻,耻中国学校而无中文校歌也,耻清华之善忘其国华,而必服膺他人之糟粕也,耻当局学生见义而不能勇为也。”该文作者署名“果”,应即李惟果,其1927年清华毕业,赴美学习西洋史、国际公法,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后活跃于政坛。
贺麟先生认为新校歌“实儒家学说之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的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其还提到中文校歌为同学们所欣赏,在全校大会中演唱,已经取代了英文校歌之地位云云。
对于新校歌的意涵,汪鸾翔先生特别撰文《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进行解析,贺麟先生《“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书后》亦有补充引申。受两文之支援意识,笔者总结出新校歌的三点特质:格局宏大,眼光独到。新校歌以学术救国为清华己任,并结合清华特点与世界潮流,提出“融合东西文化”的目标定位,对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持一种兼容并蓄、平等视之的立场。
用典雅致,寄望殷殷。“大同”出自《礼记》,寄寓极乐世界理想;“自强”“行健”出自《周易》,契合校训;“春风化雨”出自《孟子》,以孔孟教学期许师生之间情感融洽。
理念先进,意义隽永。以“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揽括科学、文学和哲学各类学科,寓意并行不悖,任人选择,体现自由教育之风;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教诲学生注重内在德性修养,切勿只恃外在技艺和小聪明,造成本末倒置。
凡上种种理念,对于今天努力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政者,苦恼于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教育者,或许不无启发意义。
罗氏校歌难觅
1928年9月18日,31岁的罗家伦挟北伐之威莅临清华园,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这位当年“五四”运动的北大健将雄心勃勃,试图对清华做出全面彻底的改革。罗氏有大将之才,锐意进取,无论是学校管理上的改隶教育部,废除清华董事会,师资建设上的延聘名家,提高薪酬,清退冗员,还是学生培养上男女平等招收女生,不拘一格录取钱钟书,皆是可圈可点之举。但其年轻气盛,也不免干涉过多,试图另起清华校歌炉灶即是一例。
其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五日(星期日)的日记中写道:
“一早即为清华拟校歌,原有校歌太不成,(一)无理想;(二)且无意义;(三)即文字亦多不通。另拟校歌一事,蓄意已久,酝酿胸中,至今方下笔。分两段,上段重学,下段重行。学的方面,注重造成敦朴实在之学风,并冀培养出精深学术的研究;行的方面,在祛偏狭、苟安、自利之浇风,而以为而不有、成而不享为最高原则。词句几经斟酌,并示金甫。”(罗久芳、罗久蓉编辑校注:《罗家伦先生文存补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12月,第432页)
所言“金甫”,也即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杨振声。罗氏空降清华,带来三人,除其秘书,另外两位是冯友兰先生与杨先生,校歌一事,亦可证罗、杨二人关系密切。 此外,吴宓先生在民国十九年一月六日(星期一)的日记中也有一条记载:
晨十时,罗校长招宓至办公室,以所作《校歌》相示。(《吴宓日记》第五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可见罗氏校歌还曾请吴宓过目,但从吴先生日记中看不到其臧否评价。平允而论,罗家伦才华横溢,可是其对清华校歌之评价,即便花入各人眼,此种“太不成”“无理想”“无意义”“多不通”的“两无两不”之贬损也不免言过其实,过于意气。以校长身份换校歌之举,不免有滥用权力之嫌,亦容易激发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弹,甚或教授的微词。政治学系教授浦薛凤的回忆录记载道:
“其(指罗家伦)对清华大学之有成绩与贡献,自不待言。惟如自写一首诗词,意欲代替原有之清华校歌等项,不无炫耀才华,过露锋芒之处,此可于当时学生所办清华周刊几篇讥讽报导中见之。风潮既起,罗氏住入城内某巷旅社,曾嘱其亲信,邀予前往一谈。伊谓事出无端,甚不合理,盼教授方面主持公道,有所表示。予只能以容加考虑相答。思维再四,实属无从置喙,盖清华一般教授只知授课研究,其他不闻不问,根本末由商量,更谈不到表示。一九三0年五月二十三日罗校长向教育部辞职,迟至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七日行政院始决定准辞……”(《万里江山一梦中》,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54页)
历史系教授蒋廷黻也认为:“他(指罗家伦)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喜欢展露才华的人,此种个性使他得罪了很多教授。所以当反罗运动一开始,多数教授都袖手旁观,不支持他。1930年的清华学运,使罗校长离开清华。”(《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31页)
罗家伦主政清华不到两年,即挂冠而去,其间因果,政治压力有之,与学生关系交恶有之,教授们态度消极有之,后两者推究起来,事关“宪法”的校歌问题很可能是导火索之一。罗氏一去,人走茶凉,其撰写的校歌也无人再提。
晚年时罗家伦曾总结作词经验:“因为我曾经作过若干歌词,流传颇广,所以青年们常问到我歌词写法的问题。这话却把我难倒了,我决不敢说我的歌词可作典型,我只是知道一点作歌词的甘苦。有些朋友要我为了他们的学校或团体作歌,以为我一挥即就,老天爷!哪有这回事!作诗歌不是像榨油一般可以榨出来的,必须要靠兴到神来。但是兴到神来还是最后一着,以前还有两步。第一,要对你所歌詠的对象,有深切的感受和体会;第二,要把你自己的感情放射进去,诗歌才有生命。最后,才等待兴到神来。中国小说书上常用两句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作诗歌的人,要写成一首好的诗歌,常常尝到此中的酸甜苦辣。”(《诗歌和乐谱》,《自由青年》第17卷第6期,1957年3月12日出版)
今日查索《罗家伦先生文存》十二册和其附编、补编和补遗三册,惜未能一睹罗氏清华校歌芳容。后来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撰写中大校歌,或许可以弥补他当年的清华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