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学科创建高效课堂的思考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都在进行高效课堂的建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建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呢?现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过程中加强高效课堂的建设提几条建议。
  一、用实验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导入的类型很多,同一个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存在着较顽固的错误概念,就需要选择能激起强烈思维冲突的方法;如果课题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性较强,而学生的准备知识又不足,则选择复习导入的方法。实验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一般来说,优秀的课堂实验导入方案应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和谐,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2)课题意识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知识、方法上的准备(4)实验与语言的配合密切,能引导观察和积极思考(5)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比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这节课时,我用发射水火箭进行导入,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场面很震撼,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课堂中要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靠物理知识本身的力量来吸引学生。高中生处在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对各类现象充满着好奇心,而高中物理课中很多的知识就是在揭秘各类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真谛。如果教学得法,采用构建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到物体的平衡时,教师可以满足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观看杂技芭蕾的表演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时候学习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针对相关教学内容,可以有如下设问:人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为什么人在乘电梯上楼时快要停靠时会有轻飘飘的感觉?神州九号的发射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老师提出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先让学生来尝试回答,教师在进行点评和评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的课堂就会牢牢的吸引到学生的学习乐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展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六个“允许”: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课堂教学中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组织好有效的课堂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每学习一种新知识,必须当堂进行巩固。有效的课堂练习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①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②练习的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③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④练习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的使用:①作题不能只重视结果和结论,更要重视过程,要知来龙去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会做题,很多情况是对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没有实际的体验。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实验、课件、图画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上;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平时做练习应多进行自测、自评,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质疑,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③重视课本习题的教学。课本习题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堂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教师是课堂权威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开放、互动、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学会变“权威”的架势为“朋友”的姿态,变“裁判”的角色为“顾问”的角色。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生生互动中,教师是点拨者、调控者、倾听者。教师们正学会走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欣赏学生的“奇思妙想”,分享学生的成功喜悦,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其他文献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我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今天,我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这个话题。  一、上好一堂语文课,要有效调控教学时间  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对语文教材怎样运用,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时间关系重大。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强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独特感悟等等,都很花时间。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安排,
期刊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它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体育教学为基础对课堂进行预设。那么,如何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法的编写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学策略的设计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学呈现方式上,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小学生的学,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促使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神经、情感也就无意识地产生动力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就讲一下这些现代工具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只凭一本、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嘴巴一张一节课”。教学媒体的单一,教学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录音、幻灯、投影、录像、语言实验
期刊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因此,培养开拓性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粗浅的阐述。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的情绪冲动。从孩童时代直至成为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是极其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它或者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或以震撼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提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一点,常常是一堂教师演说课或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要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是从以下几点培养学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中招考试中英语能够考出好成绩呢?最关键的是搞好最后阶段的总复习。上完全部初中英语课程大概需要两年半的时间,距离中招考试大概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课要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完成初中所学到的全部知识,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复习时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复习,使原本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依纲扣本,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提高作文的质量,让真情回归,已成为作文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感悟,积累对生活的看法,唤醒自我意识和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完成作文的创新。  作文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从
期刊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调查,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