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的。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也要紧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专业改革加大力度,优化专业结构、管理专业设置等方面来进行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以实现为国家经济发展匹配优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热门词汇,在教育领域方面也借鉴了“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讲,要不断的根据经济学分析方式和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来进行改革和强化,以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资源供给,更好的确保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本文将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教学优化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人才培养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供给侧改革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较低、供给质量较低这三个问题。从深浅层次来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之间分离,以及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和不协调。这样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再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扩招,这将会导致高职院校教育规模膨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被看作是高考落榜学生的收容所或者是托底教育和二流教育。这样会使高职院校招收的优质学员数量较少,甚至是长期招不到优质学员,长此以往下去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会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上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导致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例如:办学理念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对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想有效的现实供给就必须把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升上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失衡
  如今高职教育在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方面都存在“供不应求”或者是“供不合求”的失衡问题。这主要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都越来越高,而我国高职教育在资源和服务以及供给都十分的落后,高水平的职业院校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简单来说就是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三)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已经使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与国际教学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整体办学体制、评价机制、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些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制约了我们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和国际的接轨。
  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的对策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所面对的问题,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对其进行解决。第一方面,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要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研究一体化的创新育人平台,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进行创新。第二方面,优化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从多层次、多元化出发。高等教育因自身的特殊化来制定独特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第三方面,拓展高职院校教育多元化的供给。首先就要促进高职教育供给主体的创新发展,其次是要促进高职教育供给多元的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只有提升和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人才,才能实现精准、有效的供给侧。
  (二)以建筑类高职院校专业来进行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和人才培养
  首先,高职院校要分析新生的职业岗和该岗位的职业能力,以便更好的实现精准的对接需求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掌握建筑企业现代化下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职能,以及现代化的建筑产业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在掌握以上信息之后,对建筑学院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学校目前所培养的人才和社会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差距进行调整和优化学院建筑院系的专业结构,来提高其专业的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在把握好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之后,通过对专业布局的调整和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来深入对建筑行业的研究。其次要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实现有效精准的人才供给。可以通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一元到多元的合作教育”的转变。通过校企合作或者是工学合作来实现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可以开设合作企业紧缺的人才专业,根据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精准的人才供给。不僅可以解决企业对人才欠缺的问题,还可以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与人才培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方面的一个前进方向。高职教育也要跟随经济的改革而改革,其原因就是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来进行优化和人才培养,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渠道,实现有效供给,以促进我国的高职院校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冬艳,孙静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55.
  [2]徐晔.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6:56.
  作者简介:
  胡茂美(1978.4—),男,汉族,籍贯:安徽合肥,毕业院校:合肥师范学院,毕业专业:教育学,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初级,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其他文献
对1例老龄化及老年痴呆病人进行日常的生活护理,从饮食评价、排泄评估、皮肤护理、认知障碍等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护理,患者经过护理后病情得到很大改善,最终出院。对护理病
期刊
目的:旨在深入研究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3月做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3例,总结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
期刊
护理失误的心理因素是指失误发生同护士的工作态度,职业素质等没有关系,而与其当时的身心状态有关[1]。护士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一系列的社会角色,总是处于一种经常性的角色变迁中,
期刊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前列腺增生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主要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我院为山区基层医院,目前主要采用开放性前列腺摘除
期刊
目的:交流总结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伤口一期愈合。方法;针对患者诊疗时间短、对健康知识渴求强烈的特点,对患者有步骤地实施术前、术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所承担的培养人才的责任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为此,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展开了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具体难点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使得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