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外部市场的細分趋于饱和,企业的管理者开始重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建设,在关注外部市场的同时,开始收拢内部管理,以内部组织架构来完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目的,为企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笔者个人观点提出几点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升级协同发展的建议,以期有助于读者借鉴之用,不当之处望指正。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概述
(一)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对企业而言就是在必然存在风险的环境中,将企业风险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以达到保护企业在竞争中受到最小损失目的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所要考量的因素由国家政策、国际环境到企业内部员工心理建设,可以说是覆盖了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层次,风险管理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优势将会被内部管理所累,企业核心竞争实力降低。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识别风险,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归类整理,对或有风险进行量化管理,预估每个风险在实际发生时对企业的损失程度;其次,企业要对或有风险进行控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降低或有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来缩小企业可能面临的损失,针对不同的风险编制不同的预警方案和应对措施,在风险发生时保证企业损失的最小化处理。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规避风险,在或有风险中对可控风险进行规避,规避企业与类似风险的接触,在根本上消除部分风险因素。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控制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理念是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中,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和职能分配,来保障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细分,调节企业内部流程和方法,实现企业短期战略部署和长期战略目标的管理方法。内部控制通过对明确内部岗位职责、完善财务系统职能、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等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企业战略部署,将企业可能面临的压缩到可接受范围内。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模块,在广义角度上被称之为企业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在组织架构中赋予内部职能部门监管权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组织内部的相关活动做出独立地评价,评定其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否符合企业规划,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是否过度占用企业资源等。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提供宏观方向
风险管理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其控制的措施依赖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但是一般企业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基本不依赖于外部监督。风险管理中企业对或有风险进行识别,并建设出一套完整的规避或降低风险的制度,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该类制度的贯彻和执行进行考核,保障企业制度能够在各层级、各岗位得到贯彻,进而来服务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虽然在宏观的角度上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制定出一套管理层次的制度,但是因为在管理层次和执行层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不一致的,管理层的愿景往往要更好,但是在中基层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会被各类实际存在的问题所扰,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工作能够为中基层执行者细化管理思想,同时也能够将实际执行的困难向管理层反馈,进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为风险管理规避或有风险
风险管理在宏观角度提出管理意见,企业管理者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规避风险,所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被层层细分,最终细分至每一个岗位,明确岗位权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中基层管理人员往往会出于不同的目的,扭曲管理制度,甚至是公然为违背管理制度来谋求某种利益,为了保障企业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便应运而生。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被赋予管理和监督的只能,且其具备极高的独立性,直接对企业的管理层负责,其控制和监督工作更具备公正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凭证、生产经营单据附件进行定期查阅,约谈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等方式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理清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从中找出不符合企业制度和目标的活动,规避类似活动的再次发生,达到规避或有风险的目的。
三、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意义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必须着手于内部风险管理建设,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已经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实践了较长时间,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在当前经济环境中逐渐显现出来。
(一)在内部全面推动风险管理的管控模式
企业最初设置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保障企业的活动围绕着利益在转,对于企业因贯彻内部制度而将面临的风险管控能力较低,管控意图不明显。开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企业将会把原本一直重视的利益导向进行适当地配置,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的或有风险降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一风险或某些风险进行识别,对特定部门的特定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将审计结果以审计报告形式反馈给管理人员,有助于管理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或规避企业的或有风险,在风险的最初阶段予以抵御或者消灭,这种管理模式一旦形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大大降低,对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实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动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和分析风险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以动态形式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可以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和当前正在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进行有依据、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在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时往往是因为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或有风险,但是因其所处环境和位置,导致其难以很好地了解基层的生产经营环境,宏观的指导思想需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实践中进行补充,在细节上完善企业的风险管控模式,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或有风险,一方面保障企业管理层针对或有风险的意识可以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将企业管理层意识细分到具体岗位,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风险导向管理模式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现、反馈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有助于企业做好风险管控统筹计划
風险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所着眼考量的管理范畴,所以一般而言具备较强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极大的指导价值。建设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模式,有利于企业针对或有风险做出有效且符合企业战略性目标的风险管控,对于企业统筹风险管控措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有着明确的风险管控计划,则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就有了一条管理依据,针对企业已制定的风险管控计划和具体措施,在实际管控中对基层部门和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管理,及时纠正企业某些活动的错误方向,规避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最大化地降低企业损失。
四、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独立性较低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此前的十余年时间中,国内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此前市场前景较好,且对于市场的细分不完善,导致市场竞争并不是很激烈,大多企业更关注的是外部市场的拓展。由于企业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导致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这种能够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并不受管理层重视,也就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角度,风险导向的内控工作自然难以推行。
2、企业风险管控缺乏指标和定量管理
风险管理是管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企业要实现风险管理,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依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对或有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制定管理和生产经营红线,任何跨越红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但是就我国当前企业发展形势来看,大多风险管理仅仅停留在风险分析上,对或有风险进行统计和粗放式抵御,但是没有实际的指标和量化管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没有指标可以依赖,完全凭借内控相关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管控丧失实际价值。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问题的应对建议
1、创建风险管控和内部管控的环境
要在企业中建设出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且得到贯彻和执行,需要管理者改变生产经营思路,重视企业组织架构的建设和内部制度的完善。在得到企业管理层认可的基础上,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才会有着较强的工作独立性,这也就保障了企业内控工作成果的客观性,在此环境中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才会具备实际指导价值,能够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管理导向依据。给予风险导向的内控工作直接负责人应该是企业董事会或直接高层领导,杜绝审计工作的多层级管控模式,防范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扰乱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绝对独立性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其工作结果的质量。
2、建设风险信息数据库、科学量化风险管控指标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也逐步增多,企业要对所经历过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该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进行统计对比,为风险管理建设数据资源,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来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指标,划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红线,对跨越红线的行为进行严厉地制裁,并在内部控制管理发现的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弥补,确保企业损失的最小化处理。量化的风险管控指标可以给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制定出更具备实践价值的内控计划,也能够有效防范因审计人员主观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通过实践工作中企业量化指标的执行状态来为企业风险评估和抵御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五、结束语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下企业内部管控工作的趋势,相比较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工作具备较强的审计目标导向,通过对指标化的管控制度考核,可以有效地节省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效率,且另审计质量存在质的跨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组织架构的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体制可以展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到充足长远的发展。(作者单位为1.四川隆祥投资有限公司;2.四川省宇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概述
(一)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对企业而言就是在必然存在风险的环境中,将企业风险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以达到保护企业在竞争中受到最小损失目的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所要考量的因素由国家政策、国际环境到企业内部员工心理建设,可以说是覆盖了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层次,风险管理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优势将会被内部管理所累,企业核心竞争实力降低。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识别风险,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归类整理,对或有风险进行量化管理,预估每个风险在实际发生时对企业的损失程度;其次,企业要对或有风险进行控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降低或有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来缩小企业可能面临的损失,针对不同的风险编制不同的预警方案和应对措施,在风险发生时保证企业损失的最小化处理。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规避风险,在或有风险中对可控风险进行规避,规避企业与类似风险的接触,在根本上消除部分风险因素。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控制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理念是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中,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和职能分配,来保障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细分,调节企业内部流程和方法,实现企业短期战略部署和长期战略目标的管理方法。内部控制通过对明确内部岗位职责、完善财务系统职能、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等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企业战略部署,将企业可能面临的压缩到可接受范围内。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模块,在广义角度上被称之为企业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在组织架构中赋予内部职能部门监管权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组织内部的相关活动做出独立地评价,评定其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否符合企业规划,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是否过度占用企业资源等。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提供宏观方向
风险管理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其控制的措施依赖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但是一般企业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基本不依赖于外部监督。风险管理中企业对或有风险进行识别,并建设出一套完整的规避或降低风险的制度,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该类制度的贯彻和执行进行考核,保障企业制度能够在各层级、各岗位得到贯彻,进而来服务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虽然在宏观的角度上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制定出一套管理层次的制度,但是因为在管理层次和执行层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不一致的,管理层的愿景往往要更好,但是在中基层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会被各类实际存在的问题所扰,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工作能够为中基层执行者细化管理思想,同时也能够将实际执行的困难向管理层反馈,进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为风险管理规避或有风险
风险管理在宏观角度提出管理意见,企业管理者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规避风险,所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被层层细分,最终细分至每一个岗位,明确岗位权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中基层管理人员往往会出于不同的目的,扭曲管理制度,甚至是公然为违背管理制度来谋求某种利益,为了保障企业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便应运而生。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被赋予管理和监督的只能,且其具备极高的独立性,直接对企业的管理层负责,其控制和监督工作更具备公正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凭证、生产经营单据附件进行定期查阅,约谈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等方式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理清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从中找出不符合企业制度和目标的活动,规避类似活动的再次发生,达到规避或有风险的目的。
三、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意义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必须着手于内部风险管理建设,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已经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实践了较长时间,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在当前经济环境中逐渐显现出来。
(一)在内部全面推动风险管理的管控模式
企业最初设置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保障企业的活动围绕着利益在转,对于企业因贯彻内部制度而将面临的风险管控能力较低,管控意图不明显。开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企业将会把原本一直重视的利益导向进行适当地配置,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的或有风险降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一风险或某些风险进行识别,对特定部门的特定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将审计结果以审计报告形式反馈给管理人员,有助于管理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或规避企业的或有风险,在风险的最初阶段予以抵御或者消灭,这种管理模式一旦形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大大降低,对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实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动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和分析风险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以动态形式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可以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和当前正在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进行有依据、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在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时往往是因为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或有风险,但是因其所处环境和位置,导致其难以很好地了解基层的生产经营环境,宏观的指导思想需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实践中进行补充,在细节上完善企业的风险管控模式,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或有风险,一方面保障企业管理层针对或有风险的意识可以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将企业管理层意识细分到具体岗位,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风险导向管理模式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现、反馈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有助于企业做好风险管控统筹计划
風险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所着眼考量的管理范畴,所以一般而言具备较强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极大的指导价值。建设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模式,有利于企业针对或有风险做出有效且符合企业战略性目标的风险管控,对于企业统筹风险管控措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有着明确的风险管控计划,则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就有了一条管理依据,针对企业已制定的风险管控计划和具体措施,在实际管控中对基层部门和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管理,及时纠正企业某些活动的错误方向,规避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最大化地降低企业损失。
四、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独立性较低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此前的十余年时间中,国内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此前市场前景较好,且对于市场的细分不完善,导致市场竞争并不是很激烈,大多企业更关注的是外部市场的拓展。由于企业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导致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这种能够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并不受管理层重视,也就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角度,风险导向的内控工作自然难以推行。
2、企业风险管控缺乏指标和定量管理
风险管理是管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企业要实现风险管理,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依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对或有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制定管理和生产经营红线,任何跨越红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但是就我国当前企业发展形势来看,大多风险管理仅仅停留在风险分析上,对或有风险进行统计和粗放式抵御,但是没有实际的指标和量化管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没有指标可以依赖,完全凭借内控相关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管控丧失实际价值。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融合管理问题的应对建议
1、创建风险管控和内部管控的环境
要在企业中建设出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且得到贯彻和执行,需要管理者改变生产经营思路,重视企业组织架构的建设和内部制度的完善。在得到企业管理层认可的基础上,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才会有着较强的工作独立性,这也就保障了企业内控工作成果的客观性,在此环境中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才会具备实际指导价值,能够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管理导向依据。给予风险导向的内控工作直接负责人应该是企业董事会或直接高层领导,杜绝审计工作的多层级管控模式,防范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扰乱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绝对独立性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其工作结果的质量。
2、建设风险信息数据库、科学量化风险管控指标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也逐步增多,企业要对所经历过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该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进行统计对比,为风险管理建设数据资源,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来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指标,划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红线,对跨越红线的行为进行严厉地制裁,并在内部控制管理发现的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弥补,确保企业损失的最小化处理。量化的风险管控指标可以给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制定出更具备实践价值的内控计划,也能够有效防范因审计人员主观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通过实践工作中企业量化指标的执行状态来为企业风险评估和抵御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五、结束语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下企业内部管控工作的趋势,相比较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工作具备较强的审计目标导向,通过对指标化的管控制度考核,可以有效地节省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效率,且另审计质量存在质的跨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组织架构的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体制可以展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到充足长远的发展。(作者单位为1.四川隆祥投资有限公司;2.四川省宇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