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an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这时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长出血
  石头长出七姐妹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這些不能触摸的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依赖现象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90后”青少年而言,在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正承受着学习成绩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为宣泄和释放这一压力,他们选择了自主性较强,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其心理需要的网络虚拟世界。由于“网络情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教育机构要实施关爱教育,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世界的依赖。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行为教育    网
期刊
本人在中职工艺美术基础课程的几年教学中,切身感受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工艺类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益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孔夫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因材施教”,主旨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入学新生都是初中毕业,而且学业成绩偏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上或一无所知。而职中的学生又普遍存在缺乏学习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中。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想
期刊
摘要:古往今来,传授知识的主要场地就是课堂,把握好 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会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方设法抓住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使教学产生不凡的效果,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集中、积极思考、获得启发,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的力量,从而达到提高
期刊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性”,“活动性”是本课程的特点。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品德与生活》教法三步曲:观察儿童生活——寻找切入点;营造综合活动——体验生活;反思活动过程——收获良好习惯,并提出《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五点思考。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
期刊
多媒体的运用,让教师摆脱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俱有很多优势,能激发兴趣、维持注意、创设情境、熏陶情感;也能较容易突破重难点,及时反馈,集中交流;还能有效填补认识空白点。但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因为误用、滥用多媒体,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多媒体俨然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失去了应有的教学辅助价值,成了束缚师生思维、
期刊
对于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令老师们头痛的莫过于班里总是出现几个不爱学习、调皮捣蛋、专门做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事的坏学生了。但是,你又无从逃避,因为无论在哪所学校,无论在哪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这样的学生存在,他们不仅让你上不下去课,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严重的还惹得其他学生的家长怨声载道。虽然这些学生只是极个别的,但他们为老师、为学校及家长甚至为自己带来的麻烦却很大,而这些孩子将来长大后,极有
期刊
摘要:转变学生学习语文观念,用现代学习法学习语文。联系时代实际特点,在社会生存的需要上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责任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提供实践机会,掌握现代学习方法。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显然不再是如何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科学的学习佛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的学习也不在是盲目的接受知识,应主要是打
期刊
家鄉的泉水,在儿时的记忆中,透明纯净,心无杂念。她静静地喷涌着,尽管风雨交加,也总是那样光鲜亮丽。她见证着日的花开花落,见证着月的阴晴圆缺,见证着人的悲欢离合,也见证着人们心灵的无声变化。  物欲横流的时代,络绎不绝的人群,各自怀揣心事来来往往。泉水不为谁走,不为谁留,对世态炎凉仿佛已习以为常。  人心如泉。清朝张灿诗云:“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诚然,从
期刊
在大不列颠,自古便有一种“贵族精神”支持着人们的信仰。而当中国的父母将孩子送去学习这种精神时,却蓦然发觉:贵族,不只是家境的富裕与否,重要的是能否经受苦行僧般的磨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唯有经历磨难的人生,方能明晓那份来源于苦寒的不朽馨香。  还记得那位蹒跚独行的老人,风烛残年,飘零国外。多少次的驱逐,多少次的流离,多少次的监狱生涯,都化作了他手上的一
期刊
男:二十岁,我爬出青春的沼泽,像一  把伤痕累累的六弦琴,喑哑在流浪的主  题里。你来了——  女:我走向你  男:用风铃草一样亮晶晶的眼神  女:你说你喜欢我的眼睛  男:擦拭着我裸露的孤独  女:孤独,为什么你总是孤独  男:真的  女:真的吗  男:第一次  女:第一次吗  男:太阳暖融融的手  女:暖融融的  男:轻轻的  女:轻轻的  男:碰着我了  女:碰着你了吗  男:于是往事再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