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外媒体也纷纷表现出对中国发展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外媒体专门分析了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的前景。以下整理编译了部分相关报道。
“中国经济的挖掘潜力让人兴奋,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将开创与众不同的‘新’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科斯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许多可能。”
——美国经济专业杂志评论员迈克尔·佩提斯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表现出一些共同点,富有竞争和创新的劳动力是最大的相同之处。”
——世界银行
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内在发展动力了解不多,但他们都相信一件事情——中国正经历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刻,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将变得更繁荣,物质资源更丰富。
中国一直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重要的是中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致富,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中国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将带来发达国家的独创性新模式。
当然,中国也存在1/3的可能性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几个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可能将一直卡在中间:优于贫困低于富有。
世界银行研究的中国2030年预期报告,提到了中国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值得注意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的国家有101个,其中仅13个国家在2008年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更值得注意的是13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里,仅有3个国家的人口超过2500万。也就是说,从成功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不是必然,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阶段进入发达阶段更是困难重重。
世界180个国家中少于1/5的国家被列入发达国家,其他国家被划分为低收入贫困国家或“新兴”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是早晚的事情,但其实存在一定变数。大多数“新兴”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中东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发达预备”阶段等待了超过40年。
一个许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里维斯点”,简单来说,里维斯点表示经济快速增长后停留在某个阶段,更简单的描述就是让农民丢开农业生产迫使他们进入工厂和城市的初级阶段。
这部分劳动力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压力,工资增幅远远追不上物价涨势,劳动效能随之降低,于是整个经济开始下滑。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正面临里维斯点的危机,更为严峻的是中国老龄化增速相当快。在过度时期,一部分经济发展放缓是必然的,关键是增速回落的幅度究竟有多大。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10%,如果中国能够保持每年平均至少6%~6.5%的增长率,那么在2030年到来以前,中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扳倒”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当然还是会低于美国。)
6%甚至7%的增长率听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坚持多年的持续增长十分不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成长速度意味着需要改变以服务业和消费为最大经济增长点的现状,着重促进出口、制造业和投资业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目前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要实现稳定增长,世界银行认为消费应增长到66%,投资应降低一定数额。
每个发达国家都经历了投资和消费调整这一根本性转变,少数或个别国家坚持持续提高生产能力,以出口为主,也能够维持6%~7%的增长率。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保持提高劳动力方面很有优势,劳动活力的充沛保障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显现不足,中国老龄化速度和劳动力增长速度不均衡,2016年后劳动力资源将骤减。
关于中国老龄化引发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世界银行列出了一长串信息推测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在这些信息中世界银行也对中国劳动力做出了更具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正面积极评价。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点也就是在这,劳动力具有竞争和创造力。在西方国家,创新被视为传统智慧,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
世界银行在给中国的2030年的预测报告中给出了巧妙的富有智慧的提示:
“在经济增速的同时,规模化也带来了复杂问题,各项经济任务管理变得复杂,通过多方面对政府的协助支援,才能得出最佳答案。”
“管理各项经济任务的最佳方案,往往从知识机构、社会资本、个人、非政府机构、大学和社区得到有益信息和协助”。
(宁良凌整理编译自英国新闻广播网)
“中国经济的挖掘潜力让人兴奋,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将开创与众不同的‘新’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科斯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许多可能。”
——美国经济专业杂志评论员迈克尔·佩提斯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表现出一些共同点,富有竞争和创新的劳动力是最大的相同之处。”
——世界银行
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内在发展动力了解不多,但他们都相信一件事情——中国正经历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刻,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将变得更繁荣,物质资源更丰富。
中国一直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重要的是中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致富,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中国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将带来发达国家的独创性新模式。
当然,中国也存在1/3的可能性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几个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可能将一直卡在中间:优于贫困低于富有。
世界银行研究的中国2030年预期报告,提到了中国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值得注意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的国家有101个,其中仅13个国家在2008年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更值得注意的是13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里,仅有3个国家的人口超过2500万。也就是说,从成功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不是必然,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阶段进入发达阶段更是困难重重。
世界180个国家中少于1/5的国家被列入发达国家,其他国家被划分为低收入贫困国家或“新兴”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是早晚的事情,但其实存在一定变数。大多数“新兴”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中东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发达预备”阶段等待了超过40年。
一个许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里维斯点”,简单来说,里维斯点表示经济快速增长后停留在某个阶段,更简单的描述就是让农民丢开农业生产迫使他们进入工厂和城市的初级阶段。
这部分劳动力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压力,工资增幅远远追不上物价涨势,劳动效能随之降低,于是整个经济开始下滑。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正面临里维斯点的危机,更为严峻的是中国老龄化增速相当快。在过度时期,一部分经济发展放缓是必然的,关键是增速回落的幅度究竟有多大。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10%,如果中国能够保持每年平均至少6%~6.5%的增长率,那么在2030年到来以前,中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扳倒”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当然还是会低于美国。)
6%甚至7%的增长率听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坚持多年的持续增长十分不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成长速度意味着需要改变以服务业和消费为最大经济增长点的现状,着重促进出口、制造业和投资业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目前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要实现稳定增长,世界银行认为消费应增长到66%,投资应降低一定数额。
每个发达国家都经历了投资和消费调整这一根本性转变,少数或个别国家坚持持续提高生产能力,以出口为主,也能够维持6%~7%的增长率。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保持提高劳动力方面很有优势,劳动活力的充沛保障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显现不足,中国老龄化速度和劳动力增长速度不均衡,2016年后劳动力资源将骤减。
关于中国老龄化引发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世界银行列出了一长串信息推测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在这些信息中世界银行也对中国劳动力做出了更具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正面积极评价。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点也就是在这,劳动力具有竞争和创造力。在西方国家,创新被视为传统智慧,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
世界银行在给中国的2030年的预测报告中给出了巧妙的富有智慧的提示:
“在经济增速的同时,规模化也带来了复杂问题,各项经济任务管理变得复杂,通过多方面对政府的协助支援,才能得出最佳答案。”
“管理各项经济任务的最佳方案,往往从知识机构、社会资本、个人、非政府机构、大学和社区得到有益信息和协助”。
(宁良凌整理编译自英国新闻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