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掌握好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也不断更新和拓展。但受限于课时及陈旧的教学手段,高校计算机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而微课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有助于这一情况得到改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面临着信息时代的重大挑战。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同年龄层次对计算机的需求不一样,不同专业领域计算机教学标准不一样,导致计算机教学内容形式混乱,不同教学版本重叠。面对零起点和有计算机教学课程基础的学生,如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矛盾,研究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微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相关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早在1993年就有美国学者提出了“60s课程”这一概念,进而让更多学者将关注点放在“短”课程中。直到2008年微课的概念才正式出现。国外学者认为微课就是将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运用1-3分钟的视频展示出来。国内学者认为微课是依托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视频为载体,以某个教材或者知识点为蓝本,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的形势日趋丰富,目前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有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不同形式的微课应用的范围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不同的模块运用不同的微课教学形式。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
1.教学互动和实践教学
计算机教学已经由单纯的教员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发展到了面对面地授课、多媒体演示授课和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互动教学中,教师既能增进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又能与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门课基于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大量的操作。实际教学中,要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欲望。
2.教学的实用性
计算机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广博,技术更新迅速。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课程,可能是因为内容、游戏和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而有些人甚至从未接触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走进大学课堂,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现状和前景。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学习中将达到怎样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从而达到毕业后计算机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尚未健全,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鲜有创新之处,致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上难以感受到愉悦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日渐式微,长此以往,甚至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滋生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厌烦情绪,严重削弱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授课时,通常会将主要精力倾注到知识讲解上,忽视了计算机思想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诸多大学生难以形成对计算机基础的正确认知。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计算机基础就是基本电脑操作这样的错误认知。在此背景下,学生难以激起深入研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准确把握学情
目前,诸多高校评价学生时都采用了“唯成绩论”的方式,这种评价模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难以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会受到自身情绪干扰,无法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做出全面评判。在计算机实操方面,教师通常会考察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事实上,教师很难定义“熟练”与“不熟练”的界限,也无益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
(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的矛盾
目前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普遍被压缩。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却越来越丰富。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软硬件不断升级,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内容又是共存的,因此教学内容很丰富。这与数学、物理等经典基础课程有较大的区别。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同一年级甚至同一班级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
三、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督促学生观看微课
有些微课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观看的。这容易导致学生偷懒,不去观看这些课程。这些微课资源的浪费不仅会让教师错误地估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打乱他们的授课计划,影响其授课效果,而且容易让教师对微课留下错误印象,造成微课应用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把微课应用到教学中时,对学生进行督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督促学生。比如,在教学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时,待微课讲解完成,教师可在教学视频中插入一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切换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只有学生把题目做对了,才算完成这节微课。这样,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也督促了学生观看这些微课。除了通过考核达到督促学生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观看微课后产生的问题,并得出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相互监督。讨论结束后,教师选择一组进行汇报,说出他们小组提出了哪些问题,讨论出了哪些解决辦法。这种方法同样能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对微课效果的反馈,也完成对学生的督促。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建立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可以得到有效延伸,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首先,利用微课进行导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抓住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微课导读对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并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课件制作课程中的“封面制作”内容,我在课前就布置了导读任务,要求学生观看超星学习通中本校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微课视频,学生学习后基本了解了封面制作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分层分级设计。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分级的设计微课,分段剪辑制作微课教学内容,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如,在制作学前教学课件“多变的天气”时,通过把制作过程分成多个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并划分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最后,利用微课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交流学习情况,通过学习讨论、发帖、回帖、互评等方式,促进协助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分级评分。同时,也可以通过微课设计情境教学模式,展开分组教学,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差别,对学生团队合作过程进行微课视频拍摄,并作为教学的范本体验视频保留下来。
(三)明确目标及标准构建微课体系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微课应用标准及目标进行明确,并构建微课教学体系。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考核要求进行微课设计,其内容与知识点必须完全符合教育需求、职业就业,不能随意进行、胡乱设计。同时,在微课设计及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虑,微课设计主要是以提升学习质量为主,在其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微课开展应结合实际操作,计算机专业重点在于实际操作,只有提升实操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对日后职业技能提升与就业意义重大。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微课形式,应侧重于实操内容设计,将上机操作、问题解决、优化技能等作为主导。这样才能起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最终目的。在微课教学体系构建当中应从机制完善入手,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以课件连贯性、内容新颖性、目标原则性为主,对各分工与流程进行巩固,强化视频录制质量。同时做好内容把关与监督工作,对不合格视频进行及时返工处理。三是通过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等对微课进行升级创新,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对多媒体形式进行升级,利用校园局域网等对课件内容传播进行拓展,建立线上、线下、线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解答,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习质量。所以,构建微课教学体系对日后微课应用及推广十分关键,更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平台的建设
微课堂本身就是建立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的,为了在微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运用好微课堂,更好地发挥微课堂的功能,首先要做好微课堂基本教学平台的建设,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微课堂的网络信息平台,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大多数民族高职院校由于缺少一个在线的微课堂,另外,整体上对网络服务器和宽带的要求也很高,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培训学院的微课堂,使得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难度很大。对此,应从市级高职院校入手,加强微机基础课教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网络信息学习平台,使高职院校能够接入市属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共享微课学习资源,并对微课课程进行上传和发布。它应在提高资源数量、缓解资源短缺、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互为补充、完善人才均衡系统、维护整体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课前预习环节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把要预习的内容通过文字或者口述的形式留给学生,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在网上搜寻答案复制粘贴,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环节有的学生可能会忽略。通过微课,计算机教师把预习的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预习,了解下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学习重点和难点,需要收集的资料,就相当于旁边有个专职的辅导老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这一课时,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分类等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寻,但是不能直接复制,微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搜集到的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教师再出示答案,让学生对照。通过预习这个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六)微课在课后的应用
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把一些细节的东西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发挥微课辅助教学的功能,学生在课后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回放视频自主解决。因为大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无论是自学计算机理论,还是根据指示操作的实操能力,以及制作视频和PPT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因此,计算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课题自己制作微课,制作的微课可以上传到班级群,传到互联网上,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品评对方的作品,在互相激励中提高制作微课的水平。微课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的过程。
(七)在传统课堂中插入微课
传统课堂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高校的课程内容深奥、课堂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疲累,注意力下降。在传统课堂里适当加入一些短小、新颖的微课,既能让学生得到短暂的大脑休息时间,也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例如,在讲解Excel的高级应用课程中数据模拟分析与运算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内容本身比较复杂、难度系数高,发现,学生的精力明显下降。于是,播放了一节微课。授课形式的改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结束后,问学生微课中讲了什么内容。这一过程结束后,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不少。
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所以,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教学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把微课教学应用于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之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把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因此微课教学是值得在高等教育計算机教学中加以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张星.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智库时代,2019(43): 205+218.
[2]宋磊.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数码世界,2019(08): 197.
[3]边建军,黄学中.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2):82-84.
[4]李婷.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169.
[5]杨妮,潘期辉.浅析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8(36):54.
[6]王学成.微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247+254.
[7]王金华.微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8):20 -21.
[8]张露霖.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 2018(02):26.
[9]鲁晔.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8 (32):57.
[10]宋春丽.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126.
课题来源:山东政法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科研育人”专项项目,课题名称:《碎片化学习视角下微视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课题编号:2020KQ12Z。
关键词:微课;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面临着信息时代的重大挑战。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同年龄层次对计算机的需求不一样,不同专业领域计算机教学标准不一样,导致计算机教学内容形式混乱,不同教学版本重叠。面对零起点和有计算机教学课程基础的学生,如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矛盾,研究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微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相关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早在1993年就有美国学者提出了“60s课程”这一概念,进而让更多学者将关注点放在“短”课程中。直到2008年微课的概念才正式出现。国外学者认为微课就是将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运用1-3分钟的视频展示出来。国内学者认为微课是依托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视频为载体,以某个教材或者知识点为蓝本,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的形势日趋丰富,目前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有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不同形式的微课应用的范围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不同的模块运用不同的微课教学形式。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
1.教学互动和实践教学
计算机教学已经由单纯的教员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发展到了面对面地授课、多媒体演示授课和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互动教学中,教师既能增进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又能与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门课基于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大量的操作。实际教学中,要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欲望。
2.教学的实用性
计算机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广博,技术更新迅速。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课程,可能是因为内容、游戏和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而有些人甚至从未接触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走进大学课堂,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现状和前景。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学习中将达到怎样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从而达到毕业后计算机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尚未健全,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鲜有创新之处,致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上难以感受到愉悦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日渐式微,长此以往,甚至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滋生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厌烦情绪,严重削弱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授课时,通常会将主要精力倾注到知识讲解上,忽视了计算机思想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诸多大学生难以形成对计算机基础的正确认知。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计算机基础就是基本电脑操作这样的错误认知。在此背景下,学生难以激起深入研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准确把握学情
目前,诸多高校评价学生时都采用了“唯成绩论”的方式,这种评价模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难以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会受到自身情绪干扰,无法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做出全面评判。在计算机实操方面,教师通常会考察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事实上,教师很难定义“熟练”与“不熟练”的界限,也无益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
(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的矛盾
目前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普遍被压缩。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却越来越丰富。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软硬件不断升级,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内容又是共存的,因此教学内容很丰富。这与数学、物理等经典基础课程有较大的区别。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同一年级甚至同一班级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
三、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督促学生观看微课
有些微课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观看的。这容易导致学生偷懒,不去观看这些课程。这些微课资源的浪费不仅会让教师错误地估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打乱他们的授课计划,影响其授课效果,而且容易让教师对微课留下错误印象,造成微课应用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把微课应用到教学中时,对学生进行督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督促学生。比如,在教学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时,待微课讲解完成,教师可在教学视频中插入一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切换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只有学生把题目做对了,才算完成这节微课。这样,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也督促了学生观看这些微课。除了通过考核达到督促学生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观看微课后产生的问题,并得出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相互监督。讨论结束后,教师选择一组进行汇报,说出他们小组提出了哪些问题,讨论出了哪些解决辦法。这种方法同样能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对微课效果的反馈,也完成对学生的督促。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建立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可以得到有效延伸,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首先,利用微课进行导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抓住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微课导读对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并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课件制作课程中的“封面制作”内容,我在课前就布置了导读任务,要求学生观看超星学习通中本校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微课视频,学生学习后基本了解了封面制作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分层分级设计。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分级的设计微课,分段剪辑制作微课教学内容,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如,在制作学前教学课件“多变的天气”时,通过把制作过程分成多个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并划分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最后,利用微课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交流学习情况,通过学习讨论、发帖、回帖、互评等方式,促进协助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分级评分。同时,也可以通过微课设计情境教学模式,展开分组教学,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差别,对学生团队合作过程进行微课视频拍摄,并作为教学的范本体验视频保留下来。
(三)明确目标及标准构建微课体系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微课应用标准及目标进行明确,并构建微课教学体系。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考核要求进行微课设计,其内容与知识点必须完全符合教育需求、职业就业,不能随意进行、胡乱设计。同时,在微课设计及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虑,微课设计主要是以提升学习质量为主,在其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微课开展应结合实际操作,计算机专业重点在于实际操作,只有提升实操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对日后职业技能提升与就业意义重大。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微课形式,应侧重于实操内容设计,将上机操作、问题解决、优化技能等作为主导。这样才能起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最终目的。在微课教学体系构建当中应从机制完善入手,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以课件连贯性、内容新颖性、目标原则性为主,对各分工与流程进行巩固,强化视频录制质量。同时做好内容把关与监督工作,对不合格视频进行及时返工处理。三是通过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等对微课进行升级创新,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对多媒体形式进行升级,利用校园局域网等对课件内容传播进行拓展,建立线上、线下、线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解答,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习质量。所以,构建微课教学体系对日后微课应用及推广十分关键,更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平台的建设
微课堂本身就是建立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的,为了在微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运用好微课堂,更好地发挥微课堂的功能,首先要做好微课堂基本教学平台的建设,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微课堂的网络信息平台,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大多数民族高职院校由于缺少一个在线的微课堂,另外,整体上对网络服务器和宽带的要求也很高,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培训学院的微课堂,使得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难度很大。对此,应从市级高职院校入手,加强微机基础课教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网络信息学习平台,使高职院校能够接入市属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共享微课学习资源,并对微课课程进行上传和发布。它应在提高资源数量、缓解资源短缺、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互为补充、完善人才均衡系统、维护整体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课前预习环节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把要预习的内容通过文字或者口述的形式留给学生,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在网上搜寻答案复制粘贴,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环节有的学生可能会忽略。通过微课,计算机教师把预习的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预习,了解下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学习重点和难点,需要收集的资料,就相当于旁边有个专职的辅导老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这一课时,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分类等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寻,但是不能直接复制,微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搜集到的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教师再出示答案,让学生对照。通过预习这个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六)微课在课后的应用
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把一些细节的东西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发挥微课辅助教学的功能,学生在课后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回放视频自主解决。因为大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无论是自学计算机理论,还是根据指示操作的实操能力,以及制作视频和PPT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因此,计算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课题自己制作微课,制作的微课可以上传到班级群,传到互联网上,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品评对方的作品,在互相激励中提高制作微课的水平。微课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的过程。
(七)在传统课堂中插入微课
传统课堂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高校的课程内容深奥、课堂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疲累,注意力下降。在传统课堂里适当加入一些短小、新颖的微课,既能让学生得到短暂的大脑休息时间,也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例如,在讲解Excel的高级应用课程中数据模拟分析与运算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内容本身比较复杂、难度系数高,发现,学生的精力明显下降。于是,播放了一节微课。授课形式的改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结束后,问学生微课中讲了什么内容。这一过程结束后,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不少。
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所以,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教学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把微课教学应用于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之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把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因此微课教学是值得在高等教育計算机教学中加以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张星.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智库时代,2019(43): 205+218.
[2]宋磊.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数码世界,2019(08): 197.
[3]边建军,黄学中.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2):82-84.
[4]李婷.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169.
[5]杨妮,潘期辉.浅析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8(36):54.
[6]王学成.微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247+254.
[7]王金华.微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8):20 -21.
[8]张露霖.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 2018(02):26.
[9]鲁晔.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8 (32):57.
[10]宋春丽.浅谈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126.
课题来源:山东政法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科研育人”专项项目,课题名称:《碎片化学习视角下微视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课题编号:2020KQ1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