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运球训练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中小学体育课程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运动教学、体育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综合性的成长和发展。在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中,存在训练方式单一,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缺乏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困境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的实效性。为了解决小学篮球运球训练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符合小学生篮球运球训练的方式和方法,既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训练;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篮球这个项目得到了全面普及性的发展,促使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也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学生兴趣差异、身体差异、意识差异的影响,篮球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即使是基础的运球教学,很多学生也主动参与。这降低了打篮球锻炼身体素质、培养篮球技能等的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落实生本思想,全面优化篮球运球训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喜欢打篮球这一项运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球技术水平,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一、小学篮球运球训练的问题分析
  (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改下虽有了教育思想的转变,但是在教学的方式上却很少有所改变,还是以机械化的反复练习为主,缺乏变化和兴趣激发,所以,体育课程中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消极训练,不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在篮球运球训练中,训练方式大多都是硬性任务,要求学生规定拍球,如排球时走多远,要拍多少下。可见,篮球运球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的变化。这造成部分学生不喜欢篮球运球训练,认为篮球运球训练没意思。因此,学生掌握不了篮球运球训练的基础动作。那么,变化性的创新也就没有实践,从而影响了课程训练的实效性。
  (二)学生能力差异较大
  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初期,其身高、力量都略显不足,并且身体的能力差异较大,很多高年级学生也出现无法完成篮球训练的情况。针对学生能力差异较大的情况,一些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去做教学调查和解决问题,依旧以统一化的训练形式和进度进行教学,这让很多学生感觉篮球运球训练很难,从而挫伤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学生能力差异是小学篮球运球训练教学中肯定会遇到的困境,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就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运球训练教学的开展也会陷入困境,影响学生对于篮球训练兴趣的建立,制约运用意识的建立。
  (三)学生对于运球训练不够主动
  小学篮球运球训练还呈现出不够主动进行运球训练的问题,依赖教师的安排,并且在运球训练的过程中不做思考,也不做创新。这制约了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水平的提升。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训练的过程中过于理论化,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成长状态,所以学生的训练主动性就会下降。此外,学生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化的训练不能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会影响学生对篮球训练对于提升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让运球训练得到延伸和应用,并且增加学生的训练需求,促进自主性的训练。
  (四)缺少运动兴趣培养
  现在的体育课程需要以技能教学、体育精神培养、运动意识培养作为核心,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篮球运球训练,其教学设计缺乏新颖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且运球训练只发生在课堂当中。受现今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学现状的影响,很多家长限制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这就造成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体验感较差,在主观上将之作为一个简单的任务,无法建立终身运动意识,因此,影响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篮球运球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中的问题,在解决对策上要从学生的训练参与和综合成长出发,建立符合小学生兴趣,能够推动篮球运动兴趣建立和意识发展的内容。
  (一)建立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篮球运球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各种变化的运动,所以,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将教育思想的转变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建立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训练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球感。比如,做完简单的原地运球动作后,教师可以设置左右手交叉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的基本动作,然后再提升难度,如,走路运球、跑步运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运球训练,从而能够提高运球训练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训练内容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中,教师要强调篮球运球规则,明确两拍和带球走步,建立正确的篮球运球习惯。
  (二)建立共生性的训练小组
  针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上的差异,运球训练的开展要建立共生性的训练小组,增加教学的精准性,保障训练的效果,并且培养积极训练的心理,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进而可以提升运球训练的快乐属性。共生性的训练小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有一个相互帮助的过程,构建训练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应以能力综合为策略开展分组,并将之作为常规的训练单位,同时,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小组人数以5人为最佳,可以建立一支篮球队,而且这样的小组人数也使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身体特点。分组之后,教师要从小组训练的角度出发,设计合适小组运球训练的内容,比如,运球接力、运球指导等,使小组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表现的机会,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相互帮助,可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训练小组的建立要注重动态评价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作用,进而能够建立和发展集体意识。
  (三)建立竞争性的训练比赛
  体育比赛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可以解决小学生运动不够主动的问题,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小学篮球训练中的竞争性训练比赛开展要结合小组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训练,让训练比赛具备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参与其中,自主性地学习分析。在开展训练比赛时,不仅需要注意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还要落实篮球运球训练的内容。比赛时间应设置为10分钟,保证训练的效果,也避免因过量运动而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比赛的内容可以是专项的篮球运球,也可以是运球、传球、投篮的结合,但是一定要有趣味性,以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强化运球技术的锻炼。而在训练比赛的开展中,需要注意比赛的评价。不仅要对于胜利的队伍和小组给予鼓励,对于失败的队伍也要激励。
  (四)创设校园篮球教学环境
  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一定围绕要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这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增强运动能力的必要教学目标,也是推进篮球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策略上,教师需要创设校园篮球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篮球,感受篮球的激情。并且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建立篮球运动意识,对运球训练产生需求。校园篮球环境的营造不仅体现在篮球教学的开展,还体现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因此,教师要搭建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篮球赛,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篮球技巧。在篮球教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配以专业化的运球教学,以培養小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同时,教师要提高运球训练的精准性,以推动学生能够掌握篮球技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训练的开展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要加强兴趣的激发、意识的引导、技术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在训练中积极主动,以及能够提升运球技术水平,建立篮球兴趣和运动意识。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实时状态,做好动态评价和动作指导,让运球训练能够得到完善,并且要在形式上增加多样性、灵活性,推动学生自主训练和自主发展,保证篮球运球训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永龙.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之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110-111.
  [2]范奕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1(12):154-155.
  [3]吴德进.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模式探讨[J].智力,2021(11):169-170.
  [4]廖海燕.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6):16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双孢菇三级菌种多以麦粒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导致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针对双孢菇三级种的生产,笔者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原料处理  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左右,牛粪粉变为褐色、具有正常发酵草料的清香气味,晒干备用。未受潮的小麦,充分泡透后捞出,适当遮阳、通风,
【摘要】社交是智障孩子适应社会的一种需要。微信先进的技术和便捷的沟通交流形式,在特殊教育中,能有效地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智障学生与普通人交流的时空,提高智障学生社会交往的实效。  【关键词】特殊教育;微信聊天软件;智障学生;社交活动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重视教具、学具和康复辅助器具的开发与应用,为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瞬息万变,教师作为课堂“掌舵人”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把控、临场应变等能力,为课堂制定适应学情的规则与常规,管理张弛有度,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确保课堂活跃、有序、顺利地开展;逐渐摆脱事事“亲力亲为”的窘境,培养学生自律、自学、互助等能力,学会“偷懒”,向智慧型教师靠拢。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课堂管理;自律自学  信息技术课俗称电脑课,在其它学科的教师眼中这是
【摘要】语文课程在低年级的学习教育中非常关键,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都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指导的根本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为学生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
【摘要】在习作教学中,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打开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说真话,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写眼中所见,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抒心中之情,突出个性让学生自由表达等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真情实感习作。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指导;真情实感;习作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世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
【摘要】素材是习作的必需品,但是小学生没有一定的习作素材搜集和积累是很难写出较好的习作教学文章。小学生阅读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不会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利用日记,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关键词】小学生;素材积累;日记   习作是小学阶段学习现代汉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被认为是语文的难点,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表达运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对小学数学的估算教学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充分引导小学生对小学估算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以达到对整个小学的估算教学起到一定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意义与建议  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日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就显得尤为关键。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以提高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便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本文针对如何利用小学班主任个人魅力修养,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全面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魅力修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是
【编者按】2012年,面对全球粮食因灾减产、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我国圆满完成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启动。与此同时,我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这都得益于党和国家实施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做引导。梳理过去一年产业发展脉络,本刊编辑部为您精心送上“2012中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灯湖第四小学创办于1952年,学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道路上开辟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教育工作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学校找准了“潜润”这一突破口,确立了以“潜润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受启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润”之意为渐渐滋润、深深沾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