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常常会使教师倍感压力,整个社会对教师队伍期望值的不断提高促使着我们在忙碌之余必须积极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求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要求。它包括: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有效的行为培养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以及注重和加强自身的修养等。
关键词:精思;善行;严修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中学教师,我时常在想: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式对我们提出的考验和挑战,我们不仅仅只是一名学科教师,更是一名教育者,我们的学识、人品、态度直接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成为一名理想中的教师,要创造出高水平的教育,要对我们的未来负责就必须要做到:精思、善行、严修。
一、精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站在课堂上,面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不去思考,就只能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
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它包括:①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要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吗?学生学得怎么样?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有那些帮助?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何帮助?为什么?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等等。②对学生发展的思考。我们要思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思考学生健全的心理;思考学生的人格发展。③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教师要“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同时本专业的知识必须过硬,要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而是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精心钻研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思考中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是充满智慧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实践,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爱心、智慧、艺术、方法、耐心的好老师。
二、善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共生、共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成长和发展,这需要教师具有以下行为:①导学。 教师的导学行为,即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和导,教学着力点是导,其功能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行为贯彻教学的整个活动,教师的导学行为应内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之中,其实,这也是教师的知识、人格内化为学生能力品格的过程。②辅学。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因人制宜,因题制宜,有的放矢地给予个别询问强化、点拨、疏导、辅导解析。虽然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他们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使教学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进步的喜悦。③塑造。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而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和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我们的教学行为要有利于构建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和谐、欢快向上的关系,创设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教师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学生应该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学会帮助、学会负责”的精神,并内化为一种“品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将来的人生准备”。④民主。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民主行为,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遵循“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原则,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定的智慧潜能,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帮助其自我发展。另外,我们的宽容意识可以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去除学生创造力的心理障碍,解除束缚学生创造思维的缰绳,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三、严修
“为人师者当自豪,为人师者要自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如何使教育之花幸福开放?我想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热情主动。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积极主动地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我们不该总是一味的埋怨的等待,而应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局面。从内心方面培养乐观的人生观对于我们很重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更为重要。②端庄大方。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良好的气质、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逊宽容的态度等,对学生的心灵都有很大的影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规范得体。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教師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④宽容公正。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作为教师,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学生”。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懂道理的人,其次要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与其让我们总是感慨当今的学生如何难以教育,不如务实一些,先从审视和调整自己做起,努力求得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精思;善行;严修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中学教师,我时常在想: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式对我们提出的考验和挑战,我们不仅仅只是一名学科教师,更是一名教育者,我们的学识、人品、态度直接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成为一名理想中的教师,要创造出高水平的教育,要对我们的未来负责就必须要做到:精思、善行、严修。
一、精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站在课堂上,面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不去思考,就只能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
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它包括:①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要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吗?学生学得怎么样?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有那些帮助?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何帮助?为什么?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等等。②对学生发展的思考。我们要思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思考学生健全的心理;思考学生的人格发展。③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教师要“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同时本专业的知识必须过硬,要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而是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精心钻研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思考中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是充满智慧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实践,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爱心、智慧、艺术、方法、耐心的好老师。
二、善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共生、共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成长和发展,这需要教师具有以下行为:①导学。 教师的导学行为,即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和导,教学着力点是导,其功能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行为贯彻教学的整个活动,教师的导学行为应内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之中,其实,这也是教师的知识、人格内化为学生能力品格的过程。②辅学。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因人制宜,因题制宜,有的放矢地给予个别询问强化、点拨、疏导、辅导解析。虽然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他们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使教学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进步的喜悦。③塑造。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而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和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我们的教学行为要有利于构建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和谐、欢快向上的关系,创设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教师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学生应该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学会帮助、学会负责”的精神,并内化为一种“品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将来的人生准备”。④民主。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民主行为,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遵循“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原则,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定的智慧潜能,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帮助其自我发展。另外,我们的宽容意识可以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去除学生创造力的心理障碍,解除束缚学生创造思维的缰绳,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三、严修
“为人师者当自豪,为人师者要自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如何使教育之花幸福开放?我想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热情主动。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积极主动地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我们不该总是一味的埋怨的等待,而应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局面。从内心方面培养乐观的人生观对于我们很重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更为重要。②端庄大方。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良好的气质、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逊宽容的态度等,对学生的心灵都有很大的影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规范得体。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教師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④宽容公正。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作为教师,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学生”。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懂道理的人,其次要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与其让我们总是感慨当今的学生如何难以教育,不如务实一些,先从审视和调整自己做起,努力求得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