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提高,“双师型”教师应运而生,由此“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学生 影响
1.“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高职教育是技术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求学要求重点向技术实践转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这种定位下就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能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二是“双师型”教师还必须凸现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具有行业职业道德、较为丰厚的市场经济常识、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能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
2.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2.1思想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
2.2职业道德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学生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思想及感情、态度、价值观,因此,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职业思想指南,把“无德不为师,无爱不成师,无才难成师”作为自勉信条,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提高教学品位,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双师型”的教师,在学生就业中不仅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同时长的从业经历建立的人脉关系,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
2.3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综合水平”。综合起来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2.3.1 知识素质
“双师型”教师具有的知识结构应是专博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①学识方面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能做到: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轻松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②专业知识方面
“双师型”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根本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能影响一批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用心去学习专业知识,苦练操作技能,使这些学生迅速成长为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2.3.2能力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影响学生的综合体现。
①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古人云:“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学生的效果,它能使书本上死的语言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活”的语言,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
②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③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是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即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三是具有本专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这是获得实践经验的惟一渠道。
④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又要具备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还要具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习等的能力。“双师型”教师正是集“班主任”与“车间主任”于一身,使教学、管理与科技推广一体化的新型教师。
2.4身心素质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既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又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和消除各种压力及竞争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压抑和苦闷的心理,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①人格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从而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理解和尊重是起码的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废。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双师型”教师正是这个教育方法的典型代表。他们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科学的理论、实践的操作引导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
②形象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服饰干净整洁,式样简洁、高雅大方,充分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文化素养;语言也情理交融,以理服人,准确精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他们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
③亲和方面
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都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而“双师型”教师的学习历程、人文素质、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能够给这些学生需要的重视和关爱。“双师型”教师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他们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会发现学生的亮点,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去亲近学生,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3.总结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即“教师像师傅”、“教室车间化”。总之,“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双师型”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刘智强,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2、《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构成研究之我见》,赵玉志,科技信息,2007,(36).
3、《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误区及对策》,黄东昱,教育探索,2006,(12).
4、《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姚贵平,成都大学华夏职业师资培训中心.
5、《对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再认识》,张成铭,中国远程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学生 影响
1.“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高职教育是技术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求学要求重点向技术实践转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这种定位下就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能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二是“双师型”教师还必须凸现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具有行业职业道德、较为丰厚的市场经济常识、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能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
2.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2.1思想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
2.2职业道德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学生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思想及感情、态度、价值观,因此,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职业思想指南,把“无德不为师,无爱不成师,无才难成师”作为自勉信条,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提高教学品位,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双师型”的教师,在学生就业中不仅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同时长的从业经历建立的人脉关系,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
2.3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综合水平”。综合起来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2.3.1 知识素质
“双师型”教师具有的知识结构应是专博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①学识方面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能做到: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轻松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②专业知识方面
“双师型”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根本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能影响一批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用心去学习专业知识,苦练操作技能,使这些学生迅速成长为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2.3.2能力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影响学生的综合体现。
①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古人云:“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学生的效果,它能使书本上死的语言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活”的语言,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
②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③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是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即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三是具有本专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这是获得实践经验的惟一渠道。
④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又要具备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还要具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习等的能力。“双师型”教师正是集“班主任”与“车间主任”于一身,使教学、管理与科技推广一体化的新型教师。
2.4身心素质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既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又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和消除各种压力及竞争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压抑和苦闷的心理,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①人格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从而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理解和尊重是起码的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废。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双师型”教师正是这个教育方法的典型代表。他们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科学的理论、实践的操作引导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
②形象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服饰干净整洁,式样简洁、高雅大方,充分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文化素养;语言也情理交融,以理服人,准确精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他们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
③亲和方面
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都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而“双师型”教师的学习历程、人文素质、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能够给这些学生需要的重视和关爱。“双师型”教师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他们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会发现学生的亮点,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去亲近学生,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3.总结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即“教师像师傅”、“教室车间化”。总之,“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双师型”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刘智强,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2、《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构成研究之我见》,赵玉志,科技信息,2007,(36).
3、《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误区及对策》,黄东昱,教育探索,2006,(12).
4、《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姚贵平,成都大学华夏职业师资培训中心.
5、《对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再认识》,张成铭,中国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