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教师认为,高三毕业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不宜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法,在课堂上要以教师讲授、甚至灌输为主,似乎学生自主学习法只适宜高一、高二年级,不适宜高三毕业班教学,与高三课堂教学相矛盾,自主学习法会影响高三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高三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等;似乎要完成高三教学任务只能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罐”、学生在课堂上“满堂听”,把学生自主学习法与高三课堂教学对立起来。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法与高三课堂教学并不矛盾,恰恰相反,高三毕业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课堂上更需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的效率。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学生在原由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起点必须建立在学生既有的学习基础上,即使在第一轮总复习中也不是一切从零开始,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一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知识脉络;二是对重点、难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薄弱点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对学科主干知识进行重点复习,而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只有建立在对学生学情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才会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对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进行有机整理、正确处理,高三毕业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问题才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
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高三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学生是有学习力、学习潜能的,在教师的指导、提醒、点拨下,学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回忆和再现学习过的知识、增强问题意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相反地,如果一切在教师的“满堂罐”、学生“满堂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桎梏了学生的心灵、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在高三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满堂罐”,排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听课的效率,由此教师的教学是盲目的,与学生的学习是脱节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知道教师教的目的,教师不知道学生学的结果,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重复讲,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期待教师重点讲的知识教师着力不多、甚至讲的很少,因材施教的原则无法落实,“以学定教”的原则不能贯彻,“讲学生之所需,练学生之所要”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句空话,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三、以《新课程》为指导性材料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命题考核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题的呈现方式与设问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情景新材料不断出现,试题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试题的研究性开放性特点日趋明显。这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新要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高考命题考核的新要求反映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上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深刻领会高考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环境。如果教师仍然“包办代替”、一讲到底,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根本无从谈起。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三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不但不能排斥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相反地,应该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的效率,在这个方面提出了比之高一、高二年段更高的要求,也是学校和学生对高三教师更高的期待。
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需要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充分地自主复习,“还课堂于学生”。学生在认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对教材上的部分内容甚至相当部分内容是可以理解、掌握和巩固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再没有必要反复地复习,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教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巡视、观察和学生提问等途径来把握学生的自主复习的情况,把握学生已经掌握和巩固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学生还比较模糊,即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疑点和薄弱点等,据此,确定我们教师复习什么、不复习什么,练什么、怎么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学生之所需、练学生之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即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就不教,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最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五、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高考研究性试题的开放性特点,笔者认为,高三复习应该创设适度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高三复习,在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复习课堂、讲评课堂上“活”起来,从传统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质疑探究中学习,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开放的课堂上获得收获、得到提高。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学生在原由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起点必须建立在学生既有的学习基础上,即使在第一轮总复习中也不是一切从零开始,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一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知识脉络;二是对重点、难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薄弱点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对学科主干知识进行重点复习,而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只有建立在对学生学情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才会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对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进行有机整理、正确处理,高三毕业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问题才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
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高三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学生是有学习力、学习潜能的,在教师的指导、提醒、点拨下,学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回忆和再现学习过的知识、增强问题意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相反地,如果一切在教师的“满堂罐”、学生“满堂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桎梏了学生的心灵、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在高三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满堂罐”,排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听课的效率,由此教师的教学是盲目的,与学生的学习是脱节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知道教师教的目的,教师不知道学生学的结果,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重复讲,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期待教师重点讲的知识教师着力不多、甚至讲的很少,因材施教的原则无法落实,“以学定教”的原则不能贯彻,“讲学生之所需,练学生之所要”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句空话,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三、以《新课程》为指导性材料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命题考核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题的呈现方式与设问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情景新材料不断出现,试题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试题的研究性开放性特点日趋明显。这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新要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高考命题考核的新要求反映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上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深刻领会高考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环境。如果教师仍然“包办代替”、一讲到底,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根本无从谈起。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三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不但不能排斥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相反地,应该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的效率,在这个方面提出了比之高一、高二年段更高的要求,也是学校和学生对高三教师更高的期待。
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需要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充分地自主复习,“还课堂于学生”。学生在认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对教材上的部分内容甚至相当部分内容是可以理解、掌握和巩固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再没有必要反复地复习,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教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巡视、观察和学生提问等途径来把握学生的自主复习的情况,把握学生已经掌握和巩固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学生还比较模糊,即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疑点和薄弱点等,据此,确定我们教师复习什么、不复习什么,练什么、怎么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学生之所需、练学生之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即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就不教,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最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五、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高考研究性试题的开放性特点,笔者认为,高三复习应该创设适度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高三复习,在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复习课堂、讲评课堂上“活”起来,从传统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质疑探究中学习,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开放的课堂上获得收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