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控制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对比。 结果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其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为排泄代谢废物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肾脏会产生萎缩,最终难以维持其基本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后期病死率极高[1]。虽然通过肾移植可有效治疗该病,但由于肾源严重不足,加上昂贵的治疗费用高等问题,临床上主要以血液透析作为替代疗法控制病情。但血液透析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因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起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促进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肾脏病学》诊断分期标准,且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愿意配合本次实验。男42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39±3)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0.4±5.2)年。其中每周透析2~3次者48例,每周1次者16例,不规律透析者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透析治疗情况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基线评估
医护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积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热情解答患者的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解说本次实验的目的,征求患者意见,不愿意参加实验的患者,应予以理解和尊重。全面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估。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⑴给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的目的、方法、所需时间、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尤其应重点讲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对应的处理方法;⑵医师进行治疗时,动作应尽量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病痛,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⑶透析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腹部及大小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医师,以尽快帮助患者解决其存在的健康问题。
1.2.3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⑴认知干预:大多数患者对该疾病缺乏了解,护士应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详细解释慢性肾衰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等,使患者明白CRF虽然严重,但可控可治,绝非不治之症,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⑵情绪干预:由于CRF较难治愈,加上病痛的折磨,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向患者详细讲解负面情绪对身心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告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利于康复;鼓励病人家属及朋友多用积极的情绪和语言带动患者,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2];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予以安慰,引导其充分释放负面情绪;给患者例举医治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起抗争病魔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3)支持疗法: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以放松心情,疏泄情绪,鼓励家属陪同治疗,充分调动起家属的积极性,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树立信心,调动患者内在积极性[3]。
1.3调查方法
通过各项心理评定问卷,来分别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问卷项目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患者理解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以保证给出真实有效的问卷答案。对于精神不佳或体力不支者,可由家属代答。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问卷结果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疾病,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患者在经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同时疾病会造成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能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限制,心理压力极大,易出现心理或精神状态的改变[4]。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是该疾病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必定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及治疗效果,因此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组实验中,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理治疗过程中,应准确地把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能更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0:20-23.
[2]Raleigh EH.Sources of hope in chronic illness [J].Oncology Nursing Forum, 2010,19(10):443-448.
[3]杨雪梅.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9-10.
[4]岳文浩,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18.
作者简介:徐洁(1968.3—),女,副主任护师,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卫生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医学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其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为排泄代谢废物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肾脏会产生萎缩,最终难以维持其基本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后期病死率极高[1]。虽然通过肾移植可有效治疗该病,但由于肾源严重不足,加上昂贵的治疗费用高等问题,临床上主要以血液透析作为替代疗法控制病情。但血液透析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因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起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促进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肾脏病学》诊断分期标准,且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愿意配合本次实验。男42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39±3)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0.4±5.2)年。其中每周透析2~3次者48例,每周1次者16例,不规律透析者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透析治疗情况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基线评估
医护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积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热情解答患者的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解说本次实验的目的,征求患者意见,不愿意参加实验的患者,应予以理解和尊重。全面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估。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⑴给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的目的、方法、所需时间、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尤其应重点讲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对应的处理方法;⑵医师进行治疗时,动作应尽量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病痛,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⑶透析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腹部及大小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医师,以尽快帮助患者解决其存在的健康问题。
1.2.3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⑴认知干预:大多数患者对该疾病缺乏了解,护士应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详细解释慢性肾衰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等,使患者明白CRF虽然严重,但可控可治,绝非不治之症,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⑵情绪干预:由于CRF较难治愈,加上病痛的折磨,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向患者详细讲解负面情绪对身心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告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利于康复;鼓励病人家属及朋友多用积极的情绪和语言带动患者,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2];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予以安慰,引导其充分释放负面情绪;给患者例举医治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起抗争病魔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3)支持疗法: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以放松心情,疏泄情绪,鼓励家属陪同治疗,充分调动起家属的积极性,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树立信心,调动患者内在积极性[3]。
1.3调查方法
通过各项心理评定问卷,来分别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问卷项目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患者理解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以保证给出真实有效的问卷答案。对于精神不佳或体力不支者,可由家属代答。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问卷结果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疾病,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患者在经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同时疾病会造成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能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限制,心理压力极大,易出现心理或精神状态的改变[4]。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是该疾病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必定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及治疗效果,因此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组实验中,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理治疗过程中,应准确地把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能更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0:20-23.
[2]Raleigh EH.Sources of hope in chronic illness [J].Oncology Nursing Forum, 2010,19(10):443-448.
[3]杨雪梅.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9-10.
[4]岳文浩,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18.
作者简介:徐洁(1968.3—),女,副主任护师,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卫生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医学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