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巨大,不仅是科技、社会、人文、艺术、技术的全面一体化,更带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机遇期,城市化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必然会影响城市化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区位;生态
城市化,是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生活所做的努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城乡的资源、人口、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
一、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城市化基础理论中的一个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分散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
区位理论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noThunen),于1826年发表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又译名《孤立国》)(1826),通过研究地租、农产品特征和运输成本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圈层布局模式,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对区位理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beer)在他的《工业区位论》(又译名《纯粹区域理论》)(1909)中提出。其中系统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和合理布局,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城市区位论(又称“中心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勒(Christaller),及德国经济学家勒施(Losch),代表作分别是《南部德国的中心地原理》(1933)和《经济空间秩序》(1939)。在克里斯托勒的研究基础上,勒施通过分析和比较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后,进一步分析城市区位的产生与选择。
总的来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因子和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的聚集为特点的社会生产方式。区位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深入的研究了产生城市效益的本原,确立了城市的布局形态。
二、空间理论
空间理论在城市化的研究中,主要用于探讨关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变化。基于对于城市和农村发展结果的不同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一)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认为利用区域贸易活动和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会逐渐达到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均衡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奥林(Olin)通过对贸易和地域分工的研究,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要素的价格及商品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得出了以上结论。依据奥林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均衡化理论,随着地域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差异将会归于消失。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提出来是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佩鲁通过对实际活动的统计,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要素是在完全不均衡情况下产生的。产业部门和推动型企业在一些城市及区域集中活动而形成的经济发展中心,就如同“磁场极” 一样产生较大的吸附力或推动作用,带动周边的地区或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增长极的出现,使各种经济要素高度集中进而形成“城市化趋势”或“区域经济”。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要理论,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有潜力、规模效应和投资效应显著的部门及区域,通过建立主导经济增长点,通过向外扩散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政策分析、发展经济学等的重要工具。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经济的作用往往使“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扩大而非减小了区域间的差异。
三、二元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是阐述城市化过程中有关城市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1953年,J.H.伯克通过对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进行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二元结构的理论。后来,经过本杰明、霍华德、希金斯、刘易斯等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就形成了系统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经典作品《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并对其作了经典性的评注—— “二元”概念解释为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因此城市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部门相应的工资。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就会引起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向现代城市转移,经济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1961年,美国的乔根森提出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以新的假定和新的角度考察了城乡人口迁移,对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作了深刻反思。在他发表的著作《剩余农业劳动力与二元经济发展》中提到,农业剩余是劳动者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充要条件,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结构的转变, 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带来的,他不承认农业有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存在,也不承认农业与工业的工资水平是固定不变的,他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新玉言.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陈春林等.国外城市化研究脉络评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3.
作者简介:白晨(1986–),女,河南人,硕士,河南城建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区位;生态
城市化,是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生活所做的努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城乡的资源、人口、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
一、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城市化基础理论中的一个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分散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
区位理论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noThunen),于1826年发表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又译名《孤立国》)(1826),通过研究地租、农产品特征和运输成本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圈层布局模式,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对区位理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beer)在他的《工业区位论》(又译名《纯粹区域理论》)(1909)中提出。其中系统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和合理布局,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城市区位论(又称“中心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勒(Christaller),及德国经济学家勒施(Losch),代表作分别是《南部德国的中心地原理》(1933)和《经济空间秩序》(1939)。在克里斯托勒的研究基础上,勒施通过分析和比较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后,进一步分析城市区位的产生与选择。
总的来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因子和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的聚集为特点的社会生产方式。区位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深入的研究了产生城市效益的本原,确立了城市的布局形态。
二、空间理论
空间理论在城市化的研究中,主要用于探讨关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变化。基于对于城市和农村发展结果的不同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一)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认为利用区域贸易活动和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会逐渐达到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均衡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奥林(Olin)通过对贸易和地域分工的研究,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要素的价格及商品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得出了以上结论。依据奥林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均衡化理论,随着地域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差异将会归于消失。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提出来是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佩鲁通过对实际活动的统计,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要素是在完全不均衡情况下产生的。产业部门和推动型企业在一些城市及区域集中活动而形成的经济发展中心,就如同“磁场极” 一样产生较大的吸附力或推动作用,带动周边的地区或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增长极的出现,使各种经济要素高度集中进而形成“城市化趋势”或“区域经济”。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要理论,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有潜力、规模效应和投资效应显著的部门及区域,通过建立主导经济增长点,通过向外扩散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政策分析、发展经济学等的重要工具。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经济的作用往往使“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扩大而非减小了区域间的差异。
三、二元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是阐述城市化过程中有关城市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1953年,J.H.伯克通过对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进行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二元结构的理论。后来,经过本杰明、霍华德、希金斯、刘易斯等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就形成了系统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经典作品《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并对其作了经典性的评注—— “二元”概念解释为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因此城市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部门相应的工资。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就会引起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向现代城市转移,经济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1961年,美国的乔根森提出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以新的假定和新的角度考察了城乡人口迁移,对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作了深刻反思。在他发表的著作《剩余农业劳动力与二元经济发展》中提到,农业剩余是劳动者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充要条件,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结构的转变, 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带来的,他不承认农业有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存在,也不承认农业与工业的工资水平是固定不变的,他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新玉言.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陈春林等.国外城市化研究脉络评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3.
作者简介:白晨(1986–),女,河南人,硕士,河南城建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