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久久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主角:天津圣庆商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阎春庆
  
  阎春庆大学时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很理性,当然也包括慈善。他是我采访的所有人当中惟一一个做一件善事,就会分析它、研究它的人。这个很重要,因为慈善需要长长久久。
  
  骄傲
  
  记者:您是如何从事完美事业的?从事完美事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阎春庆:“往事不堪回首”,以前我做服装生意,做了三年,可没想到最后还完债口袋里只剩下了三元钱,三年挣三元钱有点像笑话。中国人说“三十而立”,而我在31岁的时候跌入了人生低谷。1996年1月6日,汪建伟先生来到了天津,也把完美带到了天津。可是,那时我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汪先生就苦口婆心地对我进行“引导”,给我分析以前做生意失败的原因。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汪先生的分析十分独到且很有说服力,我渐渐开始心动了。汪先生说:“我现在给你一个平台,让你不花钱做老板”,并给我讲了完美的经营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很适合我这样的“穷光蛋”,而且完美实行的是统一售价,不像以前,得挖空心思地打“价格战”,是生意不谈钱,是买卖不谈价,我喜欢这样的“生意”。汪先生又现场为我太太做了个面膜,效果特别好,我太太也就跟着心动了。甚至,这个行业还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做,做生意讲究“让利不让道”,可完美却把最精华的部分亲手呈给了我们,实在是让人感动,我决定从头再来。
  与完美深入接触之后,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完美的经营理念更好,“創建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给每一个业务员都能提供创业的机会,只要有梦想,完美就会帮你实现。完美事业弘扬的是健康,奉献的是爱心,送去的是财富。我们彼此合群,机会均等,互助共生,主宰自己。我身为完美人感到很骄傲。
  
  坚持
  
  除了跟随完美公司进行义务献血、助贫并为教育基金捐助139868元之外,阎春庆还在做着另外一件事情—捐助天津市孤儿院,从1999年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国有句俗语:“救急不救穷”,对于那些孤儿院的孩子而言,持续的捐助意义更大,因为除了物资、钱财以外,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
  阎春庆说,第一年搞捐助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坚持这么久,但是,看着一些外国人在孤儿院的所作所为,我深受触动,他们手把手的喂孩子吃饭,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和孩子们嬉戏,外国人都能这样对咱们地孩子,我们还无动于衷,难道不惭愧?主要的是这些孩子十分惹人爱,我们一去就围着我们,跟我们说这说那,拿成绩单来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成功”,还给我们讲故事。其中一个男孩,患有白化病,头发、眉毛都是白的,可是他不消极悲观,反倒比别的男孩子更活跃,还给自己取了个“白眉大侠”的外号,多难得啊,这种乐观的态度反而让所有的人看了心疼。于是我下定决心,明年还来。这样年复一年,我发现要是不去,就总觉得生活欠了点什么。与孤儿院交往越深,越发现这样做很有意义。
  孤儿院现在的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孩子们吃穿不愁。可是,细心的阎春庆发现,教育还是跟不上,由于父母的原因,他们成了孤儿,有些孩子心理阴影很重,如果不尽心尽力的教育他们,以后长大了对社会或多或少都会造成负担。这方面令他很担忧,他一遍又一遍地说:“得想个办法,得想个办法”。
  由于他们的父母缺乏健康意识,亦或是贫困,他们生了孩子,却抛弃了孩子,这是社会上有那么多孤儿存在的根源。所以,完美让人拥有健康理念,又施贫济困建立希望小学,就是在“治根”。所以,完美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完美有要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 阎春庆有领养100个孤儿的宏愿,除资助他们上学、生活之外,还打算定期给孩子们请老师进行心理以及学习上的辅导,使得他们以后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阎春庆说,每次与这些孤儿们在一起,就觉得血液里增加着新的成分,温暖,爱,帮助。当我们的手牵在一起的刹那,这些成分在我们之间绵延不断地传递,传递,再传递。
其他文献
自从中国决定和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我国各地大小企业,乃至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战。西方经济大国、欧盟各国,都密切关注这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因为这一地区一旦形成成熟的市场,这里将成为具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界发展
我大概是专业登山人士最讨厌的那一类登山票友:不仅缺乏经验,而且缺乏能力;不仅缺乏能力,而且缺乏自知之明;惟一有的,只有满腔热情,以及诱发热情的虚荣心而已。在登厄尔普鲁士之前,我仅有的登山经历是登顶乞力马扎罗山。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登顶那一刻的仓皇。冲顶过程中的疲惫让人站在顶峰时很难兴奋起来,再加上担心天气突变不能久待,基本上在山顶惶惶然地站一会儿,拍几张照片,就得连滚带爬地下撤,跟我想像中睥睨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