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偏误分析与习得顺序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量构式结构复杂、用法多样,韩国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构式特征和实际需要,将时量构式划分为五类下位构式。将课堂测试和统计语料库结合,考察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习得情况,并对其偏误用例进行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法得出各下位构式的难度等级,探讨习得顺序,以期为时量构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偏误分析;习得顺序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3
  补语是汉语句子成分中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最为繁复的一类,也是汉语句法特点的最突出体现者[1]。时量构式框架结构和语义、语用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韩国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韩国学生时量构式偏误分析
  本文参考《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考量时量构式“框”的特征和“式”的形义关系,将时量构式分为五类,即S1是S+V+时量成分(+了),S2是S+V(+了)+O+时量成分(O为人称代词/表人名词)[1],S3是S+V+O+时量成分+了(O为处所名词),S4是S+V+O+V+了+时量成分(重动句),S5是S+V+了+时量成分(+的)+O(O为一般名词)。本文采用课堂测试和收集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语料的方法,从结构和语义层面分析韩国学生习得时量构式的偏误情况,发现典型偏误主要集中在构式S1、S4、S5上。
  (一)时量构式S1的偏误分析
  第一,离合词中宾语与时量成分的错序。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客观事物之间关系越紧密,反映在语言结构上,表达其概念的词语距离就越近。在时量构式S1中,有离合词和时量成分共现的情况,涉及时量成分和离合词中动词宾语的线性排列问题。有的离合词中的动词具有持续性的语义特征,如“学习”的“学”“跑步”的“跑”“睡觉”的“睡”。这些持续性动词需要时量成分彰显其语义特征,它们的关系密切,根据距离相似性原则,时量成分应直接置于动词之后。有的离合词中的动词具有非持续性语义特征,如“分手”的“分”“离婚”的“离”,它们本身不具备时间义,需要和名词成分搭配表达完整语义。也就是说,非持续性离合词和时量成分关系较远,和名词宾语关系密切。名词宾语置于动词后,时量成分放在宾语后,表示动作完成到现在的时间。学生不了解此规则,容易造成偏误。比如他们分了一年手。离合词“分手”的“分”属于非持续性动词,和名词的关系近,和时量成分的关系远,应把时量成分放在名词的后面。上述句子应改为“他们分手一年了”。
  第二,时量成分错置于动词前。韩语的状中结构对应汉语的动补结构,也就是说,韩语中表示时间段的成分多置于动词前。受母语影响,韩国留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偏误,如我两年学了。根据汉语顺序象似性原则,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活动开始的时间应置于动词前,活动经历的时间应置于动词后。上述例句中,“两年”表示时段的词语并不是起始时间,而是“学”经历的时间,是以动作发生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先有动作,再有持续的时间,时量成分应该放在动词后,应改为“我学了两年”。
  (二)时量构式S4的偏误分析
  S4的偏误分析主要是动词选择偏误。S4属于重动句,进入重动句的动词必须具备持续义,时量成分语义指向动词,表示动作持续或经历的时间。该类动词被郭锐(1993)称为“双限结构动词”,语义特征包含[+起点][+终点][+时段][+动作]。留学生常常发生下面的偏误:公司倒闭倒了十年了。“倒闭”是非持续性动词,与重动句对动词的语义要求相悖,不具备[+起点][+终点][+时段][+动作],因此不能进入S4构式,可以改为“公司倒闭十年了”。
  (三)时量构式S5的偏误分析
  1.时量成分和宾语错序
  当时量成分和宾语共现时,二者的线性排列规律如下:首先,若谓语中心语是非持续性动词时,根据距离相似性原则,时量成分和动词关系较远,因此时量成分置于动词宾语的后面。其次,若谓语中心语是持续性动词时,动词和时量成分语义关系较近,线性距离上二者也应该比较靠近。但也有特殊情况,当宾语是人称代词时,宾语放在动词后。
  例如:(1)他每天看电视一个小时。(2)我们昨天下午等了一下午他,最后他也没来。分析例(1),“看”属于持续性动词,持续性动词和时量成分的关系更近,应把时量成分直接放在动词后面,改为“他每天看一个小时电视”。例(2)中,虽然“等”是持续性动词,但宾语为代词“他”,因此,把宾语直接放在动词后,改为“等他一下午”。
  2.“的”的隐现偏误
  在时量构式S5中,“的”功能主要是强调和凸显时长。如果经历的时间段比较长,可用“的”来凸显;相反,动作經历的时间段比较短,若使用“的”,会造成语义冲突,产生偏误。例如:他们就聊了一会儿的天。此例中的时量成分是“一会儿”,它和副词“就”都强调动作持续时间比较短,和“的”的语义功能冲突。所以应改为“他们就聊了一会儿天”。
  3.宾语的界限特征与构式相冲突
  名词可以被赋予界性,凡是有数量修饰语的名词性成分都是有界名词,而无界名词多由光杆普通名词构成[2]。在时量构式中,名词宾语应该以有界形式出现还是以无界形式出现,可以参考秦洪武(2002)的观点,只有当动词的宾语是无界名词时,动词表达相对无界性,因而与有界的时量短语形成互补关系,搭配合理。若宾语是有界名词,则宾语和时量补语两个有界的成分就会相互排斥,则句子不成立[3]。由此可知,进入时量构式的名词必须是光杆无界名词,排斥表达界性的词语。例如:我吃了两个小时一顿饭。宾语前应去掉“一顿”。
  二、韩国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时量构式的习得顺序
  (一)研究设计
  假设韩国学生时量构式的习得遵循着一定顺序。   (二)研究对象
  受试者共计60人,均来自某师范大学,已经通过了新HSK五级和六级考试。将测试对象分为两组,五级组和六级组,每组30人。
  (三)试卷题型分析
  问卷题目类型有三种:单选题、连词成句、韩译汉。试卷全面考察五种下位构式的理解和运用,包括时量成分与离合词的共现、“的”的隐现、重动句、动词语义特征、宾语界性等。
  (四)数据的整理和检测
  组织受试者进行测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批改完后,将数据整理并收集,使用SPSS 24.0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分析之前,需检测判断数据能否达到统计要求。经过检测,得到的Alpha值和基于标准化项的Alpha分别达到0.782和0.785,基本符合统计要求。接下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习得时量构式的一般顺序。
  (五)结果分析和预测
  本项研究推测韩国学习者习得时量构式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五级组、六级组的数据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个组别习得时量构式五类下位构式的情况,参见表1、表2。
  上接第页
  表1为五级组习得各下位构式的情况:S3构式的平均分值最高,为9.4417,说明学生习得S3的情况最好;排列第二的是S2构式,平均分值为8.7632;接下来从高到低依次为S1构式、S5构式和S4构式。分值的高低说明了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可以说明构式的难易程度。由此推断,新HSK五级组时量构式习得顺序为S3>S2>S1>S5>S4(“>”表示“易于”)。
  表2为六级组习得各下位构式的情况:S3构式的平均分值最高,为9.7761,说明六级组学生习得S3的情况最好;排列第二的是S2构式,平均分值为9.3080;接下来从高到低依次为S1构式、S5构式和S4构式。由此推断,新HSK六级组时量构式习得顺序为S3>S2>S1>S5>S4(“>”表示“易于”)。
  综合上述数据得出结论: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的习得顺序大体为:S3>S2>S1>S5>S4(“>”表示“易于”)。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偏误主要集中在构式S4、S5、S1上。又对60名高等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假设:时量构式的习得遵循一定的順序。根据数据判断下位构式的难易程度和习得顺序,得出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量构式习得的大致顺序为S3>S2>S1>S5>S4。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体理论和习得理论研究成果,将本体理论如“顺序相似性”“距离相似性”“有界无界”等概念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并用这些理论去解释时量构式中比较复杂的语序问题,而不是空谈位置关系和语义关系。同时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而不是机械记忆。在时量构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宏观意识和顺序意识,把时量构式分为几类,并将构式码化,按照学生习得的大体顺序安排教学,从简到难,步步深入,使学生对时量构式有一个宏观整体的把握。教学实践只有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接受起来才能相对顺畅,习得效果才能更明显。另外,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应当给学生设定大量生活中的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其中反复操练,培养学生语感,并且提高学生正确生成语句的能力,使其真正掌握时量构式的用法。
  参考文献:
  [1]郭伊.韩国中高级留学生习得汉语时量补语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2]孙明欢.韩国学生习得时量补语偏误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7.
  [3]秦洪武.汉语“动词+时量短语”结构的情状类型和界性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2(2):90-100+157.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同点有一致性教育目标、交叉性教育内容以及协同性育人模式。新媒体环境下,二者协同育人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分析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可行性,并提出树立协同育人目标、丰富协同育人内容等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D267.6 文献标识码:A
地域:由西向东,从北到南  为什么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华大一统的奇迹?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地理因素。秦统一六国以前,中国的核心地域东邻太平洋,西靠崇山峻岭,北为荒芜大漠,南是“蛮夷之地”,其面积仅仅在150万~200万平方公里之间。相较而言,从古希腊开始,欧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面积就可达战国时期中国的近10倍。因此,大一统的“任务”对欧洲来说要艰巨得多。  然而,核心地域面积小并不意味着就能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而如何创建出文明社区,就成为社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从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及培育现状分析,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角度着手,对目前的人才结构、培育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构建的多种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人
摘 要:为满足市场竞争需求,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并在市场环境中获取更多份额,相关企业要对市场营销进行重新审视。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应该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参考,确保适应市场变化需求,通过创新变革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同时把握好市场发展动向,利用市场优势提升企业经济水平,大力发展企业市场营销领域,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稳固的经济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市场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地形发生迅速变化,原有的地形图需要实时更新。传统方法存在成本高、耗时多、所需人员多等不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利用正射影像图更新地形图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六安市某镇地形图进行更新。结果表明利用正射影像图更新地形图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摘 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淀,是新时代青年学生提升思想认知、健全人格的精神力量。本文通过阐释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论述强化青年学生思想认知、注重家庭教育的渗透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对青年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路径,以此来增强青年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以及提升其个人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新时代;艰苦奋斗;青年学生;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D432.62
摘 要:作为更能响应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倡议的育人新理念,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探索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样开展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协同各学科的育人效力,对学生适应社会的必要技能和必备素养进行强化,即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构建灵活和多维的英语课堂、重视在实践训练课程强化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多维度和多渠道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高校;英语教学;融入 
摘 要: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出台了规范社区团购经营“九不得”新规,一定程度上界定了社区团购行业的游戏规则,对社区团购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团购企业需要摒弃以往“用低价换取市场”的经营思路,深度挖掘行业特点,对其价值链的战略环节进行整合以建立竞争优势。  关键词:社区团购;供应链管理;团长管理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结合现实情况来不断探索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优化模式。本文就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优化模式进行探析,分析了其创新发展的契机,并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提出了教学优化的手段和策略,旨在为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高校;钢琴;即兴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rn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