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从珀洛克来的人—纪念《忽必烈汗》出版二百周年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珀洛克(Porlock)是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的一个临海小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寂寂无名。可自一八一六年起,突然变得名声大噪,如今已是英国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这多半源于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的名诗《忽必烈汗》。这首诗发表于一八一六年五月,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作”,蒙古帝王的宫苑楼台由此跟英国这个安静的海隅发生了奇妙的关联。
  作为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作,《忽必烈汗》几乎是所有英国诗歌选本的必选篇目。庄严缥缈的氛围、神奇鬼魅的意象和近似咒语的韵律,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们在憧憬神往的同时,又备感茫然,其要旨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同样让人琢磨不透的还有这首诗的创作缘起,诗人在前言中称此诗乃是十九年前的旧作:一七九七年的夏天,他因健康欠佳而避居乡间,一日正批阅英国人萨缪尔·珀切斯的《珀切斯朝圣记》,读到书中关于忽必烈上都的文字时,身体遽感疼痛,便遵医嘱饮用了少量的鸦片酊,很快就睡意昏沉堕入梦乡。梦中见到了忽必烈的夏宫,并创作了长达两三百行的诗。醒后神思恍惚,但梦中的意象和所写词句仍历历在目,于是奋笔疾书,可就在这时,一个来自珀洛克的人因事来访,作者不幸被对方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待返回自己的房间,他又惊又愧地发现,尽管自己对灵视的要旨还有一个模糊朦胧的印象,可除了八九十行散落的诗句印象外,其余的诗句悉数消失,如同往河里掷一块石头,让水面上的影像顿时散开,无从恢复。
  因此,诗人称这首诗为“断章”(Fragment),导致这首诗不能成为完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来自珀洛克的人”(考虑到中文的“珀洛克”已带“克(客)”字,下文简称“珀洛客”)。据此,约翰·利维斯顿·洛斯教授下过有名的判决:“如果说文学史上有什么人应当被绞死、开膛、分尸,非珀洛客莫属。”
  一
  那么,谁是这个可恶的闯入者呢?上文提到的洛斯教授是柯勒律治权威,其名著《上都之路》(The Road to Xanadu)是《忽必烈汗》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这部六百多页的著作里,他考察了柯勒律治在创作《忽必烈汗》前所读的书单,事无巨细地考证了几乎每个字词的出处,但唯一没考证的是这个珀洛客,他认定来自诗人真实的生活,无需考证。
  这是令人遗憾的自信,因为两百年来围绕着珀洛客身份的问题,争论一直未休。但凡看过《忽必烈汗》原诗的人,都会禁不住悬想如此瑰丽的诗篇倘若能再续上一两百行,该是何等惊艳之作,而正是这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让一篇潜在的皇皇巨著只见虎头而不见猪肚和豹尾。自作品出版以来,引猜测不断。同为瘾君子的同时代文人德·昆西认为是诗人的医生,因为后者负责定期给诗人配鸦片酊。传记作家肯尼思·约翰逊根据诗人幽居的房舍周围有三座陡峭的山峰阻隔这一事实,认为只有至亲挚友知道他的行踪,而柯勒律治的妻子萨拉当时因为在自家照顾长子,无暇陪诗人同住,因此珀洛客最有可能是华兹华斯和其妹多萝西。
  或许是受约翰逊的启发,英国导演朱立安·邓波(Julien Temple)在其执导的电影《域外迷都》(Pandaemonium,2000)里,试图从两位诗人复杂微妙的关系入手来解开珀洛客的神秘面纱。青年柯勒律治是一个热心政治、激情澎湃的诗狂,当灵感来临时,瞬间变得亢奋异常,雄词丽句喷涌而出,而华兹华斯是一个自大老成的慢热型诗人,常常是冥思苦想一夜,仍片句未得。面对一挥而就、灵感倾泻的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的态度从最初的相见恨晚,到嫉妒嫉恨,直至最终的分道扬镳。影片中最摄人眼球的是对《忽必烈汗》一诗创作的戏剧化呈现:就在柯勒律治醒后疯狂誊写《忽必烈汗》的当口,一个头顶黑色大毡帽、外罩一袭长袍的“黑衣人”不期而至,这个人就是他的挚友华兹华斯。
  影片播出后,褒贬不一,肯定者称赞柯勒律治天才般的诗歌在银幕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反对者则认为影片中的诗人形象不符合历史事实,将珀洛客认定为华兹华斯纯属诬陷。尽管两人在气質、习惯和创作理念上存在诸多分歧,但疏远、猜忌乃至交恶乃是一八一○年前后的事,而在一七九七年夏,他们刚认识两年,正在合作筹划《抒情歌谣集》的出版,关系未见任何裂痕。虽说华氏性格中有自大的成分(“自大的崇高”,济慈语),也断不至于有蓄意害友的下作动机。对此,有评论者指出“珀洛客”不过是诗人杜撰的一个艺术形象,将之坐实,纯属徒劳。换言之,诗人的话不可尽信。
  二
  这样的辩驳不无道理:柯勒律治在序言中说入梦前正在读《珀切斯朝圣记》,但这是两册重达四英镑的超大对开本,搬运携带极为不便,不像是静养的理想读本。他避居的地方离家有二十英里,周围被三座陡峭的山脊阻隔,什么人会跑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来跟他谈生意?学者们考证后发现他在那段时间并没有生意上的往来,更有力的证据是来自诗人一份早年的手稿:一九三四年,在纪念柯勒律治逝世百年的展览上,一位侯爵(the Marquess of Crewe)献出他私藏的一份诗人手稿—学界称为“克鲁手稿”(Crewe Manuscript),这份手稿里除了诗歌正文外,末尾处有一个简短的附记:
  此断章之外的众多诗行不可恢复。作于神思恍惚之时,时为疟疾所苦,故饮鸦片酊两滴。地点是珀洛克村和林顿村的一处农舍,距库尔伯恩教堂四分之一英里。时间:一七九七年秋。
  时间是一七九七年“秋”,而不是一八一六年序言中所说的“夏”;更让人诧异的是根本没提到珀洛客。据此,珀洛客的真实性就更加值得怀疑了。
  因为柯勒律治对珀洛客的身份缄口不言,其身份真假问题,也许永远都是个谜,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倘若珀洛客子虚乌有,诗人为何要虚构这样一个人物呢?有人说这样一个不速之客的出现,是一种营销策略,意在调动读者的口味,给原本神奇的作品再添几份神秘。有人说,这不过是柯勒律治醉心诗歌声响的一个例证:Person from Porlock—这个听起来有些刺耳的名字,近乎对称地呼应了《珀切斯朝圣记》的英文名“Purchas’s Pilgrimage”;前者代表梦的结束,后者代表梦的开始。还有人认为这是柯勒律治惯用的叙述技巧,在他最著名的评论著作《文学生涯》(Biographia Literaria)的第十三章里,也出现过类似的干扰事件。诗人在写完“幻想”和“想象”的区别那一章,意欲付梓之时,忽然收到一个朋友质疑的信件,而事后他不无俏皮地承认那个朋友其实就是他自己(“笔尖未曾在纸面上挪开,不过是在墨水台里蘸了一下”)。   这些都有可能,不过最大的动机是诗人想让珀洛客为《忽必烈汗》的断章形态负责。完成一篇上乘的作品,不仅需要天分,还要勤奋和定力。柯勒律治生性怠惰,加上身体长年病痛,导致他写东西常常是有始无终,其全集中的断章比比皆是。就拿一八一六年来说,跟《忽必烈汗》同册出版的另外两首诗《克丽斯德蓓》和《睡眠的痛苦》均为残篇。也许正是担心受到“断章”的指控,他才出此计策,把残篇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诗人称完整的《忽必烈汗》乃梦中写就,并且是形备气足,醒后不过是将梦中写好的内容誊抄一遍。事实果真如此吗?学者们通过研究柯勒律治的手稿,发现他的作品很少是一时兴起的急就章,而是苦心经营、反复修改的结果,有他自己的文字为证:“我折磨诗,也折磨自己,不停地修改;一小时写的东西,我有时要花上两三天去修改。”《忽必烈汗》于一七九七年写成,直到一八一六年才出版,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无人确切地知道他对作品有没有作改动。但从一八一六年出版,到一八三四年诗人去世,其间印刷过五次,但每次都有改动—这算是改动次数较少的,另外一首名篇《古舟子咏》至少有十八个版本。就《忽必烈汗》一诗正文而言,将克鲁手稿跟一八一六年出版稿比照,改动达十九处,如我们熟悉的第五行:“So twice five miles of fertile ground.”(于是十里膏腴之地,杨德豫译)在克鲁手稿中,five原本是six,做此改动应该是出于声响上的考虑,在twice、miles、fertile之间构成腹韵。
  如此看来,柯勒律治并不是银幕上那个才思泉涌的诗仙,而是一个斟字酌句的苦吟诗人。
  三
  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诗歌,是源于灵感,还是技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灵感派认为诗歌创作依赖灵感,而灵感的获得来自缪斯的凭付。当缪斯来临时,诗人会如癫似狂,按缪斯的旨意奋笔疾书,如同《忽必烈汗》的结尾处,长发飘飘、两眼熠熠。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理性派认为技艺更重要,强调个体后天的努力。高明的诗人多半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因为灵感固然重要,但倏来忽去,行踪不定,他不会完全乞怜于缪斯的眷顾,而应该作主观上的努力。
  擅写轻体诗的英国现代女诗人史蒂威·史密斯(Stevie Smith) 认为珀洛客不过是柯勒律治怠惰的托词。在名诗《有感于珀洛客》一诗中,她隔空对柯勒律治喊话:既然你不想被打扰,为何要去开门把闯客引进屋呢?真正的原因是柯勒律治词穷语尽,诗思停顿:
  他抽泣悲叹:我完了,我完了,
  再也写不出只辞片言,
  这时珀洛客应时而到,
  承担了罪愆。
  身为作家,写作受阻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需要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而不是无谓的拖延和推诿。在诗结尾处,史密斯自嘲道:
  我渴望珀洛客
  一直欢迎永远渴望
  哦珀洛客快点驾到
  好将我的思绪中断。
  这渴望里透着悲观,欢迎里携着阴郁—珀洛客成了死亡的化身。要彻底免受珀洛客的干扰,无异于拥抱死亡。言下之意,被侵扰是作家的宿命。在一个人的写作生涯里,注定会遭遇无数次珀洛客敲门的时刻。
  葡萄牙诗人佩索阿更进一步,认为珀洛客的骚扰几乎无时不在。在我们提笔甚至思考的瞬间,珀洛客就站在意识的门口了。即便是身处静室、远离喧嚣,干扰也终不可免,因为这干扰来自于思维本身。珀洛客并非外人,而是我们自己。思维的角斗场里,各种意识的较量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我们人人都在梦中写作,哪怕我们创作时是睁着眼睛。从珀洛克来的那个人,那个不可避免的闯入者,造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即使我们不曾有过访客。我们真正想到或感觉到的,我们真正的自己—只要我们试图表达,哪怕只是想对自己说—总会受到那个闯入者致命的侵扰,他就是我们自身。那个来自外界的访客也存于我们内心,比我们自身更为真切。我们一切的所学、所思、所想加在一起,也不如他那么鲜活。(佩索阿《受教的斯多葛信徒》,作者译)
  不同于史密斯的嘲讽,佩索阿的这段自况之辞充满了惺惺惜惺惺般的体认与同情。如此深刻的论断,源于他跟柯勒律治气质上的相似。佩索阿很少能将他自己挡在门外,其作品多是以残章断句的形态存世—《惶然录》只是他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尽管他已去世八十多年,但身后的手稿难以计数,至今仍在整理当中。而柯勒律治诗集中以“断章”命名的比比皆是,身后留下的零碎札记可谓是卷帙浩繁,经几代学人的努力,直到二○○二年才出完最后一册。
  四
  如此看来,珀洛客不过是诗人使用的一个暗喻,代指那让我们分心的种种干扰,这干扰不总是来自外界,也来自我们自身。一味地缠问其对应的生活原型,是迂执之举。不过话说回来,珀洛客作为外在的不速之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被后世作家广为征引借用。
  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当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在不同的旅社间奔走时,他怀疑被人跟踪。怀疑很快被证实,洛丽塔被人绑架后,亨伯特急不可耐地要查清尾随者的身份,惊讶地发现对方是个玩字谜游戏的高手,因为他在每一个酒店下榻登记时,都用一些深奥难测、神秘玄妙的假名:有阿里斯多芬、莫里哀戏剧中的人物,有美国精神治疗先驱菲尼亚斯·昆比,最有名的当属这个“某人,珀洛克,英格兰”。这个珀洛客名叫奎尔蒂—Quilty,跟guilty(有罪的)形似音近,暗示其作为流氓作家的道德底色。
  又如在帕慕克二○○○年出版的小说《雪》的第十六章,虔诚的宗教高中学生奈吉甫跟流亡诗人卡有一段推心置腹的对谈。卡一边说话,一边看着窗外纷扬的雪花,一首诗在脑海里应运而生。“如果没有‘从珀洛克来的人’,感觉自己就能把奈吉甫看到的情景像写一首诗一样写到本子上。”虽然周围有人进出,但所幸没对他造成足够大的干扰。在随后的读诗会上,卡流利轻松地朗诵了自己的新作。
  科幻作家同样钟情于珀洛客这个角色。最有名的是雷蒙德·琼斯于一九四七年发表的《珀洛客》。故事主人公是个研究心灵传送的科学家,可他的工作总是被属下无休止的干扰所中断。這听起来有点像是迫害狂的征兆,不过他的预感在小说结尾被证实了,原来蓄意干扰他的是一个叫“珀洛克”的组织,他们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幸被柯勒律治识破:
  你们的诗人柯勒律治在服用药物后神志变得恍惚,看穿了我们的意图,试图写进《忽必烈汗》。我们的人看出了破绽,立即派出了一员干扰他的回忆,因为我们不想自己的组织被柯勒律治这么准确地描写出来。那个珀洛客就是这种意在干扰的使者。
  不过,珀洛客并非全是招人嫌的闯入者形象,在道格拉斯·亚当斯出版的《德克·简特利的全能侦探社》(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里,珀洛客化身为适时出现的人类拯救者。故事讲的是一群外星人,他们四十亿年前就有意入住地球,但因为机械师操作失误,导致他们的飞行器失灵,外星族全部覆没,但机械师一直阴魂未散地潜伏在地球表面,试图将飞行器修好之后收回失地。机械师的阴魂四处漫游,谋求同党,最终看中了柯勒律治—《忽必烈汗》未发表的诗行里就隐藏着修复飞行器的秘密指令。由侦探、软件开发者、大学导师构成的“珀洛客族”—人类的代表,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乘坐时光机回到柯勒律治的农舍,适时敲响了房门,从而成功地干扰了外星人的复仇计划,挽救了人类。意在干扰的拜访结束了,简特利侦探不无狡黠地向诗人致歉:“我真心希望没打扰你做要紧的事。”
  柯勒律治也许不会料到,这个看似不招人喜欢的珀洛客会被后人如此宠爱,如今其衍生者已难以计数,与之呼应的名家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位外,还有柯南·道尔、罗伯特·格瑞夫斯、路易士·麦克尼斯等,不一而足。两百年来,这个神秘的闯客犹如一个领跑者,催生了众多呼应的文本,构成了一个不断向前、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我们期待着下一个接跑者的出现。
其他文献
法国小说家马迪亚斯·埃纳尔曾多次到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等地旅行,中东文化成为他笔下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二○一五年,他的作品《指南针》荣膺龚古尔文学奖。小说讲述了维也纳音乐学家弗朗兹在梦境中的一段中东之旅,描绘了中东地区语言、文化和音乐的融合与差异。五年前,他的另一部作品《和他们说说战争、国王和大象》夺得二○一○年法国龚古尔中学生奖,该奖项由学生票选得出,可读性更强,更受欢迎。二○一五年七月,
期刊
一  读比拉-马塔斯的《巴黎永无止境》(尹承东译),正好也在读扎加耶夫斯基的《自画像》(黄灿然译)以及刚出版的海涅的《佛罗伦萨之夜》(赵蓉恒译),看到那些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诗人,拿起笔来都要情不自禁地提到巴黎,赞美巴黎。  波兰诗人说:“我喜欢在巴黎街头长时间散步……”德国诗人说:“巴黎使我十分高兴,这是由于它那欢快的气氛……”而西班牙作家说起他的“喜欢”来,用上一连串排比句:“我喜欢巴黎,喜欢
期刊
三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文章,题目是“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作为毕业论文。写这个题目,当时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的一位老师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关于曹操研究的论文,我觉得很有可议之处。正赶上要报毕业论文题目,匆匆想到不妨就此商榷一番。在我看来,老师的思路是以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评价文学人物,其中可以看出一些学术以外的话语背景,如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对曹操的正面肯定,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
期刊
虽然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都沉迷于色彩、崇敬大自然、歌颂日常生活,但在其他方面却背道而驰(图6)。印象派以率真自发为荣;新印象派则崇尚精心策划。前者的作品通常在户外一气呵成;后者的唯有在画室里才能慢条斯理地竣工。一个无条件地信赖主观视觉,能接受任何偏离现实的效果—只要这些来自画家亲眼所见;另一个只肯归顺客观的科学,毫不考虑个人经验。  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老普林尼的四色法就让画家和学者争论不休。  但无论
期刊
时二○一五年,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颁给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四十年前的一九七五年,获奖作品为安妮·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这两种作品,均属如今非常受关注的“自然文学”范畴,但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重要区别。  如果以一九六二年蕾切尔·卡森出版《寂静的森林》为界,我们可以为自然文学划出两大支脉。一支是以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为先驱的传统自然文学;另一支是由蕾切尔·卡森开创的“新自然文
期刊
[译者的话] 宋春舫(1892-1938)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戏剧先驱,也是西方戏剧的重要引介者。他对戏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宋春舫论剧》(全书3册,分别出版于1923、1936、1937年),既有对西方戏剧渊源与流派的介绍,又有对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评价。除此之外,学贯中西且熟谙外语的宋春舫,还曾以法语出版过若干著作。此事很早就为英国作家毛姆所知,一九一九年毛姆访华,拜见当时任教于北大的宋春舫,毛
期刊
“看张”,自然是从张爱玲的一个集子名《张看》翻造过来。世界既由得张爱玲来看,我们亦可经张爱玲去看这个世界。本篇所指的“世界”不大,只是上海。一、缘起:不要把上海看偏了  前不久读过一篇论文,是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词的。题目很新鲜,论述也不俗,但看来看去发现一个问题,即全文所指的流行歌曲,便是从《毛毛雨》到《蔷薇处处开》这般的软性音乐。这与我童年印象并非一致。这些歌我都知道,也会哼几句,都
期刊
一个奇怪的人。  多才多艺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诗人、小说家、设计师,各种设计师,从瓷砖、家具、地毯到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他知道美丽为何物,还能依靠这种对美的敏锐判断发家致富。留着马克思一样的大胡子的他,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那本收录在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的《乌有乡消息》就是他写的。  他的名字叫威廉·莫里斯,一个大众可能感到陌生的名字,是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先驱。  威廉·莫里斯
期刊
一、福州首山妙峰寺游神  二○一五年六月十一日,农历四月廿五。这一天骄阳似火,气温达到三十八度。在庙内一同用过午餐之后,福州仓山首山村的游神队伍从魁峰胜境鱼贯而出。队伍里首先出现的是写有“首山魁峰胜境”“高盖山妙峰寺”“天仙府五位灵公”的一对大灯笼,其次是一对黄旗锣(前锣后旗挑在肩上),一面双人抬大鼓,鸣锣鼓开道作为前导。随后是“肃静回避”“禁止喧哗”执事牌两队,彩旗之后是竖式衔头旗一面,上书主神
期刊
二○一六年九月一日,黄克孙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悲痛—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盖棺定论,他首先是个诗人,其次才是物理学家。记得八年前,第一次访黄教授,他亲口对我说:“一百年后,若还有人记得我黄克孙的名字,一定是因为我写的诗及我的译诗。”说得多么坦荡自信。我把黄教授的话转告给一位物理学家,他不同意,他认为黄教授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同样可以名垂史册。他的物理学著作包括:《统计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