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深沉撞击,都强烈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种的竞争的终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属。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端,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各种高规格、全方位的优秀合格的专门人才服务于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着重从四川省选取7所大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阐述大学教育中公共体育教学对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2000年至2011年以来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关于高校公共体育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章40余篇。
2.2 访问调查法
为深入了解,需要花长时间与同学、教师交流,详细记录涉及到的问题。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
3.1.1体育课程模式
高校基本使用“选择制”课程模式。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运动单项教学,教师固定,项目固定,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从事该单项的技术学习和锻炼的一种形式。其代表学校有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理工等采用每学期一个项目的“选择制”模式教学,也有两年可选一个项目的,即初级班和提高班分开来选择,如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等高校。其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性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其组织形式是打破原有教学班,根据学生所选择的项目和教师分项教学。其教材选用趋向专业化、少而精,单元教学课时相对充足。
3.2公共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网球、跆拳道、游泳,其中游泳为必修项目。术科内容显得有些狭窄,项目有限,娱乐体育的内容较少。另外,很多高校都新增开设的一些新兴项目,例如桥牌、轮滑、定向越野等项目,均为自编,这些项目也是以前很少甚至没有的,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从四川省部分高校体育教材的安排发现,各院校的一年级体育教学大多仍是围绕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两条主线展开。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调查中得知,很多学生喜欢的项目都没能得到很好开展,例如有台球、围棋、棒球等等。
3.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打破常规,在原有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3.3.1强烈的学习欲望
大学是学习、成才的理想场所。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大学只是人才成长的加油站。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大学学习只是又一个新的起点,他们会从“满足感”中尽快解脱出来,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高等学校要培养好、维护好、引导好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3.2敏锐的洞察力
创新型人才在学习上是主动的,在行动上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探索意识很强,不仅对新生事物很敏感,而且还能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思维路线,产生与众不同的联想。创新型人才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总是试图寻找新的方法,积极探索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新的事物,发现新的规律。
3.3.3活跃的思维能力
创新型人才不会盲从书本上的结论和别人的观点,在对待某一个问题时,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常常能够提出与众不同但又可以为大家所接受、认可的观点,能够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甚至进行批判,形成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力活跃一是指很快产生新的想法,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举一反三,能够进发出更新的想法。
3.3.4良好的实践能力
创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的设计、构想、知识体系,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体育运动要求人的头脑冷静,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判断各种情况和问题,在各种可能的方法中选择较优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特质为培养良好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3.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3.4.1体育教学培养学习欲望
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达到课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有些体育运功的,比如球类运动,因其自主性强,竞争性强,能迅速看到结果,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4.2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集体项目都要求队员或是教练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在篮球运动,要想在比赛中占得主动,就要求队员或是教练必须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及果断的判断能力,根据场上情况作出合理战术布置。
3.4.3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法,但决不是盲目地动,而是动脑子的身体活动,是科学的锻炼身体。体育教学能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行动脑思维,找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起跳点。通过练习与思维更好地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把动作原理与身体活动的肌肉感觉联系起来,调节动作的速度和肌肉用力的幅度,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把内在的意识和外在的形式相结合。
3.4.4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以实践为主的一项活动。教师在授课时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生动地展示每个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当然要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投身于该项运动。这样通过理论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在投入到实践这一进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技术的掌握程度,使学生亲自体验到技术核心,进行自我评价,從而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策略
4.1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创造性获取、加工、输出知识信息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知识体系,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创新型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勇于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4.2 教学系统化
4.2.1改革教学内容
按照创新性的原则,革新教学大纲,编写科学实用的教材,压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内容,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努力使学生获取最新的、有用的知识信息。增加选修课,开设特色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渗透课,将科学文化娱乐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4.2.2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
大学的公共体育教学在评价体系上一直处于比较固定、死板的模式。比如某项技术的达标与技术评定,目前还有大学生体侧占有很大比重。这种评价完全没有把学生的进步与进步幅度纳入到考核当中,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一个能区别对待、提高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科学评价体系。
4.3改革完善体育管理制度
4.3.1转变思想,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管理者反思以往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探索更科学、合理、人性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应当摒弃旧观念,把学生当作“当事人”、当作“主体”,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改革要为保障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由、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服务。
4.3.2突出职能,以服务为本
高校管理者手中的权力越大,其服务的责任也越大。服务不是意味着管理者身份和地位的降低,而是意味着其职责范围的扩大和管理职能的延伸。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服务上,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积极兴建运动场地,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師轮流进行指导。
4.3.3完善章程,以教学为本
学习自由是发展大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基石。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既要强调规范意识又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一方面,制度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制度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能够激励体育教师创造性地“教”,激励学生积极地“学”。
4.3.4明确奖惩,以激励为本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组织中的经济个体,只有调动其教学积极性,激励其教学能力的有效发挥,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体育教师的课时系数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偏低,这对于体育的学科地位、对体育教师的地位与教学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着力解决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完善现有的报酬体系。但同时,也应该引入一定的处罚机制,对于没有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差的要给予处罚。
(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校2009改基金项目“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刘健权:“素质教育观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864-66页.
② 张凌云:“对高校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08.1 91-93页.
③ 太来提·热合木吐拉:“浅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7-48页.
④ 孔庆涛,陈月亮,齐宗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发展对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4 21-25页.
⑤ 张旻,王志强,张育存:“我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6-27页.
注: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无编号)
作者简介:
王海飞(1978.2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现供职单位全称: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理论教学与训练。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深沉撞击,都强烈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种的竞争的终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属。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端,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各种高规格、全方位的优秀合格的专门人才服务于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着重从四川省选取7所大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阐述大学教育中公共体育教学对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2000年至2011年以来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关于高校公共体育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章40余篇。
2.2 访问调查法
为深入了解,需要花长时间与同学、教师交流,详细记录涉及到的问题。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
3.1.1体育课程模式
高校基本使用“选择制”课程模式。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运动单项教学,教师固定,项目固定,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从事该单项的技术学习和锻炼的一种形式。其代表学校有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理工等采用每学期一个项目的“选择制”模式教学,也有两年可选一个项目的,即初级班和提高班分开来选择,如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等高校。其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性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其组织形式是打破原有教学班,根据学生所选择的项目和教师分项教学。其教材选用趋向专业化、少而精,单元教学课时相对充足。
3.2公共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网球、跆拳道、游泳,其中游泳为必修项目。术科内容显得有些狭窄,项目有限,娱乐体育的内容较少。另外,很多高校都新增开设的一些新兴项目,例如桥牌、轮滑、定向越野等项目,均为自编,这些项目也是以前很少甚至没有的,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从四川省部分高校体育教材的安排发现,各院校的一年级体育教学大多仍是围绕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两条主线展开。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调查中得知,很多学生喜欢的项目都没能得到很好开展,例如有台球、围棋、棒球等等。
3.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打破常规,在原有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3.3.1强烈的学习欲望
大学是学习、成才的理想场所。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大学只是人才成长的加油站。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大学学习只是又一个新的起点,他们会从“满足感”中尽快解脱出来,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高等学校要培养好、维护好、引导好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3.2敏锐的洞察力
创新型人才在学习上是主动的,在行动上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探索意识很强,不仅对新生事物很敏感,而且还能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思维路线,产生与众不同的联想。创新型人才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总是试图寻找新的方法,积极探索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新的事物,发现新的规律。
3.3.3活跃的思维能力
创新型人才不会盲从书本上的结论和别人的观点,在对待某一个问题时,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常常能够提出与众不同但又可以为大家所接受、认可的观点,能够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甚至进行批判,形成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力活跃一是指很快产生新的想法,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举一反三,能够进发出更新的想法。
3.3.4良好的实践能力
创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的设计、构想、知识体系,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体育运动要求人的头脑冷静,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判断各种情况和问题,在各种可能的方法中选择较优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特质为培养良好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3.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3.4.1体育教学培养学习欲望
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达到课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有些体育运功的,比如球类运动,因其自主性强,竞争性强,能迅速看到结果,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4.2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集体项目都要求队员或是教练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在篮球运动,要想在比赛中占得主动,就要求队员或是教练必须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及果断的判断能力,根据场上情况作出合理战术布置。
3.4.3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法,但决不是盲目地动,而是动脑子的身体活动,是科学的锻炼身体。体育教学能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行动脑思维,找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起跳点。通过练习与思维更好地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把动作原理与身体活动的肌肉感觉联系起来,调节动作的速度和肌肉用力的幅度,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把内在的意识和外在的形式相结合。
3.4.4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以实践为主的一项活动。教师在授课时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生动地展示每个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当然要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投身于该项运动。这样通过理论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在投入到实践这一进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技术的掌握程度,使学生亲自体验到技术核心,进行自我评价,從而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策略
4.1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创造性获取、加工、输出知识信息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知识体系,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创新型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勇于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4.2 教学系统化
4.2.1改革教学内容
按照创新性的原则,革新教学大纲,编写科学实用的教材,压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内容,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努力使学生获取最新的、有用的知识信息。增加选修课,开设特色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渗透课,将科学文化娱乐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4.2.2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
大学的公共体育教学在评价体系上一直处于比较固定、死板的模式。比如某项技术的达标与技术评定,目前还有大学生体侧占有很大比重。这种评价完全没有把学生的进步与进步幅度纳入到考核当中,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一个能区别对待、提高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科学评价体系。
4.3改革完善体育管理制度
4.3.1转变思想,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管理者反思以往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探索更科学、合理、人性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应当摒弃旧观念,把学生当作“当事人”、当作“主体”,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改革要为保障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由、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服务。
4.3.2突出职能,以服务为本
高校管理者手中的权力越大,其服务的责任也越大。服务不是意味着管理者身份和地位的降低,而是意味着其职责范围的扩大和管理职能的延伸。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服务上,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积极兴建运动场地,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師轮流进行指导。
4.3.3完善章程,以教学为本
学习自由是发展大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基石。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既要强调规范意识又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一方面,制度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制度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能够激励体育教师创造性地“教”,激励学生积极地“学”。
4.3.4明确奖惩,以激励为本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组织中的经济个体,只有调动其教学积极性,激励其教学能力的有效发挥,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体育教师的课时系数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偏低,这对于体育的学科地位、对体育教师的地位与教学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着力解决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完善现有的报酬体系。但同时,也应该引入一定的处罚机制,对于没有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差的要给予处罚。
(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校2009改基金项目“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刘健权:“素质教育观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864-66页.
② 张凌云:“对高校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08.1 91-93页.
③ 太来提·热合木吐拉:“浅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7-48页.
④ 孔庆涛,陈月亮,齐宗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发展对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4 21-25页.
⑤ 张旻,王志强,张育存:“我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6-27页.
注: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无编号)
作者简介:
王海飞(1978.2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现供职单位全称: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理论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