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有时是一场闹剧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全身心地崇拜过谁了。
  做一个忠实粉丝实在是个累活儿:集中精力搜寻偶像的最新动态,孜孜不倦地收集专辑、海报、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不惜倾家荡产挤进演唱会、签售会,全力支持偶像代言的所有产品,就连偶像的血型、星座、生日、喜好、个人历史都烂熟于心,记得比自己父母的信息还清楚牢固。
  我始终无法理解这种狂热:隔了那样遥远的距离,死心塌地地热爱某个并不认识自己的陌生人——没错,就是陌生人,因为我们没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真实的他们。不要天真地以为熟知他们的一颦一笑,准确辨认出他们的声音,看了几千篇采访他们的稿子和新闻,就能真正了解他们。你真正了解你的父母、同桌、班主任吗?天天在你身边转悠的人的脾性还摸不透,更何况那些从没搭过话的明星呢。
  小时候我也追星,但没到过无可救药的程度。当我兴致勃勃地学唱某位明星全部的歌曲时,家人试探性地问:“他要开演唱会了,用你的压岁钱买张1000元的票,去不去?”我斩钉截铁地说:“不去!”“那如果我们给你买呢?”“那也不去!”我清醒地说,“完全没必要,我喜欢的是歌,不是人。还不如用这些钱再买些正版CD呢。”
  后来我崇拜过一些演员、运动员、知名作家和学者,但依旧没能修炼成合格的粉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我有机会接触其中一些名人时,我惊讶地发现,再耀眼的明星也都是人,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孤独疲倦,有烦躁庸俗,有卸妆后的邋遢,有各种缺点和坏习惯。不由得想起赵本山小品里那句话:“你白云什么名人,那就是个人名!”
  你可能会大笑道:“废话!他们当然是人!”但我这句话绝对不是废话,而是必要的提醒,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粉丝已经不把名人看作“人”,而是看作“神”了。
  起初“女神”“男神”这种词出现,我还是当玩笑,没想到这股势头愈演愈烈,实在让人忍无可忍。人就是人,就算是比喻,用“神”也太过分了。现在,“神”都是人造的,而且是由媒体创造出来的:包装、鼓吹,最后成功地神化。为什么非要创造出一些“神”凌驾在众人之上呢?是因为我们缺少信仰,非要找点东西补足心头的空虚吗?非要找个人来崇拜不可吗?
  再看看被炒得如火如荼的八卦,一小句鸡毛蒜皮的明星动态就能引来一场全民地震。一看见谁跟谁分手了,谁跟谁离婚了,网友们就嚷嚷“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实在想不通,两个名人的感情波折怎能摧毁那么多人的爱情信仰,为什么粉丝们甘愿把自己珍贵的感情建筑在毫不相干的人身上?
  崇拜有时真是一场闹剧。
  有人说,把明星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作为动力总可以吧?我觉得当然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千万不要只盯着明星的光芒,而遗失了自己的独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傻傻地说自己要成为“第二个某某”,就算某某万人瞩目,你也不要成为他的影子。成为你自己,比什么都有价值。
  模仿别人,源于不自信:不确定自己的发型好不好看,干脆剪得跟某名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写作的风格受不受欢迎,就刻意模仿某作家的语体用词。崇拜明星,就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灵魂,希望找个支架,把自己的皮肉挂上去。这太可怕了。没有人值得你丢弃自己,只要你努力,你可能比你的偶像更棒。
  每次有人问我的男神或者女神是谁,我都爱答不理地说没有。这不是目中无人。我也有非常喜欢、敬仰的人,他们的学识、才能或人品超出常人。我看他们的电影,听他们的歌,参加他们的讲座,有时还买他们的书。但我不是他们的粉丝。我就是我,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
其他文献
1  乔南的个子并不高,可是她和同桌却一直坐在教室有些靠后的位置。晚自习时,常常觉得这个靠窗的偏远位置的灯光有些暗,同桌终于有些烦了。  “乔南,我们去让班主任给我们把座位往前调吧,前几排那个又高又壮的女生就像一座山一样,真是岿然不动啊,每次都挡着我,而且,我们这里一到晚上就特别暗。”  “算了吧,就算对他说了,他也未必会给我们调换。而且,这次考试又退后了好几名,我才不要闲着没事找他呢。”乔南皱了
期刊
高三一年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当班里的学霸们从桌洞里将成打用过的草稿纸拿出来,准备清理掉的时候,飞速扑过去抱大腿,表明愿意代劳。  拿到草稿纸后干什么呢?真的扔垃圾桶?叠成纸盒用来吐瓜子壳?折几折放在下面垫桌脚?贴在自己的课桌上一日三拜?虽然一日三拜求沾学霸灵气这个因素肯定是有,但是当然肯定不只那么简单啦。  有关的前因后果要从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说起。  那次考试的出卷老师来自省会的全国重点
期刊
高中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作业要做,有很多课文要背,时间似乎十分紧张且弥足珍贵。当我拿起课本,却又毫无头绪,好像看了什么都无法装进大脑里。我拿起一本书,然后选择放弃,继而拿起另一本书……在这样的烦躁纠结中,我度过了一节自习课或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带着懊悔的心情,我仍然是惶惶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结果发现碌碌却无为。  这种状态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高中生涯,对明天或者是未来的安排十分完美,对当下却像
期刊
你若军训,便是睛天  大二以后,要说我每年最期待的时间,就是新生入学军训的这段日子了哦……呵呵呵呵。  站在树荫底下吃着冰镇的西瓜牛奶看着大一的小鲜肉们一点点被烤成“腊肉干”……那酸爽简直不敢相信!而且,我已经干过不止一次这种事了。  说起来我桃花运不旺的原因可能真的是人品太差……吧。(不,主要还是长得丑。)不过……总之,为了挽救一下自己岌岌可危的人品,学姐就勉为其难,传你们一点实用的军训小妙招吧
期刊
暗恋是棵不开花的树挖洞人|靠谱的emaill图|JOJO  席慕蓉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可是现实于我便是:“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尴尬的时刻。”  我曾幻想过无数遍和他第一次正式的遇见,可没想过一次会是这样的。那天我在校门口的超市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买了一堆卫生巾。这样的物品总是不好意思在学校里当着那么多男生买的,于是我每次都是找恰当的时机提前去超市备好。  这天,超
期刊
1  2013年7月29日下午2点,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一个小土堆上伫立着一支架设好的火箭。20多个小伙伴分散隐蔽在一公里开外的地方,胡振宇作为零号指挥员,在距离发射架约30米处的掩体指挥。“三,二,一,点火!”火箭腾空而起,冲上云霄,消失在小伙伴们的视野中。当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刻,胡振宇对着苍穹奋力大吼!  坚持了两年多,胡振宇终于把这枚国内业余火箭界最大的、复杂系数最高的探空火箭送上了天。当火
期刊
媒体上常有中小学介绍五花八门的“特色”,看了总有些疑惑。  30年前,看过一篇苏联讽刺小说《总要搞出点名堂来》,讲述官僚体制下各种形式主义的胡闹,荒诞不经。官僚无事找事,自我折腾,常常鼓动下属“总要搞出点名堂来”,最后活活累死。当时看了感受并不强烈,以为那种闹剧不至于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教育界形式主义的泛滥,回想那个“作死”的官僚,真有重蹈覆辙之惧。不同的是,活活累死的不会是官僚,而是长年累月
期刊
使一次远足成为折磨的可以是鞋里的一粒沙,使一件艺术品失去价值的也许是一丁点不易发现的瑕疵,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的往往是不起眼的蚁穴。如若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事情没有大与小,清理掉一切可以消除的马虎点,成功便会离我们更近。曾从《谷歌面试》中看到过一个叫卡尔的哈佛高材生应聘的故事。他的笔试是理所当然的优秀,面试也是出乎意料的成功,但是他还是被拒绝了。因为他离开时打了一个喷嚏却没有捂住嘴!卡尔不一定是一个没
期刊
妹妹进入青春期以后,对她而言只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明天该穿什么衣服,二是怎样才能迅速地把作业做完。有时看着她和母亲起争执,我担心她像曾经的我一样迷失、无助。我想告诉她很多很多道理,比如这个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时我甚至想说,给我你的路,让我来教你怎么走。  后来我才发现,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试图教导别人如何成长这是徒劳无功的,而我也仅仅是一个经历者,在那些青春岁月里,
期刊
我一辈子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主要是两段时光。一段是谈恋爱的时候。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暗恋一个女生,她坐在我后面三四排的样子。上课时我老是回头去看她,后来慢慢地我就想让她知道我在看她。只要我回头看她,她就脸红了。我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圆脸,经常穿一件绿色的衣服,那时候脑子里面老是在打腹稿,写情书,怎么样给她写情书。初三的时候,她坐在我旁边,那时候我就特别幸福。  然后我十七岁进了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