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阶段,兆瓦级试验电站建设成本巨大,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亟待发展突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OTEC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技术装备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困境、广东省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资源浪费等情况,提出了以LNG气化的低温海水替代深层海水进行温差能发电的新
【机 构】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都 61050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湛江 524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阶段,兆瓦级试验电站建设成本巨大,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亟待发展突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OTEC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技术装备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困境、广东省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资源浪费等情况,提出了以LNG气化的低温海水替代深层海水进行温差能发电的新途径.建议以珠海LNG气化站为例,探索LNG冷能回收–温差能发电、低温冷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初步概算示范基地的投资与收益,完成了相应模式的经济与技术可行性论证.相关发展模式建议、应用案例论证过程,可为我国温差能与低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借鉴和应用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研究不足、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断股修补作业机器人,设计了以地面控制端和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相结合的系统总体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控制方法.地面控制端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现场复杂环境的实时监测以及对机器人本体的远程控制,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实现了关节电机的联动控制.地面控制端简洁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搭配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程序逻辑,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线上自主作业的能力,也增强了地面人员对机器人的远程调控能力.实验表明,系统响应速度快,具有
为了解决手机等用电设备在户外无法充电以及充电接头插拔频繁易坏这一问题,结合太阳能发电与无线充电技术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无线充电器,对系统从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说明,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控制电路、供电电路、电压测量和转换电路、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等,软件部分主要对主流程进行了设计说明.利用该系统对电池容量为3070 mAh手机进行充电,经过6小时手机电量由5%充至100%,在充电过程中系统可对太阳能电池板、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接收端电压进行测量与显示.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一般电子产品的充电要求.
为了对健美操运动员上肢运动姿态进行实时有效的捕获,此次课题实验对微惯性传感器等进行了探究,通过融入二级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方式,改进了姿态解算算法.姿态估计与捕获的结果显示本算法的预测精度较高,这表明采用改进姿态计算算法能够有效规避外界磁场干扰带来的解算风险,在加入自适应加速度误差协方差算子的影响下,估计误差得到了明显的减少,基于微惯性传感器的改进算法可显著提高偏航角、俯仰角与翻滚角的估计精度,并实现对健美操运动员上肢运动姿态的实时捕获.基于微惯性传感器的健美操运动员上肢运动姿态捕获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与
目前研究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测试传播时延过长,导致测试结果精准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发光二极管研究了一种新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分析黄疸光疗仪工作原理,确定黄疸光疗仪工作过程,确定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从而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激光器的输出光电率P与注入电流I的关系曲线,计算出黄疸光疗仪和发光二极管各自的振动频率.以发光二极管的中心位置作为起始点,完成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测试传播时
系统研究了陶瓷试件以纵向姿势进入冷却介质时,浸入式热冲击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和汽化吸热现象的机理,指出了热冲击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造成了试件先后入水部分裂纹差异.发现了热冲击过程中的汽化吸热现象会对试件造成剧烈的热冲击,对陶瓷试件的表面裂纹形貌、长度和三点弯残余强度均造成显著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目前常用的热冲击温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性能的表征和评价造成的影响.
充气式腰椎间盘突出康复器的控制效果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常规的控制方法中存在负载过大的情况,导致自动化控制方法安全性比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充气式腰椎间盘突出康复器自动化控制方法.在正式工作前,使用增量式编码器获取人体信息,同时获得电压输出和牵引力输出,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设计的控制回路中,经过控制回路下达各种控制指令,传递到传动结构,使康复器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对康复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设计的自动化控制方法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平稳性,并且在效应评价中,其改善率在0.5以上,
电力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本文在电力碳预算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深度低碳、零碳、负碳3类电力转型情景,研判电力需求等关键边界条件,构建路径规划优化模型;采用GESP-V软件包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不同情景下包含电源结构、电力碳排放、电力供应成本在内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探讨并剖析煤电发展定位、新能源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多元化供应、电力平衡等实现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稳妥规划转型节奏,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统筹电力全链条技术与产业布局;
针对现有康复理疗器中存在的电路不稳定问题,设计基于嵌入式DSP电路系统优化儿科护理肺功能康复理疗器.在对儿科护理肺功能康复理疗器数据传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DSP控制的二极管电路设计方法,对集成电路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型、滤波放大电路、主控电路、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实现儿科护理肺功能康复理疗器的硬件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儿科护理肺功能康复理疗器输出稳定性较好,电路的可靠性较高.
研究发达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主要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剖析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据此获得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经验启示.自1965年以来,通过产业转移、科技创新、服务业升级,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脱钩型”产业结构,即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产业结构,但同时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的新问题.针对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等现实国情,研究建议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挥数字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为了系统梳理技术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对我国CCUS技术水平、示范进展、成本效益、潜力需求等进行了全面评估.我国CCUS技术发展迅速,与国际整体发展水平相当,目前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但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示范方面,我国具备了大规模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工程能力,但在项目规模、技术集成、海底封存、工业应用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在减排潜力与需求方面,我国理论封存容量和行业减排需求极大,考虑源汇匹配之后不同地区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