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的语文已经不再是灿烂的先秦繁星,也不再是美丽的汉宫秋月。它黯然失色,被人冷落,如何才能再次还给它生机,给它以美丽?从老师的学识和精心设计到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能完成这样美丽的蜕变!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4-1
还记得当年的我们是如何执著地爱上语文这门学科的吗?打动我们的或是那清丽典雅的文字,或是那唯美感伤的意境,或是那光采动人的形象,或是那醍醐灌顶的哲理……而今,我们传所爱之道,授所爱之业,也应将当年的那种感动传递给我们的后人,将语文魅力最大化地凸显出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对语文的渴求。
一、个体学识初显语文魅力
语文老师应是最有魅力的老师,因为语文知识博大精深、牵涉甚广,信口说来,便是一段历史,便是一幅画卷,让人怦然心动、艳羡不已。是的,我们要做一个让学生羡慕的老师,让他们羡慕老师出口成章的才华,羡慕老师如数家珍的学识。做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是典雅华丽的课堂用语,可以是激情澎湃的朗读能力,可以是信手拈来的诗词底蕴,可以是新颖合理的个性见解,甚至可以是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句高雅的幽默、一身优雅的品味。当学生被我们的专业素养震撼后,他们会发自于心的期待我们的课堂。
我曾听过一位女老师上辛弃疾的词作,那位老师瘦小的身躯爆发出的是不相称的激情豪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首《水龙吟》朗诵得抑扬顿挫、悲愤动人,几乎不需要解释,学生也从老师的音调中触摸到古人颤动的心弦了。相信,他们再也不会忘记辛弃疾,不会忘记那篇《水龙吟》。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介绍背景知识干脆就画了一个地图,寥寥几笔画出当时天下大势,老师指点地图侃侃而谈,颇有指点江山的意气,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更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兴趣,有的同学课后还主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
仔细想想,老师的“亮点”将会点亮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这是何等的重要啊!
二、精彩课堂凸显语文魅力
入选教材的课文无一不是文化的精品,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赏读。文字是死的,但它记录的场景却是鲜活的,课堂教学不应把课文肢解成末流的技,而应还原成生活的画面,在境中悟道。
一次上《将进酒》时,请学生朗读,那位男生读得很有激情,但语速稍快,而且是一快到底。他觉得李白的悲愤就应是一气贯之的。我思考了一下,决定临时换种思路和学生探讨。我说,这不就是一场酒宴嘛,结合李白的描写,咱们还原一下当时宴会的场景,想想李白看到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最简单来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句就是宴会中很常见的一个情景,诗人带着几分醉意殷勤劝酒,这时的语调是急切愤然的吗?点一通百,学生融入情境再去读诗就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感受那郁愤于心的无奈。
再比如一位老师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讲到王熙凤出场时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王熙凤凌人的气势、对财富的炫耀,要求学生快速流利地把描写王熙凤衣着的段落读出来。其中有位学生读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这个长句时流利酣畅,颇有口技之妙,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在切身的朗读体验中感受到主人公穿着打扮的繁复,可见她在贾府地位的尊贵及对金钱的渴求。
三、积极参与传承语言魅力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它是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或领悟情感的。我们平时的课堂多以接受情感为主,我想,我们借助文章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自然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因而,试题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成了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素材。
比如,高一学生第一次做对联题时,我让他们事先查阅了对联的相关知识,课堂交流讨论,本意是想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能应对考题即可,但我很快发现学生对对联兴趣浓厚,却对“死板”的考题缺少兴趣。我一想,先顺势提出要求让学生自选四个对联,每组挑一个,对出下联。没想到学生选的四句都颇有难度,甚至有刁钻的难对,但更出乎我意料的事,每组都完成了任务,还对的非常不错。如:橘子洲,洲与舟,舟行洲不行。有学生对:醉翁亭,亭与蜓,蜓飞亭不飞。我明白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好试题中的对联,只是情感上有所排斥罢了。因而,我在表扬了几位表现优秀的同学后提出给他们读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放松一下。我选的文章是《稳中求胜》。一篇文章我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读到一半时,就有不少学生为作者的语言魅力深深折服。读完后问他们此文妙在何处,学生说语言太精美了,我又有意挑出一些语句涵咏,如:“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这不正是对联的功底吗?学生恍然:对联既是对自我智力的挑战,又是写好优秀作文的基本功。古为今用,二者应是完美结合。于是,他们沉下浮躁的心,认真完成了试题。
学生能主动参与,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学生动脑的过程就是对语文最好的传承!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4-1
还记得当年的我们是如何执著地爱上语文这门学科的吗?打动我们的或是那清丽典雅的文字,或是那唯美感伤的意境,或是那光采动人的形象,或是那醍醐灌顶的哲理……而今,我们传所爱之道,授所爱之业,也应将当年的那种感动传递给我们的后人,将语文魅力最大化地凸显出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对语文的渴求。
一、个体学识初显语文魅力
语文老师应是最有魅力的老师,因为语文知识博大精深、牵涉甚广,信口说来,便是一段历史,便是一幅画卷,让人怦然心动、艳羡不已。是的,我们要做一个让学生羡慕的老师,让他们羡慕老师出口成章的才华,羡慕老师如数家珍的学识。做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是典雅华丽的课堂用语,可以是激情澎湃的朗读能力,可以是信手拈来的诗词底蕴,可以是新颖合理的个性见解,甚至可以是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句高雅的幽默、一身优雅的品味。当学生被我们的专业素养震撼后,他们会发自于心的期待我们的课堂。
我曾听过一位女老师上辛弃疾的词作,那位老师瘦小的身躯爆发出的是不相称的激情豪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首《水龙吟》朗诵得抑扬顿挫、悲愤动人,几乎不需要解释,学生也从老师的音调中触摸到古人颤动的心弦了。相信,他们再也不会忘记辛弃疾,不会忘记那篇《水龙吟》。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介绍背景知识干脆就画了一个地图,寥寥几笔画出当时天下大势,老师指点地图侃侃而谈,颇有指点江山的意气,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更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兴趣,有的同学课后还主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
仔细想想,老师的“亮点”将会点亮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这是何等的重要啊!
二、精彩课堂凸显语文魅力
入选教材的课文无一不是文化的精品,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赏读。文字是死的,但它记录的场景却是鲜活的,课堂教学不应把课文肢解成末流的技,而应还原成生活的画面,在境中悟道。
一次上《将进酒》时,请学生朗读,那位男生读得很有激情,但语速稍快,而且是一快到底。他觉得李白的悲愤就应是一气贯之的。我思考了一下,决定临时换种思路和学生探讨。我说,这不就是一场酒宴嘛,结合李白的描写,咱们还原一下当时宴会的场景,想想李白看到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最简单来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句就是宴会中很常见的一个情景,诗人带着几分醉意殷勤劝酒,这时的语调是急切愤然的吗?点一通百,学生融入情境再去读诗就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感受那郁愤于心的无奈。
再比如一位老师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讲到王熙凤出场时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王熙凤凌人的气势、对财富的炫耀,要求学生快速流利地把描写王熙凤衣着的段落读出来。其中有位学生读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这个长句时流利酣畅,颇有口技之妙,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在切身的朗读体验中感受到主人公穿着打扮的繁复,可见她在贾府地位的尊贵及对金钱的渴求。
三、积极参与传承语言魅力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它是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或领悟情感的。我们平时的课堂多以接受情感为主,我想,我们借助文章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自然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因而,试题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成了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素材。
比如,高一学生第一次做对联题时,我让他们事先查阅了对联的相关知识,课堂交流讨论,本意是想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能应对考题即可,但我很快发现学生对对联兴趣浓厚,却对“死板”的考题缺少兴趣。我一想,先顺势提出要求让学生自选四个对联,每组挑一个,对出下联。没想到学生选的四句都颇有难度,甚至有刁钻的难对,但更出乎我意料的事,每组都完成了任务,还对的非常不错。如:橘子洲,洲与舟,舟行洲不行。有学生对:醉翁亭,亭与蜓,蜓飞亭不飞。我明白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好试题中的对联,只是情感上有所排斥罢了。因而,我在表扬了几位表现优秀的同学后提出给他们读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放松一下。我选的文章是《稳中求胜》。一篇文章我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读到一半时,就有不少学生为作者的语言魅力深深折服。读完后问他们此文妙在何处,学生说语言太精美了,我又有意挑出一些语句涵咏,如:“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这不正是对联的功底吗?学生恍然:对联既是对自我智力的挑战,又是写好优秀作文的基本功。古为今用,二者应是完美结合。于是,他们沉下浮躁的心,认真完成了试题。
学生能主动参与,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学生动脑的过程就是对语文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