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诗歌教学则是传承诗歌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诗歌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后作业。本文在论述了诗歌选文的概况及特点的基础上以分析诗歌的作业系统编排为重点,从记忆性、理解性和应用性作业分类进行探析,以对语文教材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材;诗歌;作业系统
一、诗歌选文概况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教材一共有五册,每册都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个模块。诗歌部分是分布在一至四册的阅读与鉴赏模块。诗歌一共有26首约占整个选文篇目的32%。
(一)诗歌选文内容
现代诗歌部分以“情感与意象”为主题选了四首新诗:《沁园春·长沙》、《雨巷》等。文言诗歌分为先秦诗歌:《氓》、《采薇》等;汉代诗歌:《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等;魏晋南北朝诗歌:《归园田居》;唐代诗歌:《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等;宋词:《望海潮)》、《雨霖铃》、等。
(二)诗歌选文特点
现代诗歌:其一,表达现代人情感的新诗都围绕着“情感与意象”的教学主题。其二,选取的三首诗歌具有典范性。戴望舒、徐志摩、艾青都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所选的《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他们的代表作。这三首诗歌使新诗选文极富经典和典范性。
文言诗歌:其一,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以叙事为主也带有强烈的感情如《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其二、选文的思想内容具有丰富性。有抒发爱国主义反抗侵略的、有广求贤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思妇念游子的伤感,更有那热爱山川田园的陶渊明乐得“返自然”。其三,选文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如以词来说,选文中有豪放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婉约派柳永的《雨霖铃》。
(三)诗歌选文位置编排
一是把现代诗歌单独集中组成单元。这种诗歌编排体系使学生集中地学习新诗的文体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现代诗歌位于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是作为整个高中学习的开头,作为学习诗歌的入门基础;位于文言诗歌前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文言诗歌的位置编排有如下特点:第一,横向看从第二册到第四册的第二单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先秦诗歌、唐诗、宋词。单元内课文编排:是按照诗人/作品年代先后顺序编排。第二,选文分散于三册书中。由于文言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选文比现代诗歌数量多且难度大,所以分散于三册书中。
二、诗歌编排中的作业系统
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讲,更要靠学生动手动脑。按照具体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练习的方案或题目,这就构成了语文教材中的作业系统。[1]
顾黄初按照作业的作用,将作业大致分为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教材中的作业以每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的形式出现。
(一)记忆性作业
记忆性作业主要包括抄寫、背诵、复述、朗读等。在诗歌部分的作业系统中,记忆性的作业主要有五种层次,即朗读并背诵、背诵、有感情地朗读、朗读、熟读。虽然都是要求读背,但是在具体措辞上却有所差异。记忆性作业大多都位于习题的第一题,少数位于二、三、四题的位置。
(1)诗歌记忆性作业分层结果
诗歌部分选文一共26篇,其中要求朗读并背诵共8篇,要求背诵共10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1篇,要求朗读1篇,要求熟读2篇,无要求的共有4篇。
(2)诗歌记忆性作业分层结果分析
①要求学生能够背诵的篇目约占69%。这就要求学生能很好的背诵诗歌。其中有三首现代诗歌,此外都是文言诗歌。②有感情地朗读篇目过少。诗歌无论还是文言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字里行间都有充沛的感情,而作业系统当中明确提出有“感情地”朗读却只有一篇。而《雨巷》和《再别康桥》是人们在很多场合经常选择的朗读材料,可以利用有感情地朗读来训练学生朗诵和口语,边读边体会,发展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①作业系统中有约31%的篇目对于背诵没有要求,可是在名句默写题型的考试当中,对于没有要求的背诵篇目仍然是会考察的。②有4篇无要求的文言诗歌,《锦瑟》、《马嵬》、《望海潮》和《雨霖铃》这些是李商隐和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诗词。
(一)理解性作业
(1)诗歌作业系统理解性作业内容(如表1)
理解性的作业,是让学生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之后,再反思诗歌当中这样来表达的原因和效果。比如《离骚》的第三题,理解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采薇》第三题中说说重章叠句的特点等。
(2)理解性作业内容分析
①理解性作业在作业系统中数量较多,包含众多知识点。一共有14课,共有36道理解性习题,平均每课有2.5道习题。并且一道习题中包含多个知识点。如《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一题,分析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相融合的意境,并分析如何表现意境及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②紧扣新课标。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很多习题中都有明确提出“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等字眼。如《杜甫诗三首》中第二题要求理解诗歌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同时分析中间两联用的表现手法。③位于习题中的2、3题居多。也就意味着理解性作业位于习题的中后位置,处于记忆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之间。
(三)应用性作业
应用性作业主要指动手动口的作业,如造句、写小短文或作文。
(1)诗歌作业系统应用性作业内容(如下表2)
诗歌作业系统中的应用性作业一共有13道练习题,12课除《李清照词两首》中有两道习题外,都是一课一题的配置。
三、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2)诗歌作业系统应用性作业内容分析
①以写短文为主,一共有13道应用性的习题就有6道要求写各种短文。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第四题要求写关于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短文或诗歌,等。
②紧扣新课标。新课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如在《李清照词两首》中的第二题要求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和《柳永词二首》中第三题要求选一篇离别词写赏析短文,体现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和提高文学修养。
三、诗歌作业系统的特点
(1)题型呈现多样化与生活化。有分析具体知识点的题、诗歌或短文的题、分享自己看法观点的题、收集资料的题、将作业与书法和音乐结合的题体现了题型的多样化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与生活结合如《苏轼词两首》中第二题,对词中所表达的生活态度的看法。(2)作业要求难度呈现递进性。无论是理解基础知识,还是培养技能,都得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习题中的第一题多是记忆性的作业和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题。第二至三题是理解性作业占多数,分析诗歌表现手法,诗句表达效果等。最后一题三至四题一般是难度教大的应用性作业,需要查资料。(3)配置呈现出灵活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的质和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作业的编排上就应该有难有易,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如《李清照词两首》中的第一题则是相对简单的分析词中的时节、抒发的感情等。第二题中要求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第三题则是要收集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被赋予特定含义的意象,并说明表达怎样的情感。第二三题明显难于第一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谢孟瑶(1992~),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教材研究。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语文教材;诗歌;作业系统
一、诗歌选文概况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教材一共有五册,每册都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个模块。诗歌部分是分布在一至四册的阅读与鉴赏模块。诗歌一共有26首约占整个选文篇目的32%。
(一)诗歌选文内容
现代诗歌部分以“情感与意象”为主题选了四首新诗:《沁园春·长沙》、《雨巷》等。文言诗歌分为先秦诗歌:《氓》、《采薇》等;汉代诗歌:《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等;魏晋南北朝诗歌:《归园田居》;唐代诗歌:《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等;宋词:《望海潮)》、《雨霖铃》、等。
(二)诗歌选文特点
现代诗歌:其一,表达现代人情感的新诗都围绕着“情感与意象”的教学主题。其二,选取的三首诗歌具有典范性。戴望舒、徐志摩、艾青都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所选的《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他们的代表作。这三首诗歌使新诗选文极富经典和典范性。
文言诗歌:其一,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以叙事为主也带有强烈的感情如《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其二、选文的思想内容具有丰富性。有抒发爱国主义反抗侵略的、有广求贤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思妇念游子的伤感,更有那热爱山川田园的陶渊明乐得“返自然”。其三,选文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如以词来说,选文中有豪放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婉约派柳永的《雨霖铃》。
(三)诗歌选文位置编排
一是把现代诗歌单独集中组成单元。这种诗歌编排体系使学生集中地学习新诗的文体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现代诗歌位于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是作为整个高中学习的开头,作为学习诗歌的入门基础;位于文言诗歌前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文言诗歌的位置编排有如下特点:第一,横向看从第二册到第四册的第二单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先秦诗歌、唐诗、宋词。单元内课文编排:是按照诗人/作品年代先后顺序编排。第二,选文分散于三册书中。由于文言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选文比现代诗歌数量多且难度大,所以分散于三册书中。
二、诗歌编排中的作业系统
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讲,更要靠学生动手动脑。按照具体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练习的方案或题目,这就构成了语文教材中的作业系统。[1]
顾黄初按照作业的作用,将作业大致分为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教材中的作业以每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的形式出现。
(一)记忆性作业
记忆性作业主要包括抄寫、背诵、复述、朗读等。在诗歌部分的作业系统中,记忆性的作业主要有五种层次,即朗读并背诵、背诵、有感情地朗读、朗读、熟读。虽然都是要求读背,但是在具体措辞上却有所差异。记忆性作业大多都位于习题的第一题,少数位于二、三、四题的位置。
(1)诗歌记忆性作业分层结果
诗歌部分选文一共26篇,其中要求朗读并背诵共8篇,要求背诵共10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1篇,要求朗读1篇,要求熟读2篇,无要求的共有4篇。
(2)诗歌记忆性作业分层结果分析
①要求学生能够背诵的篇目约占69%。这就要求学生能很好的背诵诗歌。其中有三首现代诗歌,此外都是文言诗歌。②有感情地朗读篇目过少。诗歌无论还是文言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字里行间都有充沛的感情,而作业系统当中明确提出有“感情地”朗读却只有一篇。而《雨巷》和《再别康桥》是人们在很多场合经常选择的朗读材料,可以利用有感情地朗读来训练学生朗诵和口语,边读边体会,发展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①作业系统中有约31%的篇目对于背诵没有要求,可是在名句默写题型的考试当中,对于没有要求的背诵篇目仍然是会考察的。②有4篇无要求的文言诗歌,《锦瑟》、《马嵬》、《望海潮》和《雨霖铃》这些是李商隐和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诗词。
(一)理解性作业
(1)诗歌作业系统理解性作业内容(如表1)
理解性的作业,是让学生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之后,再反思诗歌当中这样来表达的原因和效果。比如《离骚》的第三题,理解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采薇》第三题中说说重章叠句的特点等。
(2)理解性作业内容分析
①理解性作业在作业系统中数量较多,包含众多知识点。一共有14课,共有36道理解性习题,平均每课有2.5道习题。并且一道习题中包含多个知识点。如《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一题,分析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相融合的意境,并分析如何表现意境及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②紧扣新课标。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很多习题中都有明确提出“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等字眼。如《杜甫诗三首》中第二题要求理解诗歌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同时分析中间两联用的表现手法。③位于习题中的2、3题居多。也就意味着理解性作业位于习题的中后位置,处于记忆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之间。
(三)应用性作业
应用性作业主要指动手动口的作业,如造句、写小短文或作文。
(1)诗歌作业系统应用性作业内容(如下表2)
诗歌作业系统中的应用性作业一共有13道练习题,12课除《李清照词两首》中有两道习题外,都是一课一题的配置。
三、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2)诗歌作业系统应用性作业内容分析
①以写短文为主,一共有13道应用性的习题就有6道要求写各种短文。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第四题要求写关于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短文或诗歌,等。
②紧扣新课标。新课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如在《李清照词两首》中的第二题要求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和《柳永词二首》中第三题要求选一篇离别词写赏析短文,体现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和提高文学修养。
三、诗歌作业系统的特点
(1)题型呈现多样化与生活化。有分析具体知识点的题、诗歌或短文的题、分享自己看法观点的题、收集资料的题、将作业与书法和音乐结合的题体现了题型的多样化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与生活结合如《苏轼词两首》中第二题,对词中所表达的生活态度的看法。(2)作业要求难度呈现递进性。无论是理解基础知识,还是培养技能,都得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习题中的第一题多是记忆性的作业和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题。第二至三题是理解性作业占多数,分析诗歌表现手法,诗句表达效果等。最后一题三至四题一般是难度教大的应用性作业,需要查资料。(3)配置呈现出灵活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的质和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作业的编排上就应该有难有易,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如《李清照词两首》中的第一题则是相对简单的分析词中的时节、抒发的感情等。第二题中要求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第三题则是要收集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被赋予特定含义的意象,并说明表达怎样的情感。第二三题明显难于第一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谢孟瑶(1992~),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教材研究。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