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人教课标版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断。
师出示红蓝纸片问:前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和数方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1:红色的大一些,因为它更高,生2:蓝色的大一些,因为它更长。生3:红色的高一些。蓝色的长一些,综合起来大概差不多。
师:差不多,是不是可以准确地说是一样大呀?(生:不能。)
师:直接观察和重叠都难以准确判断,又没有方格可数,怎样才能准确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和小组內同学商量一下。(小组商量约半分钟)
师:有好办法吗?(学生摇头)给你点帮助好吗?(生:好!)
请同学们看学具袋里面的一些小方块,看它能不能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学生操作活动,老师巡视。)
师:说说你比较的结果和你的方法,好吗?(学生上展示台演示)
生1:红色的排15个方块,蓝色的排14个方块,所以红色的大一些。
生2:我也认为红色的大一些,但我是用乘法计算的,一个是2×7=14(个),另一个是3×5=15(个)。
生3:我是重叠起来后数剩下部分的,红色还多5个,蓝色多4个,所以红色的大一些。
师:让我们来看看屏幕上几组同学排的方法,评一评他们的方法是否合理。(屏幕出示课本上的图)生:中间男生的方法不好,一个是方形,一个是圆形,不好比。那个女生的方法也不好,大小不一样,不能比。右边的男生排对了。
师:要想借助一种标准来比不同图形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用同样的图形,还要大小一样。
师:对,我们把这个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标准叫面积单位。……
这是安徽巢湖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居巢区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对这一片断,听课教师都予以较高的评价。这一片段告诉我们,课堂上组织操作活动时,应遵循五个w的原则。
一、when——何时做?——在思维受阻之际
本节课中,教师是采用悬念方式引入操作活动的。先铺垫了观察、重叠、数方格三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然后产生认知冲突:“红、蓝纸片用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比较,怎么办?”在最需要辅助模式的时候,教师提出了操作建议,真是雪中送炭。正所谓不愤不启,悱愤之处最需动手。
二、who——谁来做?——学生才是主体
谁来做?当然是学生!在交流中,教师较好地发挥了展示台的作用,让学生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风采”,三个学生所用的重叠法一个比一个有智慧,又为下一步的铺排作了最好的过渡。现在,有专家提出“无为而教”的观点,即让教师从舞台上的表演主角状态退下来,退在“电脑”的后台程序中,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让给学生。教师的适度“无为”恰恰为学生的充分“有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无为不是放弃不管,是让教师成为控制活动的隐形程序,成为控制课堂活动的核心遥控器。
三、what——做什么?——目标是活动的灵魂
课堂上的做和玩是有目的的体验。在“面积”这一片断中,学生要做的内容是“借助方块工具比出两个图形的大小”,其中蕴涵着“用方块这一标准表达图形面积的数量”这一核心,最终是要明确:“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全等正方形”才是作为面积测量标准的最佳策略。这个目标是清晰明确的,可望也可及。在操作活动的设计中,目标是操作的灵魂。曾见过许多这样的操作活动:场面热热闹闹,做来做去,学生却不明白主题,交流起来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感觉这样的活动好像是学生们热热闹闹去春游,走到半路上才想起来问:“我们要去哪里?”用大量的时间换得很低的效果。教学效益低微。
四、how——怎样做?——要朴实、扎实,求得实效
有效的活动必须把准起点、合理定位。活动之前先要分析学生的基础和经验怎么样?哪些内容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内容需要点拨和引导?“面积”这一课活动处理得就特别好,教师把数方格这一方法在前面事先铺垫好,有了这一基础,课究较难的图形的大小比较时,估计学生会自发想到用“铺排”的方法来“计数面积”,但还难于上升到“不是大小相同、形状相同不能作标准”这一层次水平,所以教师把“铺排”安排为操作,再把操作活动的几个变化情况安排为“分析讨论”,较好地把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解决了教学时间紧张的难题。
五、why——为什么?——操作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课本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陈旧的、浅显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有待发现的新领域,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是最好的方法,参与了活动,就会有感知、领悟和创造。学生提出的比较重叠之后“剩余部分”大小这一方法,不是极有价值的创造吗?如果教师不是让学生从操作中感悟“用统一标准”的必要性,而是直接说“测量面积必须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那么这些创造思维的火花恐怕一星点也看不到了。真是“紙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往往是教学的重头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操作活动也不例外。操作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工作,难以设计,难以组织,常常有花无果,常会出现“形式化活动”和“无效活动”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在“种豆南山下”,是为了“种豆得豆”,那么,不科学的操作活动,则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出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设计一项“种豆”活动,先要考虑想得到什么样的豆?是直接给豆还是让学生体验种豆?谁去种?怎样种最科学?这也就是本文所迷的几个原則,深入分析、实事求是,才有踏实的过程和扎实的效果。
师出示红蓝纸片问:前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和数方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1:红色的大一些,因为它更高,生2:蓝色的大一些,因为它更长。生3:红色的高一些。蓝色的长一些,综合起来大概差不多。
师:差不多,是不是可以准确地说是一样大呀?(生:不能。)
师:直接观察和重叠都难以准确判断,又没有方格可数,怎样才能准确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和小组內同学商量一下。(小组商量约半分钟)
师:有好办法吗?(学生摇头)给你点帮助好吗?(生:好!)
请同学们看学具袋里面的一些小方块,看它能不能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学生操作活动,老师巡视。)
师:说说你比较的结果和你的方法,好吗?(学生上展示台演示)
生1:红色的排15个方块,蓝色的排14个方块,所以红色的大一些。
生2:我也认为红色的大一些,但我是用乘法计算的,一个是2×7=14(个),另一个是3×5=15(个)。
生3:我是重叠起来后数剩下部分的,红色还多5个,蓝色多4个,所以红色的大一些。
师:让我们来看看屏幕上几组同学排的方法,评一评他们的方法是否合理。(屏幕出示课本上的图)生:中间男生的方法不好,一个是方形,一个是圆形,不好比。那个女生的方法也不好,大小不一样,不能比。右边的男生排对了。
师:要想借助一种标准来比不同图形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用同样的图形,还要大小一样。
师:对,我们把这个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标准叫面积单位。……
这是安徽巢湖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居巢区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对这一片断,听课教师都予以较高的评价。这一片段告诉我们,课堂上组织操作活动时,应遵循五个w的原则。
一、when——何时做?——在思维受阻之际
本节课中,教师是采用悬念方式引入操作活动的。先铺垫了观察、重叠、数方格三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然后产生认知冲突:“红、蓝纸片用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比较,怎么办?”在最需要辅助模式的时候,教师提出了操作建议,真是雪中送炭。正所谓不愤不启,悱愤之处最需动手。
二、who——谁来做?——学生才是主体
谁来做?当然是学生!在交流中,教师较好地发挥了展示台的作用,让学生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风采”,三个学生所用的重叠法一个比一个有智慧,又为下一步的铺排作了最好的过渡。现在,有专家提出“无为而教”的观点,即让教师从舞台上的表演主角状态退下来,退在“电脑”的后台程序中,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让给学生。教师的适度“无为”恰恰为学生的充分“有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无为不是放弃不管,是让教师成为控制活动的隐形程序,成为控制课堂活动的核心遥控器。
三、what——做什么?——目标是活动的灵魂
课堂上的做和玩是有目的的体验。在“面积”这一片断中,学生要做的内容是“借助方块工具比出两个图形的大小”,其中蕴涵着“用方块这一标准表达图形面积的数量”这一核心,最终是要明确:“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全等正方形”才是作为面积测量标准的最佳策略。这个目标是清晰明确的,可望也可及。在操作活动的设计中,目标是操作的灵魂。曾见过许多这样的操作活动:场面热热闹闹,做来做去,学生却不明白主题,交流起来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感觉这样的活动好像是学生们热热闹闹去春游,走到半路上才想起来问:“我们要去哪里?”用大量的时间换得很低的效果。教学效益低微。
四、how——怎样做?——要朴实、扎实,求得实效
有效的活动必须把准起点、合理定位。活动之前先要分析学生的基础和经验怎么样?哪些内容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内容需要点拨和引导?“面积”这一课活动处理得就特别好,教师把数方格这一方法在前面事先铺垫好,有了这一基础,课究较难的图形的大小比较时,估计学生会自发想到用“铺排”的方法来“计数面积”,但还难于上升到“不是大小相同、形状相同不能作标准”这一层次水平,所以教师把“铺排”安排为操作,再把操作活动的几个变化情况安排为“分析讨论”,较好地把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解决了教学时间紧张的难题。
五、why——为什么?——操作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课本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陈旧的、浅显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有待发现的新领域,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是最好的方法,参与了活动,就会有感知、领悟和创造。学生提出的比较重叠之后“剩余部分”大小这一方法,不是极有价值的创造吗?如果教师不是让学生从操作中感悟“用统一标准”的必要性,而是直接说“测量面积必须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那么这些创造思维的火花恐怕一星点也看不到了。真是“紙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往往是教学的重头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操作活动也不例外。操作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工作,难以设计,难以组织,常常有花无果,常会出现“形式化活动”和“无效活动”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在“种豆南山下”,是为了“种豆得豆”,那么,不科学的操作活动,则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出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设计一项“种豆”活动,先要考虑想得到什么样的豆?是直接给豆还是让学生体验种豆?谁去种?怎样种最科学?这也就是本文所迷的几个原則,深入分析、实事求是,才有踏实的过程和扎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