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索俯卧折刀位正确摆放方法及术中采取的改良措施。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80例肛肠疾病患者采取俯卧折刀位,随机分为传统组、实验组各9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摆放方法,将患者髂部安置在手术床的中后1/3处将下肢放置于搁腿板上,搁腿板下放使之与床体成30度,外展两腿成45度。实验组在传统组基础上使头部摇低10—15度,减少下肢的体位对血流动力的影响。观察并记录摆放体位前、摆放体位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传统组麻醉后5、10、30分钟HR\BPP>0.05、p<0.05、p<0.01.实验组麻醉前后5、10、30分钟血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掌握正确的摆放方法与原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是每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7-01
近年来,肛肠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治愈该类疾病的首选干预方法,随着临床-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手术方式及术中体位也随着不断完善改进,因俯卧折刀位[1]比以往截石位[2]有摆放方便,术者易于操作,光线好,暴露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俯卧折刀位摆放不当将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3],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方法不当将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为麻醉术中检测带来风险.为此,本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摆放此体位18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传统组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 34-66岁(中位年龄47岁),体重52-94kg(中位体重59kg),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9例,PPH术33例,肛瘘挂线术36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5例。全麻12例,硬膜外麻醉78例;实验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29-69岁(中位年龄49岁),体重49-80kg(中位体重56kg),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11例,PPH术41例,肛瘘挂线术26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2例。全麻14例,硬膜外麻醉76例。两组患者ASA(I--II)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941>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体位摆放以前给予复方氯化钠1000-1500ml输注,缓解因体位改变时血容量不足造成的血压波动。
2.1体位排放 全麻患者在可移动平车上实施麻醉,导尿,导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中间的床面上, 用专用绑带固定好气管插管,五人合力将其摆放在准备好的俯卧位手术床[4]上 。传统组使用传统方法头偏向一侧放置于树脂软垫上防止眼部受压,胸部、髂部分别垫一软棉枕,两腿放于床尾托腿板上,下肢倾斜15-30度,两腿呈45度角, 上身与下肢呈120-150度,双上肢平放或稍下倾放于两侧托手板上,肛周皮肤用宽15*55厘米橡皮膏距肛門15厘米处斜行拉开充分暴露肛周.利于手术操作;实验组患者在传统组基础上将床头摇低10-15度减少下肢低体位对血流动力[5]的影响。
2.2测量时间段 分别在体位摆放前、摆放体位后5、10、30分钟,手术结束体位恢复前,恢复体位后10分钟,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提示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spss10.0统计软件包,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传统组3例患者取俯卧折刀位10分钟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减慢等休克症状,麻醉师给予阿托品1mg,,麻黄素6-30mg.静脉推注,同时将体位改为头低足高位增加回心血量,快速补液补充血液容量,3例患者均在5分钟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3例患者体重分别是64kg、82kg、75kg。摆体位前后5分钟P=0.034<0.05有统计学意义,摆体位后10分钟P=0.0076<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P=0.035>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俯卧折刀位是肛肠外科的常用体位,主要用于位置比较低的直肠肿瘤、肛瘘、痔疮等手术。俯卧折刀位是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强迫体位,护士要考虑摆放好的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野有利于医生操作,又要保证患者安全,若体位安置不当易引起各类不良反应。
正常人头低45度体位下的心脏变化:心率减慢,心脏容积增大,上腔静脉容积增加2倍。对原有心肌病或肺淤血的患者足以诱发致命的急性心脏扩大或肺水肿, 手术病人一经麻醉后,其呼吸动作、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及血管收缩等代偿机制被抑制或削弱,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几乎完全可被体位改变所支配。改变手术体位,可使病人体内静脉血液出现重分布,增加或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例如采取头高30度体位,可立即出现低血压,随即改为头低30度体位,血压又可有效回升,如突然搬动病人,甚至可诱发病人急性虚脱而发生猝死。这类意外易发生于术毕血容量不足或血管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以及心肌明显劳损或贫血虚 弱的病人。所以,需摆放头高足底体位时,因重力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和麻醉药物作用使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应将患者双下肢加压包扎或着压力带,使浅静脉塌陷,减少血管内血液的淤积或将下肢尽量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使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预防血栓生成。
体重是俯卧折刀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及时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调整手术体位垫与手术床。
5 结论
在工作中要求巡回护士对各种手术体位对各系统的影响应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好安置手术体位的基本功,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切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总之,合适的手术体位对手术病人的安全、手术的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秀瑜,徐爱琴.改良折刀位在痔手术中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 29(10):1463-1465.
[2] 彭丽芬,左萍,刘晓芬,王晓燕.全麻患者膀胱结石位摆放时机的选择与舒适度的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114-116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0-437.
[4] 邱鑫水,杨玉英.改进俯卧位手术体位以减少术中并发症的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2,4(9):706-707.
[5] 李立新,钟立琴.观察手术体位的意义[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19(2):55-56.
通讯作者:
董岩,主治医师,威海市立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7-01
近年来,肛肠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治愈该类疾病的首选干预方法,随着临床-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手术方式及术中体位也随着不断完善改进,因俯卧折刀位[1]比以往截石位[2]有摆放方便,术者易于操作,光线好,暴露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俯卧折刀位摆放不当将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3],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方法不当将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为麻醉术中检测带来风险.为此,本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摆放此体位18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传统组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 34-66岁(中位年龄47岁),体重52-94kg(中位体重59kg),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9例,PPH术33例,肛瘘挂线术36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5例。全麻12例,硬膜外麻醉78例;实验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29-69岁(中位年龄49岁),体重49-80kg(中位体重56kg),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11例,PPH术41例,肛瘘挂线术26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2例。全麻14例,硬膜外麻醉76例。两组患者ASA(I--II)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941>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体位摆放以前给予复方氯化钠1000-1500ml输注,缓解因体位改变时血容量不足造成的血压波动。
2.1体位排放 全麻患者在可移动平车上实施麻醉,导尿,导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中间的床面上, 用专用绑带固定好气管插管,五人合力将其摆放在准备好的俯卧位手术床[4]上 。传统组使用传统方法头偏向一侧放置于树脂软垫上防止眼部受压,胸部、髂部分别垫一软棉枕,两腿放于床尾托腿板上,下肢倾斜15-30度,两腿呈45度角, 上身与下肢呈120-150度,双上肢平放或稍下倾放于两侧托手板上,肛周皮肤用宽15*55厘米橡皮膏距肛門15厘米处斜行拉开充分暴露肛周.利于手术操作;实验组患者在传统组基础上将床头摇低10-15度减少下肢低体位对血流动力[5]的影响。
2.2测量时间段 分别在体位摆放前、摆放体位后5、10、30分钟,手术结束体位恢复前,恢复体位后10分钟,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提示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spss10.0统计软件包,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传统组3例患者取俯卧折刀位10分钟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减慢等休克症状,麻醉师给予阿托品1mg,,麻黄素6-30mg.静脉推注,同时将体位改为头低足高位增加回心血量,快速补液补充血液容量,3例患者均在5分钟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3例患者体重分别是64kg、82kg、75kg。摆体位前后5分钟P=0.034<0.05有统计学意义,摆体位后10分钟P=0.0076<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P=0.035>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俯卧折刀位是肛肠外科的常用体位,主要用于位置比较低的直肠肿瘤、肛瘘、痔疮等手术。俯卧折刀位是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强迫体位,护士要考虑摆放好的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野有利于医生操作,又要保证患者安全,若体位安置不当易引起各类不良反应。
正常人头低45度体位下的心脏变化:心率减慢,心脏容积增大,上腔静脉容积增加2倍。对原有心肌病或肺淤血的患者足以诱发致命的急性心脏扩大或肺水肿, 手术病人一经麻醉后,其呼吸动作、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及血管收缩等代偿机制被抑制或削弱,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几乎完全可被体位改变所支配。改变手术体位,可使病人体内静脉血液出现重分布,增加或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例如采取头高30度体位,可立即出现低血压,随即改为头低30度体位,血压又可有效回升,如突然搬动病人,甚至可诱发病人急性虚脱而发生猝死。这类意外易发生于术毕血容量不足或血管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以及心肌明显劳损或贫血虚 弱的病人。所以,需摆放头高足底体位时,因重力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和麻醉药物作用使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应将患者双下肢加压包扎或着压力带,使浅静脉塌陷,减少血管内血液的淤积或将下肢尽量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使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预防血栓生成。
体重是俯卧折刀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及时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调整手术体位垫与手术床。
5 结论
在工作中要求巡回护士对各种手术体位对各系统的影响应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好安置手术体位的基本功,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切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总之,合适的手术体位对手术病人的安全、手术的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秀瑜,徐爱琴.改良折刀位在痔手术中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 29(10):1463-1465.
[2] 彭丽芬,左萍,刘晓芬,王晓燕.全麻患者膀胱结石位摆放时机的选择与舒适度的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114-116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0-437.
[4] 邱鑫水,杨玉英.改进俯卧位手术体位以减少术中并发症的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2,4(9):706-707.
[5] 李立新,钟立琴.观察手术体位的意义[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19(2):55-56.
通讯作者:
董岩,主治医师,威海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