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折服于李镇西老师幽默的语言、谦恭的态度、睿智的思想和不漏痕迹的教育,再次拜读他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更加领会了李老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和人生观的独特魅力。
一、李老师是一位爱心教育大师
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让他走进了儿童的心灵,爱心让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李老师融入到孩子们中,全身心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了学生的信任,而学生都乐意和他交朋友,向他敞开心扉、吐露心中的秘密。
李老师教育学生既因材施教、耐心细致,又睿智机敏充满智慧。在4万字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中所写的一幕幕曲折故事、所用的一个个创新方法就足以窥见他的教育智慧,在教育策略上真正做到了“垂拱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总想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给学生“下马威”,树立所谓的“威严”。岂不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敬而远之,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致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像李老师那样做一位爱心大师是何等必要和幸福啊!
二、李老师是一位民主教育的实践者
李老师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悟出了教育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他大胆推行以法治班的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李老师平易近人、以身作则,把个人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通过班规巧妙地转化为集体的意志,让班上任何人(包括班主任)共同维护集体和谐向上的民主环境,实现在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既是守“法”者又是执“法”人,人人都有权力,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的民主制度。他把自己融于集体的监控之中,也曾受到过班规的惩罚,但正因如此,他才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赢得了以法治班的民主班级的实验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班级管理,是否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或“高高在上”而只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专制的“伟大”形象?是否因为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剥夺了众多学生锻炼才能、开发创造的机会?是否自己只培养了少数的“心腹”而忽略了与其他同学的心灵交往?……所有这些,只要对照李老师的以法治班,都会从中找到答案。
三、李老师是一位科研路上的“苦行僧”
李镇西老师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来研究。他心态平和,从容教育,每天都有新的发现、领悟和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他勇挑重担,把眼光投向“后进生”, 视他们为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诱惑”,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当中,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走向进步和成功,实践着自己“把问题当课题”的教育誓言。他说:“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是源源不断的。”他在勇挑重担的苦行中品尝到了因为付出和思考而换来的教育的幸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快乐的苦行僧。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令自己或棘手或头疼的疑惑、难题,那么就去学做一个快乐的苦行僧吧,把这些疑惑、难题当成自己研究的课题,既把棘手的问题变为成长的阶梯,又把无奈的叹息变成充实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李老师说:“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无往而不胜!”“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所有这些都源于李老师对教育的挚爱,源于他的“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做的更好”的自我鼓励与鞭策,更源于他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崇高理想。
学习李镇西,潜心耕耘在学生心田,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人生亮点。
一、李老师是一位爱心教育大师
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让他走进了儿童的心灵,爱心让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李老师融入到孩子们中,全身心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了学生的信任,而学生都乐意和他交朋友,向他敞开心扉、吐露心中的秘密。
李老师教育学生既因材施教、耐心细致,又睿智机敏充满智慧。在4万字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中所写的一幕幕曲折故事、所用的一个个创新方法就足以窥见他的教育智慧,在教育策略上真正做到了“垂拱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总想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给学生“下马威”,树立所谓的“威严”。岂不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敬而远之,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致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像李老师那样做一位爱心大师是何等必要和幸福啊!
二、李老师是一位民主教育的实践者
李老师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悟出了教育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他大胆推行以法治班的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李老师平易近人、以身作则,把个人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通过班规巧妙地转化为集体的意志,让班上任何人(包括班主任)共同维护集体和谐向上的民主环境,实现在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既是守“法”者又是执“法”人,人人都有权力,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的民主制度。他把自己融于集体的监控之中,也曾受到过班规的惩罚,但正因如此,他才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赢得了以法治班的民主班级的实验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班级管理,是否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或“高高在上”而只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专制的“伟大”形象?是否因为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剥夺了众多学生锻炼才能、开发创造的机会?是否自己只培养了少数的“心腹”而忽略了与其他同学的心灵交往?……所有这些,只要对照李老师的以法治班,都会从中找到答案。
三、李老师是一位科研路上的“苦行僧”
李镇西老师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来研究。他心态平和,从容教育,每天都有新的发现、领悟和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他勇挑重担,把眼光投向“后进生”, 视他们为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诱惑”,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当中,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走向进步和成功,实践着自己“把问题当课题”的教育誓言。他说:“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是源源不断的。”他在勇挑重担的苦行中品尝到了因为付出和思考而换来的教育的幸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快乐的苦行僧。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令自己或棘手或头疼的疑惑、难题,那么就去学做一个快乐的苦行僧吧,把这些疑惑、难题当成自己研究的课题,既把棘手的问题变为成长的阶梯,又把无奈的叹息变成充实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李老师说:“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无往而不胜!”“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所有这些都源于李老师对教育的挚爱,源于他的“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做的更好”的自我鼓励与鞭策,更源于他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崇高理想。
学习李镇西,潜心耕耘在学生心田,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人生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