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的间接性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学习者的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可以帮助听者准确把握说话者的含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对含有间接言语行为的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情况,并得出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02-0028-5
Abstract: The indirectness of language causes difficulty in ou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learners?ability to identify illocutionary forces can help them get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speakers appropriately. The author designed a listening test, including an indirect speech act in each dialogue and a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to identify illocutionary force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implications.
Key word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direct speech act, ident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forces
1.引言
根据奥斯汀的理论,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外行为最关键,它和说话人的意图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是坦言自己想说的话,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在听力理解中,语言的间接性是听者理解话语的最大障碍。听者在听到一句话时,首先接受的是说话人说出的单词和由它们所构成的句子,即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意义’。而间接言语行为的关键是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表示了一定意思的同时又间接地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即‘间接用意’。由此,听者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另外那层意义,在听力理解中非常重要”(吴桂霞,1999)。因此,正确理解间接言语行为、培养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听力理解的关键。目前的高职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如何?作者将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提高目前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2.2 调查对象
从东营职业学院、胜利职业学院、东营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9个自然班,共300人。本调查于2006年3月进行,参加调查的学生完成一年多的高职英语课程学习。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山东省,文化背景相同,学习经历相似。
2.3 研究工具
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调查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学生需要听15个小对话,然后回答15个多项选择题。每个对话中含有一个间接言语行为,学生需要听录音回答一个有关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问题。所有听力测试问题都是从PETS 2模拟试题集(徐强,2001)中精心挑选。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中含有8个问题。1-5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6-8问题主要了解目前听力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2.4 过程与方法
调查者将问卷发放给非任课的教师,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在调查中学生被告知,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他们不需写自己及任课教师的姓名。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回收率为95.33%。有效问卷272,有效率为95.1%。问卷收回后,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常规数理统计。
3.结果和分析
3.1 听力测试结果
从所得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听力测试满分15分,最高分是14分,而最低分只有1分。在272名学生中只有46人及格(及格分数为9分),及格率为16.91%,平均分为6.33。只有20名学生的分数高于 12.75分(优秀),优秀率为7.35%。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的听力成绩很低,他们在听含有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时有困难。在今后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间接言语的识别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如表1所示:
3.2 学生对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认识的调查
3.2.1 学生听力理解中最关键点
对于听力理解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144名学生(52.94%)认为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词汇量;36名学生(13.24%)认为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记忆力,这说明他们的听力理解主要靠记忆力;17.65%的学生认为推理能力对听力理解最关键 ;7.72%的学生认为预测能力对听力理解最关键 ;另外8.45%的学生认为测试技巧对听力理解最关键,这反映了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见图1)。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听力理解的关键点认识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过程、听力习惯不同,他们的听力理解效果也就不同。
3.2.2 学生听力理解目的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在听一段对话或一段文字时最想获得的是什么?他们听力理解的目的是什么?从调查结果显示,37.5%的学生想听清每个单词,每个句子 ;29.78%的学生想听清每一句、弄懂每一句的意思 ;7.72%的学生想听懂所有细节。这个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中还只停留在句子表层意义上,他们听力理解的过程是被动的,他们的这种认识会影响他们对言外之力的理解。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13.6%的学生只听关键词,听懂大意 ;11.4%的学生利用背景知识、上下文知识、听力技巧和策略听懂大意,弄懂说话者的意图等。这说明已有部分学生认识到只听句子的表层意义还不够,还要依靠一些听力技能来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从而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见图2)。
3.2.3 学生“听力好” 的标准
学生对于听力好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26.84%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意味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及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5.51%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是指能够100%的听懂原文 ;62.87%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是指能够顺利回答所听语篇的任何问题 ;4.78%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意味着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原文(见图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听力理解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测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种认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学习效果。
3.2.4 学生听力理解的最难点
听力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有许多难点,但对于他们来说最难点在哪?调查结果显示,28名学生(10.29%)认为听力理解中最难点在于搞不清哪些是关键词 ;31名学生(11.4%)认为听力理解中容易卡在某个生词上,从而影响对整句话的理解 ;41名学生(15.07%)认为听到的是一个个单词,而不是意群 ;43名学生(15.8%)认为听力理解中最难的是听的时候反应比较慢,没时间记笔记。这些都表明学生在听力过程只停留在发音和单词上,他们缺少对说话者真实意图的理解意识。
27名学生(9.94%)认为听力理解中的最难点在于搞不清讲话人的真实意图 ;44名学生(16.18%)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于有时只能理解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推不出其含义 ;58名学生(21.32%)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于有时候搞不清有些句子的意思(见图4)。可以看出,对于许多学生来说(47.44%),因为在听力理解中,他们只集中在词和句子上,虽然有时候他们听懂了说话人在说什么,但也不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因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需要听者在听懂说话者意思的基础上,依靠推理得出隐含的说话者意图。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准确理解这种间接表达的说话者意图是听力理解中的最难点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点帮助他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被调查“听力理解中最难的选择题”这个问题时得到了验证。结果显示,7.48%的学生认为明示题是最难的,15.07%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归纳题,7.72%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计算题,而72.43%的学生认为暗示题(推理题)最难(见图5)。该结果与前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一致的,这表明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中的推理能力不是很好,只有克服了学生听力理解中的这个难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才得以提高。
3.3 对学生听力理解中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培养的调查
目前的听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否十分有效?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3.3.1学生听前活动的调查
在学生进行听力活动前,教师要组织积极有效的听前活动。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什么样的听前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反映了教师组织的一些听前活动,其中131名学生(48.67%)表示教师通常讲解一下生词 ;67名学生(24.67%)表示教师听前组织的活动只是让他们看一下听力练习题 ;34名学生(12.5%)表示教师没有组织听前活动,而是直接播放听力录音。另外,12名学生(4.41%)表示老师启发他们预测内容;只有28名学生(10.30%)表示老师在听前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谈话者身份、场合、文化背景等)(见图6)。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听前活动的重要性,但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组织有效的听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听力理解扫清障碍,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3.2学生听后活动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9名学生(10.66%)表示他们的老师经常帮助他们回顾课文大意及要点 ;40名学生(14.71%)表示老师经常复述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有69名学生(25.37%)表示老师在听后阶段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他们回顾要点、理解难句。大部分学生(70.59%)表示老师在听完录音后,直接对练习答案。只有少部分学生(4.04%)说老师在听后阶段针对理解难点所需的技能(如推测语意)进行讲解和操练(见图7)。听后阶段的活动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许多人认为学生们完成了听力任务,就结束了听力教学,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3.3.3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能力的帮助程度
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否有效呢?调查结果显示,34名学生(13.61%)认为非常有帮助,185名学生(68.01%)认为帮助不大,53名学生(18.38%)认为没有一点帮助(见图8)。结果说明,虽然我们的听力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识别会话含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4.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听力理解中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较低。在听力理解中,语言的间接性是听者理解话语的最大障碍 ;2)学生对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认识不够充分,他们在听力理解中不重视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把握,影响了听力理解能力;3)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不是十分有效,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听力课绝不仅仅是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这样一种简单的操作过程,教师和学生应转变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在教学和训练中,适时、适当讲授间接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注重会话中的含义和言语行为,可使我们透过会话表面上的不统一,看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而把握住会话者的真正意图。教师应该通过组织有效的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教会学生听的技能,包括听要点、听重要细节、听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即会话含义)等。教师要把语境理论和语境分析渗透到常规听力教学中,贯穿于听力教学的全过程,结合特定的语境,通过语境分析推导言外之意,要教会学生依靠语境理解会话意义,抓住听力理解的隐含性,清除听力理解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调查
本调查问卷共有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看法,从后面的选项中找出最适合本人情况的选项。本调查是进行学术研究,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 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
A. 词汇量
B. 记忆力
C. 推断能力
D. 预测能力
E. 测试技巧
2. 当你听一段对话或短文时,你最想做到的是
A. 听清每个单词,弄懂单词的意思
B. 听清每一句,弄懂每一句的意思
C. 利用背景知识、上下文知识、听力技巧和策略听懂大意,弄懂说话者的意图等
D. 只听关键词,听懂大意
E. 听懂所有细节
3. 你认为“听力好”的标准是什么?
A. 正确理解文章大意及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B. 100%的听懂原文
C. 能顺利回答所听语篇的任何问题
D. 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原文
4. 你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选择题最难的是
A. 明示题
B. 暗示题(推断题)
C. 归纳题
D. 计算题
5. 你认为听力理解的困难在于
A. 搞不清哪些词是关键词
B. 容易卡在某个生词上
C. 搞不清有些句子的意思
D. 听到的是一个个单词,而不是意群
E. 听的时候反应较慢,没时间记笔记
F. 搞不清讲话人的真实意图
G. 有时只能理解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推不出其含义
6. 上听力课前,老师通常(可多选)
A. 讲解一下生词
B. 启发学生预测内容
C. 直接听课文
D. 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谈话者身份、场合、文化背景等)
E. 启发学生利用标题预测内容及形式
F. 让学生看一下练习题
7. 听力课听完课文之后,老师通常(可多选)
A. 直接对练习答案
B. 启发学生回顾课文大意及要点
C. 复述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讲解
D. 针对理解难点所需的技能(如推测语意)进行讲解和操练
8. 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
别能力的帮助程度
A. 非常有帮助
B. 帮助不大
C. 没有一点帮助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02-0028-5
Abstract: The indirectness of language causes difficulty in ou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learners?ability to identify illocutionary forces can help them get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speakers appropriately. The author designed a listening test, including an indirect speech act in each dialogue and a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to identify illocutionary force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implications.
Key word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direct speech act, ident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forces
1.引言
根据奥斯汀的理论,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外行为最关键,它和说话人的意图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是坦言自己想说的话,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在听力理解中,语言的间接性是听者理解话语的最大障碍。听者在听到一句话时,首先接受的是说话人说出的单词和由它们所构成的句子,即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意义’。而间接言语行为的关键是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表示了一定意思的同时又间接地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即‘间接用意’。由此,听者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另外那层意义,在听力理解中非常重要”(吴桂霞,1999)。因此,正确理解间接言语行为、培养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听力理解的关键。目前的高职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如何?作者将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提高目前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2.2 调查对象
从东营职业学院、胜利职业学院、东营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9个自然班,共300人。本调查于2006年3月进行,参加调查的学生完成一年多的高职英语课程学习。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山东省,文化背景相同,学习经历相似。
2.3 研究工具
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调查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学生需要听15个小对话,然后回答15个多项选择题。每个对话中含有一个间接言语行为,学生需要听录音回答一个有关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问题。所有听力测试问题都是从PETS 2模拟试题集(徐强,2001)中精心挑选。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中含有8个问题。1-5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6-8问题主要了解目前听力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
2.4 过程与方法
调查者将问卷发放给非任课的教师,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在调查中学生被告知,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他们不需写自己及任课教师的姓名。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回收率为95.33%。有效问卷272,有效率为95.1%。问卷收回后,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常规数理统计。
3.结果和分析
3.1 听力测试结果
从所得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听力测试满分15分,最高分是14分,而最低分只有1分。在272名学生中只有46人及格(及格分数为9分),及格率为16.91%,平均分为6.33。只有20名学生的分数高于 12.75分(优秀),优秀率为7.35%。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的听力成绩很低,他们在听含有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时有困难。在今后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间接言语的识别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如表1所示:
3.2 学生对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认识的调查
3.2.1 学生听力理解中最关键点
对于听力理解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144名学生(52.94%)认为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词汇量;36名学生(13.24%)认为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记忆力,这说明他们的听力理解主要靠记忆力;17.65%的学生认为推理能力对听力理解最关键 ;7.72%的学生认为预测能力对听力理解最关键 ;另外8.45%的学生认为测试技巧对听力理解最关键,这反映了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见图1)。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听力理解的关键点认识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过程、听力习惯不同,他们的听力理解效果也就不同。
3.2.2 学生听力理解目的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在听一段对话或一段文字时最想获得的是什么?他们听力理解的目的是什么?从调查结果显示,37.5%的学生想听清每个单词,每个句子 ;29.78%的学生想听清每一句、弄懂每一句的意思 ;7.72%的学生想听懂所有细节。这个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中还只停留在句子表层意义上,他们听力理解的过程是被动的,他们的这种认识会影响他们对言外之力的理解。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13.6%的学生只听关键词,听懂大意 ;11.4%的学生利用背景知识、上下文知识、听力技巧和策略听懂大意,弄懂说话者的意图等。这说明已有部分学生认识到只听句子的表层意义还不够,还要依靠一些听力技能来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从而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见图2)。
3.2.3 学生“听力好” 的标准
学生对于听力好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26.84%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意味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及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5.51%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是指能够100%的听懂原文 ;62.87%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是指能够顺利回答所听语篇的任何问题 ;4.78%的学生认为听力好意味着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原文(见图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听力理解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测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种认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学习效果。
3.2.4 学生听力理解的最难点
听力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有许多难点,但对于他们来说最难点在哪?调查结果显示,28名学生(10.29%)认为听力理解中最难点在于搞不清哪些是关键词 ;31名学生(11.4%)认为听力理解中容易卡在某个生词上,从而影响对整句话的理解 ;41名学生(15.07%)认为听到的是一个个单词,而不是意群 ;43名学生(15.8%)认为听力理解中最难的是听的时候反应比较慢,没时间记笔记。这些都表明学生在听力过程只停留在发音和单词上,他们缺少对说话者真实意图的理解意识。
27名学生(9.94%)认为听力理解中的最难点在于搞不清讲话人的真实意图 ;44名学生(16.18%)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于有时只能理解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推不出其含义 ;58名学生(21.32%)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于有时候搞不清有些句子的意思(见图4)。可以看出,对于许多学生来说(47.44%),因为在听力理解中,他们只集中在词和句子上,虽然有时候他们听懂了说话人在说什么,但也不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因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需要听者在听懂说话者意思的基础上,依靠推理得出隐含的说话者意图。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准确理解这种间接表达的说话者意图是听力理解中的最难点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点帮助他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难点在被调查“听力理解中最难的选择题”这个问题时得到了验证。结果显示,7.48%的学生认为明示题是最难的,15.07%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归纳题,7.72%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计算题,而72.43%的学生认为暗示题(推理题)最难(见图5)。该结果与前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一致的,这表明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中的推理能力不是很好,只有克服了学生听力理解中的这个难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才得以提高。
3.3 对学生听力理解中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培养的调查
目前的听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否十分有效?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3.3.1学生听前活动的调查
在学生进行听力活动前,教师要组织积极有效的听前活动。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什么样的听前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反映了教师组织的一些听前活动,其中131名学生(48.67%)表示教师通常讲解一下生词 ;67名学生(24.67%)表示教师听前组织的活动只是让他们看一下听力练习题 ;34名学生(12.5%)表示教师没有组织听前活动,而是直接播放听力录音。另外,12名学生(4.41%)表示老师启发他们预测内容;只有28名学生(10.30%)表示老师在听前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谈话者身份、场合、文化背景等)(见图6)。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听前活动的重要性,但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组织有效的听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听力理解扫清障碍,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3.2学生听后活动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9名学生(10.66%)表示他们的老师经常帮助他们回顾课文大意及要点 ;40名学生(14.71%)表示老师经常复述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有69名学生(25.37%)表示老师在听后阶段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他们回顾要点、理解难句。大部分学生(70.59%)表示老师在听完录音后,直接对练习答案。只有少部分学生(4.04%)说老师在听后阶段针对理解难点所需的技能(如推测语意)进行讲解和操练(见图7)。听后阶段的活动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许多人认为学生们完成了听力任务,就结束了听力教学,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3.3.3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能力的帮助程度
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是否有效呢?调查结果显示,34名学生(13.61%)认为非常有帮助,185名学生(68.01%)认为帮助不大,53名学生(18.38%)认为没有一点帮助(见图8)。结果说明,虽然我们的听力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识别会话含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4.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听力理解中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较低。在听力理解中,语言的间接性是听者理解话语的最大障碍 ;2)学生对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认识不够充分,他们在听力理解中不重视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力的把握,影响了听力理解能力;3)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别能力不是十分有效,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听力课绝不仅仅是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这样一种简单的操作过程,教师和学生应转变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在教学和训练中,适时、适当讲授间接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注重会话中的含义和言语行为,可使我们透过会话表面上的不统一,看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而把握住会话者的真正意图。教师应该通过组织有效的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教会学生听的技能,包括听要点、听重要细节、听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即会话含义)等。教师要把语境理论和语境分析渗透到常规听力教学中,贯穿于听力教学的全过程,结合特定的语境,通过语境分析推导言外之意,要教会学生依靠语境理解会话意义,抓住听力理解的隐含性,清除听力理解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调查
本调查问卷共有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看法,从后面的选项中找出最适合本人情况的选项。本调查是进行学术研究,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 对听力理解最关键的是
A. 词汇量
B. 记忆力
C. 推断能力
D. 预测能力
E. 测试技巧
2. 当你听一段对话或短文时,你最想做到的是
A. 听清每个单词,弄懂单词的意思
B. 听清每一句,弄懂每一句的意思
C. 利用背景知识、上下文知识、听力技巧和策略听懂大意,弄懂说话者的意图等
D. 只听关键词,听懂大意
E. 听懂所有细节
3. 你认为“听力好”的标准是什么?
A. 正确理解文章大意及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B. 100%的听懂原文
C. 能顺利回答所听语篇的任何问题
D. 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原文
4. 你认为听力理解中的选择题最难的是
A. 明示题
B. 暗示题(推断题)
C. 归纳题
D. 计算题
5. 你认为听力理解的困难在于
A. 搞不清哪些词是关键词
B. 容易卡在某个生词上
C. 搞不清有些句子的意思
D. 听到的是一个个单词,而不是意群
E. 听的时候反应较慢,没时间记笔记
F. 搞不清讲话人的真实意图
G. 有时只能理解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推不出其含义
6. 上听力课前,老师通常(可多选)
A. 讲解一下生词
B. 启发学生预测内容
C. 直接听课文
D. 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谈话者身份、场合、文化背景等)
E. 启发学生利用标题预测内容及形式
F. 让学生看一下练习题
7. 听力课听完课文之后,老师通常(可多选)
A. 直接对练习答案
B. 启发学生回顾课文大意及要点
C. 复述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讲解
D. 针对理解难点所需的技能(如推测语意)进行讲解和操练
8. 当前的听力教学活动对培养听力理解中对言外之力的识
别能力的帮助程度
A. 非常有帮助
B. 帮助不大
C. 没有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