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考场上要想写出一篇成功的记叙文,考生必须做到:
“微”——以小见大,善于抒写人物独特的生活经历。
每一个人生活经历都会与众不同,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情趣爱好,不同的交际范围,这自然就会产生迥异于他人的生活素材。如果能在这种独特的生活宝藏里挖掘,定会发现难得的瑰宝,由此写就的作文,则会展示给人们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从而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如作文《悄悄地提醒》的片段:
小学的时候,下大雨,我的油纸伞使劲地转来转去,看那水珠成圆圈状飞洒,忽然一阵大风起兮伞飞扬,戳破了同伴的油纸伞,我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父亲悄悄地提醒——“快去,与那同学换把伞。”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中考前夕,一次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脚踝扭了,老师把我背到医院,同学们也都来看望我,面对紧张的复习,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是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你能行!”在我的心田上绽放出一朵盛开的莲花。
这里,小作者巧妙地将个人的经历描写出来,事虽小,但小中见大,让我们看到温暖,更看到了阳光,这就是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的效果。小中见大的作文具备的特点往往是:取材极小,情感极真。
“整”——一线串珠,巧于展示个人特别的构思技巧。
记叙文的“一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一线”设置得恰当,会使作文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如作文《我赢得了尊重》的片段:
我开始演讲了。
一分钟。声音仍有些许颤抖,身体有些僵硬,但嘴里吐出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那时我感觉不是自己的嘴巴在说话一样。或许是有老师在监督,台下安静了许多,但仍有些许嘈杂。
两分钟。或许是我当时的心情很符合演讲的爱国主题,激动亢奋。我呼吸慢慢平稳,动作也变得自然,我觉得演讲渐入佳境。
三分钟。演讲到了高潮,身体仿佛轻灵起来,肢体语言丰富起来,言语也更加抑扬顿挫。我的背脊挺得很直,目光直视前方。台下异常安静,整个大厅只有我的声音在回荡。
四分钟。演讲结束,我鞠躬,心里怦怦直跳。少顷,铺天盖地的掌声响起。终于,我赢得了尊重。苦涩与欣悦夹杂心头。
小作者巧妙地以“演讲”这件事为线索,用“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这样的时间顺序构建场景,将“我”演讲中的表现和心理感受逐一呈现,揭示了“我”演讲成功,点出了“我赢得了尊重”的题旨,读后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设定线索的方法很多,如“特定人物一线串”“特定事件一线串”“特定情感一线串”等。必须强调的是,有些作文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作文的材料而定,从而使文脉清晰,层次分明,读者读后一目了然。
“奇”——不落窠臼,善于呈现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尤其是那种遭遇人生挫折、不幸的带有磨难色彩的经历,往往会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悟。经过这样的情感冲击,我们往往会重新对生活、对人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而从中得到的体悟往往是精华,是人生再出发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是受用终生的,当然,将它作为写作主体呈现出来,对其他读者也会有非同寻常的启示。
如一个作文片段:
两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
一天,爸爸用自行车驮我去医院,我坐上车后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几个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让他身心疲惫。我无意中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啊,爸爸变了,变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爸爸为我操劳的痕迹。啊,爸爸没变,大山般的父爱没变。我依然感受着他的温暖,他的爱。
在这里,小作者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给表现了出来,“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这些独特的体验,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真实,这就容易产生动人的力量,因为它个性十足,因为它体现了小作者体悟到的独一份的“爱”。
“深”——画龙点睛,工于构建个篇美丽深远的意境。
作文发展等级明确要求:作文必须意境深远,启发深刻。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情境相谐,这些都是立意深刻、意境深远的必备条件。我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选择能促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事物,这些事物就容易构建好深远的意境,达到深刻主旨的目的。
如作文《校园里的记忆》的结尾:
从回忆中醒来,才发现操场的秋千上,不知什么时候又坐了两个小女孩,如同当初的我和她。一个女孩指了指我,说:“那个姐姐哭了!”另一个却说:“不是,你没看见在下雨吗?是雨水,不是泪水。”听着她们的话,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面颊,真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我转身离开,留下一片脚印和一串回忆,让那个远方的她留在记忆的最深处,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作文的結尾,简洁而深刻,卒章揭旨,“让那个远方的她留在记忆的最深处,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作文的审美趣味,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微”——以小见大,善于抒写人物独特的生活经历。
每一个人生活经历都会与众不同,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情趣爱好,不同的交际范围,这自然就会产生迥异于他人的生活素材。如果能在这种独特的生活宝藏里挖掘,定会发现难得的瑰宝,由此写就的作文,则会展示给人们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从而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如作文《悄悄地提醒》的片段:
小学的时候,下大雨,我的油纸伞使劲地转来转去,看那水珠成圆圈状飞洒,忽然一阵大风起兮伞飞扬,戳破了同伴的油纸伞,我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父亲悄悄地提醒——“快去,与那同学换把伞。”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中考前夕,一次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脚踝扭了,老师把我背到医院,同学们也都来看望我,面对紧张的复习,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是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你能行!”在我的心田上绽放出一朵盛开的莲花。
这里,小作者巧妙地将个人的经历描写出来,事虽小,但小中见大,让我们看到温暖,更看到了阳光,这就是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的效果。小中见大的作文具备的特点往往是:取材极小,情感极真。
“整”——一线串珠,巧于展示个人特别的构思技巧。
记叙文的“一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一线”设置得恰当,会使作文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如作文《我赢得了尊重》的片段:
我开始演讲了。
一分钟。声音仍有些许颤抖,身体有些僵硬,但嘴里吐出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那时我感觉不是自己的嘴巴在说话一样。或许是有老师在监督,台下安静了许多,但仍有些许嘈杂。
两分钟。或许是我当时的心情很符合演讲的爱国主题,激动亢奋。我呼吸慢慢平稳,动作也变得自然,我觉得演讲渐入佳境。
三分钟。演讲到了高潮,身体仿佛轻灵起来,肢体语言丰富起来,言语也更加抑扬顿挫。我的背脊挺得很直,目光直视前方。台下异常安静,整个大厅只有我的声音在回荡。
四分钟。演讲结束,我鞠躬,心里怦怦直跳。少顷,铺天盖地的掌声响起。终于,我赢得了尊重。苦涩与欣悦夹杂心头。
小作者巧妙地以“演讲”这件事为线索,用“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这样的时间顺序构建场景,将“我”演讲中的表现和心理感受逐一呈现,揭示了“我”演讲成功,点出了“我赢得了尊重”的题旨,读后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设定线索的方法很多,如“特定人物一线串”“特定事件一线串”“特定情感一线串”等。必须强调的是,有些作文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作文的材料而定,从而使文脉清晰,层次分明,读者读后一目了然。
“奇”——不落窠臼,善于呈现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尤其是那种遭遇人生挫折、不幸的带有磨难色彩的经历,往往会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悟。经过这样的情感冲击,我们往往会重新对生活、对人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而从中得到的体悟往往是精华,是人生再出发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是受用终生的,当然,将它作为写作主体呈现出来,对其他读者也会有非同寻常的启示。
如一个作文片段:
两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
一天,爸爸用自行车驮我去医院,我坐上车后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几个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让他身心疲惫。我无意中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啊,爸爸变了,变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爸爸为我操劳的痕迹。啊,爸爸没变,大山般的父爱没变。我依然感受着他的温暖,他的爱。
在这里,小作者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给表现了出来,“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这些独特的体验,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真实,这就容易产生动人的力量,因为它个性十足,因为它体现了小作者体悟到的独一份的“爱”。
“深”——画龙点睛,工于构建个篇美丽深远的意境。
作文发展等级明确要求:作文必须意境深远,启发深刻。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情境相谐,这些都是立意深刻、意境深远的必备条件。我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选择能促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事物,这些事物就容易构建好深远的意境,达到深刻主旨的目的。
如作文《校园里的记忆》的结尾:
从回忆中醒来,才发现操场的秋千上,不知什么时候又坐了两个小女孩,如同当初的我和她。一个女孩指了指我,说:“那个姐姐哭了!”另一个却说:“不是,你没看见在下雨吗?是雨水,不是泪水。”听着她们的话,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面颊,真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我转身离开,留下一片脚印和一串回忆,让那个远方的她留在记忆的最深处,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作文的結尾,简洁而深刻,卒章揭旨,“让那个远方的她留在记忆的最深处,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作文的审美趣味,同时也升华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