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IPO中国故事再启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桂园129亿港元募资规模,超过21倍市盈率,预示内地房地产板块将继续演绎已入高潮的“中国故事”
  
  广东私营开发商碧桂园4月13日公布招股价格,最终以发行价格区间的上线5.38港元定价,募资近130亿港元,成为迄今全球公募规模第三大的房地产IPO项目。
  这家总资产逾150亿元的房地产公司创办于1997年,主要创办人杨国强原系广东顺德建筑承包商,自称“做泥水出身”。十年创业,碧桂园如今拥有27个房地产项目和若干酒店资产,遍布广东省内,并向湖南、辽宁、内蒙古等地拓展。
  此次IPO前夕,现年52岁的杨国强已将其在碧桂园的所有股权转让给次女、25岁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生杨惠妍。此次发行后,按发行价计算的公司市值最高将达861亿港元,持股上市公司59.5%的杨惠妍将拥有512亿港元的账面财富,取代2006年度的“中国首富”、玖龙纸业(香港交易所代码:2689)主席张茵。后者个人资产被评估为270亿港元。
  “从泥水匠到中国首富”的创富故事,仅是硬币的一面。它的另一面,则是在2006年一度陷入低迷的香港房地产融资市场,正凭借碧桂园上市而呈复兴态势。内地房地产板块将继续演绎已入高潮的“中国故事”,并为后来者提供指针——继碧桂园之后,恒大地产、合景泰富、SOHO中国、中远房地产等内地房地产巨头,都已计划在今年内登陆香港股市。
  与此同时,自2003年以来历经宏观调控的内地房地产业,正在土地、资金的双重掣肘下谋求突破;争取境外直接融资、全力扩充土地储备,几乎成为他们的最优路径。
  “现在是强者愈强,赢家通吃,内地房地产业的‘马太效应’产生了。”华高莱斯(Regal Lloyd) 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公衍奎认为。
  


  估值高与低
  
  此次碧桂园IPO的主体,是2006年末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控股),计划公开发售24亿股,占公司IPO后总股本的15%。
  碧桂园招股价区间定于4.18港元至5.38港元。若以2007年预期每股盈利0.25港元计,则这一定价区间所对应的市盈率约在16.5至21.3之间。Thomson Financial引述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理性估值范围是11倍至17倍的市盈率。因此,业界普遍认为碧桂园定价偏高。
  此外,就房地产企业的NAV(资产净值)指标而言,碧桂园IPO定价也明显偏高。近两年来,内地房地产公司赴港上市的发行定价,较之公司NAV均有一定程度的折价,平均折让比例约在30%左右。而以2007年碧桂园预期NAV值计,若按招股价区间底端的4.18港元定价,较之NAV仅折让8%;若按高端5.38港元定价,较之NAV甚至有超过10%的溢价。
  香港投行界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碧桂园估值已经偏离理性,“本地富商和机构的热烈追捧是一大原因。”
  在公开招股前,已有五家机构与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瑞银签署认购协议,总计斥资25亿元认购碧桂园股票。其实际持有人分别为香港地产巨头李兆基、郑裕彤和郭鹤年,以及红筹公司中信泰富(香港交易所代码:0267)和新加坡淡马锡。
  李兆基、郑裕彤都是杨国强的顺德老乡。李兆基曾向媒体公开表示,他看好碧桂园股票,“上市第一日就会升一成到三成”。但也有分析师认为碧桂园定价虽高,仍属合理。摩根大通亚洲房地产研究分析师魏志鸿表示,碧桂园近年的盈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未来几年仍能保持30%-40%的利润增长,则即便是21倍的市盈率也不算高。
  碧桂园财报显示,公司2004年至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5.89亿元、16.72亿元,2007年预期盈利更高达40亿元。此外,碧桂园在建及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800万平方米,“目前对碧桂园的估值都是按照这1800万平方米作出的,未来几年内很难说它会不会拿到更多的土地,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魏志鸿说,“那时的估值就会大大增加了。”
  
  形势转变
  
  无论如何,此番碧桂园招股的红火场面,似乎驱散了2006年以来笼罩在香港市场内地房地产板块头上的阴霾。
  就在三年前,香港股市中的内地房地产板块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转折发生在2004年。这一年,上海复地(香港交易所代码:2337)率先在港挂牌。次年,广州富力(香港交易所代码:2777)、雅居乐(香港交易所代码:3383)又相继登陆。
  进入2006年初,来自上海的世贸地产(香港交易所代码:0813)、瑞安(香港交易所代码:0272),以及来自浙江的绿城(香港交易所代码:3900)先后赴港IPO,但市场反应冷淡,
  瑞安首次IPO流产,世贸地产、绿城则被迫“打折上市”,其中,世贸的发行定价仅是其NAV值的45%。
  这一冷淡市道,被归咎于2006年上半年内地宏观调控的再度趋紧,香港市场对内地房地产业前景心存犹疑。此外,当时全球股市也正值调整期,令世贸、绿城等内地地产股“生不逢时”。
  “现在市道不一样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公衍奎说。一位投资银行家则表示,尽管2006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不减,但京沪穗三大中心城市的房价未见明显下跌,“市场也开始有些麻木了,觉得调控似乎没什么影响。”
  广州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陈永辉对《财经》记者表示,政府主要以财税和行政手段控制房地产供应量,以期对市场降温,但来自国内外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宏观调控的结果,应该是房价平稳向上,这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他还强调,华南地区的房价比起北京和上海,还有上升的空间,这也是扎根广东的碧桂园吸引投资者的诱人之处。
  
  走向资本市场
  
  身为广东省内名列前茅的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身上有着浓厚的私人创业企业的烙印。
  1997年,杨国强、杨贰珠、苏汝波、张耀垣和区学铭等五人成立顺德碧桂园公司,建设开发第一个楼盘顺德碧桂园。
  这以后,碧桂园着力发展大型住宅楼盘,并兼营数家酒店,经营策略定为于“大规模、快速生产、价廉物美的房屋工厂”。碧桂园的著名广告语是——“在这里买房子比自己盖房子还要平(便宜)”。它的另一条同样著名的广告语是——“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
  在此次IPO重组前,整体意义上的碧桂园由大约30家各地碧桂园公司组成,分别对应于各地的房地产项目。在绝大多数这些公司中,杨国强、杨贰珠、苏汝波、张耀垣、区学铭等五名创业股东均等比例全资持有,其中杨国强个人持股70%,其余四人合计持股30%。
  所有上述公司也都未成立董事会,而是由碧桂园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管委会成员则由杨国强等五名创办股东担任。
  在上市重组中,这一庞大而股权结构单一的碧桂园集团,最终演变为一家百分之百的外资股份公司:先由杨惠妍等五名股东在开曼发起成立碧桂园控股,其股权架构同样为杨惠妍持股70%,其余四人合计持股30%;再由碧桂园控股间接全资持有的九家BVI(英属维尔京岛)公司,收购境内碧桂园公司的全部股权。
  在此次IPO后,杨惠妍等五名股东的持股将被摊薄至85%——这仍然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表明公司创办人仍牢牢控制这家业已成为公众公司的房地产企业。
  在外界看来,碧桂园之所以能维持低价倾销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丰厚而低廉的土地储备。碧桂园多年来在广东二线城市拓展,进入广州后,也倾向于开发郊区大盘,这无疑有效地控制了开发成本。
  即便如此,如同内地几乎所有的开发商一样,在各地狂飙突进的碧桂园也面临愈益紧绷的资金链;在土地供给趋严、银行信贷收紧的背景下,从前依赖关系拿地、“碰上一单开发一单”的机会主义式的开发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房地产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任何房地产企业都必须设法融资。”公衍奎说。
  正是对资金的渴求,将向来由五名创办股东全资所有的私营开发商碧桂园,最终推向了香港资本市场。
  
  价值重估
  
  碧桂园控股在招股书中表明,募集资金将有六成用于开发现有项目,三成用于购置新的土地,一成作为营运资金。
  公衍奎分析认为,房地产公司一旦上市,就必须要为投资人带来稳定的现金回报,因此必须开发更多的项目,在不同的时机要有不同的项目产生回报。
  摩根大通的分析报告指出,大多数在港上市的内地开发商,其2006年的利润增长同比均超过一倍。在碧桂园此番成功上市后,对内地房地产板块的价值重估将势在必行。就在碧桂园公开发售的第二天,在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全面飘红。
  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就在2006年宏观调控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内地房地产商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购置土地。通过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和债市的融资,他们羽翼渐丰且出手阔绰。
  购置土地,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大量吃进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也是开发商规避未来政策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高盛的分析报告指出,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一年中总计收购了52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为历史最高水平。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估计,一般土地项目开发约需一至两年,可以预见,到2008年,这些新购置的土地将会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转化成大片楼盘。
  摩根大通的报告继而指出,“项目的竣工将会带来强劲的盈利增长。此时,我们看不到开发商在销售楼盘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经济发展和对房产的需求对于那些基础雄厚、拥有品牌效应的开发商们是利好因素。”
  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不仅使开发商得以扩充土地储备,更可有效减低高企的资产负债率,还将催生房地产业的兼并,令行业整合的步伐得以加快。
  “房地产业兼并的现象其实两三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公衍奎说,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兼并的驱动力主要为了获取土地储备,“买土地不如买公司效益高。”
其他文献
可以将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奖励机制和政府资金支持三种方式作为创新制度的一个组合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社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创新者可以限制人们使用其所创造的知识,由此获得创造知识的投资回报。  但是,社会创新体系还包括其他内容。大学或政府也可以为研究项目提供资金;像软件业中“开放源代码运动”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创造出新知识;奖金制度也能给学者提供激励,甚至
期刊
应当直接使用亚洲国家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数据,而非外汇储备来衡量全球货币扩张    ??? 上个月,我在飞机上读到《经济学人》杂志(2007年1月4日)一篇题为“全球井喷”(Global Gusher)的文章。这篇文章开头讲的是,不久前泰国推出资本账户管制,以打击投机性的“热钱”流入。不过,文章的主要观点实际上肯定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跨国资本(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已充斥了全球各个角落。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
期刊
航空、消费、金融和移动电话网络供应商等行业2006年业绩的发布,将最有可能为市场带来惊喜    尽管近期市场波动较大,但我们相信,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支持中国市场向上的正面因素是否仍然存在。  ——实际负利率仍将维持。  支持资金流向中国A股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实际负利率的环境。尽管利率在2006年已经上调,但持续向上的通货膨胀令实际利率停留在负值区间。因此,资金从银行系统转移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期刊
尽管仍然遥远,中行河松街支行案彻底揭开所有谜底终于有了一线希望    出逃    2004年12月30日,一名同事,把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送到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出发之前,高山已经做完了几乎所有铺垫:他给支行打电话,询问元旦假日前有没有急事,够不够人手;也向上级中行黑龙江分行道里支行请假,说是要去北京看病,结果获批。  但是,高山没有南下北京,而是东飞加拿大。当地时间12月
期刊
监管层正在选择更为市场化的核准模式,由市场来决定谁是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力图避免其成为政府审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机构    目睹了凯雷集团、新桥资本、黑石集团等“资本大鳄”近年在全球及中国的纵横捭阖之后,发起设立中国本土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下称PE)的呼声已愈加高亢。  不同的监管部门,都在或明或暗地设计着类似PE性质的金融创新机构:证券公司要求发展直接投资,
期刊
近20年来华尔街最大的内幕交易案曝光    2001年的一天,在纽约中央车站地下的“生蚝吧”里,35岁的米切尔古登伯格(Mitchel Guttenberg)与好友埃瑞克富兰克林(Eric Franklin)促膝而谈。古登伯格欠富兰克林2.5万美元。不过,他想出了一个不花分毫就能还债的办法。  古登伯格供职于瑞银集团(UBS)证券研究部门,身兼执行主管和机构客户经理,还是UBS投资审议委员会成员。
期刊
如私有化成功,TOM在线从上市到退市只有短短三年    3月13日,TOM在线负责投资者关系的魏耀辉从北京飞到香港,为将在两天后举行的全年业绩发布会做准备。但3月15日,TOM在线公布了业绩,却临时取消了发布会,理由是公司正在私有化。  实际上,TOM在线早在3月2日已宣布可能私有化而停牌。3月9日,TOM集团和TOM在线即正式公告,提出以每股1.520港元的现金收购流通股。  TOM集团持有TO
期刊
依赖数千亿银行贷款支撑的高校扩招,正面临整体性危机    “随着大学规模急剧膨胀,高校负债额正在不断刷新!”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由此发起提案,建议“谨慎尝试将一部分公办大学卖给民间”,以解高校负债之困。  《财经》记者在“两会”会场发现,高校还贷危机也是各小组会上的重点话题,有关提案、建议达十余份。  中国高校负债总额到底有多少?目前尚缺乏权威统计。朱永新提供的
期刊
中国总理七年来首访日韩,在剧变中的东亚新关系中寻找睦邻的均衡点    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开始四天的东北亚两大邻国之行。中国总理上次对韩国、日本的访问,时间都已相隔七年之久。此次选择中韩建交15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时机访问韩日,对处于关键时刻的东北亚国家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为何温家宝此行特别是访日之行受到众人瞩目的原因。    中韩:有差异,无分歧    温总理对韩国的
期刊
创新应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模式的核心    中国正致力于实施其“十一五”规划。在我看来,“十一五”规划的基础是一个“新的经济模式”(New Economic Model),它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有模式。  为了把握这一新模式,我们必须理解旧模式的作用方式,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模式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为什么过去如此重要,为什么现在可以转变到更好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