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多媒体已经走进了中学课堂,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于一体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喜爱,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一教学辅助手段,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根据笔者近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就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谈点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美,营造课堂氛围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情感具有情境性,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声像兼备的课件,有利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美,营造氛围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运用优美柔婉恬静的理查德钢琴曲《秋思》,画面是西欧秋天里的风光:落叶飘零的静静的林荫大道,高远蔚蓝的天空,夕阳西下绮丽的霞光,静静的草地,柔婉舒缓清彻的河流,河畔在风中舞蹈的金柳,水底柔柔的青荇,一叶扁舟在河中漂荡……教师伴着这些优美的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伴着画面、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沉浸在这诗情画意中,融入到诗人浪漫的康河梦境,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宁静、恬美的二胡曲《良宵》,伴以多媒体画面:幽静的夜空,一轮满月,曲曲弯弯的小径,稀疏斑驳的树影,昏暗的灯光,静静的荷塘,田田的荷叶,洁白的荷花,幽人独徘徊的意境让学生体味“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深邃含蓄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人的心境,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而郁达夫的《胡都的秋》则用凄美的《二泉映月》,伴以高远的天空,香山红叶,幽静的钓鱼台,疏落的梧桐,一行驯鸽清凄的鸣叫,淅沥的秋雨,孤寂的冷月,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体味到清、静、悲凉的秋味,品味诗人清、静、悲凉的心境,从而把握全文主旨,达到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达到意境美、情感美、意蕴美,营造课堂良好的情感氛围,对语文素质开发,大有裨益。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而提高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风景谈》时,让学生熟读课文,而后制作六幅画面的课件:沙漠驼铃,延河夕照,高原归耕,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北国晨号,再配以适当的解说辞,为每一幅画面配上适当的音乐,再为每幅画面打上六段议论文字,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体味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生动形象的东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再如《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教师先不讲授,学生自读,而后经过讨论、对比,确定以文中“一望无限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灵动的色彩”为主题选取画面、音乐,培养学习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讨,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增强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如《阿Q正传》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变传统课堂课文点评分析为影评法,通过看电影,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阿Q的灵魂,在笑声中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点评,一方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影视作品的长短,从而熟悉课文,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再如教授《沁园春 长沙》一课,将另外两篇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曹操的《观沧海》,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放在一起上比较文学课,让学生课前设计画面,课中进行比较,从诗人个性,语言风格、诗人的情怀进行比较,活跃课堂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增大信息量,再用多媒体播出《名作欣赏》中有关的比较文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如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囿于一篇课文观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而有些议论又存在陈旧这一问题,若用多媒体将有关报刊杂志上的新鲜时文,比照阅读,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进行比较,再制作有关的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同一论题多种观点,这样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如何多角度写作,又使课堂洋溢着时代气息,学生始终接触到当今社会新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知识,学习兴趣增浓,适合时代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达到从传统小语文走向现代大语文。
运用多媒体进行复习的教学,远优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方面多媒体快捷,可加大课堂容量,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答辩题,采用一题多解、改错、讨论、自测等方式,有利于引导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探讨。
运用多媒体,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因课而异,因材施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充分体现多媒体的功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彻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
一、创设情境美,营造课堂氛围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情感具有情境性,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声像兼备的课件,有利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美,营造氛围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运用优美柔婉恬静的理查德钢琴曲《秋思》,画面是西欧秋天里的风光:落叶飘零的静静的林荫大道,高远蔚蓝的天空,夕阳西下绮丽的霞光,静静的草地,柔婉舒缓清彻的河流,河畔在风中舞蹈的金柳,水底柔柔的青荇,一叶扁舟在河中漂荡……教师伴着这些优美的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伴着画面、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沉浸在这诗情画意中,融入到诗人浪漫的康河梦境,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宁静、恬美的二胡曲《良宵》,伴以多媒体画面:幽静的夜空,一轮满月,曲曲弯弯的小径,稀疏斑驳的树影,昏暗的灯光,静静的荷塘,田田的荷叶,洁白的荷花,幽人独徘徊的意境让学生体味“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深邃含蓄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人的心境,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而郁达夫的《胡都的秋》则用凄美的《二泉映月》,伴以高远的天空,香山红叶,幽静的钓鱼台,疏落的梧桐,一行驯鸽清凄的鸣叫,淅沥的秋雨,孤寂的冷月,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体味到清、静、悲凉的秋味,品味诗人清、静、悲凉的心境,从而把握全文主旨,达到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达到意境美、情感美、意蕴美,营造课堂良好的情感氛围,对语文素质开发,大有裨益。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而提高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风景谈》时,让学生熟读课文,而后制作六幅画面的课件:沙漠驼铃,延河夕照,高原归耕,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北国晨号,再配以适当的解说辞,为每一幅画面配上适当的音乐,再为每幅画面打上六段议论文字,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体味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生动形象的东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再如《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教师先不讲授,学生自读,而后经过讨论、对比,确定以文中“一望无限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灵动的色彩”为主题选取画面、音乐,培养学习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讨,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增强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如《阿Q正传》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变传统课堂课文点评分析为影评法,通过看电影,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阿Q的灵魂,在笑声中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点评,一方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影视作品的长短,从而熟悉课文,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再如教授《沁园春 长沙》一课,将另外两篇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曹操的《观沧海》,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放在一起上比较文学课,让学生课前设计画面,课中进行比较,从诗人个性,语言风格、诗人的情怀进行比较,活跃课堂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增大信息量,再用多媒体播出《名作欣赏》中有关的比较文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如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囿于一篇课文观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而有些议论又存在陈旧这一问题,若用多媒体将有关报刊杂志上的新鲜时文,比照阅读,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进行比较,再制作有关的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同一论题多种观点,这样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如何多角度写作,又使课堂洋溢着时代气息,学生始终接触到当今社会新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知识,学习兴趣增浓,适合时代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达到从传统小语文走向现代大语文。
运用多媒体进行复习的教学,远优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方面多媒体快捷,可加大课堂容量,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答辩题,采用一题多解、改错、讨论、自测等方式,有利于引导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探讨。
运用多媒体,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因课而异,因材施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充分体现多媒体的功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彻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