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指某一动作和行为通过多次重复而确定下来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惯?
一、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的计划包括每天的自修时间安排、自主复习安排和双休日、节假日安排。计划要强调可执行性。
二、常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它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
2、认真听讲。从学生角度讲,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精神饱满地进课堂,怀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3、温故知新,复习当天讲课内容。复习是学习之母,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许多学生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①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②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
4、作业。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而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首先是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学生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认真审题要做到:一读二划三复述。一读,认真地以默读的方式读题,边读边想;二划,用各种符号将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区分开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三复述,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其次是认真计算的习惯。化简、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有的学生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来得及看清楚,甚至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学生,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欲速则不达,极易出错误。学生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
最后是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上,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作业要自己检查。老师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学生哪儿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复查。
三、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
方法之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一些题目,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多题一解就是对于做过的题目,条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解题思路方法有共同的地方,甚至完全一致。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题目本质的东西,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利用工具书,多介绍一些学习网站给学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这个无限资源库获得所需知识,同时,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五、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了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比如要求这种学生,每天必须问一个问题,或每单元学完后要问三个问题等。几次之后,他就敢提问了。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话:“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它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素养还是为学生终身考虑,有意识地培养其学习习惯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的计划包括每天的自修时间安排、自主复习安排和双休日、节假日安排。计划要强调可执行性。
二、常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它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
2、认真听讲。从学生角度讲,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精神饱满地进课堂,怀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3、温故知新,复习当天讲课内容。复习是学习之母,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许多学生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①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②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
4、作业。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而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首先是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学生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认真审题要做到:一读二划三复述。一读,认真地以默读的方式读题,边读边想;二划,用各种符号将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区分开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三复述,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其次是认真计算的习惯。化简、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有的学生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来得及看清楚,甚至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学生,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欲速则不达,极易出错误。学生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
最后是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上,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作业要自己检查。老师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学生哪儿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复查。
三、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
方法之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一些题目,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多题一解就是对于做过的题目,条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解题思路方法有共同的地方,甚至完全一致。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题目本质的东西,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利用工具书,多介绍一些学习网站给学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这个无限资源库获得所需知识,同时,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五、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了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比如要求这种学生,每天必须问一个问题,或每单元学完后要问三个问题等。几次之后,他就敢提问了。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话:“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它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素养还是为学生终身考虑,有意识地培养其学习习惯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