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高中化学学习表现出了一些困难现象,比如,学生对概念混淆不清,对物质特性和作用不能识记和理解等。这些困难有些不是学生的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本文将在阐述化学学习困难的概念、表现类别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造成这种困难的认知方面的原因,以期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学习困难 认知因素
一、前言
学校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由原来的理论实践阶段逐渐步入了实践的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自身原因,教师授课因素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等,使得高中化学学习表现出了许多困难。化学学习困难并不是指那些由于某个学生的智力因素而造成的,而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的学生化学学习成效低下,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化学学习要求的状态[1]。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认知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成效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2]。如果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与解决,则会严重影响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会给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类别与种类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学习表现出一些困难。化学学习困难是指在记忆、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化学学习障碍、化学学习无能、化学学习失能、化学学业不良等[3]。教育学界对新课程下化学学习困难的分类各有观点,因此,本文将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由课程改革造成的教材真空而引起的化学学习障碍
由于课程改革仍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近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试点教学,不断地改编教材。因此,在不断地改革过程中,有些教材就出现了断层情况。在初中化学教材和高中化学教材中,两者的跨度比较大,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了有些概念在初中没有学过,而在高中的化学教材中又没有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出现在别的知识点中,使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能够理解与掌握,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造成障碍,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高中化学学习的水平。
(二)由于学科特点造成的化学学习问题
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解与应用的学科,它包含着大量抽象难懂的概念和方程式等内容。初中化学是基础,是入门,因此,高中化学与之比较就显得要抽象很多,难学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化学思维不够缜密等原因,使得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比较差,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三)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能力而造成的化学学习困难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能听见学生抱怨化学难学,化学难懂等情况,而且经过调查会发现,这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很优秀,唯独化学不太好,没有达到化学学习标准。这就说明,这些学生学不好化学并不是智力发展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得化学学习效率不高,化学成绩不理想。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分析
化学学习困难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这些原因中,认知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认知因素对于学习效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个体对化学的认知能力很高,那么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反之则不然。认知因素是造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够稳定。高中的化學学习中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方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但是在这理解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消化吸收,就容易与之前的知识体系相混淆,从而使学生认知混乱,不利于学习。比如,“电离”和“电解”,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就容易混淆。此外,由于高中化学包含的知识点比初中化学要多,因此,教师的课堂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要跟上教师的思维,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跟不上节奏。
(二)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
很多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还依旧保留着初中化学的学习模式,对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识记的层面,而不能把新旧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不一样,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新旧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一知识点时,这些学生能熟记“谁弱谁水解,双弱双水解”这一结论,但是在实际中解决问题,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运用和迁移时,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可见,学习思维也是造成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改变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生化学认知结构不足
化学学习困难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就是学生头脑中缺乏化学知识,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很好的表达和运用。因此,学生化学结构不足是造成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如果化学认知结构不足,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解决化学问题,从而不能提升化学学习的效率,造成化学学习困难。比如,化学认知结构不足的学生,在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情况下,却不能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它去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化学学习困难。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与理论的学科。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原因也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恰当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这些困难情况的出现,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6):117-123.
[2]刘展鹏.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其对策[J].学科建设,2012(18):128.
[3]朱玲,王后雄.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元认知因素及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56-58.
作者简介:
张立虹(1977— ),女,籍贯:宁夏固原市,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学习困难 认知因素
一、前言
学校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由原来的理论实践阶段逐渐步入了实践的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自身原因,教师授课因素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等,使得高中化学学习表现出了许多困难。化学学习困难并不是指那些由于某个学生的智力因素而造成的,而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的学生化学学习成效低下,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化学学习要求的状态[1]。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认知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成效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2]。如果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与解决,则会严重影响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会给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类别与种类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学习表现出一些困难。化学学习困难是指在记忆、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化学学习障碍、化学学习无能、化学学习失能、化学学业不良等[3]。教育学界对新课程下化学学习困难的分类各有观点,因此,本文将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由课程改革造成的教材真空而引起的化学学习障碍
由于课程改革仍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近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试点教学,不断地改编教材。因此,在不断地改革过程中,有些教材就出现了断层情况。在初中化学教材和高中化学教材中,两者的跨度比较大,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了有些概念在初中没有学过,而在高中的化学教材中又没有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出现在别的知识点中,使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能够理解与掌握,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造成障碍,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高中化学学习的水平。
(二)由于学科特点造成的化学学习问题
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解与应用的学科,它包含着大量抽象难懂的概念和方程式等内容。初中化学是基础,是入门,因此,高中化学与之比较就显得要抽象很多,难学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化学思维不够缜密等原因,使得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比较差,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三)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能力而造成的化学学习困难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能听见学生抱怨化学难学,化学难懂等情况,而且经过调查会发现,这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很优秀,唯独化学不太好,没有达到化学学习标准。这就说明,这些学生学不好化学并不是智力发展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得化学学习效率不高,化学成绩不理想。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分析
化学学习困难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这些原因中,认知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认知因素对于学习效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个体对化学的认知能力很高,那么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反之则不然。认知因素是造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够稳定。高中的化學学习中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方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但是在这理解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消化吸收,就容易与之前的知识体系相混淆,从而使学生认知混乱,不利于学习。比如,“电离”和“电解”,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就容易混淆。此外,由于高中化学包含的知识点比初中化学要多,因此,教师的课堂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要跟上教师的思维,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跟不上节奏。
(二)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
很多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还依旧保留着初中化学的学习模式,对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识记的层面,而不能把新旧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不一样,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新旧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一知识点时,这些学生能熟记“谁弱谁水解,双弱双水解”这一结论,但是在实际中解决问题,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运用和迁移时,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可见,学习思维也是造成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改变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生化学认知结构不足
化学学习困难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就是学生头脑中缺乏化学知识,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很好的表达和运用。因此,学生化学结构不足是造成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如果化学认知结构不足,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解决化学问题,从而不能提升化学学习的效率,造成化学学习困难。比如,化学认知结构不足的学生,在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情况下,却不能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它去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化学学习困难。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与理论的学科。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原因也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恰当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这些困难情况的出现,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6):117-123.
[2]刘展鹏.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其对策[J].学科建设,2012(18):128.
[3]朱玲,王后雄.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元认知因素及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56-58.
作者简介:
张立虹(1977— ),女,籍贯:宁夏固原市,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