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 精彩作文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当下初中生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生活”不精彩。针对学生写作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该如何改进?
  一、选取新鲜有味的写作内容
  于漪老师说:“材料是文章的质地,文章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必须材料充实。材料单薄,骨架无力,文章就撑不起来。”但是就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学生的写作内容还是比较单一、陈旧,缺少生活的清新气息。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让写作变得“有的写”。
  1.依托活动,拓宽视野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但是繁重的学业压力、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和对手机、电脑、电视的依赖导致学生逐渐与生活隔离,学生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期待感和敏感性。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度和思考力。教师要组织一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增加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读书报告交流会、主题演讲;开展“课前三分钟视频新闻”观看和点评活动,课前或者午间读报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聆听到窗外的声音,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彩,进而写出精彩的作文。
  2. 依托文本,感悟生活
  写作离不开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可汲取知识,而知识也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我们可
  以结合语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端午日》这篇课文时,恰逢学校秋季运动会,比赛场面盛况空前,这和文中湘西人万人空巷看赛龙舟的景象很相像。笔者灵机一动,布置学生观察一个精彩的比赛场景,并用合适的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并告诉学生写好场景的秘诀在《端午日》中。学生兴高采烈地观看比赛,结合课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出了不少精彩的作文。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二、 克服语言和思维的障碍,合理表达
  当下初中生作文中存在大量“抄袭”、“套写”之作;也有部分作文一味追求华丽的辞
  藻,内容苍白无力,言之无物;甚至还有一些作文缺少过渡和照应,作文的严谨之美荡然无存。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存在语言和思维的障碍,不知如何合理表达。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的途径有很多,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1.情境写作中学表达
  写作是自我表达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好就是让他们在情境中去学习。比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一次祝福教师的微信创作大赛;在社团招募节为自己写一封“自荐信”……尽管有的学生文字略显稚嫩,语言朴实无华,但由于所写的都有具体的情境和氛围,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2.提纲训练中明结构
  一篇作文,如果没有合理的结构,那么再好的素材和语言也炖不出一锅鲜美的汤来。列提纲,可以让学生写作有条理。在学习列提纲的初期,教师可先进行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文章的“由文到纲”的训练。当学生掌握了根据文章内容列提纲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后,再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学习《窗》可以模仿写悬念式结构提纲;学习《变色龙》写回环往复式结构提纲。平时写作时则“由纲到文”,要求学生将提纲列在作文之前,教师检查、指导、纠正;作文讲评后,学生再根据教师点评修改提纲。
  三、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激活写作动力
  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每次作文都始于教师的讲命题、指导,终于教师的批改、讲评。学生往往会对写作缺乏动力而敷衍了事,渐渐地对写作失去信心。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让更多的人成为读者,从而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多元评价,提高寫作质量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作文“四评”制度来培养学生读者意识。一评是学生自己。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优秀句段,对文中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二评是学习小组,组员相互阅读他人的作品,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写出评语。三评是家长,学生将自己和小组评后修改的文章读给家长听,家长找出孩子作文有进步的地方。四评是教师,对此次作文训练的主题,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进行整体性评价。这一做法,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质量。
  2.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的原动力
  培养读者意识,让自己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发表文章。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拥有更多“发表”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教师可定期将作文中的优秀作品以及精彩句段加以整理,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交流区和学校大厅,每人一份带回家给家长欣赏。学生作文的“发表”,既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成功感,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动机;又让其他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达到了互学互进的学习氛围。只要我们能给学生精彩的“生活”,学生作文怎能不神采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215628)
其他文献
诗意,常常被理解成情感和语感的形象性表象。《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正是在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种属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说,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活动。是因为生命活动才使语言及语言文化有了今天这样的多姿多彩……其核心意义在于人文精神。”就语文这一范畴概念中的诗歌文学来说,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和特点。诗意积累,其实就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载体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基础上的理想
语文课是一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课,也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它是科学,更是艺术。因此,语文不应该是呆板的,而应该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它应该激情四射,它闪烁着思想碰撞的火花,燃烧着涌动的青春。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构建一个神采飞扬的语文课呢?  一、转变理念,构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让他们切身感受语文的魅力,让他们喜欢语文,勇于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的生命体验在低年级是简单而朦胧的,且与成人的期许往往重合,进入初中,他们渐已成熟,开始步入 “青春的旋律”,每次作文课我会先让他们畅谈一番,那些欢笑与泪水,苦闷与希冀,关于学习,关于友情,关于未来……他们自然觉得传统的记叙文模式较乏味,所以我以“人文周记”的方式,让学生抒发真性情,以“不拘体裁,不限字数,唯才是举,有文必评”为原则,以“立足经典文本,开拓写作空间”为要求,进行“人文周记”的序列
文章从培养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对与污染控制有关的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的多元化及实践性环节的实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两个任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知识储备奠定基础。然而我们反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情况,经常发现学生写作的效果不佳,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单单是写作教学本身的原因,同时也因为阅读没有和写作充分联系,使二者各行其是,孤军奋战,弱化了教学成果。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考虑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用另辟蹊径的思
整体观照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整篇的内容,在整体中了解文本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掌握文本主旨,形成对文本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从整体观照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将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认知素养,在整体和局部的转化认知中发现文本规律,获得对文本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一、从散到整,体会主旨  经典的文本每一个语言单位在相互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注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化学技术对含苯废气进行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光化学系统可以对含苯废气进行很好的处理,使排放的废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试验对影响光化学处理苯的各种
朗读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中学语文课堂应该具备的常用方法。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加与文章作者的共鸣,通过朗读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就目前中学语文课堂现状来看,朗读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朗读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朗读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和提升对策,以期指导实践工作。  一、朗读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对学生思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反复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产生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