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保险,我会失去朋友吗?

来源 :保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一:
  人物:刘先生
  职业:文秘
  语录:“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现在这个社会,朋友就是资源。我想转行做保险代理人,可是这样会不会让我失去朋友这个资源呢?”
  
  想转行做保险又怕失去朋友
  2003年,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一家国营企业做文秘,过起了“一杯水一份报纸”的清闲日子。在朋友的眼中,这份工作不仅稳定还很清闲,是很多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好工作。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并不适合这么一份工作。天性喜欢挑战的我在一次同学的婚宴上邂逅了一位保险代理人,闲谈中,我对保险代理人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我又去参加了一场保险公司的事业说明会。也正是这次说明会,让我产生了转行从事保险的念头。
  想法归想法,要想付诸实施还有很大的难处。我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一直很相信“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之前我和很多朋友一样,对保险有些偏执的看法,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我的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甚至很多朋友都明确表示过,坚决不能和做保险的人来往,一旦被他们盯上,就别想有安宁日子过了,当时我还表示了相同的看法。现在,自己突然间要转行做保险,不知道朋友会怎么看我,我会不会因为这个选择失去很多朋友呢?
  
  故事二:
  人物:左女士
  职业:出版集团
  语录:“真正知心的朋友或许只存在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后,朋友大多都是因为利益关系建立起来的,特别是销售行业的人员,所以我不会和他们交朋友的。
  
  老同学让我帮其介绍客户
  我出生在南方,却是在北方读完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城市里,我没有一个大学同学。每当过年回来,听同事们聊起年假期间和大学同学聚会的趣闻,我就更思念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今年3月份,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了半天,才告诉我她是静静。静静是我大学时的师妹,虽然我们不是同一级,但是却在同一间宿舍住了两年,彼此的关系非常要好。知道静静和我在同一个城市后,我非常惊喜,似乎又找回了大学的感觉。对于静静提出一起吃个饭的建议,我不加思索的同意了。
  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静静之所以找我是想让我帮她介绍客户。原来静静刚刚转行做保险,手头没有太多的客户资源,当她知道我在出版集团工作后,就想从我这里得到些客户。
  听完这些,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么多年都未曾联系的朋友突然找我原来不是为了聊天叙旧,而只是把我当成她的客户和展业的桥梁。一直以来,我对这种颠覆传统人际关系的销售观念就非常反感,毅然拒绝了静静的请求。后来静静又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但每次都会转回到让我帮忙介绍客户这个话题上,遭到我几次拒绝后,我们就断了联系,大学里建立的友谊也烟消云散。
  
  故事三:
  人物:阿邱
  职业:保险代理人
  语录:“朋友随着事业的发展越积越多”。
  
  入行后诚信待人朋友越来越多
  我以前是做销售工作的,两年前,外资保险进入中国,猎头公司找到我,并把我推荐到这家公司。很多人说销售是相通的,进入保险这一行后,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朝阳行业,入行两年,我已经从最初的代理人,做到了资深业务经理。刚入行时,很多朋友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喝酒、吃饭、玩都可以,就是别在我们面前谈保险”。
  还有一些朋友怕我找他们买保险,总是找理由躲着我,当时我也很困惑,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偏见,我的这次选择是否正确。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曾经躲着我的朋友主动向我打听保险,这让我很是诧异。
  原来,朋友的姐夫患了心脏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身体恢复了,却花了四五万元钱,这对他们这个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后来她的姐姐想起前几年曾经给她姐夫买过一份健康险,抱着试试的心态他们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保险公司立即根据有关条款给予了理赔。这件事情对朋友的触动很大,他也想给自己和家人这么一份保障,所以有了刚才的那个电话。
  这件事让我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心,也让我开始明白保险是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亲人的关心,可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明白保险的作用,这让我感到传播保险的价值很有意义。
  两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 其实做保险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都只要讲究诚信,只要你是真心帮他们规划、服务,朋友只会越来越多,现在我和很多客户都成了好朋友。
  
  专家意见
  人物:周先生
  职业:某保险公司人事管理人员
  
  保险是个交朋友的行业
  据了解,美国的保险代理人的地位很高,台湾地区的保险行业只有本科以上学历才能进入。在大陆,由于保险起步较晚,再加上前期监管制度不是很完备,人们对保险行业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看法。
  很多高素质的人不愿意从事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正因为如此,一些保险公司招聘了部分素质较低的人,实际上这批素质较低的保险代理人为了生存开始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实行“硬买”策略,拖着他们买保险,因而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发现,一个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只要能真正做到诚信、服务、为客户负责,是很容易在工作中交到朋友的,并且朋友会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培养保险本科生,就是在培养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天津理工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的建立给陈伟珂带来的不是学科带头人、系主任的虚名,更多的是清醒的认识和深层次的思考。    干练、直爽、知性、时尚,是许多同事和许多学生对陈伟珂教授的评价。这位亮丽的女保险学人,早被人称作是天津理工大学这座象牙塔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陈伟珂,1993年进入天津理工大学任教,现任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
期刊
戚务芬  中国人寿威海分公司高级业务经理  从业理念: 追求卓越,永争第一  2001年获威海市“营销精英”称号、山东省公司新单开拓“一级金质奖章”、总公司新单开拓“三级金质奖章”;2002年获总公司新单开拓“三级金质奖章”、新单业绩全省排名第五名、世界华人寿险大会铜龙奖;2003年获总公司新单开拓“一级金质奖单”,并荣获百万圆桌会员资格;2004年获总公司新单开拓“一级金质奖单”;2005年获总
期刊
1设法打一个形象的比喻  [案例]:有一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无论是在运动场上,还是在保险公司推销员的眼里,他都是一个难于攻破的堡垒,因为他对保险、投保之类的事,根本不感兴趣。  原一平却攻破了这个堡垒。他没唱那些令人生厌的老调,也没对保险好处进行宣传,而是对棒球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洗耳恭听对方大谈棒球。他的倾听,他的插话,他的问题以及他的简短的议论,都给这位职业球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个适
期刊
销售作为寿险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诚信建设如何,不仅关系到广大客户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保险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今年以来在结合公司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了销售诚信建设,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效,收到预期效果。    我们怎样对待投保人,投保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客户是保险公司的衣食父母。保险公司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客户的支持。正如中国保
期刊
在上海体育馆举行的招聘会上,记者已经是第三次看到深圳民太安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了,他们正在招聘保险公估师。招聘人员王先生告诉笔者:“业务多得做不过来,符合要求的人又不多,我们只好不断来招聘。”  对绝大多数市民来说,保险公估师绝对是个陌生的职业。然而,这个职业却是能为普通人“帮忙”的——保险公估师是专业从事保险理赔的查勘、定损、理算、检验工作的人员,他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委托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期刊
人才,作为保险公司的血脉,在本身就极度贫血的情况下,又面临四处失血的窘状,如何增到适合的人才,如何留住现有的人才,如何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提升他们的向心力和使命感以及归属感,保险公司有必要深思反省。  别人增员我增才,增员难,增才更难,“天龙八部增才法”,让您轻松增才。    第一部  人中之“龙”  寿险行销行业作为目前热点的朝阳行业,充满挑战性。组织发展是寿险经营的命脉。无论对个人,
期刊
即便是桑迪·韦尔这样的传奇人物,在投资北京明亚保险经纪公司后,也没有急于索取回报。这样让我们看到,保险中介行业的确是一块“尚未蒸熟的大蛋糕”。  因此,急功近利的行为,会适得其反。这个行业所青睐的是市场培育者。    “在保险中介这个行业,外资机构的眼光更为长远。”10月19日,一位保险中介行业的知名人士面对《保险家》记者的采访,抛出了这样的观点。“他们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而非眼前利益。
期刊
培养一些销售的讲师,用教育驱动销售,不失为一个促使成交的好办法。不管顾客有多苛刻,都无法逃脱心理诱惑的圈套。很多时候,顾客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经不起太多的心理诱惑,常常是你讲得有道理,把他吸引了,他就会有所感悟,发现自己缺什么。  销售工具在辅助成交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过,销售讲师大都是“一对群”的。所以在设计工具时,不仅要把“一对一”的销售工具设计出来,还要把“一对群”的销售工具设计出来。
期刊
8年的保险之路,让她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锻炼为一个冲刺百万标保、团队中有七个高级经理、3个MDRT会员的营业趋高级经理,2007年底将晋升业务总监;  8年的保险之路,也使她从一个关注家庭的小女人,成长为一个事业型、有野心的保险业铿锵玫瑰;  8年的保险之路,更让她拥有了梦想,梦想在2009年年底拥有一支上千人的团队;梦想着成为像香港黄伟庆那样的年收入几千万的保险家。她就是梅华,一个美丽大方、自信乐
期刊
不久前的一次泰山之旅,下山的时候,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的中巴停在山下的水涧边上,一群成年人带着未泯的童心,冲下车去,争捡泰山石。  司机师傅说,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停留10分钟。因此,大家都有争分夺秒的意识。  10分钟过后,大家陆陆续续返回车仓,当然,有的收获颇丰,心满意足;有的两手空空,哀叹不已。  我一直在仔细观察这个捡石头的过程。有人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中意的石头,捡起来后就直接回到车里。有人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