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年实验班教学,本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就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小学数学主体作用
一、了解目标,明晰探索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圆锥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提出疑难,经过加工、组合、提炼,形成教学目标:认识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总之,在上课伊始,通过适当方式明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方向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在教学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这样, 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多展示教学非凡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与学习的动机,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5”、“50”、“500”,问谁能在每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并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500比50和5大,怎么能用“=”连接?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可用5元=50角=500分、5米=50公分=500厘米……后,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用“=”连接起来?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这时揭示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创设这样问题情境,行成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的动机。又如,新“7”的认识,教师结合人体自身实际,以“我们人头都有7个孔,大家想知道这7个孔吗?”的设问。然后引导学生认一认,数一数,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对它是那么的熟悉。
三、重視操作,增强探究的时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而展开,又能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例如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通过动手操作,就比较容易接受。如,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根据题意,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可用1/2×1/5计算,如何计算?教师让学生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折出1/2,表示1/2公顷,然后再折出它的1/5,由此得出1/2公顷的1/5是1/10(公顷),用同样的操作活动不仅步骤清楚,要求明确,而且能使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变成学生可接受的形式。
四、小组讨论,扩展探索的渠道。
讨论能集思广益,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讨论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为学生提供讨论材料,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展开争论。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帮助。如:教学《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一个圆的地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与地面直径相等,这个圆的侧面积是多少?”(1)12.56×12.56(2)12.56×(12.56÷3.14)。有的同学选①,有的同学选②,我不急于表态,而是肯定积极思维敢想敢说的精神,然后要他们展开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理由。通过争论,使大家统一认识,算式①是错的,误把12.56公分当圆柱的高。接着我将错就错,要求学生按错解的意思变数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浪花向更深一层推动。学生通过讨论,争议终于编出符合式①的应用题。有的同学说,把“高与地面的直径相等”改成“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同学们议论纷纷,思维活跃,思考水平不断提高。
小学数学主体作用
一、了解目标,明晰探索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圆锥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提出疑难,经过加工、组合、提炼,形成教学目标:认识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总之,在上课伊始,通过适当方式明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方向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在教学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这样, 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多展示教学非凡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与学习的动机,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5”、“50”、“500”,问谁能在每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并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500比50和5大,怎么能用“=”连接?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可用5元=50角=500分、5米=50公分=500厘米……后,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用“=”连接起来?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这时揭示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创设这样问题情境,行成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的动机。又如,新“7”的认识,教师结合人体自身实际,以“我们人头都有7个孔,大家想知道这7个孔吗?”的设问。然后引导学生认一认,数一数,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对它是那么的熟悉。
三、重視操作,增强探究的时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而展开,又能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例如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通过动手操作,就比较容易接受。如,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根据题意,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可用1/2×1/5计算,如何计算?教师让学生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折出1/2,表示1/2公顷,然后再折出它的1/5,由此得出1/2公顷的1/5是1/10(公顷),用同样的操作活动不仅步骤清楚,要求明确,而且能使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变成学生可接受的形式。
四、小组讨论,扩展探索的渠道。
讨论能集思广益,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讨论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为学生提供讨论材料,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展开争论。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帮助。如:教学《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一个圆的地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与地面直径相等,这个圆的侧面积是多少?”(1)12.56×12.56(2)12.56×(12.56÷3.14)。有的同学选①,有的同学选②,我不急于表态,而是肯定积极思维敢想敢说的精神,然后要他们展开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理由。通过争论,使大家统一认识,算式①是错的,误把12.56公分当圆柱的高。接着我将错就错,要求学生按错解的意思变数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浪花向更深一层推动。学生通过讨论,争议终于编出符合式①的应用题。有的同学说,把“高与地面的直径相等”改成“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同学们议论纷纷,思维活跃,思考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