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之形,任“读”之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朗读教学,说难也不难。教师若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做到开讲前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做好预习工作,把课文读正确;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之时,进行必要的范读;在学生无法掌握朗读的节奏及感情时,适时进行指挥,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中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训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岛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人们再次想起在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中,日本国民展现给世界人民值得称颂的一面:临时避难的广场在人群离开之后,居然看不到一处垃圾;马路上,人们集中在绿化带避险,哪怕拥挤也无一人占用两边的机动车道;无论是领取应急食物还是等待公用电话或是在公交车站前,人们依然在排队,严格遵守秩序等等。  反观我国的公民,一个谣传就出现“抢盐”事件,毒胶囊、问题蜜饯、死猪
学校教研组活动时观看了一节名师课堂实录—贲友林老师执教的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整堂课气氛宽松、活跃,学生成为绝对的“主角”:小组交流、上台汇报、质疑解疑,学生表现出的那种落落大方、训练有素着实夺人眼球!特别是学生居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围栏有靠墙的几种不同情况,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活跃程度令人称羡不已。这不正是我们学校正在探索的“伙伴式学习”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课堂吗?对照我校数学课堂的伙伴学习现
“梯形的认识”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梯形,但对梯形特征的探究,还需要学生经历知识接受的整个过程。听过罗明亮老师《思考,一直在路上》和《都是教师惹的“祸”》讲座后。“讲道理”和那神秘的信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对于引发学生探究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新策略:  一、挖掘创造潜能,感
高峰体验是美国的马斯洛先生所倡导的理论核心之一。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高峰体验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但更容易发生在艺术领域。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步入音乐,在主动参与、探究、体验中,使他们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并因此处于愉悦的状态,涵养美感,愉悦身心,产生高峰体验,是音乐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  一般而言,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知和实践的对象,主体是对客体有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人或群体,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有的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也有的认为教学是把“学”(学问,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生学”还是“教学生”,教师都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居于客体、被物化的地位,由此形成了如叶澜教授所说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课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老年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
自然拼读法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学习入门知识,其地位犹如偏旁部首对于汉语学习。自然拼读法可以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单词死记硬背、背了又忘的困境,帮助学生轻松地拼、读出单词,提升学生朗读和背诵单词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现如今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结合实际出发,探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时候,最大的难点无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