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品德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一定规律没特别受其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从而借助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后的表现和认识,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过程,培养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落实;捕捉;结合;良好品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之中进行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根基。诸如家庭生活的礼貌,学校生活的规则,社会生活的法律等等。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强调真正基于学生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中冲突,才能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开掘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一、落实体验与感悟,培养文明良好品质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一定规律没特别受其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从而借助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后的表现和认识,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过程,培养良好的品质。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落实体验与感悟,讓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从而驱动学习动机,使之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例如:《创造文明的环境》教学活动,为了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文明的环境这一抽象概念,从而落实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品质,根据教材内容,课前必须让学生去经历。为了实现有效的活动,学生自行组合三组:其一,在学校里你听到哪些文明礼貌用语,见过哪些文明行为。比如早上来校同学们向老师问好,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平时的值日生工作,大扫除等都可以把它定格在画面中。其二,社区组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得到、听到的社区里一些助人为乐的感人事例记录下来。其三,社会组的同学通过不同渠道下载身边的爱心人士所做的公益事业(比如永春的爱心小分队、灾难面前人们捐款捐物的画面)。
  在课堂活动中,这三个文明小分队代表的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感受:从这三组的展示中,学生深有感触:
  我们的素质和文明尽在一言一行中!正是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热心人,我们的邻舍、社区、社会才处处响起和谐之歌,心手相连,大爱无边,在困难面前,我们永春人民都有颗金子般的心灵。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文明的环境不仅是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言行美、心灵美。
  二、捕捉实践结合点,培养卫生良好品质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其品德的形成根植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因为,零距离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用心捕捉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与抽象的道德规范学习相比较,真实而具体的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体验性活动,有助于触动孩子心灵,唤醒孩子的道德生命直至建构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创造文明的环境》在活动结束,离开教室之前,我找到了实践结合点:
  1.捡班上的纸屑。“在离开之前,来,同学们,现在你们看看地板,是否有纸屑?请随手捡起。带回教室的卫生角。”我说。当学生做好之后,我及时总结: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的一个捡纸的小小举动,创设了班级卫生美好环境。
  2.和听课的老师说再见,然后排好队走出教室。这些细节安排,体现了文明礼仪,创造了文明环境。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做到学有所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保护美好的环境卫生,懂得:卫生良好行为习惯,点滴从自己做起。
  三、结合教材与延伸,培养感恩孝顺品质
  谈到责任,我想起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回答不要迟缓;父母指派做事时,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时,要洗耳恭听;父母责备时,要顺从地接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花去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煎熬了多少日日日夜夜;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學,以及走入社会,开始面对人生的风雨,父母无时不刻在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孩子能孝顺父母呢?因此,在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学拓展延伸中提供一则漫画,画面讲的事:一个男孩坐在小凳子上,双脚浸泡在洗脚盆里,他的母亲蹲在他面前为他搓洗着小脚丫。男孩天真地问:“妈妈,什么是劳动?”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觉得画中的男孩这样问对吗?然后引导中揭示:这漫画体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众多独生子女养尊处优,就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懂。接着讨论:当你沉浸在生日的欢庆中,你想到自己的生日曾经是母亲的受难日?这生日,应当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结合教材的延伸,孩子们就懂得感恩孝顺父母,应该从自己的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首先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给予爸爸妈妈关爱——一句安慰的话,一被暖心的水……
  培养学生的感恩与孝顺品质,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是课程落实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承接着不仅仅教育孩子们要孝顺父母这简单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这样,我们的价值就能得以尽可能大的体现,我们也就可以无悔自己的选择了,我们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地、愉快地、有责任感地、有创意地生活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
  注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依托生活化品德教学,发展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24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永春横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由教室、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环境等因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教学生态系统,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些关键因素的积极作用,营造更为适宜的学习和成
在辛亥革命时期,南社女社员作为近代觉醒的知识女性,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的社会转变,以群体的身份来争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利。在"国家主义"的民族叙事下,肩负起与男子共同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打上人文的烙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获得,学生的做题能力往往非常强,但却忽略人文素养的教育,这种现象无疑不符合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德育”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选择优化的德育情境,创设出贴合孩子生活的有情之境、活动之境,将道德与法治教育镶嵌其中,与儿童对道德认知,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各个学科在发展的同时都注重起知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研究,使其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当然,对物理学科而言也不例外,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
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宁夏作为中国西北省份之一,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宁夏政府法律顾问制
1.加强病害防治。秋末冬初冬剪后,彻底清除病叶、病果、枯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喷5波美度右硫合剂,白粉病发生时可喷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每10天1次
1 病态池常见故障类型。病态池按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部位分为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小故障三种类型: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从经济的视角看,农业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从其他的视角看,农业在社会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同时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变“呈现一接受”模式为“引导一发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