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光灯下,林超伦总是陪伴在领导人身旁。从梅杰、布莱尔,到布朗、卡梅伦,再到现在的特雷莎·梅,林超伦总是随他们出现在英中外交的第一线、最高层,见证最真实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传递信息的他也在中英关系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林超伦是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为包括女王、5任首相、议长在内的诸多英国政商要人做过口译。他因此被人称为“御用翻译”。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人秘书、英中贸易协会前主席查尔斯·鲍威尔勋爵曾评价林超伦是英国中英文口译第一人,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翻译之一。
现在,林超伦在英国伦敦的翻译公司拥有欧洲最大的全职英汉口译团队,聘请他担任官方译员的还有爱尔兰、挪威、瑞典等国。目前,林超伦在英国萨瑞大学担纲英汉口译硕士项目,并在国内一家翻译培训班任教。
记者:作为“第一线”和“最高层”的亲历者、参与者,您对过去20年中英关系的发展有何看法?
林超伦:我从1995年开始为英国政府高层进行中文口译。当时的中英关系和现在没法比,高层互访不多,需要我提供翻譯的频次也比现在少得多。从1997年布莱尔上台,到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英、1999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英国),再到现在的中英关系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真是翻天覆地。
从新闻报道也能看出中英关系的迅速发展。几年前陪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去成都,BBC甚至单独对他去火锅店进行了报道,这是一个里程碑。此前,英国媒体哪里会单独报道英国领导人去中国活动中人文特色那么浓厚的活动?这说明随着中英关系的发展,英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内容上也丰富起来。
记者:您对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这个提法怎么看?
林超伦:虽然在中英关系的实际发展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我认为,两国在最高层次上对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这样的愿景,这是好事。
我的翻译公司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催化剂、晴雨表。现在,中英关系越好、交往越密切,我们的业务量就越大。以前,中国代表团、企业来英国搞活动,是英方请来的“客人”,来找我们做翻译的是英方;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团、企业已经“反客为主”,在英国举办各种活动,也成了我们越来越重要的客源。
记者:中英交往难免存在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双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话对方听不懂。您作为中英间的信息传递者,对此怎么看?
林超伦:我认为,在任何两国的关系发展中,都不存在能完完全全理解对方的情况。让英国人按中国人看中国的方式去看中国,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总体来说,两国能一起做成事情,都是求同存异的结果。中英交往中要思考如何对对方讲好“中国故事”和“英国故事”。这方面,中国领导人很重视,中国学得也很快。
记者:您曾为英女王及5任英国首相翻译,您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林超伦:英女王讲话不仅语言标准,而且内容也标准。她话不是很多,但对所有人的礼仪都很到位。因为身份所限,女王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政治观点。我很佩服她的一点是能做到该说话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而且没有一句话你能挑剔。这是一门艺术。
我记得第一次给女王做翻译,是在中国领导人访英时女王为其举办国宴。席间,70多岁的女王始终挺直腰杆,到后来我都坚持不下去了,她却还保持着一个姿势,和客人话语不停。我意识到,女王风光的背后是国家交给她的任务,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从梅杰到特雷莎·梅这几位英国首相的说话风格,从我翻译的角度来看,有个共性,那就是语速都很快。要做全笔记,是一件挺吃力的事。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重要的事情前,很可能会说些轻松的东西,突然话锋一转;有刺的话和轻松的话交织在一起,所以翻译的时候我都是提心吊胆。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就只好再问说话者了。
记者:您在给国家领导人翻译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吗?
林超伦:口译越译越觉得很难做好。译后每一次回顾,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我记得有一次,我陪同爱尔兰总理在中国参观,听到“虚怀若谷”一词,不知如何译,急切之下说出“Modesty as vast as valley”,总统听了点点头。晚上回到房间我赶紧上网核查,确认是胸怀如同山谷,指非常谦逊的意思,才算放心。用的都是我自己的办法:中译英需译所指而非所言,完成任务后回顾学习也是提高口译水平的关键步骤之一。
另外,就是幽默的传递。英国人很喜欢在讲话中用幽默开头,这里面就很有讲究。你翻得越准确,可能听众就越笑不出来,因为幽默中的文化负载很重的,听众笑不出来会觉得自己失职。但是高层口译时,译员又不能去说主宾没有说的话。
记者:给国家领导人做口译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
林超伦:我觉得翻译如果能通过音量、语气、目光、动作等方式,不仅如实传递语言信息,而且传递讲话人的情感与震撼力,这样效果会更好。这么多年,我很注重这一条,效果很明显。领导人会从你翻译出来的话中读出情感,话是会忘的,情感是不会忘的。
记者:您目前正在从事机器翻译的研发。机器翻译替代人类翻译,还需要多久?
林超伦: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机器翻译,机器开始逐渐取代人工是近在咫尺。目前,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机器翻译的研发中。和现在主流的依靠“海量语料”作为基础、按照概率计算来产生译文的方法不同,我正在做的是找到语言本身内在规律,把这些规律写成电脑程序,这样出来的翻译软件,准确度更高。至于机器翻译多久后就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
翻译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现在中层以下水平的翻译完全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开始逐渐被取代;甚至看上去需要一些创意的翻译,也可能在三至五年内被机器攻破。在高层口译这块,你可以注意到,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已经开始使用同声传译,这在我看来是理念上的重大突破。用同传替代交传,下一步就会是用机器提供同传服务,
机器翻译暂时还做不到的是感情交流和表达,不过已经有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做到表情配合。我想,如果你知道对面是个机器人在为你翻译的时候,你的心理上毕竟会有些不同。这可能是人类译员今后的最大价值我不是机器。
林超伦是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为包括女王、5任首相、议长在内的诸多英国政商要人做过口译。他因此被人称为“御用翻译”。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人秘书、英中贸易协会前主席查尔斯·鲍威尔勋爵曾评价林超伦是英国中英文口译第一人,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翻译之一。
现在,林超伦在英国伦敦的翻译公司拥有欧洲最大的全职英汉口译团队,聘请他担任官方译员的还有爱尔兰、挪威、瑞典等国。目前,林超伦在英国萨瑞大学担纲英汉口译硕士项目,并在国内一家翻译培训班任教。
讲好“中国故事”和“英国故事”
记者:作为“第一线”和“最高层”的亲历者、参与者,您对过去20年中英关系的发展有何看法?
林超伦:我从1995年开始为英国政府高层进行中文口译。当时的中英关系和现在没法比,高层互访不多,需要我提供翻譯的频次也比现在少得多。从1997年布莱尔上台,到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英、1999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英国),再到现在的中英关系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真是翻天覆地。
从新闻报道也能看出中英关系的迅速发展。几年前陪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去成都,BBC甚至单独对他去火锅店进行了报道,这是一个里程碑。此前,英国媒体哪里会单独报道英国领导人去中国活动中人文特色那么浓厚的活动?这说明随着中英关系的发展,英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内容上也丰富起来。
记者:您对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这个提法怎么看?
林超伦:虽然在中英关系的实际发展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我认为,两国在最高层次上对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这样的愿景,这是好事。
我的翻译公司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催化剂、晴雨表。现在,中英关系越好、交往越密切,我们的业务量就越大。以前,中国代表团、企业来英国搞活动,是英方请来的“客人”,来找我们做翻译的是英方;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团、企业已经“反客为主”,在英国举办各种活动,也成了我们越来越重要的客源。
记者:中英交往难免存在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双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话对方听不懂。您作为中英间的信息传递者,对此怎么看?
林超伦:我认为,在任何两国的关系发展中,都不存在能完完全全理解对方的情况。让英国人按中国人看中国的方式去看中国,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总体来说,两国能一起做成事情,都是求同存异的结果。中英交往中要思考如何对对方讲好“中国故事”和“英国故事”。这方面,中国领导人很重视,中国学得也很快。
英女王说话的艺术
记者:您曾为英女王及5任英国首相翻译,您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林超伦:英女王讲话不仅语言标准,而且内容也标准。她话不是很多,但对所有人的礼仪都很到位。因为身份所限,女王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政治观点。我很佩服她的一点是能做到该说话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而且没有一句话你能挑剔。这是一门艺术。
我记得第一次给女王做翻译,是在中国领导人访英时女王为其举办国宴。席间,70多岁的女王始终挺直腰杆,到后来我都坚持不下去了,她却还保持着一个姿势,和客人话语不停。我意识到,女王风光的背后是国家交给她的任务,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从梅杰到特雷莎·梅这几位英国首相的说话风格,从我翻译的角度来看,有个共性,那就是语速都很快。要做全笔记,是一件挺吃力的事。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重要的事情前,很可能会说些轻松的东西,突然话锋一转;有刺的话和轻松的话交织在一起,所以翻译的时候我都是提心吊胆。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就只好再问说话者了。
记者:您在给国家领导人翻译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吗?
林超伦:口译越译越觉得很难做好。译后每一次回顾,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我记得有一次,我陪同爱尔兰总理在中国参观,听到“虚怀若谷”一词,不知如何译,急切之下说出“Modesty as vast as valley”,总统听了点点头。晚上回到房间我赶紧上网核查,确认是胸怀如同山谷,指非常谦逊的意思,才算放心。用的都是我自己的办法:中译英需译所指而非所言,完成任务后回顾学习也是提高口译水平的关键步骤之一。
另外,就是幽默的传递。英国人很喜欢在讲话中用幽默开头,这里面就很有讲究。你翻得越准确,可能听众就越笑不出来,因为幽默中的文化负载很重的,听众笑不出来会觉得自己失职。但是高层口译时,译员又不能去说主宾没有说的话。
机器将很快取代人工翻译
记者:给国家领导人做口译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
林超伦:我觉得翻译如果能通过音量、语气、目光、动作等方式,不仅如实传递语言信息,而且传递讲话人的情感与震撼力,这样效果会更好。这么多年,我很注重这一条,效果很明显。领导人会从你翻译出来的话中读出情感,话是会忘的,情感是不会忘的。
记者:您目前正在从事机器翻译的研发。机器翻译替代人类翻译,还需要多久?
林超伦: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机器翻译,机器开始逐渐取代人工是近在咫尺。目前,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机器翻译的研发中。和现在主流的依靠“海量语料”作为基础、按照概率计算来产生译文的方法不同,我正在做的是找到语言本身内在规律,把这些规律写成电脑程序,这样出来的翻译软件,准确度更高。至于机器翻译多久后就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
翻译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现在中层以下水平的翻译完全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开始逐渐被取代;甚至看上去需要一些创意的翻译,也可能在三至五年内被机器攻破。在高层口译这块,你可以注意到,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已经开始使用同声传译,这在我看来是理念上的重大突破。用同传替代交传,下一步就会是用机器提供同传服务,
机器翻译暂时还做不到的是感情交流和表达,不过已经有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做到表情配合。我想,如果你知道对面是个机器人在为你翻译的时候,你的心理上毕竟会有些不同。这可能是人类译员今后的最大价值我不是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