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随着电脑的普及,中国大陆开始进入计算机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网络又悄然的走进千家万户。从此,网络便与人们结下不解之缘,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08年7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大陆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同时,电子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同时还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出版行业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出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一.数字出版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1. 大陆数字出版现状
数字出版是出版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这个潮流和趋势的影响下,新的出版形态层出不穷。比如,在全球范围内,用手机阅读图书和报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目前,大陆的传统出版业也正经历着由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深刻变革。各个出版机构都加快改革的步伐,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构建起新形势下的出版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力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了70.15%。其中,手机报发展最为迅速,增幅高达300%,达10亿元;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收入达7.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2亿元;博客出版收入达9.75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52亿元。另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8月底,大陆出版社电子图书出版量已累计达到50万种。
上述这些数字说明,大陆数字出版产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当然,大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陆政府的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扶持:
①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陆政府就对数字出版日益重视。到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印刷学院成立传媒学(数字出版传播)专业,这是大陆第一次以数字出版命名的专业,专门培养熟悉数字出版规律,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趋势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大陆有近20所大学开展数字出版的硕士和博士班,以满足数字出版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②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出现,政府也看到数字出版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技术公司进行项目支持。北京市科委在2007年就投入巨资资助北京书生公司研发“互联网出版平台”。
③2008年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为适应新的需要,新闻出版署专门设立数字出版司,专门负责、管辖数字出版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及时解决数字出版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新闻出版署还举办了两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并举办了多次有关数字出版方面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大大的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2. 台湾地区数字出版产业现状
1998年,台湾数字出版产业的滥觞温世仁先生,以1亿新台币成立“明日工作室”,花巨资聘请当时的知名作家生产专属数字出版的内容,同时引进电子书版权。虽然,由于当时网络尚未普及,读者对网络阅读还没有形成习惯,导致明日工作室商业模式很难建立,最后不得不于1999年并入英业达集团,但温世仁后来又开设了“空中书城”,将电子内容提供给PDA和手机下载。应该说,台湾的数字出版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目前,台湾的传统出版已进入微利时代,甚至进入了“寒冬”季节,而数字出版却有所上涨。对于这种现象,台湾汉珍数字图书公司董事长朱小瑄先生认为:传统出版式微,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产量的剧增,导致虚拟超越实体,技术颠覆传统。同时,朱小瑄先生还指出:“目前的出版市场是一个合纵联横的时代,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注重差异化。同时,出版者还要密切注意观察新兴一代的思维、习惯与阅读行为的改变,才能找到准确的市场切入点。”
为了刺激台湾数字出版的产值,台湾官方推出“数字出版金鼎奖”等相关鼓励措施。一些大型的出版机构纷纷搭建起数字出版的平台,比如,2007年8月,台湾城邦集团旗下就有5本杂志发行电子版,至今每月大约有6,000~8,000本付费下载量。而一些知名年轻作家(比如九把刀、弯弯、幾米等)也开始考虑加入数字出版的行列。
据统计,到2006年,台湾有线宽频网络用户数达493万户,上网人数达1,523万人,普及率达67%,当年数字出版总收入为52亿新台币。2008年,台湾有超过60%的人开始习惯数字出版的阅读,这使得台湾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占整个出版产业的20%以上。这标志着台湾数字出版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并悄悄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7月7日,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与图书馆共同筹组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已经正式成立,该联盟的第一届理事长由城邦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担任,秘书长由城邦集团营运平台总经理叶君超担任。这是台湾出版业第一次与科技及通讯业的大联盟,显示传统出版产业变革的决心。
二.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促进两岸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由于传统纸张与电子显示的差异,因此,各种电子阅读工具纷纷对设备从技术上不断地改进。比如,手机厂商推出了适合阅读的新手机,PDA厂商推出了符合移动阅读的掌上电脑。今年,作为OCR行业领头的汉王科技也推出了手持阅读设备,进军数字出版行业。
②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支撑数字出版的相关软件的研发受到异常的重视,在短短的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书生公司、方正集团就已经投入巨资研发数字出版平台和相应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直接为出版商和用户提供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今年九月,台湾远流宣布,自己已经开发出岛内第一个具有版权保护机制、也是全球唯一以繁体字为阅读考量的电子阅读平台“Koobe system”,将台湾数位出版的发展,内容和载体投入研发数位软体的研发。
③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也引起了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关注。自2003年起,移动厂商就开始在其短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彩信、手机报等支持数字出版的业务平台。根据《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大陆移动3.5亿的手机用户中,订阅手机报的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手机报的用户总量已经远远超过大陆任何一家平面媒体的发行量。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各家通信业务运营商都不同程度的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投入力度。而运营商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投入,也直接影响手机生产厂商对手机功能的开发,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多普达、酷派等厂商均推出支持数字阅读的多款手机。
三.打造新的经济产业
1.完善出版业的流程再造
数字出版的生产流程包括:内容源→内容创建→内容管理→内容发布→应用集成(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商)→多种运营接入(电信、网络服务)→用户。在这个生产流程中,数字出版将会对现行的印刷方式、物流方式、销售模式等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而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①创作数字化——即写作多媒体化;
②编辑数字化——实现无纸编辑;
③出版数字化——多元化出版,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④发行数字化——实现网上发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读者和作者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平台,进而为读者和作者的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⑤标识数字化——把一二次文献同步制作、报道与发行,实现社会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⑥管理数字化——将流程管理与内容管理融为一体,在操作的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浏览所涉及的内容,利于掌控出版流程和调整编辑模式,以提升出版质量和效率,而且为随机修改带来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2.促使相关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由于数字出版产业链在完善的过程中,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内容、软件、硬件、运营通道、阅读习惯、付费方式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这样,自然就会不断地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总体经济得以不断上升。
四.结论
数字出版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同时也是未来出版的发展方向。因此,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业界越来越关心的话题。虽然数字出版与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同,但赢利模式和经营规律却是一样的,这就要求业者要善于对产品进行定位,并对顾客群进行清晰的界定。同时,还应该对这个顾客群体的购买力进行预测,进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数字出版的产品或者服务,毕竟只有赢利,才能使数字出版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也只有建立起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出版产业才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同时,电子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同时还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出版行业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出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一.数字出版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1. 大陆数字出版现状
数字出版是出版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这个潮流和趋势的影响下,新的出版形态层出不穷。比如,在全球范围内,用手机阅读图书和报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目前,大陆的传统出版业也正经历着由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深刻变革。各个出版机构都加快改革的步伐,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构建起新形势下的出版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力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了70.15%。其中,手机报发展最为迅速,增幅高达300%,达10亿元;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收入达7.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2亿元;博客出版收入达9.75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52亿元。另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8月底,大陆出版社电子图书出版量已累计达到50万种。
上述这些数字说明,大陆数字出版产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当然,大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陆政府的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扶持:
①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陆政府就对数字出版日益重视。到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印刷学院成立传媒学(数字出版传播)专业,这是大陆第一次以数字出版命名的专业,专门培养熟悉数字出版规律,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趋势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大陆有近20所大学开展数字出版的硕士和博士班,以满足数字出版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②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出现,政府也看到数字出版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技术公司进行项目支持。北京市科委在2007年就投入巨资资助北京书生公司研发“互联网出版平台”。
③2008年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为适应新的需要,新闻出版署专门设立数字出版司,专门负责、管辖数字出版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及时解决数字出版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新闻出版署还举办了两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并举办了多次有关数字出版方面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大大的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2. 台湾地区数字出版产业现状
1998年,台湾数字出版产业的滥觞温世仁先生,以1亿新台币成立“明日工作室”,花巨资聘请当时的知名作家生产专属数字出版的内容,同时引进电子书版权。虽然,由于当时网络尚未普及,读者对网络阅读还没有形成习惯,导致明日工作室商业模式很难建立,最后不得不于1999年并入英业达集团,但温世仁后来又开设了“空中书城”,将电子内容提供给PDA和手机下载。应该说,台湾的数字出版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目前,台湾的传统出版已进入微利时代,甚至进入了“寒冬”季节,而数字出版却有所上涨。对于这种现象,台湾汉珍数字图书公司董事长朱小瑄先生认为:传统出版式微,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产量的剧增,导致虚拟超越实体,技术颠覆传统。同时,朱小瑄先生还指出:“目前的出版市场是一个合纵联横的时代,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注重差异化。同时,出版者还要密切注意观察新兴一代的思维、习惯与阅读行为的改变,才能找到准确的市场切入点。”
为了刺激台湾数字出版的产值,台湾官方推出“数字出版金鼎奖”等相关鼓励措施。一些大型的出版机构纷纷搭建起数字出版的平台,比如,2007年8月,台湾城邦集团旗下就有5本杂志发行电子版,至今每月大约有6,000~8,000本付费下载量。而一些知名年轻作家(比如九把刀、弯弯、幾米等)也开始考虑加入数字出版的行列。
据统计,到2006年,台湾有线宽频网络用户数达493万户,上网人数达1,523万人,普及率达67%,当年数字出版总收入为52亿新台币。2008年,台湾有超过60%的人开始习惯数字出版的阅读,这使得台湾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占整个出版产业的20%以上。这标志着台湾数字出版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并悄悄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7月7日,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与图书馆共同筹组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已经正式成立,该联盟的第一届理事长由城邦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担任,秘书长由城邦集团营运平台总经理叶君超担任。这是台湾出版业第一次与科技及通讯业的大联盟,显示传统出版产业变革的决心。
二.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促进两岸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由于传统纸张与电子显示的差异,因此,各种电子阅读工具纷纷对设备从技术上不断地改进。比如,手机厂商推出了适合阅读的新手机,PDA厂商推出了符合移动阅读的掌上电脑。今年,作为OCR行业领头的汉王科技也推出了手持阅读设备,进军数字出版行业。
②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支撑数字出版的相关软件的研发受到异常的重视,在短短的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书生公司、方正集团就已经投入巨资研发数字出版平台和相应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直接为出版商和用户提供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今年九月,台湾远流宣布,自己已经开发出岛内第一个具有版权保护机制、也是全球唯一以繁体字为阅读考量的电子阅读平台“Koobe system”,将台湾数位出版的发展,内容和载体投入研发数位软体的研发。
③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也引起了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关注。自2003年起,移动厂商就开始在其短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彩信、手机报等支持数字出版的业务平台。根据《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大陆移动3.5亿的手机用户中,订阅手机报的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手机报的用户总量已经远远超过大陆任何一家平面媒体的发行量。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各家通信业务运营商都不同程度的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投入力度。而运营商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投入,也直接影响手机生产厂商对手机功能的开发,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多普达、酷派等厂商均推出支持数字阅读的多款手机。
三.打造新的经济产业
1.完善出版业的流程再造
数字出版的生产流程包括:内容源→内容创建→内容管理→内容发布→应用集成(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商)→多种运营接入(电信、网络服务)→用户。在这个生产流程中,数字出版将会对现行的印刷方式、物流方式、销售模式等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而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①创作数字化——即写作多媒体化;
②编辑数字化——实现无纸编辑;
③出版数字化——多元化出版,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④发行数字化——实现网上发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读者和作者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平台,进而为读者和作者的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⑤标识数字化——把一二次文献同步制作、报道与发行,实现社会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⑥管理数字化——将流程管理与内容管理融为一体,在操作的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浏览所涉及的内容,利于掌控出版流程和调整编辑模式,以提升出版质量和效率,而且为随机修改带来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2.促使相关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由于数字出版产业链在完善的过程中,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内容、软件、硬件、运营通道、阅读习惯、付费方式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这样,自然就会不断地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总体经济得以不断上升。
四.结论
数字出版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同时也是未来出版的发展方向。因此,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业界越来越关心的话题。虽然数字出版与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同,但赢利模式和经营规律却是一样的,这就要求业者要善于对产品进行定位,并对顾客群进行清晰的界定。同时,还应该对这个顾客群体的购买力进行预测,进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数字出版的产品或者服务,毕竟只有赢利,才能使数字出版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也只有建立起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出版产业才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