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竞争中长久发展,势必要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为运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信息管理意识淡薄,将重心放在业务拓展等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的项目中,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所采集的信息不够准确、真实,对统计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此,企业应将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使统计信息管理更加完善、可靠,推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化;统计信息管理;应用;
引言
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为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形式,对行业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统计信息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现阶段统计信息管理面临的瓶颈
1.1統计制度不完善
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制度支持,但制度由高层领导制定,部分内容与基层工作实际不符,过于侧重理论层面,忽视了制度与方法在基层工作中的可行性,无形中增加了统计的工作量与难度,给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数据质量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支持,使得许多无效信息混杂其中,不利于后续应用,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1.2产值工时统计方面
很多生产车间在落实统计管理工作方面,很长时间都是以手工方式为主的,无论是填写还是计算,都难以摆脱其固有弊端。具体而言,首先是工作效率难以达到要求。在制作车间产值工时完成情况卡片时,应当依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在建卡环节上,视产品的不同,分别按照组别、批次、项目、任务费用编号完成建卡任务,每种产品卡片数量应为三套。其中两套送至主管部门,一套由本单位留存。之所以会出现降低工作效率的现象,是因为如果生产车间品种较多,则会出现多达数百个统计数据,出现错登、误登或漏登的现象屡见不鲜,各种重复劳动,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使具体工作往往疲于奔命。另外,资料在保管方面的难度,同样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不同车间每套产值工时完成情况的卡片,在20-30张不等,而且需要装订成册,依照年限的不同分类进行保管。这就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容易变质,或遭虫蛀,也容易损毁。最后,卡片、台账、报表方面的消耗量需要引起注意,在印刷与领取环节上烦琐程度较高,容易出现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现象.
1.3统计信息采集不准确
统计数据源于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为确保统计信息准确客观,先要保证采集环节科学可靠。但是,当前企业内部分统计人员思想认知不足,存在人为降低数据、统计操作不严谨、为达到某种目的隐瞒数据等恶劣情况,导致统计信息采集不准确、填报不清楚、审核不严格、评估误差加大等问题发生,无法为企业经营与决策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参考。
2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1)车间产值工时卡片、产值工时汇总系统流程。操作者首先将本企业文件夹打开,在对应产品和月份的工作表当中,按照产品、组别、批次完成工时的不同依次输入,工作表将进行自动计算,得出本期和自投产开始累计的产品约当量与产值工时。如果输入产品完成工时的环节结束,将会直接进入自动计算、汇总产值工时汇总表的环节。2)子公司统计报表系统流程。操作人员在对应工作表中输入本企业产销完成情况,后续年度指标分期完成情况,将由工作表自动生成。各单位会直接向集团公司文件,导入每家单位的统计数据,在汇总数据基础上,生成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例如《产销完成情况月报》《销售收入完成情况月报》等。指标在自动计算汇总过后,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也将向集团公司月度《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中直接导入。3)统计台账流程。台账目录在操作人员开启本单位文件夹之后便能看到,依照目录序号就能选择对应台账表格,操作人员可以在对应指标名称中,输入统计数据,借助时点指标,将进行累计计算。过程都是自动的,无须投入过多人力。如果指标数能满足平衡要求,则通过计算公式,就能达到自动平衡的要求。
3完善现行信息管理模式的策略
3.1提升信息处理质量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云存储等平台获得了从无到有发展,信息存储与使用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各类网络信息资源总量日益庞大的现实状况,也给企业精确搜集信息、高效加工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高质真实信息,才能给企业相关策略措施的制定提供正向助力。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筛选合并以及归纳整理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极大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工作优质有效开展,为企业决策在准确可靠信息的支撑下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2健全统计管理制度
在大数据影响下,统计数据的结构与类型发生了较大改变,差异逐渐明显,给数据质量维护带来了较大困难。对此,企业应结合时代背景,对信息数据类型与处理需求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可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制定统计数据质量保障制度等,统一规范统计管理流程、职责等,并对数据造假行为制定详细的惩处规定,使违规操作得到严厉打击,从制度层面保障数据质量。此外,还要统一大数据的各项协议、技术等规范,创建数据访问与共享机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分层流转。
3.3完善网络管理机制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安全性能维护体系对信息分析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处理质量,还需要配置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需要发展优化网络管理机制,在传统落后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借鉴参考其他企业的优秀发展经验,推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科学划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与监管体制机制的方式来对网络环境加强监管,为企业相关信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4创新数据统计技术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数据统计技术,由此提高信息管理与统计效率,获得更多优质高效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通过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发挥内部优势条件,创建统计系统平台,该平台不但具备数据查询、数据调用、整合分析等功能,还借鉴了国外企业的宝贵经验,侧重于超大存储量软硬件的研发,使数据检测面积拓展到全部数据单元,并将模糊数据、统计逻辑等算法引入其中,对数据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层挖掘,提高信息精准性与全面性。在获取大量统计信息后,还应根据用户现实需求,依靠导向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数据预处理,再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付费方式向云服务商购买存储空间与专业化服务,在精准采集的同时还可使数据被安全稳定地存储,以备后用.
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传统统计思想与方法也急需改革创新。对此,内部管理者应与时俱进,通过树立统计意识、完善统计制度、引入大数据技术等方式弥补统计意识、统计制度与信息准确性方面的不足,积极研发出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大数据技术,使统计数据质量与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多优质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凤华.计算机网络化在统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4):59-60+67.
[2]石琼健.大数据时代公司统计信息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6):101-102.
[3]张彦铭.统计信息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7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化;统计信息管理;应用;
引言
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为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形式,对行业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统计信息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现阶段统计信息管理面临的瓶颈
1.1統计制度不完善
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制度支持,但制度由高层领导制定,部分内容与基层工作实际不符,过于侧重理论层面,忽视了制度与方法在基层工作中的可行性,无形中增加了统计的工作量与难度,给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数据质量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支持,使得许多无效信息混杂其中,不利于后续应用,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1.2产值工时统计方面
很多生产车间在落实统计管理工作方面,很长时间都是以手工方式为主的,无论是填写还是计算,都难以摆脱其固有弊端。具体而言,首先是工作效率难以达到要求。在制作车间产值工时完成情况卡片时,应当依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在建卡环节上,视产品的不同,分别按照组别、批次、项目、任务费用编号完成建卡任务,每种产品卡片数量应为三套。其中两套送至主管部门,一套由本单位留存。之所以会出现降低工作效率的现象,是因为如果生产车间品种较多,则会出现多达数百个统计数据,出现错登、误登或漏登的现象屡见不鲜,各种重复劳动,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使具体工作往往疲于奔命。另外,资料在保管方面的难度,同样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不同车间每套产值工时完成情况的卡片,在20-30张不等,而且需要装订成册,依照年限的不同分类进行保管。这就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容易变质,或遭虫蛀,也容易损毁。最后,卡片、台账、报表方面的消耗量需要引起注意,在印刷与领取环节上烦琐程度较高,容易出现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现象.
1.3统计信息采集不准确
统计数据源于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为确保统计信息准确客观,先要保证采集环节科学可靠。但是,当前企业内部分统计人员思想认知不足,存在人为降低数据、统计操作不严谨、为达到某种目的隐瞒数据等恶劣情况,导致统计信息采集不准确、填报不清楚、审核不严格、评估误差加大等问题发生,无法为企业经营与决策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参考。
2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1)车间产值工时卡片、产值工时汇总系统流程。操作者首先将本企业文件夹打开,在对应产品和月份的工作表当中,按照产品、组别、批次完成工时的不同依次输入,工作表将进行自动计算,得出本期和自投产开始累计的产品约当量与产值工时。如果输入产品完成工时的环节结束,将会直接进入自动计算、汇总产值工时汇总表的环节。2)子公司统计报表系统流程。操作人员在对应工作表中输入本企业产销完成情况,后续年度指标分期完成情况,将由工作表自动生成。各单位会直接向集团公司文件,导入每家单位的统计数据,在汇总数据基础上,生成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例如《产销完成情况月报》《销售收入完成情况月报》等。指标在自动计算汇总过后,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也将向集团公司月度《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中直接导入。3)统计台账流程。台账目录在操作人员开启本单位文件夹之后便能看到,依照目录序号就能选择对应台账表格,操作人员可以在对应指标名称中,输入统计数据,借助时点指标,将进行累计计算。过程都是自动的,无须投入过多人力。如果指标数能满足平衡要求,则通过计算公式,就能达到自动平衡的要求。
3完善现行信息管理模式的策略
3.1提升信息处理质量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云存储等平台获得了从无到有发展,信息存储与使用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各类网络信息资源总量日益庞大的现实状况,也给企业精确搜集信息、高效加工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高质真实信息,才能给企业相关策略措施的制定提供正向助力。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筛选合并以及归纳整理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极大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工作优质有效开展,为企业决策在准确可靠信息的支撑下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2健全统计管理制度
在大数据影响下,统计数据的结构与类型发生了较大改变,差异逐渐明显,给数据质量维护带来了较大困难。对此,企业应结合时代背景,对信息数据类型与处理需求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可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制定统计数据质量保障制度等,统一规范统计管理流程、职责等,并对数据造假行为制定详细的惩处规定,使违规操作得到严厉打击,从制度层面保障数据质量。此外,还要统一大数据的各项协议、技术等规范,创建数据访问与共享机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分层流转。
3.3完善网络管理机制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安全性能维护体系对信息分析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处理质量,还需要配置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需要发展优化网络管理机制,在传统落后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借鉴参考其他企业的优秀发展经验,推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科学划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与监管体制机制的方式来对网络环境加强监管,为企业相关信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4创新数据统计技术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数据统计技术,由此提高信息管理与统计效率,获得更多优质高效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通过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发挥内部优势条件,创建统计系统平台,该平台不但具备数据查询、数据调用、整合分析等功能,还借鉴了国外企业的宝贵经验,侧重于超大存储量软硬件的研发,使数据检测面积拓展到全部数据单元,并将模糊数据、统计逻辑等算法引入其中,对数据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层挖掘,提高信息精准性与全面性。在获取大量统计信息后,还应根据用户现实需求,依靠导向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数据预处理,再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付费方式向云服务商购买存储空间与专业化服务,在精准采集的同时还可使数据被安全稳定地存储,以备后用.
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传统统计思想与方法也急需改革创新。对此,内部管理者应与时俱进,通过树立统计意识、完善统计制度、引入大数据技术等方式弥补统计意识、统计制度与信息准确性方面的不足,积极研发出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大数据技术,使统计数据质量与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多优质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凤华.计算机网络化在统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4):59-60+67.
[2]石琼健.大数据时代公司统计信息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6):101-102.
[3]张彦铭.统计信息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