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格局是以阅读课文为主,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脱节的情况。很多老师会自觉地利用随文练笔弥补这种不足,但能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老师仍占少数。因此,深入系统地探寻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改进策略,对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而是为了实现读写结合、读写互动。所以,每项小练笔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指向理解感悟,或指向积累运用,或指向迁移内化,或指向想象延伸……且每次小練笔都应该体现学生在原有表达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现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复现。
基于以上两点,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解决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我们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出发,根据小练笔的不同目的,从下列几个角度来确定小练笔的训练内容:用理解性练笔表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用表达性练笔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用转述性练笔体会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现力,用迁移性练笔让学生借鉴、模仿、运用相关词句和段落,用想象性练笔可让学生填补空白,描绘课文中隐含的画面和形象,而延展性练笔则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扩展阅读。
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操作程序。
1.初读感知,疏通文意。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学生感知到文章写什么、写得怎样之后,才有兴趣有能力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这就为下一步的品读文本语言、有效积累运用做好了准备。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初读感知的几种教学方法:问题答案连缀法、词语连缀成段法、梳理文章结构法、梳理人物关系法、畅谈读后感受法。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文本特点,就能找到适宜的方法。
2.品读感悟,指向表达。“品读感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下几个做法能实现指向表达的“品读”。①注意自己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和具体生动性。②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好易于激发学生表达欲的语言情境。③尽可能地搭建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在动口、动手、动脑中感受语言,积累运用语言。
3.巧设铺垫,练习说写。随文练笔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口述练笔内容后,学生埋头作文的简单操作过程。读得不够,匆忙仿写不行;寻章摘句,感知不足不行;随意结合,目标游移不行。在课堂上,老师要随着品读感悟的过程,为学生“练点”做好充分的铺垫,对训练点的引导点拨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态势,由读到说到写连贯自如,水到渠成。
4.交流反馈,点评欣赏。教师细腻而及时的反馈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于学生的练笔,教师应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学生的优点,修改其不足,并逐步从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上升转变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我们还要根据学段要求进行相应的指导,用激励性符号、文字给予学生肯定、建议、鼓励……我们还可将优秀的“小练笔”挑选出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在班级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1.依据学生实际构建年段目标序列。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标中不同层次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重在句子的训练、词语的运用、标点的使用;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主,重在使学生乐于表达,尝试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高年段则从文章整体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上进行迁移、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素材,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随文练笔落到实处。
2.大小作文结合形成单元训练序列。每一组课文之后安排一次习作,我们称之为“大作文”,学习课文时同步进行的练笔称之为“小作文”。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尽量使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使两种训练互相关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单元的习作训练序列。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随文练笔”序列。
习作课上,学生带着《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所体会到的“形”与“情”,观察想象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有了自己富于个性的体验。怎样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让文字产生画面感,对学生来说就不是难题了。
3.每课设计“随文读背”强化内化积累。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和学生一道,根据课文内容和中心编出一组“读读背背”。
如《师恩难忘》一课:
音容笑貌 举手投足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启迪心智 诲人不倦
这一组词串就是一篇韵文,文章的立意、选材、组材也包含其中。学生熟读成诵后,“随文携带”,今后碰到类似题材的作文,自然会迁移、模仿和运用。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策略的运用,会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探求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而不是“越俎代庖”,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积累语言,积极运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一、确定随文练笔的训练内容——有“点”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而是为了实现读写结合、读写互动。所以,每项小练笔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指向理解感悟,或指向积累运用,或指向迁移内化,或指向想象延伸……且每次小練笔都应该体现学生在原有表达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现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复现。
基于以上两点,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解决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我们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出发,根据小练笔的不同目的,从下列几个角度来确定小练笔的训练内容:用理解性练笔表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用表达性练笔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用转述性练笔体会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现力,用迁移性练笔让学生借鉴、模仿、运用相关词句和段落,用想象性练笔可让学生填补空白,描绘课文中隐含的画面和形象,而延展性练笔则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扩展阅读。
二、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有“法”
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操作程序。
1.初读感知,疏通文意。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学生感知到文章写什么、写得怎样之后,才有兴趣有能力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这就为下一步的品读文本语言、有效积累运用做好了准备。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初读感知的几种教学方法:问题答案连缀法、词语连缀成段法、梳理文章结构法、梳理人物关系法、畅谈读后感受法。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文本特点,就能找到适宜的方法。
2.品读感悟,指向表达。“品读感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下几个做法能实现指向表达的“品读”。①注意自己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和具体生动性。②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好易于激发学生表达欲的语言情境。③尽可能地搭建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在动口、动手、动脑中感受语言,积累运用语言。
3.巧设铺垫,练习说写。随文练笔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口述练笔内容后,学生埋头作文的简单操作过程。读得不够,匆忙仿写不行;寻章摘句,感知不足不行;随意结合,目标游移不行。在课堂上,老师要随着品读感悟的过程,为学生“练点”做好充分的铺垫,对训练点的引导点拨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态势,由读到说到写连贯自如,水到渠成。
4.交流反馈,点评欣赏。教师细腻而及时的反馈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于学生的练笔,教师应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学生的优点,修改其不足,并逐步从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上升转变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我们还要根据学段要求进行相应的指导,用激励性符号、文字给予学生肯定、建议、鼓励……我们还可将优秀的“小练笔”挑选出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在班级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三、构建随文练笔的训练序列——有“序”
1.依据学生实际构建年段目标序列。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标中不同层次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重在句子的训练、词语的运用、标点的使用;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主,重在使学生乐于表达,尝试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高年段则从文章整体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上进行迁移、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素材,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随文练笔落到实处。
2.大小作文结合形成单元训练序列。每一组课文之后安排一次习作,我们称之为“大作文”,学习课文时同步进行的练笔称之为“小作文”。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尽量使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使两种训练互相关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单元的习作训练序列。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随文练笔”序列。
习作课上,学生带着《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所体会到的“形”与“情”,观察想象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有了自己富于个性的体验。怎样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让文字产生画面感,对学生来说就不是难题了。
3.每课设计“随文读背”强化内化积累。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和学生一道,根据课文内容和中心编出一组“读读背背”。
如《师恩难忘》一课:
音容笑貌 举手投足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启迪心智 诲人不倦
这一组词串就是一篇韵文,文章的立意、选材、组材也包含其中。学生熟读成诵后,“随文携带”,今后碰到类似题材的作文,自然会迁移、模仿和运用。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策略的运用,会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探求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而不是“越俎代庖”,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积累语言,积极运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