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名校林立的北京职业教育界,有一所背景特殊的职业学校—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它的建立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中国第一次的实践,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开放所经过的历程。
建校二十多年来,在中德双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培训出数千名中、高级技术工人以及数百名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
2008年3月下旬,《教育与职业》走进了这所知名的职业学校,专访了该校杨玲华校长。
改革开放的硕果
提起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成立,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2年,为适应德国BBC公司与北京低压电器厂技术合作的需要,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市政府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共同资助的中国第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合作项目—“中国-联邦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后改名为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诞生。
“培训中心设在北京低压电器厂内,当时的培训目标,一是为北京市的企业输送中、高级技术工人;二是为北京市的企业培养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当时培训采用的就是今天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杨玲华校长说。
据悉,此合作项目分为两个合作期以及两个扶植期。
1984年,该项目第一合作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经过两期学员的培训成功试运行后,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于1985年10月正式宣布落成并举行剪彩仪式。 “在项目合作期内,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先生、北京市原副市长吴仪女士、德国巴·符州副州长史裴律先生等中德政府各级领导人员多次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视察、访问。吴仪同志还曾经亲自为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 杨玲华校长说。
1988年,该项目进入第二合作期阶段,主要针对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1992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合作期结束,该项目正式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及北京市政府管理。此后,学校发展进入了历时五年共计两个扶植期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中德培训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市马克思-艾特职业学校正式缔结为中-德友好学校;其校际友好关系旨在加强两校师资培训、专业技术支持与交流等教学研究工作。
倍受市场推崇的“精品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普遍认为是德国二战后振兴本国经济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
“该模式中的教学活动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双方在法律约束下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员一方面在企业里完成类似生产的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程,企业与学校互派教师进驻对方,给予理论及实践的指导,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杨玲华校长说。
在她看来,学校的成功之处正是坚持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且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做到了“先期重仿,后期重创”,在效仿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通过调动、发挥学生在不同条件、不同途径上的特长和优势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学校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对综合素质较高的智力型学员,在学员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学校继续对他们进行创造性开发,传授更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网络工程师认证、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等;对少数问题学生,培训的重点则侧重在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尽最大努力使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以使这些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一部分生源综合素质较低,学习基础簿弱,学习方法不完善,但由于这些学员在入学时都经过动手能力测试,因此学校把他们归纳为技艺型学员,充分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遍及北京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内外知名的合资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大兴亦庄开发区就己经和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
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参加北京市应届毕业生技术比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在参加北京市新世纪职工技能大赛中三人进入前十名,荣获劳动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这在北京市所属技校中是非常出色的。
为此,北京市政府曾三次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育人奖”。机械工业部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教育改革先进单位”锦旗,充分肯定了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领域中的示范作用并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和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经北京市教育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联合评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被北京市教育督导办誉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精品校”。
打造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育人平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于条件限制,企业很难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符合“双元制”模式的技能培训基地。因此,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十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起不到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体制上存在的这种矛盾,从本质上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在两国政府人、财、物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设了一座类似德国企业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员可以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内第一、二年级既能在职业学校完成理论学习,又能在实习车间内完成技能训练,第三年即可直接到企业参与生产活动,进入生产角色。
杨玲华校长告诉记者,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校内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的时间比为2∶1,学员在技能训练中保证一人一工位,而且在一周内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即可轮换一次,充分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再加上精良的设备、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为学员“双元制”职业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培训中心85%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分别到德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接受数月以至一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实践证明,正是这样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该培训中心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条件。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确定了我国今后建设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2008年又值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三十周年,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此,针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杨玲华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将尽快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增强自己的培训职业技能型技术工人的能力,这既是学校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是保持中德两国政府友谊之花的最好方式。”
建校二十多年来,在中德双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培训出数千名中、高级技术工人以及数百名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
2008年3月下旬,《教育与职业》走进了这所知名的职业学校,专访了该校杨玲华校长。
改革开放的硕果
提起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成立,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2年,为适应德国BBC公司与北京低压电器厂技术合作的需要,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市政府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共同资助的中国第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合作项目—“中国-联邦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后改名为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诞生。
“培训中心设在北京低压电器厂内,当时的培训目标,一是为北京市的企业输送中、高级技术工人;二是为北京市的企业培养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当时培训采用的就是今天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杨玲华校长说。
据悉,此合作项目分为两个合作期以及两个扶植期。
1984年,该项目第一合作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经过两期学员的培训成功试运行后,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于1985年10月正式宣布落成并举行剪彩仪式。 “在项目合作期内,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先生、北京市原副市长吴仪女士、德国巴·符州副州长史裴律先生等中德政府各级领导人员多次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视察、访问。吴仪同志还曾经亲自为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 杨玲华校长说。
1988年,该项目进入第二合作期阶段,主要针对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1992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合作期结束,该项目正式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及北京市政府管理。此后,学校发展进入了历时五年共计两个扶植期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中德培训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市马克思-艾特职业学校正式缔结为中-德友好学校;其校际友好关系旨在加强两校师资培训、专业技术支持与交流等教学研究工作。
倍受市场推崇的“精品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普遍认为是德国二战后振兴本国经济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
“该模式中的教学活动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双方在法律约束下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员一方面在企业里完成类似生产的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程,企业与学校互派教师进驻对方,给予理论及实践的指导,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杨玲华校长说。
在她看来,学校的成功之处正是坚持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且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做到了“先期重仿,后期重创”,在效仿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通过调动、发挥学生在不同条件、不同途径上的特长和优势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学校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对综合素质较高的智力型学员,在学员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学校继续对他们进行创造性开发,传授更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网络工程师认证、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等;对少数问题学生,培训的重点则侧重在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尽最大努力使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以使这些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一部分生源综合素质较低,学习基础簿弱,学习方法不完善,但由于这些学员在入学时都经过动手能力测试,因此学校把他们归纳为技艺型学员,充分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遍及北京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内外知名的合资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大兴亦庄开发区就己经和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
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参加北京市应届毕业生技术比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在参加北京市新世纪职工技能大赛中三人进入前十名,荣获劳动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这在北京市所属技校中是非常出色的。
为此,北京市政府曾三次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育人奖”。机械工业部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教育改革先进单位”锦旗,充分肯定了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领域中的示范作用并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和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经北京市教育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联合评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被北京市教育督导办誉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精品校”。
打造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育人平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于条件限制,企业很难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符合“双元制”模式的技能培训基地。因此,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十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起不到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体制上存在的这种矛盾,从本质上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在两国政府人、财、物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设了一座类似德国企业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员可以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内第一、二年级既能在职业学校完成理论学习,又能在实习车间内完成技能训练,第三年即可直接到企业参与生产活动,进入生产角色。
杨玲华校长告诉记者,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校内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的时间比为2∶1,学员在技能训练中保证一人一工位,而且在一周内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即可轮换一次,充分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再加上精良的设备、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为学员“双元制”职业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培训中心85%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分别到德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接受数月以至一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实践证明,正是这样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该培训中心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条件。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确定了我国今后建设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2008年又值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三十周年,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此,针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杨玲华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将尽快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增强自己的培训职业技能型技术工人的能力,这既是学校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是保持中德两国政府友谊之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