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值2012伦敦举办奥运会的倒计时之际,我乘飞机前往英国,一是看望在英读研究生的女儿;二是体验一下伦敦奥运会的氛围。
飞机上巧遇体操男队运动员
刚登上国航飞机,便发现我们与中国国家体操队男队同机飞往伦敦。他们身穿红黄两色图案的李宁牌运动装,胸前右侧印着五星红旗图案,后背印有黄色大字“CHINA”。队员、教练员、队医和领队共20多人,散坐在我们旁边。教练员白远韶,队医王敬强、刘刚的座位刚好与我前后相邻。
抓住这个机会,我请教练、运动员在我的旅游手册扉页上签名。白教练大笔一挥,笔迹潇洒,力透纸背,他所率领的队员也一一热情为我签字。他们的签名看来都是精心练就的,龙飞凤舞,刚柔并济,非常漂亮,然而却难以辨认。经王队医为我解说才看得明白:签名的国家体操男队运动员有:陈一冰、邹凯、郭伟阳、冯喆、严明勇、张成龙、滕海滨。前去参加此次伦敦奥运会的体操男运动员全部获得过世界冠军,像陈一冰、邹凯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世界冠军;其他队员也曾获得过世锦赛冠军。
在王敬强队医的引导下,我与奥运冠军邹凯合了个影,作为此行留念。
“您知道我的名字么?”邹凯抬头望望我。我这才注意打量了一下这位小伙子:白皙的面孔上嵌着一双纯净如水的眼睛。
说实话,我对体操项目并不熟悉,还真没把运动员的脸和名字对上号。我望望王队医,他端着相机笑言道:“2008年奥运冠军邹凯。”
我意识到,不便再打搅他们了。我猜想,他们目前的状态或许可以跟面临高考的考生们一比吧:紧张、兴奋,充满信心,结果却无可预知。
之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放了系列纪实片《伦敦猜想》,介绍了一批中国优秀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并预测他们在这届伦敦奥运会上能否实现梦想。
解说词说:“北京和伦敦相距12304公里,北京在晨曦中渐渐醒来的时候,那里夜色正浓。对于他们(中国奥运会运动员)来说,北京和伦敦的时间距离是4年。4年前,欢笑、泪水、飘扬的五星红旗,织就了我们绚烂一夏的记忆。如今他们再次出发,伦敦,能否成为他们延续辉煌的舞台……这个夏天,伦敦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第三十届奥运会将在这里如期举行。
——伦敦猜想的归宿,是他们梦想的舞台。”
此时不难想象,运动员、教练员所承载的身心压力。
或许是飞机上的偶然相遇,使我增加了对中国体操队的关注度。7月13日从中国新闻里获悉,在北爱尔兰备战奥运的中国体操队队长陈一冰,在一次跳马训练中意外受伤,他在起跳时突然感到膝关节不适。由于当天是北爱尔兰的公众假日,伤情结果要等到英国时间的下周一才能获得。经队医初步诊断为“膝盖半月板损伤”,所幸伤情不算严重。
通过电子邮件我向队医刘刚询问了陈一冰的伤情,并祝他尽早康复。刘医生回复道:“谢谢你的祝福,一冰伤情已无大碍,现恢复正常训练,请放心。”奥运火炬传递到伦敦’
7月21日是伦敦奥运火炬传递的第64天,也是火炬传递到达伦敦的第一站,起点是格林威治,终点为沃尔瑟姆福雷斯特,两地均属伦敦行政区。
火炬交接的现场并不大,如同北京的社区公园。门前的英文横幅上写着:“沃尔瑟姆福雷斯特欢迎你!”进门是一条形同“网球拍”样的柏油路,“球拍”中央有座大型喷泉,冲天喷泉在阳光照射下闪着七彩光焰。喷泉四周护栏环绕着奥林匹克五环旗,后侧是一幢欧式建筑,楼前便是点燃奥运火炬的主会场。
我和女儿提前一小时到达等候,前来庆贺的人们也陆续来到火炬传递现场,手持英国国旗的人们排列在道路两侧,由于当地警力不足,又从其他地区调来一批警察,前来支援这次大型庆典活动的警卫工作,站在我们不远处那名警察的制服臂标上印着“Great Manchester POLICE”(曼彻斯特警察)。女儿告诉我,曼彻斯特离这儿很远,约要5小时车程。
庆贺现场有志愿者向人们发放矿泉水及赞助商提供的瓶装可口可乐。现场气氛热烈,井然有序,观众按肤色来分大多是白人和黑人,偶尔也可见几个黄皮肤的亚洲人。热情的人们耐心等候在蓝天白云下,也怪,英国很少有晴天,尤其是整日的晴天,而这天从早到晚艳阳天,温度也适中。我想,此时伦敦温和的气候,晴朗的天空,应该被国际奥委会列为最佳“赞助商”吧。
在等待的行列中,我身边有对英国母子,那位母亲和我年龄相仿,她热情为我和女儿拍合影,我们便面向花圃,以将要点燃奥运火炬的会场为背景合影留念。同样“礼尚往来”,女儿也为他们母子拍了合影。
傍晚7点10分,火炬车终于到达公园门前,现场顿时沸腾了,人们尖叫、摇旗、呐喊。10分钟后,一位黑人火炬手在护卫、记者和警察的伴随下,沿着球拍样的柏油路奔到主场地,将奥运火炬点燃。
我们用照相机和录像机记录了这个历史性时刻。火炬手身材魁梧,面带微笑,向两侧欢迎的人们频频挥手。他身穿白色运动装,灰色运动鞋,高举燃烧的火炬,绕场一周。
奥运火炬伦敦传递仪式既热烈又简单,并没有伦敦市政府领导讲话,也没有什么代表发言,凡繁杂的场景一概没有。仪式后人们便陆续散去,或自发举行庆祝活动去了。
奥运火炬传递的下一站将是雷德布里奇。
这时,我身边那位英国母亲安吉拉热情地为我女儿讲述起了刚才那位火炬手的故事:“小伙子姆安巴1988年出生在刚果,是位踢中场的足球运动员。今年初,当博尔顿和热刺的足总杯比赛踢到41分钟时,博尔顿中场球员姆安巴突然晕厥,倒在了球场上,当时他身边并没有对手,也没有队友,几秒钟后,他才被人们发现,主裁判立即宣布暂停比赛。姆安巴一度停止了呼吸,经过现场抢救后被送往医院,医生确诊他的心脏出现了严重问题。然而经过治疗,他的身体竞奇迹般地复原了。你们看,他是多神奇的一个人啊!”
女儿一句句为我翻译了安吉拉的讲述,她儿子也站在一旁静听母亲的讲述,不插一言。我和女儿都为安吉拉的热情和快言快语所感染,她的笑脸和健谈也为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离开现场时,我们彼此道别,相互祝福。
返回的路上,我仔细观察了地处郊外的伦敦行政区:灯柱上高悬着不同颜色庆祝奥运的五环旗,和北京参加庆典活动时一样,街上的男女老幼,连同骑在年轻父亲脖颈上的孩子手里都挥舞着小国旗。行驶在马路上的公交车外壳上排列着不同国家的国旗,还有的印着醒目的汉字“平凡的中国人不平凡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中国赞助商的杰作。
一路上,无论是在伦敦市中心、牛津大街、摄政街,还是在唐人街、伦敦桥,所到之处,我们看到了数不清的五星红旗,这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我们预祝2012伦敦奥运举办成功,期盼中国运动员多拿奥运金牌!
飞机上巧遇体操男队运动员
刚登上国航飞机,便发现我们与中国国家体操队男队同机飞往伦敦。他们身穿红黄两色图案的李宁牌运动装,胸前右侧印着五星红旗图案,后背印有黄色大字“CHINA”。队员、教练员、队医和领队共20多人,散坐在我们旁边。教练员白远韶,队医王敬强、刘刚的座位刚好与我前后相邻。
抓住这个机会,我请教练、运动员在我的旅游手册扉页上签名。白教练大笔一挥,笔迹潇洒,力透纸背,他所率领的队员也一一热情为我签字。他们的签名看来都是精心练就的,龙飞凤舞,刚柔并济,非常漂亮,然而却难以辨认。经王队医为我解说才看得明白:签名的国家体操男队运动员有:陈一冰、邹凯、郭伟阳、冯喆、严明勇、张成龙、滕海滨。前去参加此次伦敦奥运会的体操男运动员全部获得过世界冠军,像陈一冰、邹凯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世界冠军;其他队员也曾获得过世锦赛冠军。
在王敬强队医的引导下,我与奥运冠军邹凯合了个影,作为此行留念。
“您知道我的名字么?”邹凯抬头望望我。我这才注意打量了一下这位小伙子:白皙的面孔上嵌着一双纯净如水的眼睛。
说实话,我对体操项目并不熟悉,还真没把运动员的脸和名字对上号。我望望王队医,他端着相机笑言道:“2008年奥运冠军邹凯。”
我意识到,不便再打搅他们了。我猜想,他们目前的状态或许可以跟面临高考的考生们一比吧:紧张、兴奋,充满信心,结果却无可预知。
之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放了系列纪实片《伦敦猜想》,介绍了一批中国优秀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并预测他们在这届伦敦奥运会上能否实现梦想。
解说词说:“北京和伦敦相距12304公里,北京在晨曦中渐渐醒来的时候,那里夜色正浓。对于他们(中国奥运会运动员)来说,北京和伦敦的时间距离是4年。4年前,欢笑、泪水、飘扬的五星红旗,织就了我们绚烂一夏的记忆。如今他们再次出发,伦敦,能否成为他们延续辉煌的舞台……这个夏天,伦敦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第三十届奥运会将在这里如期举行。
——伦敦猜想的归宿,是他们梦想的舞台。”
此时不难想象,运动员、教练员所承载的身心压力。
或许是飞机上的偶然相遇,使我增加了对中国体操队的关注度。7月13日从中国新闻里获悉,在北爱尔兰备战奥运的中国体操队队长陈一冰,在一次跳马训练中意外受伤,他在起跳时突然感到膝关节不适。由于当天是北爱尔兰的公众假日,伤情结果要等到英国时间的下周一才能获得。经队医初步诊断为“膝盖半月板损伤”,所幸伤情不算严重。
通过电子邮件我向队医刘刚询问了陈一冰的伤情,并祝他尽早康复。刘医生回复道:“谢谢你的祝福,一冰伤情已无大碍,现恢复正常训练,请放心。”奥运火炬传递到伦敦’
7月21日是伦敦奥运火炬传递的第64天,也是火炬传递到达伦敦的第一站,起点是格林威治,终点为沃尔瑟姆福雷斯特,两地均属伦敦行政区。
火炬交接的现场并不大,如同北京的社区公园。门前的英文横幅上写着:“沃尔瑟姆福雷斯特欢迎你!”进门是一条形同“网球拍”样的柏油路,“球拍”中央有座大型喷泉,冲天喷泉在阳光照射下闪着七彩光焰。喷泉四周护栏环绕着奥林匹克五环旗,后侧是一幢欧式建筑,楼前便是点燃奥运火炬的主会场。
我和女儿提前一小时到达等候,前来庆贺的人们也陆续来到火炬传递现场,手持英国国旗的人们排列在道路两侧,由于当地警力不足,又从其他地区调来一批警察,前来支援这次大型庆典活动的警卫工作,站在我们不远处那名警察的制服臂标上印着“Great Manchester POLICE”(曼彻斯特警察)。女儿告诉我,曼彻斯特离这儿很远,约要5小时车程。
庆贺现场有志愿者向人们发放矿泉水及赞助商提供的瓶装可口可乐。现场气氛热烈,井然有序,观众按肤色来分大多是白人和黑人,偶尔也可见几个黄皮肤的亚洲人。热情的人们耐心等候在蓝天白云下,也怪,英国很少有晴天,尤其是整日的晴天,而这天从早到晚艳阳天,温度也适中。我想,此时伦敦温和的气候,晴朗的天空,应该被国际奥委会列为最佳“赞助商”吧。
在等待的行列中,我身边有对英国母子,那位母亲和我年龄相仿,她热情为我和女儿拍合影,我们便面向花圃,以将要点燃奥运火炬的会场为背景合影留念。同样“礼尚往来”,女儿也为他们母子拍了合影。
傍晚7点10分,火炬车终于到达公园门前,现场顿时沸腾了,人们尖叫、摇旗、呐喊。10分钟后,一位黑人火炬手在护卫、记者和警察的伴随下,沿着球拍样的柏油路奔到主场地,将奥运火炬点燃。
我们用照相机和录像机记录了这个历史性时刻。火炬手身材魁梧,面带微笑,向两侧欢迎的人们频频挥手。他身穿白色运动装,灰色运动鞋,高举燃烧的火炬,绕场一周。
奥运火炬伦敦传递仪式既热烈又简单,并没有伦敦市政府领导讲话,也没有什么代表发言,凡繁杂的场景一概没有。仪式后人们便陆续散去,或自发举行庆祝活动去了。
奥运火炬传递的下一站将是雷德布里奇。
这时,我身边那位英国母亲安吉拉热情地为我女儿讲述起了刚才那位火炬手的故事:“小伙子姆安巴1988年出生在刚果,是位踢中场的足球运动员。今年初,当博尔顿和热刺的足总杯比赛踢到41分钟时,博尔顿中场球员姆安巴突然晕厥,倒在了球场上,当时他身边并没有对手,也没有队友,几秒钟后,他才被人们发现,主裁判立即宣布暂停比赛。姆安巴一度停止了呼吸,经过现场抢救后被送往医院,医生确诊他的心脏出现了严重问题。然而经过治疗,他的身体竞奇迹般地复原了。你们看,他是多神奇的一个人啊!”
女儿一句句为我翻译了安吉拉的讲述,她儿子也站在一旁静听母亲的讲述,不插一言。我和女儿都为安吉拉的热情和快言快语所感染,她的笑脸和健谈也为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离开现场时,我们彼此道别,相互祝福。
返回的路上,我仔细观察了地处郊外的伦敦行政区:灯柱上高悬着不同颜色庆祝奥运的五环旗,和北京参加庆典活动时一样,街上的男女老幼,连同骑在年轻父亲脖颈上的孩子手里都挥舞着小国旗。行驶在马路上的公交车外壳上排列着不同国家的国旗,还有的印着醒目的汉字“平凡的中国人不平凡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中国赞助商的杰作。
一路上,无论是在伦敦市中心、牛津大街、摄政街,还是在唐人街、伦敦桥,所到之处,我们看到了数不清的五星红旗,这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我们预祝2012伦敦奥运举办成功,期盼中国运动员多拿奥运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