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复调作品教学能够提高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同时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复调作品教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复调作品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辨析复调作品中的旋律、声部、织体、和声等部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复调作品练习和演奏。复调作品教学中对于学生在音乐方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关键词:复调作品;钢琴教学;听觉训练
【分类号】J624.1-4
前言:音乐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表达能力的艺术,要想拥有较强的音乐欣赏和演奏能力,必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对于音乐表达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钢琴演奏活动对于学生的听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听觉训练至关重要。复调音乐对于音乐听觉具有更高的要求,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也有助于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两者互相促进。
一、复调作品
复调音乐是和主调音乐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但是又有区别的声部组成,这些声部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地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和声关系,属于多声部音乐。[1]复调音乐创作技法主要是对位法。复调有四种形式,对比复调、模仿复调、衬腔复调和综合复调。[2]对比复调由不同的旋律同时结合,模仿复调由统一旋律隔开一定的时间先后进行。使用复调的手法,能够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形成前呼后应的效果。复调音乐的声部运动有五种:两个声部同方向运动(同向进行);两个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平行进行);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另一个声部运动(斜向进行);两个声部局部互换上下位置(声部交错);超过原结合声部的位置的运动(声部超越)。在钢琴教学中选择复调作品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复调作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音乐听觉训练对于钢琴复调作品教学的作用
(一)能够提高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
练习复调乐曲能够提高双手的独立能力,双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基础之一。演奏复调作品不仅仅要求双手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而且要求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分辨出两个甚至更多的旋律线。在配演钢琴复调作品演奏技巧过程中,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够及时对大脑进行反应,帮助学生辨别正误,教师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能够帮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演奏技巧。
(二)能够深化复调作品的音乐表现
复调作品是多旋律的合奏,因此在音乐作品中经常使用复调音乐来突出表现音乐形象。复调音乐作品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时表现几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另一种是表现一个形象或者一个形象的不同侧面。复调作品的不同声部的主题个性鲜明,对比突出,在演奏复调作品的时候突出运用声部的对比、力度的对比、音色的对比能够达到良好的音乐表现。加强音乐听觉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敏锐度,帮助学生在进行复调作品演奏之前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练习,从而在演奏过程中更富有表现力。
三、学习钢琴复调作品对于音乐听觉训练的强化作用
(一)强化旋律听觉训练
旋律是多声部音乐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复调音乐是多旋律的合奏,是旋律与旋律的结合。[3]在教师在进行复调钢琴音乐教授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准确划分旋律的句读,培养学生的绝对音准,达到对乐音的敏锐反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和读谱视奏能力。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辨别旋律音之间横向和纵向音程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训练学生的音准感,培养学生能够确认音乐中的调式主音。
良好的節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复调音乐中的不同声部进行结合,如果每个声部的节奏不一致,其复调的特性就更加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节奏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训练速度感、节拍感并且掌握正确的音值组合关系,音乐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復调音乐练习之前首先对于学生的节奏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确定所使用的弹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
调式感是在一定的调式范围内,能够根据雕饰内不同音级的相互关系,从音的稳定性中比较确立其关系,在弹奏复调作品的时候,应该认真倾听,分析旋律的调式、调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调式感。复调作品的旋律具有多层性和独立性,在教授学生欣赏复调音乐作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旋律的调式、调性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调式感。
变化音是音乐旋律组成部分中的一种,复调音乐中的变化音一部分属于调式、调性的变化,另一部分属于装饰音,并不构成调式、调性的变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倾听旋律中的表话音,能够强化学生的音准感、调式、调性感。
复调音乐的旋律主要是乐句式的结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可长可短,产生不同类型的旋律。在教授学生学习复调作品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听辨旋律的结构,区分不同旋律的类型,才能够正确理解钢琴复调作品的曲式结构,加强音乐记忆力。
(二)强化声部听觉训练
声部听觉训练主要有包括三个方面:声部进行、声部对比、声部距离。[4]声部进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进行的方式,其进行的方式有:同向进行、反向进行、平行进行、斜向进行等。乐队复调音乐的不同声部是由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不同的音色分离不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和品安插,但是钢复调作品的声部所在音区比较接近,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模糊和混乱,教师在进行听觉训练的时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声部进行。
复调音乐各声部旋律之间具有独立性,其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声部对比经常使用的手法有:接哦组、级进与跳进、自然音与变化半音等。在三声部的复调作品中,可以通过声部数量上的变化进行对比,也可以通过其中一堆节奏相同声部和另外一个独立声部进行结合构成对比。钢琴复调音乐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教师在教学生进行弹奏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分析复调作品使用了那些对比手法,以及对比关系来强化学生听觉。 复调作品中,各个声部之间的相互距离的远近取决于旋律线条的起伏和进行的方向,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大,同时又采取相反方向进行的死后,声部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远,相反则声部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近。声部之间的距离隨着旋律线条的起伏经常发生变化,在教授学生学习钢琴复调作品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声部距离的變化进行引导,同时加强学生声部听觉的训练。
(三)强化织部听觉训练
织体是乐曲中声部组合的方式,织体包括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单声织体只有一条旋律,没有任何附加的和声伴奏或不同的旋律线条;多声织体是多个声部或多个旋律线条的同时叠置。织体与时代、民族风格、体裁、乐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钢琴音乐织体是表现钢琴音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复调钢琴音乐中的织体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对比复调是指同时进行的各个声部具有独立的、相互对比的训练和节奏。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模仿复调指统一主体旋律在不同声部以此出现复调织体类型。例如,巴赫的《创意曲》。复调作品包含了多织部,学生进行复调作品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复调作品的能力和演奏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训练中对于织部的分辨和掌握。
(四)强化和声听觉训练
和声听觉主要是指对合成的音程、和谐、声功能的听辨。和声听觉训练需要组织听觉对音响的辨认能力从单一、横向向多层次、纵向发展的训练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和声训练的时候,不仅要进行横向各部旋律的强调而且要进行纵向的各声部旋律构建的合身音程、和弦。复调音乐教学中由于需要对不同的旋律和声部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加强对学生进行和声听觉训练,帮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复调音乐和声的律动,和谐。
结束语: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听觉占据主导地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钢琴复调作品教学,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而且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钢琴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对于学生听觉训练中的旋律、声部、织体、和声训练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和音乐听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彦力.钢琴复调作品教学与音乐听觉训练的关系[J].大舞台,2012,10:225-226.
[2]丁璐.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教学与音乐听觉训练的关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309.
[3]邢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内心听觉能力培养及运用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赵嵘.钢琴演奏中强化听觉的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
作者简介:李颖,出生年月 1984 09 16,性别 女,籍贯(省市) 天津,民族 汉,学历 双硕士研究生,职称 :助教,研究方向: 钢琴教学,钢琴艺术指导,从事的工作: 钢琴主课教师。
关键词:复调作品;钢琴教学;听觉训练
【分类号】J624.1-4
前言:音乐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表达能力的艺术,要想拥有较强的音乐欣赏和演奏能力,必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对于音乐表达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钢琴演奏活动对于学生的听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听觉训练至关重要。复调音乐对于音乐听觉具有更高的要求,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也有助于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两者互相促进。
一、复调作品
复调音乐是和主调音乐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但是又有区别的声部组成,这些声部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地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和声关系,属于多声部音乐。[1]复调音乐创作技法主要是对位法。复调有四种形式,对比复调、模仿复调、衬腔复调和综合复调。[2]对比复调由不同的旋律同时结合,模仿复调由统一旋律隔开一定的时间先后进行。使用复调的手法,能够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形成前呼后应的效果。复调音乐的声部运动有五种:两个声部同方向运动(同向进行);两个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平行进行);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另一个声部运动(斜向进行);两个声部局部互换上下位置(声部交错);超过原结合声部的位置的运动(声部超越)。在钢琴教学中选择复调作品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复调作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音乐听觉训练对于钢琴复调作品教学的作用
(一)能够提高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
练习复调乐曲能够提高双手的独立能力,双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基础之一。演奏复调作品不仅仅要求双手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而且要求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分辨出两个甚至更多的旋律线。在配演钢琴复调作品演奏技巧过程中,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够及时对大脑进行反应,帮助学生辨别正误,教师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能够帮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演奏技巧。
(二)能够深化复调作品的音乐表现
复调作品是多旋律的合奏,因此在音乐作品中经常使用复调音乐来突出表现音乐形象。复调音乐作品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时表现几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另一种是表现一个形象或者一个形象的不同侧面。复调作品的不同声部的主题个性鲜明,对比突出,在演奏复调作品的时候突出运用声部的对比、力度的对比、音色的对比能够达到良好的音乐表现。加强音乐听觉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敏锐度,帮助学生在进行复调作品演奏之前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练习,从而在演奏过程中更富有表现力。
三、学习钢琴复调作品对于音乐听觉训练的强化作用
(一)强化旋律听觉训练
旋律是多声部音乐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复调音乐是多旋律的合奏,是旋律与旋律的结合。[3]在教师在进行复调钢琴音乐教授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准确划分旋律的句读,培养学生的绝对音准,达到对乐音的敏锐反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和读谱视奏能力。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辨别旋律音之间横向和纵向音程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训练学生的音准感,培养学生能够确认音乐中的调式主音。
良好的節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复调音乐中的不同声部进行结合,如果每个声部的节奏不一致,其复调的特性就更加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节奏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训练速度感、节拍感并且掌握正确的音值组合关系,音乐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復调音乐练习之前首先对于学生的节奏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确定所使用的弹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
调式感是在一定的调式范围内,能够根据雕饰内不同音级的相互关系,从音的稳定性中比较确立其关系,在弹奏复调作品的时候,应该认真倾听,分析旋律的调式、调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调式感。复调作品的旋律具有多层性和独立性,在教授学生欣赏复调音乐作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旋律的调式、调性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调式感。
变化音是音乐旋律组成部分中的一种,复调音乐中的变化音一部分属于调式、调性的变化,另一部分属于装饰音,并不构成调式、调性的变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倾听旋律中的表话音,能够强化学生的音准感、调式、调性感。
复调音乐的旋律主要是乐句式的结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可长可短,产生不同类型的旋律。在教授学生学习复调作品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听辨旋律的结构,区分不同旋律的类型,才能够正确理解钢琴复调作品的曲式结构,加强音乐记忆力。
(二)强化声部听觉训练
声部听觉训练主要有包括三个方面:声部进行、声部对比、声部距离。[4]声部进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进行的方式,其进行的方式有:同向进行、反向进行、平行进行、斜向进行等。乐队复调音乐的不同声部是由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不同的音色分离不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和品安插,但是钢复调作品的声部所在音区比较接近,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模糊和混乱,教师在进行听觉训练的时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声部进行。
复调音乐各声部旋律之间具有独立性,其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声部对比经常使用的手法有:接哦组、级进与跳进、自然音与变化半音等。在三声部的复调作品中,可以通过声部数量上的变化进行对比,也可以通过其中一堆节奏相同声部和另外一个独立声部进行结合构成对比。钢琴复调音乐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教师在教学生进行弹奏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分析复调作品使用了那些对比手法,以及对比关系来强化学生听觉。 复调作品中,各个声部之间的相互距离的远近取决于旋律线条的起伏和进行的方向,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大,同时又采取相反方向进行的死后,声部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远,相反则声部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近。声部之间的距离隨着旋律线条的起伏经常发生变化,在教授学生学习钢琴复调作品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声部距离的變化进行引导,同时加强学生声部听觉的训练。
(三)强化织部听觉训练
织体是乐曲中声部组合的方式,织体包括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单声织体只有一条旋律,没有任何附加的和声伴奏或不同的旋律线条;多声织体是多个声部或多个旋律线条的同时叠置。织体与时代、民族风格、体裁、乐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钢琴音乐织体是表现钢琴音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复调钢琴音乐中的织体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对比复调是指同时进行的各个声部具有独立的、相互对比的训练和节奏。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模仿复调指统一主体旋律在不同声部以此出现复调织体类型。例如,巴赫的《创意曲》。复调作品包含了多织部,学生进行复调作品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复调作品的能力和演奏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训练中对于织部的分辨和掌握。
(四)强化和声听觉训练
和声听觉主要是指对合成的音程、和谐、声功能的听辨。和声听觉训练需要组织听觉对音响的辨认能力从单一、横向向多层次、纵向发展的训练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和声训练的时候,不仅要进行横向各部旋律的强调而且要进行纵向的各声部旋律构建的合身音程、和弦。复调音乐教学中由于需要对不同的旋律和声部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加强对学生进行和声听觉训练,帮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复调音乐和声的律动,和谐。
结束语: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听觉占据主导地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钢琴复调作品教学,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而且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钢琴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对于学生听觉训练中的旋律、声部、织体、和声训练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和音乐听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彦力.钢琴复调作品教学与音乐听觉训练的关系[J].大舞台,2012,10:225-226.
[2]丁璐.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教学与音乐听觉训练的关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309.
[3]邢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内心听觉能力培养及运用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赵嵘.钢琴演奏中强化听觉的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
作者简介:李颖,出生年月 1984 09 16,性别 女,籍贯(省市) 天津,民族 汉,学历 双硕士研究生,职称 :助教,研究方向: 钢琴教学,钢琴艺术指导,从事的工作: 钢琴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