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的蓬勃开展,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新世纪的生物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如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作为教师,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这样讲: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却能从低处流到高处,那么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考,多角度探究,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讲《人类的神经调节》时,可以作如下设计:(1)针刺手后,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针刺手后,手缩回属于什么反射?(2)吃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谈论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没见过酸梅的人听见酸梅二字也会唾液分泌增多吗?为什么?这样,层层设疑,步步深入,巧妙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对一个普通现象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概念,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看谁先有了答案,勇敢地展示一下。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欲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联想、思考、类推、归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都应予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思路不正确,也应妥善地引导和分析,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要参与,能提出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的,这样的鼓励才会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鼓励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讲到《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时,教材介绍了无籽番茄的培育过程: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籽果实。有学生当即提出疑问:子房一旦发育,柱头就开始脱落,而生长素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全过程都起作用,只涂抹一次行吗?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涂抹一次不行,柱头脱落后应继续在幼嫩的果实上涂抹,才能保证果实的进一步发育。还有学生提出涂抹生长素的方法太繁琐,能否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达到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学习方法教育。创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生物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来自科学的研究方法。遗传学家孟德尔如果一味地做试验、做记录,什么规律也不会得到,正是他找到了科学的试验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假设、验证,最终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在未来的学习中轻松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开放探究性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更谈不上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形式,可变换条件,让学生重新设计。如“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这节实验,让学生选取不同的材料,观察不同的部位,从中找出实验选用的最佳材料、最佳部位,考虑如果现象不明显,应采取什么措施等,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再造和发展,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教学目标或教学问题,学生据此展开自学,选取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讲到环境污染时,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两个废罐头瓶,一瓶装河水,一瓶装浸泡过废电池的河水,分别放入同样数量的水蚤,水蚤在浸泡过废电池的水里很快就死掉了,这是不是环境污染呢?”我告诉学生,废电池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把握好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责 编 涵 冰)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作为教师,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这样讲: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却能从低处流到高处,那么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考,多角度探究,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讲《人类的神经调节》时,可以作如下设计:(1)针刺手后,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针刺手后,手缩回属于什么反射?(2)吃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谈论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没见过酸梅的人听见酸梅二字也会唾液分泌增多吗?为什么?这样,层层设疑,步步深入,巧妙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对一个普通现象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概念,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看谁先有了答案,勇敢地展示一下。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欲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联想、思考、类推、归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都应予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思路不正确,也应妥善地引导和分析,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要参与,能提出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的,这样的鼓励才会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鼓励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讲到《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时,教材介绍了无籽番茄的培育过程: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籽果实。有学生当即提出疑问:子房一旦发育,柱头就开始脱落,而生长素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全过程都起作用,只涂抹一次行吗?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涂抹一次不行,柱头脱落后应继续在幼嫩的果实上涂抹,才能保证果实的进一步发育。还有学生提出涂抹生长素的方法太繁琐,能否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达到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学习方法教育。创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生物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来自科学的研究方法。遗传学家孟德尔如果一味地做试验、做记录,什么规律也不会得到,正是他找到了科学的试验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假设、验证,最终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在未来的学习中轻松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开放探究性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更谈不上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形式,可变换条件,让学生重新设计。如“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这节实验,让学生选取不同的材料,观察不同的部位,从中找出实验选用的最佳材料、最佳部位,考虑如果现象不明显,应采取什么措施等,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再造和发展,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教学目标或教学问题,学生据此展开自学,选取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讲到环境污染时,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两个废罐头瓶,一瓶装河水,一瓶装浸泡过废电池的河水,分别放入同样数量的水蚤,水蚤在浸泡过废电池的水里很快就死掉了,这是不是环境污染呢?”我告诉学生,废电池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把握好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责 编 涵 冰)